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洞湾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1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22.1 工程概况22.1.1 项目简介22.1.2主要技术标准22.1.3 隧道线路概况42.1.4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42.1.5 当地资源情况102.2.隧道主要设计内容102.2.1建筑材料102.2.2洞口设计112.2.3衬砌设计112.2.4隧道抗震设计132.2.5隧道天然气地层瓦斯防治设计142.2.6其他特殊地形和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182.2.7隧道防排水(气)设计192.2.8隧道内部装饰设计212.2.9隧道路面设计212.3主要工程量21第三章 施工方案
2、223.1、施工总体方案223.1.1总体指导思想223.1.2建设总体目标233.1.3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233.1.4 临时工程分布及总体设计293.1.5 施工用电323.1.6 用水安排353.1.7 施工测试363.1.8 内 业 资 料 管 理423.1.9 施工程序443.2 隧道一般工程施工方案463.2.1施工部署463.2.2临时工程方案473.2.3洞口工程593.2.4洞身开挖623.2.5洞身支护713.2.6洞身二衬783.2.7设计防排水施工833.2.8 路面工程施工893.2.9隧道装饰903.3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923.3.1对重点和难点工程的认识
3、923.3.1.1工程特点923.3.1.2本工程的主要重难点923.3.2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施工方案933.3.2.1堵水方案933.3.2.2通过断层及破碎带施工方案953.3.2.3超前支护方法及工艺措施963.3.3.3全断面帷幕注浆及局部注浆施工工艺及方法1013.3.3.4隧道坍方处理方法及措施1083.3.3.5岩爆和有害气体预防1103.3.3.6 通风方案1123.3.3.8 机械的防爆性能改装方案1303.3.3.9供电方案1313.3.3.10防雷暴措施1323.3.3.11爆破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133第四章 施工中采用的信息技术(超前地质预报及围岩监控量测)1404
4、.1超前地质预报1404.2围岩监控量测145第五章、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资金使用计划1545.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1545.2总工期目标1555.3进度计划安排1555.4年度进度计划及投资安排1575.5主要进度图表157第六章 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及措施1576.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1576.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158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1587.1质量目标1587.2创优规划1587.3质量管理体系1617.4保证措施1617.5冬季和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847.6已完成工程的保护措施185第八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868.1 安全目标18
5、68.2 安全保证体系1868.3 安全保证措施1898.4瓦斯隧道专项安全措施2078.5隧道瓦斯事故处理应急预案207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2229.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目标2229.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2229.3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223第十章 环保、水保、文物保护措施22610.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22610.2文物保护措施234第十一章 工期保证措施23411.1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23411.2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23611.3保证工期的劳力、材料、机械保障措施239第十二章 投资控制管理措施24112.1资金管理24112.2资金流动计划242第十三章 合同管理措施242
