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4 9卷第 6期 2 0 1 3年 6月 甘 肃 水 利 水 电 技 术 GA NS U WA TE R RE S 0U R( :E S A ND HY D R0 I 0WE R T E C日N OL OG Y Vo 1 4 9 No 6 J u n , 2 0 1 3 施工技术 两河 口水电站初期导流洞底板 耶 混凝土施工 李武诚 , 黄辉 (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6 1 0 0 5 1 ) 摘要: 两河口水电站初期导流洞底板 H F混凝土掺入粉煤灰、 HF外加剂及引气剂, 有效抑制了骨料碱活性, 改善了混 凝土的抗冲耐磨性能, 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满足了混凝土强度、 变形、 热学、 耐久性等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施工 过程中, 采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加强混凝土振捣及底板抹面、 温度控制及长期洒水养护等 良 好措施, 保证了H F混 凝土施 工质量 。 关键词: 两河口水电站 ; 导流洞; H F混凝土;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 U 5 2 8 3 1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2 0 9 5 0 1 4 4 ( 2 0 1 3 ) 0 6 0 0 6 0 0 3 1 工 程概况 两河口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的 雅砻江干流上。 为雅砻江中、 下游梯级电站的“ 龙头水 库” 。 枢纽工程为 I 等大( 1 ) 型工程 , 永久性主要建筑物 级别为 1 级 永久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 3级。电站控 制流域面积约 6 5 6万 k m 2 ,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6 7 0 m 3 s , 水库正常蓄水位 2 8 6 5 0 m, 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堆 石坝, 最大坝高 2 9 5 0 m, 电站装机容量 3 0 0 0 MW。 大坝施工采用全年围堰挡水 。 隧洞过流的导流 方式 , 布置 2条初期导流洞 , 即 1 、 2 导流洞, 均布置 于雅砻江右岸 , 平面上呈 双弯道 , 尾部 与尾水洞结 合 。1 导流洞长 1 7 2 4 6 5 3 I T I , 进 口高程 2 6 0 0 m, 出 口高程 2 5 8 4 m, 纵坡 1 3 4 , 于桩号 1 + 2 0 0 0 0 0后与 尾水洞结合 。 结合段长 5 2 4 6 5 3 m, 结合段为平坡 ; 2 导流洞长 1 9 8 3 4 2 8 1 1 3 , 进 口高程 2 6 0 0 m, 出 口高程 2 5 8 4 m, 纵坡 1 3 1 , 于桩号 1 + 2 7 0 0 0 0后与尾水洞 结合 , 结合段长 7 1 3 4 2 8 m, 结合段为平坡 ; 导流洞洞 身断面净尺寸为 1 2 m x l 4 m( 宽 高) , 与尾水洞结合 段洞身断面净尺寸为 1 2 m x l 5 m( 宽X 高 ) ; 导流洞进 口闸室采用竖井式, 出口设有尾水闸门; 导流洞洞身 采用全断面钢筋混凝土衬砌。 初期导流建筑物级别为 3级 , 洪水重现期为 5 0 年一遇作为初期导 流标准 。 相应 设计 流量为 5 2 4 0 m 3 s 。 1 、 导流洞沿线出露地层岩性为变质砂岩、 板 岩。 2 施 工方 案 2 1 施 工特点 研究及实践表明 , 底板及底板以上 1 5 m边墙 过流面不平整 , 以及混凝土配合 比不满足设计要求, 是诱发混凝土冲磨破坏及影响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 因此 初期导流洞 H F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在于保证混 凝土配合比及控制表面平整度 。 主要施工特点如下。 ( 1 )混凝土设计标号为 H F C 3 5 W8 F 1 0 o 。 导流 洞尾部与尾水洞结合 , 结合段为永久建筑物 , 而工区 砂板岩骨料为具有潜在碱活性 的骨料 。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除需满足强度、 抗冲磨 、 抗渗、 抗冻、 级配等设 计要求外 。 还需满足骨料碱活性抑制要求 。 ( 2 ) 体型要求严格 , 施工难度大。 混凝土衬砌厚 度有 6 0 c m、 8 0 e m、 1 0 0 C 1 T I 、 1 5 0 c m等 ;设计要求混 凝土浇筑表面需平整光滑, 起伏差不超过 1 0 m m; 边 墙倒角施工气泡不易控制。 2 2施工工 艺流程 底板 H F混凝土由底板及底板以上 1 5 It l l 边墙 组成 ( 图 1 ) , 混凝土泵送入仓 , 底板采用“ 人工振捣+ 人工抹面”施工 。一次浇筑成型。初期导流洞底板 H F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 。 边墙c 2 5 混凝土与底g t H F C 3 5 混 凝土分界线 注: 图中尺寸单位以m 计; 括弧内为不同断面的数据。 