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789701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121 大小: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语 文 教 案 班 级: 六(1)执 笔: 教 学 进 度月 日周 次教 学 内 容 及 课 时9.1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9.49.8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3、郑成功9.19.153古诗两首练习19.189.2245、负荆请罪6、船长9.259.2957、爱之链练习210.210.66国庆节放假10.910.1378、小草和大树10、生命的林子10.1610.208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习作310.2310.279练习313、牛郎织女10.3011.31014、安塞腰鼓习作411.611.1011练习416、草原11.1311.171217、麋鹿习作511.2011.241

2、3练习5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11.2712.11419、钱学森20、詹天佑12.412.81521、鞋匠的儿子练习612.1112.1516练习623、学与问12.1812.221724、大自然的文字习作712.2512.2918练习7学和做(3)11.1.519期末复习1.81.1220期末复习、考试教 学 计 划一、 教学大纲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1 学习习惯。(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朗读方法,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2) 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3) 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4) 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

3、语文。2 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3 继续练习钢笔字、毛笔字。4 口语交际。(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 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3) 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5 阅读。(1)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4) 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

4、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6 习作。(1) 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2)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3)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共25篇,习作7篇,练习7个。1 关于阅读。本册教材大体上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应用文等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风富

5、,体裁多样。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既有描写著名自然景观的,又有蕴含人生哲理的。本册课文安排生字时继续采用了“识写分流”的办法。全册共安排生字222个,其中要求写得为165个,其余的57个生字只要求认识。三、对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1人。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成绩稳定、优异的,还属女生居多。但男孩子相对而言,脑子比较灵活,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比较迅速,课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且质量较高。但也有个别男孩子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学习习惯很好,学习成绩稳定、优异的学生有:宁天畅、倪梦雪、陈雪、

6、孙梦、高婷婷、徐俊锋、何明星、赵雅文、郭招娣等,共计10人。学习习惯不错,但学习成绩不够稳定的学生有:李杨、李森、王诗睿、姜涛、王顶尚、王纯、王厚栋、姜衍坤、陈雪、阎雪等。共计10人。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学习习惯不好,而且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肖芳芳、杨杨、孔芮、孟晓清、刘欣雨、张伟龙、袁苑、俞亚楠、朱桂君、王力群、汤宇等,共计11人。这些学生还有待于老师和家长的进一步加强管理。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针对本班孩子的整体情况,特提出一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1要坚持不懈的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方面,我要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培养;另一方面,对本套教材以往

7、所提的各项学习习惯也要常抓不懈,始终抓紧、抓实,务求达到预定的目标。2要坚定不移的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我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原原本本地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让他们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在平时,多开展读书、摘抄活动,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他们多读书,读好书。3要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重读写结合,循序渐进的进行作文教学。 既要按照每次习作课的要求,切实指导学生领会有关习作知识与要领,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借鉴的艺术规律;

8、既要充分发挥课文在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言语交际的实际进行表达训练,从而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平时,多鼓励学生,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励他们竞争,例如采用选取范文加星制和展览式等。4写字方面: 加强对学生写字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临摹字帖的好习惯,指导他们用钢笔写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美观、入体。多开展一些竞赛性的活动,如写字比赛、书法之星评比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3.培

9、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懂得“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让学生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要问”的重要1齐读“不懂就要问”。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于什么?(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正在干什么?(4)看第5页上面左边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5)看第5页上面右边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

10、?老师又分别在干什么?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要问”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向他人求教。(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的同学,问所有懂的人。(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问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5)留心处处皆学问。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第二课时教

11、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教学重点:懂得“勤于收集资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徐州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12、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2.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3.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4.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

13、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果实。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要求:认真阅读材料,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3.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4.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板书设

14、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不懂就问勤于收集资料教学反思:_1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2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 灌

15、溉奔去各奔东西(2)指名逐词读,纠正字音。(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三、指导写字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过程:一、精读训练1.通过朗读

16、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5精读第1节:(1)自由读,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4)交流。 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

17、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6)齐读第1节。(7)指导背诵第1节。6精读第2节。(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

18、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4)指导朗读第2节。(5)指导背诵第2节。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

19、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3练习朗读、背诵。板书设计:1 长江之歌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文献摘录: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

20、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教学反思:_2、郑成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2、板书课题,简介郑成功。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2、检查生字词。读准字音。 指名读课文。

21、概括课文重要内容。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1、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

22、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四、作业布置:1、读抄词语。2、练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过渡:郑成

23、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1、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后板书。准备工作充分: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官兵的勇猛善战: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喜出望外送来慰

24、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生自由练读。全班齐读。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1、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2、齐读。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1、齐读。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3、说说这一小节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五、总结全文。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像李登辉、陈水扁这些民族的败类,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我们决不答应。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了解词语的感

25、情色彩,并能用其造句。3、仿写第5自然段。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仿写第5自然段。教学过程:一、练习复述课文。1、根据段意,抓住重点词语,练习复述课文。2、指名复述。3、教师小结。二、仿写。1、课文第五自然段写得特别精彩,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哪儿写得好?出示句子: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了十几丈高的水注。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