6、13.1成立合同管理机构24213.2合同管理原则24213.3合同管理部门的职责24213.4劳务合同的管理243第十四章 建设用地及建设协调24414.1建设用地24414.2建设协调24456洞湾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洞湾隧道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引 言为了高质量、高水平地建好贵州省德江至习水高速公路正安至习水段洞湾隧道工程,根据施工合同及施工调查,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我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本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合同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与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等。交通部颁发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以及验收标准。工地现场考察资料。我公司施工特长、
7、长大隧道施工经历、经验和拥有的资源。当地气候及地材资源。本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7)贵州省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手册(8)贵州省德江至习水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临建总体规范方案(9)贵州省德江至习水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1.2 编制原则(1)遵循合同文件的原则。严格按合同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发包人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功能要求。(3)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质量百年大计”的
8、原则。充分考虑高瓦斯隧道对人、设备降效因素及施工合同文件对质量、安全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安排各项施工活动和设备配置,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4)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5)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6)快速施工原则。确保施工机械配套合理、先进,能满足机械化、专业化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2.1 工程概况2.1.1 项目简介表2.1-1 项目简介表建设项目名称:贵州隧道标段号A1业主:广东龙光集团设计
9、单位: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隧道起迄里程及长度右线:K102+174-K105+578长度:3404m左线:ZK102+177-ZK105+548长度:3371m隧道布内置4处车行横通道,5处人行横通道,隧道外两端设置洞外联系道工程地点:简阳市丹景乡和双流县永兴镇开工时间2011年2月18日总工期36个月完工时间2013年2月18日建成并投投入运营。合同范围: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丹景山二号隧道及相关配套工程的施工、竣工和缺陷修复。工程质量要求: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确保全部工程质量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规范和验收标准资金来源: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2.1.2主要技术标
10、准2.1.21设计标准公路等级:六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100km/h。隧道建筑限界:主洞净宽14.5m,净高5.0m;紧急停车道净宽17.0 m,净高5.0 m;车行横通道净宽4.5 m,净高5.0 m;人行横通道净宽2.0 m,净高2.5 m。隧道路面横坡:单向坡2%(直线段),超高不大于4%。隧道内最大纵坡:3%;隧道内最小纵坡:0.3%设计何载:公路-I级。隧道防水等级:一级;二次衬砌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8。2.1.22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与本工程有关的设计、施工规范,验标及安全规程见表2.1-2。表2.1-2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序号标 准 名 称标准号施行日期备注1公路
