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能力对于一个人能否很好地融入社会,充足展示自我的才干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被包围在各种社会物体和关系之中,与多方面的人们发生着联系。在与其别人的互相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期整个心理。对幼儿来说,生活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接触者是父母和同伴,与这些“重要别人”的交往是幼儿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
2、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期是孩子个性、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班时期导入交往能力教育,故意识地培养幼儿交往行为,有助于幼儿此后社会性的发展。一、拟定培养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内容幼儿交往能力是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运用的交往策略、交往技能以及建立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新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的观点。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相应的目的:小班关心尊重别人,喜欢并适应集体生活,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1、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言语有两大功能:交往功能和调节
3、功能。幼儿的言语是为交往而产生、在交往中发展的。幼儿的抽象思维不发达,语言表达也不也许严谨生动。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只能进行对话,不能独白,他们的语言基本上都是情境性言语。我们应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为孩子多发明一些机会,鼓励他们说出想说的话,教师要持宽容的态度,允许幼儿在表达清楚意思的前提下用不完整的语言、手势或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同时也应给予幼儿恰当的指导,帮助幼儿的交往语言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幼儿的交往语言丰富了,交往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并能体会到与同伴交往、共同分享的乐趣。2、引导幼儿解决好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集体生活是儿童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
4、童心理发展的必需。幼儿入园后接触最为频繁的对象是他们的同龄伙伴,幼儿之间的互相作用对其社会化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更胜于幼儿与成人之间的交往。在同伴交往中,一方面幼儿发出社交行为,如微笑、请求、表达邀请等,从而尝试、练习自己已学会的社交技能和策略,并根据对方的反映做相应的调整,使之不断纯熟、巩固和积极、恰当;另一方面,幼儿在交往中通过观测对方的社交行为而学习、尝试,对自己而言是新的社交手段,从而丰富自身的社交行为。可见同伴交往更能锻炼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幼儿交往的客观环境,为幼儿提供充足交往的机会,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
5、要真诚地热爱和尊重信任每个孩子,使他们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伙伴,是他们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从而乐意、乐意与老师交往。二、选择有效途径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1、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每个孩子对环境的规定各不相同,特别是小班幼儿,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时常表现的很紧张、胆怯,不能积极与小伙伴或是老师多交流,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非常依恋亲人。我们必须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并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谈心、说悄悄话等,这样也有助于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小班幼儿与别人的交往经常产生于活动过程之中,在幼儿园里,区域活动是幼儿交往发生最多的地方。对于刚进入小班的幼儿来说,家是他们熟悉的场合,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娃娃家
6、”游戏,让幼儿在“娃娃家”中模仿自己熟悉的角色,在游戏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在图书角放置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图书,在早饭或集体活动后,让幼儿来图书角边看书边交流自己阅读的内容;在建构区为幼儿提供易操作的积木、插塑玩具,让幼儿合作一起搭建房子、拼插汽车。教师在各个区域中为幼儿创设利于交往的情境,让幼儿懂得与同伴一起玩、轮流玩、合作玩,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幼儿的交往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发展。教学和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并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交往性语言,通过教学的形式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初步交往能力。区域游戏
7、、合作性的户外体育游戏以及一些生活游戏等,能让幼儿懂得为什么要交往,如何交往,让幼儿将学到的交往技能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加以巩固。也使交往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如,在自由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活动材料,并故意识地提供需要与别人共同协作才干玩的环境。注意观测了解幼儿活动时的情况,恰当的引导,成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和协调指导者,促进幼儿和谐交往,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教育活动中,故意识地结合平时幼儿交往中发现的问题,在各领域的教学中,运用教材进行教育。在平常活动中,适时适当的给予一些建议,引导幼儿观测、体验、理解、感受别人的情感。引发其自身解决问题的动机与能力,减少对成人的依赖。主题活动 “小客人”培养
8、幼儿在交往中的合作、分享能力;“森林故事”教育幼儿要与同伴和谐相处、互相交往。“我的朋友在哪里”鼓励幼儿在进入新环境后互相结识,培养幼儿和谐情感和共同活动的爱好。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采用让幼儿自由结伴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增长幼儿互相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通过谈话活动让幼儿掌握交往的技巧,同时采用情境表演让幼儿的理解更加直观、明确,让幼儿自己来进行表演,加深结识。因此,运用主题教学活动有机地渗透交往的技能和交往策略的培养,能很好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3、家园互动增强亲子交往亲子交往是幼儿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父母与幼儿的交往对幼儿社会性行为和交往发展,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形成更具有直接的影响
9、。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也许完毕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不同父母在教养幼儿的具体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不同。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是连续过程。理解了父母与幼儿间的互相交往,并有效地提出调整建议,协调幼儿发展与父母教养之间的关系,才会尽也许地为幼儿保持或改变、发明一个良好、积极地亲子交往环境。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规定,共同培养,才干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协调家园教育,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填写幼儿成长册、家长园地、家访记录、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家长民意调查、亲子活动等工作,帮助家
10、长了解一些幼儿的心理常识,在平时与家长的交谈中经常提醒家长要多让幼儿与同龄伙伴交往,从中学会礼貌待人、互相忍让,并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参与社会活动。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家长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中的角色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的指导也有间接的帮助。如,家长可作为志愿者、辅助活动人员直接参与小班的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情绪,同时也能帮助家长了解小班幼儿教育的特点、基本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积极的互相作用,这种互相作用是具体的,是与班级教育规定一致的。我们通过节日和亲子活动为幼儿增长交往机会。由于节日活动就是为幼儿创设快乐的交往机会,提高交往合作能力的有益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孩子与父母,孩子与孩子间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加强了同伴间游戏中的合作交往;“六一”亲子游园乐活动,增长了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与交往;秋季亲子摄影展增强了家长与子女间的情感交流; “庆国庆”、 “DIY”活动,都能让幼儿体验同伴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发展了交往合作能力。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从“同伴相识”到“同伴交往”,这样才有助于逐步提高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会交往的人,如同拥有启动心门的钥匙,也为此后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学会交往,让每个孩子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