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6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1273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卷为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本卷为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4 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图 1 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考点】FA: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H:等高线地形图;35:辩

2、证思想;44:利用地理事实;541:海洋与海岸带【分析】海洋和陆地是地球表面的两个基本单元,海岸线即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一般指海潮时高潮所到达的界线地质历史时期的海岸线,称古海岸线根据图中古海岸线分布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图中 4 条古海岸线的分布,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离现在海岸线最近,说明地势最低,所以古海岸线分布地区的地势总体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海岸线由于受到潮汐作用以及风暴潮等影响,海水有涨有落,海面时高时低,这条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2(4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4 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

3、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该地区 5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考点】FA:海平面变化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H:等高线地形图;35:辩证思想;42:知识迁移法;541:海洋与海岸带【分析】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它的更确切的定义是海水向陆到达的极限位置的连线由于受到潮汐作用以及风暴潮等影响,海水有涨有落,海面时高时低,这条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解答】解:该地区 5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经历了图中显示的及现在海岸线 5

4、 个位置,在海岸线有贝壳堤,说明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所以 5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变化反映了海平面间歇性下降。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实际的海岸线应该是高低潮间无数条海陆分界线的集合,它在空间上是一条带,而不是一条地理位置固定的线 3(4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4 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

5、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8:常见的天气系统【分析】读天津市等高线图,北部等高线密集,天津位于东亚,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解答】解: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而降水较多。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的影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的影响:低纬地区降水多,高纬地区降水少;地形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4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4 题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

6、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图 2 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考点】82: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21:人口与城市【分析】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解

7、答】解:图 2 所示甲地为天津市的中心城区的位置,人口密度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城市热岛效应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下垫面、人工热源、水气影响、空气污染、绿地减少、人口迁徙等多方面的因素 5(4 分)读图,回答问题,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A B C D【考点】51: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9:人口统计图;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21:人口与城市【分析】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

8、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解答】解:从常住人口数量的 19902014 年的变化可知,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是不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总体逐渐减少,则可以推出该省人口增长率是总体呈下降趋势。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地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 6(4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 67 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如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

9、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A:地租曲线图;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21:人口与城市【分析】读图可知,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小于南部地区;地租相同的区位,东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较差,该方向地租下降速度快,空气质量相对较差【解答】解: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小于南部地区,故不符合题意;B、地租相同的区位,正南方向距离市中心

10、最近,故不符合题意;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故正确;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较差,该方向地租下降速度快,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等地租线分布,等地租线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原因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一般城市中心地价最高,在交通十字路口形成地租的次高中心 7(4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 67 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如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

11、差异 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A:地租曲线图;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21:人口与城市;552:城乡分布与规划【分析】城市产业布局主要考虑地租水平和产业的付租能力,另外,还要考虑环境因素等。【解答】解:甲地位于城市的西北方向,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是离市中心距离相同,电子信息产业园区、钢铁工业产业园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和汽车工业园区中,电子信息产业支付地租的能力最强,无大气污染,易布局在地租水平最高的地区以及冬季风的上风

12、向。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城市地租和产业布局,需要掌握产业布局原则。8(4 分)2011 年 7 月 17 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 89 题 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察者的()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主要考查了太阳视运动北半球冬半年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夏半年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根据经纬度判断两者的位置关系

13、【解答】解:当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7 月 17 日,当中山站极夜后出现“第一次日出”时,该日昼长由前一天的 0 小时,到大于 0 小时,即日出的地方时(7622E)为 12 时之前的较短时刻,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直射点经度约为 76E,所以太阳位于天津观测者的西南方向。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9(4 分)2011 年 7 月 17 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 89 题 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A30 天左右 B50 天左右 C70 天左右 D90 天左

14、右【考点】1H:昼夜长短的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冬至日,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夏至日,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出现极夜【解答】解:根据对称原理,6 月 22 日到 7 月 17 日出现极夜的天数为 25 天,那么 6 月 22 日前也有 25 天,即中山站极夜持续时间为 50 天。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0(4 分)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 年大

15、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 1011 题 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考点】3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主要考查了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 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解答】解: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 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