11、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3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4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6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7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 C22-2009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12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2、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1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1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1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2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2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4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GA98-200525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2
13、6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 10108-200227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 10120-200228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29煤矿安全规程30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1.3 隧道线路概况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进入简阳市丹景乡陈八村后左线以3371m,右线以3404m的隧道穿越丹景山(隧道进口高程为543.10m,出口高程为524.42m),进入成都市双流县永兴镇明水村。新建隧道为两座独立三车道隧道,右线进口位于1500m的曲线段上然后直线前行,然后经过2150m曲线段,再通过一段直线段,到达出口位于4600m的曲线上;左线进口位于1800m的曲线段上然后直线前行,然后经过1
14、700m的曲线段,再通过一段直线段,到达出口位于4400m的曲线上;隧道进口段为5的上坡,在岭脊设坡度代数差后,以14的坡度连续下坡。2.1.4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2.1.4.1 工程地质a、地形地貌隧址区位于简阳市三岔湖镇和成都市双流县三星镇的交界处,属构造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区内沟谷纵横,山峦起伏,地形切割较强烈。受岩性和构造控制,隧道进出口斜坡呈陡缓相间的阶梯状,平均坡度为2025,在厚层砂岩处则形成陡崖或陡坡。缓坡处垦为旱地,陡坡上植被较茂密。b、地层岩性隧址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dl)、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中生界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
15、3s)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dl) 主要由(含角砾)粉质粘土及块石土构成,分布于斜坡上及斜坡坡脚附近,(含角砾)份质粘土多呈硬塑半坚硬状态。块石土结构不均,松散,透水性较好。一般厚度小于5.0m。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 粉质粘土:软塑可塑状,含角砾、碎石,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相邻的溪沟附近,层厚一般小于5m,局部大于10m。中生界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 主要为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薄层,厚度约300m。砂岩厚一般0.52.5m,局部厚度约10m左右。主要分布于隧道洞顶及出口附近。粉砂质泥岩:棕红砖红色,局部灰绿色,矿物成分主
16、要为粘土矿物,长石,石英次之,粉泥质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夹薄层状构造,局部发育溶蚀小孔。粉砂岩:棕红色紫红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次为粘土矿物,粉粒结构,钙泥质胶结,薄层状构造。多为薄层状或透镜体状分布。细砂岩:浅红灰白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少量,细粒结构,泥钙质胶结,薄中层状构造为主,一般底部厚层状。层位不稳定,有尖灭、变薄、变厚现象。中生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由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组成,厚度大于400m。为隧道穿越的主要地层,砂岩形成陡坎、陡崖,粉砂质泥岩形成缓坡、陡坡。粉砂质泥岩:紫红、暗紫色夹灰绿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长石,石英次之,粉泥质
