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0326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顶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 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 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 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答案】D【解析】【详解】A因安全气囊充气后,受力面积增大

2、,故减小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故A错误;B有无安全气囊司机初动量和末动量均相同,所以动量的改变量也相同,故B错误;C因有安全气囊的存在,司机和安全气囊接触后会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汽车的动能,故C错误;D因为安全气囊充气后面积增大,司机的受力面积也增大,在司机挤压气囊作用过程中由于气囊的缓冲故增加了作用时间,故D正确。故选D。2.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 0.2B. 0.4C. 2.0D. 2.5【答案】B【解析】【详解】设物体质量为m,则在火星表面有在地球表面有由题意知有故联立以上公式

3、可得故选B。3.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 m,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 kg。绳的质量忽略不计,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 m/s,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 200 NB. 400 NC. 600 ND. 800 N【答案】B【解析】【详解】在最低点由知T=410N即每根绳子拉力约为410N,故选B。4.图(a)所示电路中,K与L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C。如果UC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两端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

4、电容器的定义式可知结合图像可知,图像的斜率为,则内的电流与内的电流关系为且两段时间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两端电压大小关系满足由于电流方向不同,所以电压方向不同。故选A。5.一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边界如图中虚线所示,为半圆,ac、bd与直径ab共线,ac间的距离等于半圆的半径。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纸面内从c点垂直于ac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具有各种速率。不计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其运动时间为()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可得粒子在磁场中的周期粒子在磁场中运

5、动的时间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与速度无关,轨迹对应的圆心角越大,运动时间越长。采用放缩圆解决该问题,粒子垂直ac射入磁场,则轨迹圆心必在ac直线上,将粒子的轨迹半径由零逐渐放大。当半径和时,粒子分别从ac、bd区域射出,磁场中的轨迹为半圆,运动时间等于半个周期。当0.5Rr0)的带电粒子在纸面内自A点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电场,速度方向与电场的方向垂直。已知刚进入电场时速度为零的粒子,自圆周上的C点以速率v0穿出电场,AC与AB的夹角=60。运动中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2)为使粒子穿过电场后的动能增量最大,该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应为多大?(3)为使粒子穿过电场前后动量变

6、化量的大小为mv0,该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应为多大?【答案】(1) ;(2);(3)0或【解析】【详解】(1)由题意知在A点速度为零的粒子会沿着电场线方向运动,由于q0,故电场线由A指向C,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所以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2)根据题意可知要使粒子动能增量最大则沿电场线方向移动距离最多,做AC垂线并且与圆相切,切点为D,即粒子要从D点射出时沿电场线方向移动距离最多,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几何关系有而电场力提供加速度有联立各式解得粒子进入电场时的速度:;(3)因为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粒子穿过电场前后动量变化量大小为mv0,即在电场方向上速度变化为v0 ,过C点做AC垂

7、线会与圆周交于B点,故由题意可知粒子会从C点或B点射出。当从B点射出时由几何关系有电场力提供加速度有联立解得;当粒子从C点射出时初速度为0。(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物理选修3-313.分子间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如图所示,r= r1时,F=0。分子间势能由r决定,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间的势能为零。若一分子固定于原点O,另一分子从距O点很远处向O点运动,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r2的过程中,势能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由r2减小到r1的过程中,势能_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在间距等于r1处,

8、势能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零。【答案】 (1). 减小 (2). 减小 (3). 小于【解析】【详解】1从距点很远处向点运动,两分子间距减小到的过程中,分子间体现引力,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2在过程中,分子间仍然体现引力,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3在间距等于之前,分子势能一直减小,取无穷远处分子间势能为零,则在处分子势能小于零。14.甲、乙两个储气罐储存有同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甲罐的容积为V,罐中气体的压强为p;乙罐的容积为2V,罐中气体的压强为。现通过连接两罐的细管把甲罐中的部分气体调配到乙罐中去,两罐中气体温度相同且在调配过程中保持不变,调配后两罐中气体的压强相等。

9、求调配后:(i)两罐中气体的压强;(ii)甲罐中气体的质量与甲罐中原有气体的质量之比。【答案】(i);(ii)【解析】【详解】(i)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对甲乙中的气体,可认为甲中原气体有体积V变成3V,乙中原气体体积有2V变成3V,则根据玻意尔定律分别有,则则甲乙中气体最终压强(ii)若调配后将甲气体再等温压缩到气体原来的压强为p,则计算可得由密度定律可得,质量之比等于物理选修3-4 15.在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多普勒效应解释的有_。A. 雷雨天看到闪电后,稍过一会儿才能听到雷声B. 超声波被血管中的血流反射后,探测器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发生变化C. 观察者听到远去的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音调会变低D.

10、 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E. 天文学上观察到双星(相距较近、均绕它们连线上某点做圆周运动的两颗恒星)光谱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答案】BCE【解析】【详解】A之所以不能同时观察到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慢,所以A错误;B超声波与血液中的血小板等细胞发生反射时,由于血小板的运动会使得反射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B正确;C列车和人的位置相对变化了,所以听得的声音频率发生了变化,所以C正确;D波动传播速度不一样是由于波的频率不一样导致的, D错误;E双星在周期性运动时,会使得到地球的距离发生周期性变化,故接收到的光频率会发生变化,E正确。故选BCE。16.一振动片以频率f做简谐振动时,固定在振动片上的两根细杆同步周期性地触动水面上a、b两点,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c是水面上的一点,a、b、c间的距离均为l,如图所示。已知除c点外,在ac连线上还有其他振幅极大的点,其中距c最近的点到c的距离为。求:(i)波的波长;(ii)波的传播速度。【答案】(i);(ii)【解析】【详解】(i)设与c点最近的振幅极大点为d,则根据干涉加强点距离差的关系:所以波长为(ii)由于受迫振动的频率取决于受迫源的频率由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