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初探
胡俊娟
浙江科技学院理学院, 杭州( 310023)
E-mail:
摘
要: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 GDP为衡量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 没有考虑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 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介绍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
对国际上当前绿色 GDP的主要核算方法 SEEA作了具体介绍, 分析了它的缺陷及优点。最
后, 对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GDP;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SEEA)
中图分类号: F223
1.引言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 经济福利增加、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但传统的GDP只能反映经济产出总量情况, 没有将环境和生
态因素纳入其中, 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造成的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的代价[1], 存在着一系
列明显的缺陷。举个例子, 当一艘油轮发生触礁, 这种运输活动以及石油泄露会造成下述影
响: 由于石油运输而实现的价值附加, 使GDP增加; 按传统的统计方法, GDP并不会因为这
一油轮的油所代表的石油储量的减少而受到影响; 为清除外溢的石油而支付的工资和使用的
设备又会使GDP增加; 由于石油外溢造成的生态损失, 如海洋哺乳动物和鱼类的损失, 海洋
生产力的损失( 污染不但仅是对商业性物种有影响) , 但这些并没有反映到GDP中。也就是
说, 油轮触礁事故越多, 外溢的石油越多, 污染越严重, GDP的增长也越大[2]。可见, 传统
的GDP核算体系, 不但没有反映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的耗减、 降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反,
被破坏了的环境的治理又能够带来GDP的增长, 即污染也能够成为GDP的生长点。由此可见,
对传统GDP核算体系进行改革, 将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的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实现
持续发展, 势在必行。
2.绿色 GDP
1992年,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经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其
内在要求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 不损害人类后代的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国际统
计机构和统计学家们提出了实现环境与经济结合的综合核算的各种办法, 其基本思路是将经
济活动对环境的利用作为追加投入看待, 并从原有的经济产出总量中扣除出去, 以求得一个
经过环境因素调整的产出指标, 即人们所说的绿色 GDP。
绿色 GDP的计算方法是:
资源—经济—环境投入产出核算[3]框架: 绿色GDP=传统GDP-(生产过程全部资源耗
竭+生产过程全部环境污染+资源恢复过程全部资源耗竭+资源恢复过程全部环境污染+污染
治理过程全部资源耗竭 +污染治理过程全部环境污染 +最终使用全部资源耗竭 +最终使用全
部环境污染)+(资源恢复部门全部新创造价值+环境保护部门全部新创造价值)
-1-
3.中国核算体系的发展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始于 1945年。最早采用的核算体系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MPS) ,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 逐渐向国民帐户体系( SNA) 过渡。从 1995年至今, 中国由以 SNA为
主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向联合国新的国民核算体系——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SEEA)
过渡。SEEA与 SNA在概念上是一致的, 其本质不同在于 SEEA在资本使用概念上对 SNA
做了拓展, 即将自然资源和环境作为资本使用的一部分考虑进去。
4.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SEEA)
4.1 SEEA简介
SEEA是由联合国统计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负责, 逐步建立起来的核算体系。在
核算体系的建立上, 既没有选用完全的实物量核算体系, 也没有选用将环境核算纳入 SNA
体系后进行彻底的改革, 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而是将二者综合, 在原有的 SNA核
算体系的基础上, 建立起资源环境核算的卫星账户, 即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SEEA) 。这
样既保持了原有 SNA体系的稳定性, 又将国民经济核算与资源环境核算联系起来, 形成了
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4.2 SEEA核算方法
SEEA的核算方法有三种: 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 货币量附属核算以及福利核算。这三
种方法分别体现在 SEEA的不同形式中: 资源实物量核算注重记录非生产性自然资产的平衡
信息, 而没有明确地涉及到相应的费用计算; 货币量核算方法注重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
的计算, 主要考虑耗减问题; 福利方法则主要用于环境调整的国民收入, 而该收入反映了所
得到的免费环境服务的实物转移和遭受的损害。
4.3 SEEA在中国的应用
1999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雷明教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在联合国 1993SEEA
通用框架的基础上, 围绕中国新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特征, 对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进行整体设计, 特别是对其核算矩阵的具体构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给出了包括 1995
年中国绿色GDP在内的有关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实际核算结果。根据其分析, 1995年,
中国的GDP为 59448.076568亿元, 其中, 环境成本 2199.382849亿元( 包括经济自然资产使
用 1202.277842亿元和非经济自然资产使用 997.105007亿元) , 最终, 中国 1995年的绿色
GDP为 57248.69372亿元, 为当年GDP的 96.3%。[4]
黄宁生等[5]经过核算得出: 广东省 21个市的GDP合计高达 11773亿元, 可是绿
色GDP只有 9009亿元, 传统GDP中有 1900亿元以固定资产折旧的形式消耗了, 自然资源资
产的损耗是 67.6亿元, 环境损失达 795亿元, 资源环境损失占GDP的 7.32%。
5. SEEA的优点与不足