17、结构,泥质胶结,薄层状构造。局部发育溶蚀小孔。粉砂岩:紫灰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次为粘土矿物,粉粒结构,钙泥质胶结,薄层状构造,多为薄层状或透镜体状分布。 细砂岩:紫灰黄灰、灰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及岩屑,云母少量,细粒结构,钙质胶结,中厚厚层状构造为主,局部薄层状。c、地质构造隧址区位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断陷东缘的龙泉山褶皱带,以龙泉山大背斜为骨干,包括一系列走向北2030东的褶皱、压性、压扭性结构面,共同组成右行斜列的多字形构造,在区内平行展布。隧道洞身穿越龙泉山背斜及两翼,背斜翼部发育有走向逆断层。1、龙泉山背斜:走向北2030东,全长130公里,宽152
18、0公里,由南向北逐渐倾伏,轴部宽阔平缓,岩层倾角35,两翼较陡,倾角3055,为典型的箱状背斜,核部为沙溪庙组地层,两翼依次为遂宁组、蓬莱镇组地层,发育有次级褶皱。2、三星场向斜:位于双流县三刑场至古昙寺一线,轴向北东30,长4公里,由蓬莱镇组组成,其西边为大林场背斜,东边隔三星场断层与白云村构造相接,两翼倾角不对称,北西翼倾角1618,南东倾角6180个别甚至倒转。隧道位于该向斜的南东翼。3、龙泉驿断裂:发育于隧道出口附近,走向1020,倾向南东,倾角约40,断层附近岩体极为破碎,局部地层倒转,破碎带宽约10m。4、F4断层:发育于隧道进口附近,走向1020,倾向南东,倾角约40,断层附近岩
19、体极为破碎,局部地层倒转,破碎带宽约10m。受龙泉山背斜控制,隧址区岩层产状呈规律变化,进出口倾角在3055间,洞顶产状平缓,倾角36。岩石中发育3组构造裂隙,J1:40807690,面平,光滑,0.51.0m/条;J2:1351774184,面凹凸不平,闭合微张,1.52.0m/条;J3:2403005465,面平,有弯曲,0.61.2m/条。陡崖陡坡处坡表一般风化裂隙发育,卸荷松弛较强烈,卸荷带厚5.010.0m。2.1.4.2 水文地质条件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孔隙水。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斜坡向沟谷及下卧层排泄,具有埋藏浅,分
20、部零星,水量贫乏,厚度不大,无稳定潜水面特点。基岩裂隙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中的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及砂岩孔隙中,主要接受降水补给,顺地形向坡下沟谷排泄。勘察期未见泉水出露,仅在雨后,在个别砂岩陡坎处有渗水现象,流量0.1L/S。场地岩性以泥岩为主夹砂岩,地下水量贫乏,其动态受降水变化控制。场地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矿化度小于0.20克/升,场地环境水对混凝土无结晶、分解、结晶分解复合型腐蚀性。但在地质调查中,见有少量岩体表面有溶孔发育,在其他工点的钻探岩芯上,见有少量钙芒硝斑点或薄层。据四川红层中已建隧道的经验,该地层中夹有分散状的钙芒硝、石膏斑点、细脉或薄层,隧道的修筑将强烈改变水文地
21、质条件,使浅部地下水向深部运移,并沿途不断溶滤钙芒硝、石膏,增大SO42-含量,对混凝土有结晶类弱腐蚀性。隧址区穿越龙泉山的南段之丹景山,东翼属沱江水系,西翼属岷江水系。两翼发育一系列树枝状溪沟,局部人工挖掘成水库、堰塘,东翼在玉成桥汇合,流入降溪河,于简阳汇入沱江。西翼于籍田汇合转向西流至黄龙溪汇入府河。其水量变化明显受大气降水控制。2.1.4.3气候隧址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热长,冬无严寒,少霜雪,雨量充沛,多云多雾,日照短等特征。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417.4,七月份平均气温25.8,且蒸发量较大,一月份平均气温5.66.5。据多年平均资料,降雨量龙泉山以西的平原区为1
22、0001200毫米,龙泉山及龙泉山以东的丘陵地带为8001000毫米,降雨量集中于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60%,冬春季节12月3月降雨量最少;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7080%,蒸发量多年平均值为800950毫米,以78月最大。2.1.4.4地震动参数划分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四川汶川8.0级地震灾后重建地震评价规划用图(2008年6月),隧道区所在的龙泉山东麓断裂以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10s。丹景山二号隧道工程场址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2.1.4.5特殊工程地质和不良地质问题a、天然气瓦斯地层隧道洞身穿
23、越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粉砂质泥岩夹砂岩地层,下伏三叠系烃源煤系地层,生气强度大,升烃周期长。部分天然气通过喜山期形成的断裂向上运移至侏罗系透镜状砂体中储集形成浅层气藏。丹景二号隧道穿越龙泉山背斜,地面和地下均存在背斜,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发育龙泉驿断层等气源断裂,有利于沟通须家河组气源并运聚天然气到沙溪庙组储集砂体中。隧道施工中如遇断层破碎带、隐伏断裂、节理密集带、透镜状储集砂体、岩性突变、地下水涌出等情况时,可能涌出残余“气包”,含有瓦斯。在隧道施工图地质详勘钻孔时,当钻进10多米就出现顶钻动力现象,在钻进19m时有天然气突出,被点燃的天然气火苗6m左右高b、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根据区域