图 1 底板 H I=混凝土施工结构示意图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5 2 7 作者简介: 李武诚( 1 9 7 3 一 ) , 男, 广西桂林人, 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项 目管理。 6 0 + + 第 6期 李武诚 , 等 : 两河 口水 电站初期导流洞底板 HF混凝土施工 第 4 9卷 嚣盍 酯比 审 厶 j 根 霎 验 成 果 ,为 有 效 抑 制 骨 料 碱 活 性 ,确 申 票 25安 锣 筋 安 装H 钢 筋 制 作 、 运 输 l 混龆 唇 L L 溏 古丢 l【 千混掘 沮 陆到 厂 二 。 。 J 4 C a : i一 : 1 二 - := I I= L , = 埋件安装、 刮轨施工l 狴 铡 , 强 局况 院 土 阿 久 I生 , 棍 院 土 明1 芟计 龄 期 米 用 J 9 0 d 立 模 H 模 板 处 理 、 保 护 I 工县 I 曲耐寐a 豆 F白 : 一船宦 1 , 涌艘 5 I、 I 窜 茎 篓 混 凝土 浇筑H 混 凝土 拌制、 运 输 水剂的效果 。又能起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并激发糊 煤灰活性的作用 ,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混凝土的 整体强度。坍落度宜控制在 1 4 1 6 c m之间 , 以利泵 广 送混凝土。 r _J一一 。 2 3 2 混凝土配合比 L 根据室内配合比试验 ,结合现场生产性试验绐 图2 底板H F 混凝土施上上艺流程 果 , H F混凝土施工配合 比见表 1 。 表 1 H F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k g m 级配 坍落度, m m水胶比 砂率 水 水泥 粉煤灰 砂 小石 中石H F 外加剂 引气剂 二级配 l 4 o _ 1 6 0 0 4 0 4 2 1 4 5 2 7 2 9 0 7 7 7 5 9 0 4 8 2 9 0 5 0 0 6 5 3施 工工艺 3 1 混凝土拌制及运输 混凝土 由左岸低线混凝土生产系统统 一供应 , 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 6 m 3 或 8 m 3 混凝土搅拌车, 到 达工作面后采用拖式混凝土泵泵送人仓。为保证混 凝土浇筑强度及连续性 。 每个仓面配备 2台混凝土 泵。混凝 土出机后应尽量减少中转时间 。 以不超过 4 5 ra i n为宜 ;浇筑时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 l 4 1 6 c m, 下料高度控制在 l o o 一 1 5 0 o m。 3 2混凝土 施工 根据工 区高原气候特点 , 初期导流洞底板混凝 土低温季节采用预热混凝土 。 其它季节采用常温混 凝土。边墙倒角采用定形钢模板 。 为保证抹面时的 平整度要求 , 底板面设置刮轨对混凝土面进行找平。 混凝土浇筑采用平铺法施 工 按一定厚度 、 次 序 、 方向。 分层进行。混凝土铺料层厚控制在 3 0 5 0 c m, 边墙倒角部位的铺料厚度分 2层进行 , 每层 4 0 c m; 先平仓后振捣, 振捣采用插入式软轴振捣器; 从 下至上 , 先底板后两侧边墙进行浇筑 。 混凝土浇筑 时首先用混凝 土泵 在仓 内打 2 3 a m厚 M3 5砂浆 , 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底板面混凝土 浇筑到高于设计高程 1 2 c m时 , 先进行底板混凝土 面初步平整处理 。间隔一定时间待凝后再浇筑两侧 边墙混凝土, 两侧边墙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 , 最后将 边墙浇满收仓。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强平仓 ,使混凝 土骨料均匀分布于砂浆 中, 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 , 防 止发生混凝土骨料集中现象 。 振捣器振捣布点呈梅花型布置 。振捣器插入间 距控制在 4 0 a m以内, 振捣时要求“ 快插慢拨” , 有序 振捣 , 振捣工分区域负责 , 保 证不漏振、 不过振 。振 捣时间一般为 5 O 一 6 0 s 。 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 沉 ,混凝土不再 冒气泡且表面开始泛浆为止。振捣 器宜垂直按顺序插入混凝土, 如略有倾斜 。 则倾斜方 向应保持一致 ,以免漏振。振捣器要求插入下层混 凝土 5 a m, 以使上下层混凝土 良好结合 , 确保混凝 土振捣密实。严禁振捣器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及预 埋件。边墙倒角和止水带附近的混凝土振捣应特别 认真仔细 。振捣头不得触及边墙倒角模板和止水结 构 。 当底板 面混凝土浇筑 到高于设计高程 1 2 c m 时。 先进行混凝土振捣及表面初步平整处理 , 对高出 设计高程的混凝土铲入边墙 ,用平铲初步找平。待 浇筑收仓后利用刮轨用刮尺平面再次找平 。最后用 抹铲进行局部收平。 6 1 2 0 1 3 年第 6期 甘肃水利水 电技术 第 4 9卷 混凝土底板面用刮尺放在刮轨上沿水流方 向反 复找平, 从边墙铲入混凝土原浆填平表面凹处。 直到 整个表面大致平整 ,完成后用 3 m直尺检查表面平 整度 , 合格后用抹铲进行压浆抹 面 , 直到表面无气 孔 ,光洁和平滑后结束。