收藏 分销(赏)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1809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1(4分)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4分)“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3(4分)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4(4分)2011年6月2

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5(4分)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6(4分)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7(4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

3、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如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89题8(4分)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9(4分)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如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011题10(4分)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 地形抬升 暖流增湿 反气旋控制ABCD11(4分)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

4、园农业D畜牧业三、解答题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

5、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三、旅游地理14(10分)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

6、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四、自然灾害与防治15(10分)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如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五、环境保护16(10分)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

7、因,并提出保护对策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12题1(4分)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材料信息:地址位于珠三角洲城市周边,人物为农民,事物为“握手楼”(图片信息显示楼较高、密集)珠三角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外地来的打工仔非常多,当地农民建房屋目的肯定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

8、出租房屋增加收入【解答】解:A、“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故不符合题意;B、不是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故不符合题意;C、农民自家居住也不需要过多楼房,故不符合题意;D、“握手楼”建在中心城市周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人口迁入,房价过高,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所以农民可以出租房屋增加收入。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考查学生城市化问题的基础题目,难度较低,学生关键一点就是理解握手楼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郊区即可解决2(4分)“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

9、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城市中的商品房(毛坯)价格约20000元一平米,价格昂贵,打工仔基本买(租)不起;在城市周边的农民自建楼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交通也较为便利,与打工仔的工资收入和生活开支契合,因此打工仔多选择郊区农民的“握手楼”,当地农民也就成为包租公(婆)【解答】解:A、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居住人口的减少是逆城市化现象的产生,故不符合题意;B、由于握手楼”主要目的是出租,是因城市房价过高,许多人不能购买,才有出租市场;故正确;C、握手楼不是销售给市区居民,所以也不是反映人居环境恶化,故符合题意;D、周边农民的住宅不属

10、于城区扩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明确握手楼出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那么这道题即可迎刃而解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3(4分)甲国位于()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考点】81:区域的含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各大洲的范围进行判断【解答】解:从图中可知,甲国西部的经线是70,东部的经线是60,经度由东向西增大,为西经;北部的纬线是10,南部的纬线是0,纬度由南向北增

11、大,为北纬。60W70W、010N属于南美洲的范围。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区域的含义,获取图中信息即可4(4分)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考点】1E: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理现象的判断,由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国首都位于10N,徐州的纬度为34N,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由此判断地理现象的正确性【解答】解:A、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

12、批产品从徐州发货,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者之间的纬度差,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故正确;B、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徐州的白昼较长,故不符合题意;C、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徐州正午日影朝北,甲国首都日影朝南,故不符合题意;D、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两地纬度不同,日出方位角不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现象的判断5(4分)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

13、【考点】72: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是非洲与亚洲之间的界线;巴拿马运河位于南美洲北端,是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南部【解答】解:甲国位于南美洲的北部,通往中国的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巴拿马运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区域的含义,熟记相关知识即可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

14、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6(4分)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19:陆地水和水循环【分析】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解答】解:内流区气候干旱,降水少,降水后形成的径流量相对较少,并主要以蒸发和蒸腾的形式返回大气,因而内流河的绿水比例相对外流河更大些。四条河流中,

15、只有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蓝水和绿水,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7(4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气湿度小,蒸发强烈,而减少蒸发使绿水中的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覆膜种植农作物会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解答】解:减少水分蒸发量,即增加了绿水中生产性绿水的比重。A、水田改旱地,会增大水分的蒸发,使生产性绿水比重下降,故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不符合干旱

16、半干旱地区的发展模式,故不符合题意。C、覆膜种植农作物会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对减少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的蒸发是非常有效的措施,故符合题意。D、修建梯田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地表径流,会减少蓝水的比重,并且不符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原则,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89题8(4分)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考点】81:区域的含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

17、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在学习澳大利亚时学到该地的动物古老而独特,原因是由于远离大陆、无大型猛兽、动物进化缓慢,所以古老而独特【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科隆群岛远离大陆,受大陆影响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存一些特殊的物种。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的地理条件,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9(4分)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考点】2K: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81:区域的含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18、分析】此题考查洋流的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科隆群岛此处的洋流是秘鲁寒流,根据经纬度分析,此处在热带地区。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存在企鹅,又因为在热带,所以是鼠蜥的家园。【解答】解:A根据经纬度分析,此处在热带地区。终年气温高,气温的日较差小,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经纬度分析,此处在热带地区。动物不迁徙,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科隆群岛此处的洋流是秘鲁寒流,根据经纬度分析,此处在热带地区。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存在企鹅,又因为在热带,所以是鼠蜥的家园,故正确;

19、D根据经纬度分析,此处纬度低,在热带地区。终年气温高,是热带气候,但是海拔较低,所以垂直差异不明显,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洋流的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熟记洋流的分布,了解洋流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不大。如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011题10(4分)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 地形抬升 暖流增湿 反气旋控制ABCD【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图中岛屿大部分位于42S46S之间,受西风带控制此纬度洋流为西风漂流图中山脉较高,对湿润气流抬升作用明显【解答】解:图中岛屿42S46S之间,受盛行西风控制,故符合