24、地质资料、地表调绘及钻探揭露,区内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及上统遂宁组和蓬莱镇组泥岩(尤其是厚层泥岩段)均不同程度含裂隙状石膏及斑点状石膏,隧道洞身地下水对混凝土有结晶类弱腐蚀性。c、断层破碎带隧道出口端(双流永兴端)穿越F1断层,断层附近岩体极为破碎,局部地层倒转。d、产状平缓岩层隧道龙泉山背斜核部,岩层产状平缓,隧道开挖,拱顶易掉块。2.1.4.6隧道工程地质评价a、围岩级别划分 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围岩分级方法,计算隧道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值计算表地层代号岩性饱和(天然)抗压强度(MPa)完整性系数Kv(考虑限制条件)BQ修正系数修正后B
25、QK1K2K3J3s粉砂质泥岩(9.24)0.712950.20.20255J2s细砂岩21.990.61308.50.20.20268.5粉砂质泥岩6.480.66274.40.20.20234.4注:表中岩体为中风化带,J2s泥岩的岩体波速,利用J3s值计算BQ。隧道进口及洞身段为J2s地层,出口为J3s地层。根据岩性特点、岩体强度、风化程度、结构面特征及修正后的围岩基本质量BQ,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中围岩分级标准,并结合四川其他红层区隧道建设经验,划分隧道围堰级别。隧道围岩分级围岩级别地层代号岩石名称里程桩号主要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所占比例vQ4c+dl含角
26、砾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土左线:ZK102+177ZK102+362ZK104+620ZK104+770ZK105+210ZK105+548右线:K102+174K102+362K104+637K104+783K105+210K105+578结构不均,土体呈松软松散结构含少量孔隙水呈滴水状渗出左线:19.8%右线:20.6%J2sJ3s(强风化带为主)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属极软软质岩,薄中层状构造,风化裂隙发育,层间结合差,岩体以中薄层状及破碎结构为主,岩体破碎。含少量孔隙、裂隙水,呈滴水或线状渗出J2sJ3s(中风化带为主)粉砂质泥岩、细砂岩左线:ZK102+362ZK104+620ZK104+77
27、0ZK105+215右线:K102+362K104+637K104+783K105+210属软岩软软岩类,薄中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层间结合一般,不同岩层间结合差,岩体较破碎较完整,Kv=0.610.71 含裂隙水,呈滴水或淋雨状渗出左线:80.2%右线:79.4%b、洞口稳定性评价 1、进口端洞口 进口所处斜坡平均坡度约15,为阶梯状地形,地表覆盖碎块石土,厚度不大下伏沙溪庙组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倾角约13,为顺层坡,仅局部土质陡坎处有浅表滑塌现象,自然状态下整体稳定。当洞口仰坡开挖时,覆盖层和砂、泥岩互层段,易产生顺层滑塌,仰坡放坡角度不宜陡于岩层面倾角,以保持稳定。根据隧道进口段岩体结构
28、、岩性和完整性等情况,划为V级围岩。地下水不丰富,雨季水量较大。 2、出口端洞口 出口所处斜坡下缓上陡,上部坡度约30,下部1015,表层碎块石覆盖,下伏遂宁组泥岩夹薄层粉(细)砂岩,因受断层及褶皱的影响,岩体极为破碎,完整性差,自然状态下斜坡稳定。洞口及仰坡开挖时,围岩自稳性差,极易出现坍塌和滑塌。 根据隧道出口段岩体结构、完整性等情况,划为V级围岩。地下水不丰富,有滴水或小量股水,雨季水量较大。根据隧道c、洞身稳定性评价 隧道洞身主要穿越沙溪庙及遂宁组地层,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岩层倾角两侧陡约3055,中间缓约36,一般泥岩形成缓坡,砂岩形成陡坎,场区大面积出露,地表除缓坡处垦为农田
29、外,大部植被茂密,山形完整,山体稳定。岩体中发育23组节理,倾角大于60,其中岩层平缓地段,因泥岩夹砂岩,呈薄中层状结构,且砂岩层面富集云母,层间结合差。出口附近龙泉山背斜转折部位及断层至出口段受断层及褶皱影响,岩体破碎,围岩自稳性差。 洞身段岩体较完整破碎,依据岩性、构造、完整性等情况,洞身围岩级别化为V级围岩。地下水不丰富,以点滴状渗出为主,局部有线、股状水流。d、岩体渗透性及涌水量预测 隧道穿越段岩体为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除断层带、挤压破碎带及浅埋段外,中风化带岩体完整较好,据调查,节理裂隙连通性较差,岩体透水性不强。依据区域水文资料并类比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隧道水文试验,建议K值取0.4
30、1.0m/d。 场地地形起伏,山体横坡较大,冲沟发育,降水易形成地表径流迅速汇集冲沟后向隧址外排泄,入渗量少。隧道穿越的透水地层岩性较单一,以泥岩为主夹砂岩,砂岩厚度小,一般为47m场地地下水贫乏,隧址区无影响隧道水文条件的大型水体,地下水主要受地貌形态、岩性、地质构造及节理发育程度控制,各含水介质近似视为均质各向同性。 经大气降水入渗法和地下径流模数法进行预测,隧址区地下水一般涌水量为2451m3/d,最大涌水量为3700m3/d。2.1.5 当地资源情况主材、地材供应条件主材: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所用钢筋、水泥、防水板、止水带、型钢等由甲方提供。地材: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也由甲方提供。供电
