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预防秋冬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家长朋友们:
您好!进入秋冬季节,以诺如病毒、流感等为主流的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 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为了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保证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 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现就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告知如 下:
一、常见传染病及其症状
1、新型肺炎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 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 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 能。
2、诺如病毒
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 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 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 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喊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即使患过 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时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 行。
3、手足病
手足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 季多见,传染性强。发病前数天,患者即具有传染性,最强传染期是在发病后 1周,但其传染性可持续至症状和体征消失后数周。主要可经胃肠道(粪途 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 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4、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 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 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 治而愈。水痘患儿的疱疹液、血液及腔分泌物中,有病毒存在,故与患儿接 触或吸入患儿咳嗽、说话时喷出的飞沫后,都容易感染!
5、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在儿童中可 形成暴发流行,主要暴发场所是学校及幼儿园。潜伏期平均18天,部分患儿 有热、头痛、乏力、食欲差等前驱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上升可 达40°C。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肿大的腮 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发展,边缘不清,同时伴有周围组织水肿,局部 皮肤紧张发亮、具有弹性、灼热和触痛。腮腺肿大2-3日达高峰,持续4-5日 后逐渐消退。对于无并发症的患儿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在家中隔离护理,直 到肿大的腮腺完全消退为止。若出现高热不退、频繁呕吐、精神萎靡、嗜睡等 症状时,要警惕并发脑膜炎,需及时送往医院1.手足病:是一种肠道病毒 感染疾病,传染性强,全年都可发生,以4 — 11月多见,多数病例经对症处理 后,可在7-10天内康复。孩子患手足病后,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 温在38度左右),进而出现咽痛、流水、拒食。检查腔时,可发现咽部 黏膜上有多发疱疹,手足远端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有的患儿肛门周围也会出 现类似皮疹,部分患儿会出现咳嗽、呕吐、咽痛、咽部充血等感冒样表现。本 病可经多种途径传染,病菌主要通过腔进入肠道,传染媒介可以是被病毒污 染的食物、水、唾液、空气、脏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等。预防手足 病要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服等的良好习惯!诊治。
二、防控重点
1. 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做好食品、餐具消毒, 监督孩子饭前便后洗手。
2. 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勤剪指甲、 勤洗澡、勤换、勤晒衣服、被褥。打喷嚏、咳嗽用手帕或卫生纸掩盖。
3. 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 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根据天气变化, 注意增减衣服,按时作息,保证睡眠。
4.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加 强饮用水卫生。
5.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抵抗力。合理委排作息时间,减轻孩子学 习、生活压力,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与良好的心、情,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身体的兔疫力。
亲爱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 工作!孩子的健康是你我共同的责任,谢谢!并祝您全家健康、快乐、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