26、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2、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总的来说,写战斗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烈。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烘托出战斗的气氛。1、选择一部电影或电视片,播放有战斗场面的片段。当堂把其中的一个战斗的场面描写下来。三、出示词语。1、学生读词语,说说它们的感情色彩。2、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造。3、交流自己的造句。文献摘录

27、: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通常认为是日本人)板书设计: 2、郑成功准备工作充分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官兵的勇猛善战:教学反思:_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你了解我国哪些音乐家?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从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

28、,要求:(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2检查自读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维斯瓦河疾驰蜡烛消逝催人奋起肺结核病(2)指名试读课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雾霭:雾气。疾驰:马车奔驰。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 消逝:消失。3、默读课文,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文中哪一部分。4、指导分段二、精读指导1、回答:“我”是谁?文章哪一部分告诉我们的?介绍: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2默读第一段,思

29、考:你还知道什么?(1)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2)指读有关语句。3指导朗读。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范读、指名读、齐读。四、指导书写邦:左右基本等宽。驰:左窄而长,右宽而扁。烛:笔画安排要匀称。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三段,背诵课文第二段。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三段,背诵课文第二段。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人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读第一段。过渡

30、: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定是令人难忘的。二、继续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2)交流: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4)交流并指导朗读。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来为他送行,肖邦事先并不知道,这从“突然”一词可以看出,而且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是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是何等恳切!想象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神情。自由读、女生读

31、,体会老师语气之殷切。老师把祖国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使他激动万分,实在感人。a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b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巴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5)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6)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2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读)查字典,解释“绝”:气息中止。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2)引读:什么消息令

32、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6)交流。理解“彻夜”。(通宵,整夜)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自由读、指名读。(7)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交流,出示: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8)引读:所以,“他时间可是他”看插图,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

33、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三、试背第二段想想如何记忆。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段,巩固背诵第二段。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段,巩固背诵第二段。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巩固背诵第二段,交流记忆方法讨论记忆线索: 告别亲人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 老师叮嘱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同桌互背,指名背。二、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1指名读。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

34、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2)肖邦为何病得这样重?(3)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4引读第6自然段。(1)出示“与世长辞”:查字典,解释“辞”。(告别) 说说它的意思。(永远离开人世)(2)读一读,比比,说说有什么不同。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39岁。当时他才39岁。交流,小结: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5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自然段,三、总结课文

35、,朗读全文1.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2.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板书设计: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告别亲人离华沙,师生咏唱送别曲。老师叮嘱送礼物,肖邦接杯登车去。文献摘录:肖邦(18101849),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6、,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体会诗意。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涕泪、洛阳。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们的生活年代的情况。教学过程:一、揭题。1、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简介作者杜甫。3、解题 :闻:听二、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指名汇报,对了解信息较多的学生可追问信息的来源并及时表扬鼓励。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四、检查自

37、学情况。指名读诗,正音。五、再读诗,理解诗意。1、自由读,借助字典、结合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2、汇报交流。(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初:刚 闻:听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回过头来看。 妻子:夫人和孩子。 漫卷:胡乱卷起。回过头来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愁?胡乱卷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 纵酒:尽情饮酒。 青春:春光,春天的景物。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好回到自己的家乡。(4)“即从巴

38、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嶂,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洛阳。学生口述句意,教师出示课件作点评和补充。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1)读了这首诗,你感到诗人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原因是什么呢?(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4、引导学生从诗中想开去。(1)如果当时流漓在外的人是你,你听到这种好消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心情?(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吗?联系诗的内容说说你的体会。5、配音,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六、欣赏杜甫的其他诗。1、出示春夜喜雨让学生齐读。 2、出示春望,指名朗读。七、小结、布置作业。悲之切是因为国家未统

39、一,失地未收复;喜欲狂是因为国家收复了失地。一悲一喜,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两位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他们的确是著名的爱国诗人,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请同学们课外收集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陶治爱美情趣,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影响。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3、结合学诗,培养学生的自学、想象、表达、创新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教学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引导学生回忆李白写的一首思念牵挂故乡的诗-静夜思

40、。过渡:今天我们学习宋代诗人陆游写的一首牵挂祖国的诗。(板题)2、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自主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点拨。(以旧引新自然,自主确定目标民主。)二、提示诗题,介绍背景。1、读题质疑。示:告知,告诉。引发思考:谁告诉儿子?告诉了儿子什么?为什么要告诉?2、结合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试读,要求正确流利。2、让学生结合注释,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细读体会,理解内容。运用掌握的学诗方法:读查连疑,弄清诗句内容,体会诗句的文字美。五、想象画面,吟诵玩味。1、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充分练读;想象诗人临危时,遗憾之至,叮嘱儿子时的情景,教师可通过放音乐,用语言描绘,启发学生闭目想象,深悟诗情。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课堂练习。1、默写示儿,互相检查。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