31、供水条件丹景二号隧道洞口无电源,根据合同文件,丹景二号隧道永临结合用电由承包人解决。施工用水,从洞外水沟中抽取,在距隧道口50米高处设至高位水池蓄水。通信及医疗条件施工区为牧区,又属中高山区,通信及医疗条件较差,据调查在三岔镇、永兴镇有小型医院。工程建设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范围内交通较发达,有合三路、成简快速通道等。场地条件根据调查,进出口位于沟谷内,场地较狭窄,用地紧张。2.2.隧道主要设计内容2.2.1建筑材料衬砌混凝土应满足结构防水防瓦斯要求。洞门为削竹式洞门:拱墙C30防水钢筋混凝土;仰拱C30防水防腐蚀钢筋混凝土喷层:C20防腐蚀喷混凝土;衬砌、仰拱: C30防水钢筋混凝土;仰拱填充:
32、C15片石混凝土;中央排水沟及沉砂池:C30防腐蚀防水混凝土;电缆沟侧墙:C30防腐蚀防水混凝土; 盖板:C30混凝土;路面基层:C20混凝土;路面面层: C20混凝土。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2.2.2洞口设计结合隧道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本着“早进晚出”的原则及尽量减少洞口边仰坡开挖高度,同时兼顾洞口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左右洞洞口的协调美观等综合因素,选用经济、美观、和谐自然并有利于行车视线诱导的原则。定左线隧道进口于ZK102+177处,右线隧道进口于K102+174处; 左线隧道出口于ZK105+548处,右线隧道出口于K105+578处,均采用削竹式洞门。削竹式洞门因汇水面积较小,且雨水
33、排泄便利,一般不设洞顶水沟,只在洞口开挖坡顶以外5m设置洞外截水沟。根据“小洞门、大绿化”的洞口设计理念,隧道洞口的边仰坡均采用植草皮、挂网植草、种灌木等生态防护形式;洞顶截水沟两侧种天然矮灌木和植草遮掩,以减少人工痕迹的影响。削竹式洞门的边仰坡及洞顶回填均采用自然和谐的生态防护,贴近自然。削竹面采用瓷砖镶面装饰。2.2.3衬砌设计隧道结构按喷锚构筑法要求进行设计,全部采用复合式衬砌,浅埋及断层地层进行结构加强。洞口明暗分界线处为级围岩。为保证隧道施工和结构的长期运营安全,拱墙设导拱,并在拱部120范围设置108超前管棚支护,注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级围岩拱部120范围设置双层42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34、加固围岩并堵水防瓦斯。洞身级围岩地段拱部设置单层42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围岩并堵水防瓦斯, 隧道主洞衬砌支护参数表围岩 级别预留变形量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厚度位置位置长度纵、环间距位置间距位置间距拱部仰拱cmcmmmcmmcmcm封加强1828拱墙/仰拱拱墙4.00.51.0拱墙20全断面0.56565偏封加强1828拱墙/仰拱拱墙4.00.51.0拱墙20全断面0.5658565封1526拱墙/仰拱拱墙4.00.61.0拱墙20全断面0.66060封加强1226拱墙/仰拱拱墙3.50.71.0拱墙20全断面0.75555封1224拱墙/仰拱拱墙3.50.81.0拱墙25全断
35、面0.85050隧道停车带衬砌支护参数表围岩 级别预留变形量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厚度位置位置长度纵、环间距位置间距位置间距拱部仰拱cmcmmmcmmcmcm停封1526拱墙/仰拱拱墙4.00.61.0拱墙20全断面0.67070隧道车行横通道衬砌支护参数表围岩 级别预留变形量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厚度位置位置长度纵、环间距位置间距位置间距拱部仰拱cmcmmmcmmcmcm车封310拱墙/仰拱拱墙2.50.81.0局部253030车封加强520拱墙/仰拱拱墙2.51.01.2拱墙25拱墙1.03535隧道人行横通道衬砌支护参数表围岩 级别预留变形量初期支护二次衬
36、砌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厚度位置位置长度纵、环间距位置间距位置间距拱部仰拱cmcmmmcmmcmcm人封88拱墙拱墙2.01.21.225注:锚杆为22砂浆锚杆。2.2.4隧道抗震设计 隧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相关规定进行设防。2.2.4.1隧道洞口抗震设防 控制边仰坡开挖高度,尽量无仰坡开挖进洞,洞门采用轻型的削竹式洞门。2.2.4.2隧道明洞抗震设防 明洞结构拱墙和仰拱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墙背回填采用浆砌片石等弹性模量较高的材料,增大回填高度,以提高弹性抗力增大周围岩体对衬砌结构的约束,减小结构内弯矩。2.2.4.3隧道洞身抗震设防 洞口浅埋、
37、偏压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洞口明暗交界、覆盖层与基岩交界面、浅埋与深埋交界面设置环向抗震缝,缝宽不小于2。2.2.5隧道天然气地层瓦斯防治设计2.2.5.1瓦斯隧道等级 本隧道瓦斯预设防等级为高瓦斯隧道,全隧道均按高瓦斯工区进行管理。2.2.5.2瓦斯防止总体措施、要求 瓦斯隧道的瓦斯防治主要分为瓦斯设防措施(预测预报、结构防护措施、钻爆要求)和瓦斯隧道施工管理要求(瓦斯检测、施工通风、电气及机械设备)两个方面。 瓦斯隧道施工应严格执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铁路瓦斯隧道