SEEA的统计具有一致性, 其卫星账户与总量指标相协调, 既具综合性又不乏具体鲜明
-2-
性, 该体系也是惟一获得国际权威性机构认可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编制方法已为 20
多个国家或地区所采用, 其统计易于国际间比较。 SEEA经过对传统的 SNA体系中资产、
费用概念的扩展, 在经济环境的综合核算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既保持了 SNA体系的相对
稳定, 也便于对传统的 SNA指标作环境资源因素的调整, 从而使传统的经济分析与环境经
济分析较好的结合起来。
SEEA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
2)
SEEA中, 没有考虑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各国并非全部依照 SEEA架构编制完
整的账表进行”绿色 GDP”测算, 而是选择对其经济较有影响力的资源、 环境主题进行
试编, 依各国国情及资料情况加以调整。
缺乏可操作性。环境与资源核算范围过广, 核算程序复杂, 数据质量要求高, 真正实施
起来难度很大,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3)
4)
在 SEEA中,因环保活动产生的增加值包括在 GDP中,这势必会引起 GDP不真实的上升。
中国对 SEEA应用的研究集中在局部地区, 对整个国家和大区域范围的考察和计算少。
6. 发展展望
建立与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与本国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 ,立足于可行性和
可操作性。当前, 在中国推行实施绿色核算, 笔者认为, 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 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绿色核算理念, 使综合环境资源的核算方法深入
人心。只有人们在思想上认识到了环境核算的重要性, 各项具体的核算工作才能顺利的展开
和深入。从根本上改变以牺牲环境、 资源为代价牟取暂时经济利益的错误观念, 不能仅以
GDP值来评价政绩。
其次, 绿色核算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
如何确定资源和环境的价格, 是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障碍。另外, 采集数据也是核
算的难题之一。到当前为止, 还没有一个国家做出完整的经济环境核算, 也没有一个国家官
方拿出了绿色 GDP的数据。
第三, 绿色核算的制度建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需要法律政策的支持。包括
制定绿色经济核算的统计法规、 政策和评价标准; 将绿色 GDP指标纳入干部考核制度; 规
范绿色经济核算的有关协调机制等等。比如, 假设淮河上游( 河南) 排污, 污染了下游( 安
徽) , 该扣河南的 GDP, 还是安徽的 GDP? 面对资源和环境的损失, 如何进行扣减, 需要作
出明确的制度规定。
最后, 协调工作。包括( 1) 学科间的协调。绿色核算体系的构建处于生态学、 环境学、
资源学、 经济学、 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范围内, 因此绿色核算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
工作, 需要学科间协调配合。( 2) 企业与政府间的协调。将环境成本计入到生产成本中, 使
企业的总成本增加而利润减少, 企业不会对计量环境成本充满热情, 只有当企业会因此获得
一定的效益时, 才能调动企业的自觉主动性。因此, 政府应该对环境保护有成绩的企业给予
一定的优惠政策, 让企业在环境保护中切实得到好处, 鼓励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
建立健全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符合中国向知识经济转轨的客观要求, 是当代经济发
展的时代特征。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虽然当前还存在着许多的技术、 制度、 观念方面的障碍,
-3-
也没有世界公认的成功体系能够借鉴, 但经过努力, 中国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面还是取得
了很大的成绩。当前, 中国正在一部分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首先开展绿色经济核算的试点工
作。对区域环境资源、 产业结构、 环境保护重点进行调研和分析, 且与现行 GDP指标并行
一段时期, 能够检验绿色核算理论的可行性, 从而总结经验, 修改和完善绿色经济核算理论
框架, 为全国绿色核算体系的构建积累资料和经验。
参考文献
1.
2.
3.
4.
5.
高敏雪.可持续发展与”绿色 GDP”核算[J].中国发展, (1):4-8.
王树林,李静江.建立首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J].首都研究,1999(3):49-53.
雷明.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GDP) 核算[J].自然资源学报,1998(4):320-326.
雷明.1995’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矩阵及绿色 GDP估计[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1):1-9.
黄宁生,匡耀求等.广东可持续发展进程[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85-89.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Green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y Accounting in China
Hu Junjuan
School of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
Abstract
Traditional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y accounting uses GDP as the main index to estima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without taking accou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nomic loss due to
ecological destructions. It is imperfe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has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y accounting in China and has carried on a detailed explanation to SEEA a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internationally used. It is discuss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EEA.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author has made a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y accounting in China.
Keywords: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y accounting; GDP; 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