混凝土初凝前要及时拆除 刮轨及表面混凝土下 的支架 , 用仓 内混凝土填平刮 轨留下的局部坑槽 , 然后进行找平和抹面。 经多次压 光 , 直至和其他表面相同。 4 养护措施 混凝土养护浇筑完毕 1 2 - 1 8 h开始进行洒水养 护 , 养护时间不少于 2 8 d 。当混凝土养护强度达到 2 5 b l P a以上 , 方可拆模 。拆模采用专用工具进行 , 以免损坏混凝土, 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表面的污物 。 糊脱模剂 , 叠放整齐后备用。拆模后在底板面层铺 一 层麻袋 , 麻袋上铺一层细纱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 护 。 5温度控 制措 施 5 1 低温季节温度控制措施 日平均气温连续 5 d稳定在 5以下或最低气 温连续 5 d稳定在一 3以下时 采取以下低温季节 温度控制措施 : ( 1 ) 砂石骨料留足够的储备并堆高进行覆盖 ; 依据试验情况混凝土掺防冻型外加剂 ; 混凝 土采用 预热混凝土。 ( 2 ) 仓面迎风面部位采用挡风保温设施。 ( 3 ) 尽量在高温时间( 白天) 或中午开仓浇筑混 凝 土 。 ( 4 ) 在气温骤降或寒潮冲击下 , 混凝土表面需 进行早期保护 , 采用草袋 、 棉被等物覆盖。 ( 5 ) 拆模满足规定 时间或延长拆模时间 , 并尽 量避开夜间或气温骤降期间拆模。 5 - 2 混凝 土裂缝 控制措 施 ( 1 ) 水泥采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混 凝土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大级配 。 通过采取改善骨料级配 , 掺外加剂、 粉煤灰和降低混 凝土坍落度等综合措施 , 合理减少水泥用量 , 减少水 泥水化热温升而引起裂缝。 ( 2 ) 洞身开挖尽量平整 , 减少超挖。 对大的尖梭 石等部位采用冲击锤处理 ,避免混凝土产生应力集 中。 ( 3 ) 浇筑前合理分块分缝。混凝土分块长度以 6 0 1 2 0 m为宜 ; 环 向缝设在同一平面时 , 避免错缝 浇筑。 ( 4 ) 支模时模板拼缝严密 , 防止浇筑过程 中漏 浆 。 ( 5 ) 控 制混凝土的人仓温度 , 减少温度突变影 响 。 ( 6 )同一浇筑块在浇筑时均连续 , 加强振捣。 ( 7 ) 浇筑完后加强养护工作 , 拆模时间根据混 凝土试块的试验结果确定 ,及时连续洒水养护 , 保 湿 , 减少因混凝土水分散失而引起的干缩。 6结 语 初期 导 流洞底 板混凝 土采用 了 HF C 3 5 W8 F 1 0 0混凝土 , 充分考虑了 H F混凝土的 自身特性和 当地骨料特性 。 仔细研究施工环境条件、 气候条件和 施工工艺流程 ,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 系统地解决 了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表面不平整度处 理、 边墙倒角气泡处理、 养护、 低温季节施工、 裂缝预 防等问题 。 形成 了一套能满足设计要求的、 较完善、 较实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确保 了 H F混凝土施工 质量。 参考文献: 1 D I T 5 1 4 4 2 0 0 1 ,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 2 D I _ T 5 3 3 0 - 2 0 0 5 , 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s 3 D L T 5 0 5 5 - 2 0 0 7 ,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s 4 D I _ r 5 2 0 7 2 0 0 5 ,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 规范I s 5 夏广新 , 李晨浩 , 王朋 , J 、 湾水电站泄洪洞底板抗冲磨 混凝土施T C J 云南水力发电, 2 0 1 1 , 2 7 ( 1 ) : 6 4 6 6 ( 上接第 5 9页) 流动, 既体现了专业、 行业特点又让 学生增加了感性认识 。 道路两旁遍植遮荫树木, 公共绿化区域内多安 设石桌石凳 , 供人休憩和学生围坐讨论 问题 、 聊天 、 学习。园林小景中还可布置一些健身器材 , 供人活 动 , 有人活动的景观就有生气。 3 5 紧密联系市场需求开发新专业 高职的办学定位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 高技能 的应用型人才 , 即社会急需的实用人才 。 所以我们开 发的专业一定要瞄准市场需求 , 每个专业系要有专 6 2 门的团队作市场调研、 分析 、 论证 , 预测市场走势提 前做好开发新专业的前期工作 ( 包括专业教师的转 新专业培训、 招聘新教师等 ) , 一旦时机成熟 , 就可立 即开设。与市场完全对接的专业才是有生命力的专 业 。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M 北京: 电子 工业出版社, 2 0 1 2 2 姚涛 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J 高等职业教 育, 2 0 1 0 22 ( 1 ) :7 1 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