38、技术规范(TB10120-2002)、钻爆安全规程(GB6722-2003)和煤矿安全规程等的有关规定。2.2.5.3瓦斯设防措施a、预测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指导思想:以工程地质综合分析为核心,坚持粗查与精查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瓦斯超前钻孔布设4个,钻孔直径65,每个钻孔深度50m,物探探测预测前方无重大不良地质体时布孔:孔1、孔2和孔3位水平钻孔,孔4向下倾斜钻孔,终孔接近隧道开挖底部,前后两循环钻孔搭接长度为5m。b、结构防护措施 1、初期支护与模筑混凝土二衬之间设置全断面封闭的HDPE自粘胶防水板(厚1.5)兼做瓦斯隔离层 2、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采用C30防水
39、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8。混凝土中可掺入硅灰和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3、二次衬砌施工缝防渗透处理:沉降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环向施工缝位于初期支护侧设置背贴式止水带,中间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纵向施工缝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4、中央排水沟在洞口设置水气分离装置排出沟内瓦斯等有害气体。c、钻爆要求 瓦斯工区钻爆作业采用煤电钻打眼。 瓦斯工区钻孔作业必须采用湿式钻孔。 瓦斯工区的爆破作业必须采用煤矿许可炸药。 瓦斯工区必须采用电力引爆,并使用煤矿许用电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雷管时,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电力引爆必须采用防爆型起爆器作为起爆电源,一个开挖工作
40、面不得同时使用两台及以上起爆器起爆。 瓦斯工区的钻孔、装药和爆破作业等必须符合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和有关钻爆作业的要求。2.2.5.4瓦斯隧道管理要求a、瓦斯检测 瓦斯浓度检测手段应采用人工监测(使用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与自动遥测(瓦斯自动探头与瓦斯监测中心)相结合的方式。 自动化遥控监测系统由洞口监测中心、洞内控制分站和洞内各工作面等处的瓦斯浓度探头、风速探头、自动报警器、远程断电仪组成。通过各种探头,洞口的监测中心能随时了解洞内各处瓦斯浓度和风速情况,如有超标立即报警并通过断电器关闭洞内电气电源。 瓦斯监测应相互印证,瓦斯探测仪应带自动报警装置。 仪器使用前必
41、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标定和校核,以保存其性能良好。 重点检测开挖面及其附近20m,同时应加强对断面变化交界处上部、导坑上部、横通道处以及衬砌台车内部、防水板背后、坍方处等容易积聚瓦斯的地方进行检测。瓦斯浓度应进行三级管理:瓦斯浓度低于0.4%,可正常施工;瓦斯浓度大于0.4%,小于0.5%,应报警处理并加强通风;瓦斯浓度大于0.5%应局部停工检查处理。序号地点限值超限处理措施1隧道内任意处0.5%超限处20m范围内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监测2局部瓦斯积聚(体积大于0.5m3)2.0%超限处附近20m停工,断电、撤人,进行处理,加强通风3开挖工作面风流中1.0%停止电钻钻孔1.5%超限处停工,
42、撤人,切断电源,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等。4回风巷或工作面回风流中1.0%停工、撤人、处理5放炮地点附近20m风流中1.0%严禁装药放炮6放炮后工作面风流中1.0%继续通风、不得进入7局扇及电气开关10m范围内0.5%停机、通风、处理8电动机及开关附近20m范围内1.5%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9竣工后洞内任何处0.5%查明渗漏点,进行整治 高瓦斯工区及瓦斯突出工区,不应进行电焊、气焊、喷灯焊接和切割等作业。当情况特殊不可避免时,在焊接、切割等工作点前后各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大于0.5%,不得有可燃物,两端应各设一个供水阀门和灭火器,并在检查证明作业点附近20m范围内隧道顶部、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聚时方可进行作业,作业完成后由专人检查确认无残火后方可结束作业。 瓦斯隧道内施工,每班应有专职的瓦斯检测员值班。瓦斯安全检测人员,是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上岗证之后,才允许从事该项工作。检测人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测制度,实行“三班制”24小时在洞内不间断巡查检查瓦斯,并做好记录,瓦斯浓度的测定重点在隧道风流的上部,瓦斯检测频率要求如下: 瓦斯工区:每班至少检查3次 不含瓦斯工区:每班至少检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