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茶艺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799433 上传时间:2024-10-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艺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茶艺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茶艺教学反思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把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中国茶文化艺术的、和谐的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中,一直是我教学努力的方向。教学中我常思考:这节茶艺课程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是他们想知道的?哪些是通过学习能运用到生活中去,并能影响到身边的人? 一、教学成果 1、识茶环节。学生对茶历史十分感兴趣一,用故事为课程开场最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接着通过短片、课件等形式向学生展现茶叶的分类、特点、功效、产地等知识,并通过观茶、闻茶来识别不同的茶叶。让他们通过生生交流,最后总结,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2、泡茶环节。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除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泡茶程序、行茶的礼仪,同时还要渗透中国人喝茶的礼仪。比如:茶水不能倒得太满,中国人有句俗语“茶满欺人,酒满敬人”;茶杯的拿捏—大拇指、食指轻拿杯沿,中指托杯底,为“三龙护鼎”,剩下的两只手指不能指着别人,不礼貌;敬茶时,一手三指执杯,别一手侧掌护于杯前,对老人平举齐眉,并轻声道请,对平辈双手托杯,略高即可。学生动手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的好时机,也是学生自我表现的好机会。这个阶段课堂气氛融洽 ,所有学生都会自觉动手,互相提醒,互相帮助。最后总结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家讨论解决。 二、存在的不足 1、教学过程太过于形式,忽视泡茶现实中的灵活运用。有些学生在泡茶时太重于手法,对茶汤质量把握不大,泡出来的茶或苦或淡。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对茶叶了解少,对水温掌握不够,总之对如何泡好一壶茶“三知四要素”把握不准。 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创新动手能力低,太过于依赖老师。学习茶艺最重要的还是要主动学习,动手实践才会熟能生巧。 三、反思 为了更好的促进茶艺课程的完善,我将课程重心转移到学生茶艺实践训练中。在实操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牢记泡茶的“三知(知茶、知水、知器),四要素(置茶量、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 按照茶艺师的标准,由学生分步骤进行操作训练,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师生一同赏茶、鉴水、闻香、品茗,充分领略茶的色、香、味、韵,也可以自由地交流情感、切磋茶艺和探讨茶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