20、题意。山脉海拔较高,岛屿西岸来自海洋的西风受到高大山脉的抬升作用,降水丰沛,故符合题意。此纬度洋流为西风漂流,是寒流,寒流会减温降湿,故不符合题意。反气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读图定位能力和综合分析区域气候特点的能力需要熟悉气压带风带位置、洋流分布等知识,还要熟练分析各因素如何影响气候特点11(4分)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A水田农业B迁移农业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考点】62: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虽然是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但对读图能力的要求很高,需要进行区域定位、定气压带风带、判断

21、地形、根据河流和湖泊的数量判断降水的多少【解答】解:地图信息显示该岛纬度大部分位于南纬4246,地处西风带,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高达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丰富,气候温和(南纬4246,岛屿、气候海洋性强),多山地,适合草类生长,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最合适。如果能判断出是新西兰,则直接选畜牧业。得结论。故选:D。【点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阴雨日多,光照不足,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南美洲的阿根廷是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欧洲西部的平原地区发展乳畜业三、解答题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

22、、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48: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93: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

23、活动【分析】(1)沼泽的特征就是积水,联系影响沼泽的形成因素分析。(2)含沙量大小受河流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影响。(3)联系题干材料分析,结合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分析。【解答】解:(1)从地形条件分析,该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导致积水;因地处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易导致积水;因温度低,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使地表积水;河流因水位上涨,使两岸积水。(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水土流失严重,使河流含沙量大;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主要表现为流水沉积,水土流失少,含沙量小。(3)从鱼类的生长环境分析,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

24、低。从鱼类的饵料分析,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少;鄂毕河流域水土流失较少,河流中营养物少,导致河口营养物质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较为贫乏。故答案为:(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层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止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学科网不利

25、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

26、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考点】65: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U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U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E:地理关联图;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建三江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的三江平原腹地,与同江、富锦、抚远、饶河两市两县相邻,系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河间地带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黑龙江垦区面积的22%界江国境线长达230公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区内土地集中连片,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资源丰富

27、,硬资源和软资源一样富集发达,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及边境贸易的巨大优势和独特条件,富有发展现代化企业特别是绿色产业的优越条件和独特优势因地处祖国最东方,又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故有“东方第一稻”和“中国绿色米都”之誉【解答】解:(1)因环境质量的优劣主要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该地人类活动区去分析,因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因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低,所以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因此环境优(2)病虫害与环境关系密切建三江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

28、易越冬,导致病虫害少;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夜晚温度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所以病虫害少(3)该地土壤肥沃,肥力高,使用化肥少;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化肥的使用效率高,导致化肥使用量少(4)“中国绿色米都”中的“绿色”主要指生产的水稻无污染,“米都”主要指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联系该地水稻的生产条件分析,该城市环境质量优良,对水稻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使水稻绿色无污染;该地水稻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所以才能称为“米都”故答案为:(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

29、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点评】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学生应仔细读图,抓住图示的地理位置、降水量、经纬度等基本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三、旅游地理14(10分)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

30、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考点】K4: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工业遗产资源主要是指具有研究工业历史文化价值、观赏价值等工业设施,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一级生产设备、公益、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工业遗产旅游项目设计主要是通过工业遗产资源,体会感知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生产过程如: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遗迹工业遗产博物馆,了解工业发展的历史;利用多媒体手

31、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显示这些遗产资源等【解答】解: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有老工业区的厂房、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老工业区工业遗产设计成的旅游项目有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故答案为: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

32、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及可能设计成的旅游资源,熟记相关知识即可四、自然灾害与防治15(10分)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如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考点】49: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和降水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要求读坐标图时找出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季节分布,并联系该地气候特点分析其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作答【解答】解:

33、从柱状图分析月际分布特点,该区域地质灾害各月都有发生;但夏季多,冬季少;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其原因该区域地质灾害受降水多少的影响,从该地气候特点分析,6月受锋面天气的影响,降水多,易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导致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得出结论语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6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点评】本题是2014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中的试题,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

34、地质灾害多发的福建低山丘陵区为切入点,考查必修一中气候类型的成因和特点五、环境保护16(10分)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考点】U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U5: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

35、课本知识迁移;532: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死亡原因可从中华秋沙鸭的生活习性和人类影响两方面来分析从材料中可知“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会导致疲劳饥饿致死;如湿地遭受污染,而中华秋沙鸭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会导致死亡;沿途受人对动物猎杀,导致死亡保护对策应与原因相对应,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使有栖息地,有食物来源;治理水体污染,防止食用污染的食物;从人类活动分析,要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及时获取信息,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加以宣传,人人知道保护它【解答】解: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

36、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为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保护对策为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故答案为: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野生动物的保护方法和具体措施,熟记相关知识即可第22页(共2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