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臀部、稍微、额角、蜿蜒”等词语。
2.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4.培养搜集材料、丰富课外知识的习惯。
[学习重点]
了解游览顺序;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学习难点]
了解游览顺序。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计算机 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 画面
[教学时间]3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检查词句
1.检查字词,反馈矫正。
2.检查读句,初步理解。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结合句子,谈对“明艳”的理解。读出四月的“明艳”。
(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宽、窄、缓、急”多像一首溪流的欢歌!试着读出溪流变换的调子。
三、默读思考,理清顺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按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画出相关句子。
2.自主交流所画句子,确定游览顺序——从外到里。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 ,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 ,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四、再读课文,品析词句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在游览双龙洞的过程当中,最惊险的是哪一处?
预设第五自然段,因为孔隙窄小。
2.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词、联系生活谈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及感受。
3.自学内洞部分。思考: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读出自己的感受。
4.自主交流。
5.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试着以导游身份讲解内洞奇异的景象。
【课后作业】
1.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按照一定的顺序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双龙洞的景色。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景象奇异
金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宽 高大 窄小 黑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