16、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故选:D。【点评】以黄河入海水量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综合性强,难度中等 11(4 分)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 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 1011 题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考点】36: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3:分

17、析与综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1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分析】主要考查了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海水倒灌严重,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解答】解: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故不符合题意;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故正确;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化不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以黄河入海水量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注重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难度中等 二、第卷非选择题二、第卷非选择题 12(18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

18、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考点】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73: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2:知

19、识迁移法;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1)主要题干强调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来分析。由材料信息中“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和图中北方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可知这些地区现在荒漠化严重,不再水草丰美,再由材料中“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后来逐渐衰落”可知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有古文明中心的衰落。(2)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地域联系方式看,类型在多样化,空间分布在立体化,有信息传输、高速公路等发展,回答问题时,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即可。(3)从题干上看,关键信息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因此要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升服务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进行回答。【解答】解:(1)读材料,

20、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3)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故答案为:(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3)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

21、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知识。13(18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 耕地面积(万公顷)年份 国家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巴西 6100 6500 8000 7800 9400 中国 12178 12172 13539 13516 13859 注:巴西粮食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 60%,中国约占 70%粮食产量(万吨)年份 国家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巴西 11660 13800 14000 16300 1930

22、0 中国 49800 52870 54640 58950 60710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2)据图 2、图 3 说明巴西 1、7 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3)巴西将于 2016 年 8 月举办第 31 届夏季奥运会,届时将有大量游客来到巴西,这将会给巴西的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6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M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4:评价区位、影响、条件类简答

23、题;12E:地理关联图;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B:气候的类型与分布;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564:旅游与区域发展【分析】(1)结合图表,对比中国和巴西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就可以推断(2)从图中数据可以判断出:巴西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然后分析其成因即可(3)其影响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考虑【解答】解:(1)从表一看,巴西的粮食种植面积占耕地的比重比中国低,对比中国和巴西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就可以判断出,巴西的粮食单产并不高,潜力较大(2)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巴西 1 月和 7 月降水量的差异较大巴西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和受信风带、副热带

24、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3)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有利突出促进文化交流,不利主要从社会影响考虑 故答案为:(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2)1 月降水量多,7 月降水量少;1 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7 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有利:促进文化交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不利: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农业发展条件分析,气候特点及成因分析,大型盛会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14(20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

25、 80%人口的祖藉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 (1)说明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 福建省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被尊为“海上保护神”世界上有 30 多个临海国家和地区受“妈祖文化”影响,建有上万座妈祖庙(2)当地政府应如何利用“妈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发展旅游业?浙江省沿海的洞头岛受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较大当地政府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规划确定了“防灾避险地”(3)对照下表中“防灾避险地”的选址条件及其主要原因,填写空项目 选址条件 主要原因 地处山坳 利于避风 相对空

26、旷的公共用地 躲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方便居民就近避灾 用通道与外界相连 【考点】49: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5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K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E:地理关联图;36:图文结合思想;42:知识迁移法;53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1)从材料中“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 80%人口的祖籍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可提取地理位置、文化渊源和政策支持的信息(2)材料中的信息“福建省湄洲岛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世界上有 30 多个临海国和地区受妈祖文化的影响,从开发旅游资源、开展相关旅

27、游活动等角度来回答(3)仔细判读洞头岛景观图,从地理位置、避险空间、地形状况、交通状况等角度来考虑进行避险地的选择注意表格是选址条件与主要原因的对应分析【解答】解:(1)读材料,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为地域文化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多);距离近(有港口、运输成本低);政策鼓励(2)当地政府应利用“妈祖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发展旅游业的措施:开发与“妈祖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展主题文化旅游活动);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加强海内外联系,吸引海内外游客(3)相对空旷的公共用地容纳较多灾民(减少意外伤害;降低建设成本);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躲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临近居民区方便居民就近避灾;用通道与外界相连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救灾物资 故答案为:(1)地域文化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多);距离近(有港口、运输成本低);政策鼓励(2)开发与“妈祖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开展主题文化旅游活动);以“妈祖文化”为纽带,加强海内外联系,吸引海内外游客(3)容纳较多灾民(减少意外伤害;降低建设成本)、与山体保持适当距离、临近居民区、便于转移灾民和运输救灾物资【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