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全国2)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5页,第卷6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第卷 (选择题)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 16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4 B.1:5 C. 2:3 D.2:57.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 溶液中溶质
3、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8. 下列徐树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 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 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9.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
4、,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它是副族元素 B.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 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 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10.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醋酸,苯酚,苯酚钠,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11. 已知:2H2(g)+ O2(g)=2H2O(l) 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H= -890KJ 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
5、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OCCH3O OCO C14 D2312、1 mol HO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A5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13. 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Bx0.6a,2Br+ 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第卷 非
6、选择题 27. (15分)w.w.w.k.s.5.u.c.o.m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t/minX/molY/molZ/mol01.001.000.0010.900.800.2030.750.500.5050.650.300.7090.550.100.90100.550.100.90140.550.100.90(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4) 该反应达到平衡
7、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_ _ _28. (15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的物质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B中加入的物质是_,其作用是_:(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 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29. (15分)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
8、,阴离子有,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D 、F .30. (15分)w.w.w.k.s.5.u.c.o.m 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氢为7.0%,其余为氧。A的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 已知R-CH=C
9、HOH(烯醇)不稳定,很快转化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A的分子式为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A的结构简式是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四个同时满足(i)能发生水解反应(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 ;(6)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 。第卷 (选择题)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 16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10、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4 B.1:5 C. 2:3 D.2:5答案A【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3 ,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还原。7.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
11、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答案D【解析】胶体本身是不带电,只是其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项错;溶液中的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也即不会移动,B项错;溶液中溶质粒子没有规律,C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 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 向Na2 CO3溶液中逐滴加入
12、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 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 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 向Na2 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答案D【解析】CaCO3与CO2反应生成Ca(HCO3)2,再加入NaHCO3是没有现象的,A项错;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NaHCO3,无CO2气体放出,B项错;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其中NaHCO3的物质的量多,与足量HCl反应时,放出的CO2多,C项错;D项,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CO2 + H2O =
13、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性较小,故有结晶析出,正确。9.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它是副族元素 B.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 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 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答案D【解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质子数,C项正确;用质子数分别减去各周期所含有的元素种类,63-2-8-8-18-18=9,显然其属于第六周期,从左到右的第9种,而第六周期中包含镧系,所以它应属于副族,A项、B项均正确;由于存在同位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应是同位素的平均值,而不代表其中一种元素
14、的质量数,故中子数不能用152-63=89来计算,D项错。10.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醋酸,苯酚,苯酚钠,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均属于酸,其中醋酸最强,碳酸次之,苯酚最弱。均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因H2CO3苯酚HCO3 ,所以对应的盐,其碱性为:碳酸钠苯酚钠碳酸氢钠,pH顺序相反,故C项正确。11. 已知:2H2(g)+ O2(g)=2H2O(l) 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H= -890KJ 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
15、(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3C14 D23答案B【解析】设H2、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mol。则x + y =5,571.6x/2 + 890y = 3695,解得x=1.25mol; y=3.75mol,两者比为1:3,故选B项。 OCCH3O OCO 12、1 mol HO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A5 mol B4 mol C3 mol D2 mol答案A【解析】该有机物含有酚,还有两个酯基,要注意该有机物的酯基与NaOH水解时,生成羧酸钠,
16、此外生成的酚还要继续消耗NaOH,故需要5molNaOH,A项正确。13. 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Bx0.6a,2Br+ 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答案B【解析】由于Fe2的还原性强于Br,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Cl2先氧化Fe2,然后再氧化Br。2Fe2 + Cl2 2Fe3 + 2Cl,2Br + Cl2 B
17、r2 + 2Cl,2FeBr2 + 3Cl2 2FeCl3 + 2Br2 。当x/a 0.5时,Cl2仅氧化Fe2,故A项正确。当x/a 1.5时,Fe2和Br合部被氧化,D项正确;当介于两者之间时,则要分步书写方程式,然后进行叠加得总反应。如B项,当x=0.5a时,Cl2刚好把Fe2全部氧化,而当x=0.6a,显然Cl2还要氧化Br,而选项中没有表示,故错。第卷 非选择题 27. (15分)w.w.w.k.s.5.u.c.o.m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1)根据左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
18、)变化的曲线:t/minX/molY/molZ/mol01.001.000.0010.900.800.2030.750.500.5050.650.300.7090.550.100.90100.550.100.90140.550.100.90(2) 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5)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_ _ _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运用,
19、注意图像和有关计算。(1)根据题目中表格给出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找出相应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描点即可。(2)根据题意,可以利用“三步法”求解 aX + bYcZ 开始 1.00 1.00 0转化 0.45 0.9 0.9平衡 0.55 0.1 0.9根据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X+2Y2Z。(3)根据图像可知在3min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为0.5mol, 其平均速率为0.083mol/Lmin。(4)X的转化率等于0.45。(5)由题目所给图象可知,在1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的物质的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条件为升高温度。在2中,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
20、同,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入催化剂;在3中,平衡正向移动,且速率加快,条件为加压。28. (15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中加入的物质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B中加入的物质是_,其作用是_:(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 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和有关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和试剂的选择。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为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A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
2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氨气要使用碱石灰。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氨气生成氨水留在了D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检验氨气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29. (15分)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E溶液是 ,判
22、断依据是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D 、F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盐类水解综合运用。根据溶液的性质,确定CO32只能与K+形成显碱性的溶液,另外可能形成的碱性溶液为碱Ba(OH)2 。由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所以醋酸盐水解的碱性小于碳酸盐,因此A为Ba(OH)2,E为K2CO3,C为醋酸盐,由可得B中阳离子为Ag+,则肯定为AgNO3,由可得D中无SO42,则F中的阴离子为SO42,D中的阴离子为Cl。由可得F中的阳离子为Fe2+,即F为FeSO4,而CH3COO若与Al3+形成溶液时,Al3+也发生水解,所以C为醋酸钙,而D为AlCl3。30. (15分)w
23、.w.w.k.s.5.u.c.o.m 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氢为7.0%,其余为氧。A的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 已知R-CH=CHOH(烯醇)不稳定,很快转化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A的分子式为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A的结构简式是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四个同时满足(i)能发生水解反应(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 ;(6)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推断和性质,注意结
24、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题意,A分子中碳的原子数为4个,氢原子的个数为6个,则氧原子的个数为2个,即A的分子式为C4H6O2。由于A可以发生聚合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在硫酸存在条件下生成两种有机物,则为酯的水解,即A中含有酯基。根据不饱和度,没有其他功能团。由A的水解产物C和D的关系可判断C与D中的碳原子数相等,均为两个。则A的结构为CH3COOCH=CH2,因此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得到CH3COOH和CH2=CHOH,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接羟基不稳定,转化为CH3CHO。A聚合反应后得到的产物B为,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除了生成乙酸和。w.w.w.k.s.5.u.c.o.m-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