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行动研究.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786462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行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行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行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行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行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 上海市松江区人乐幼儿园 张 勤* 本文为2010年度上海市规划课题、松江区重点课题结题成果。课题组成员还有:俞纪勤、杨爱琴、庄伟红、周婵、夏静芳、王静怡、周婉红、沈艳、高士萍、曹毅、胡银第(社区代表)、陈朝鱼(家长代表) 俞纪勤 杨爱琴(执笔)摘要人乐幼儿园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于2010年6月被立项为松江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同年9月被立项为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课题。二年来,幼儿园以前期积累的家园社区整合教育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龙头课题引领、子课题、项目专题落实的方法和教研组、

2、课题组、项目组并进研究的方式,进行了教科研合一的实践研究。针对前期家园社区共育中积累的经验、家园社区共育办园特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学校的内涵发展,通过探索在幼儿教育中“家园社区共育”的有效教育模式,不断探索与完善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理念、载体、策略、以及常态化互动机制、发展成效等,形成一种家园社区合作共育、互动共赢良性循环教育态势,促进幼儿和幼儿园和谐发展,并提炼出家园社区共育方案集、家园社区共育研究专辑等文本资料,为教师在幼儿园内外一日活动中进一步实施验证,为共育模式在幼儿园内外一日生活、课程实施中的有效运用提供借鉴。总之,本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更关注幼儿活动的兴趣、年龄特点、

3、以及活动的适宜性和教育价值,充分考虑其活动操作的可行性和顺畅运作,不断地创新研究各项共育模式与课程实施的融合,与幼儿发展教育融合,关注幼儿生活教育的延续性和终身发展奠基,同时深入探索与学校办园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各项措施,关注课题研究任务与规划实施同步落实,因此本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圆满的成果。 关键词家园社区共育 教育模式 内涵发展、学前教育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意义与价值分析1.基于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需要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出:“儿童的发展来自学前教育机构、家庭、社会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学前教育机构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互相配合,提高对儿童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有效性”。2001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

4、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研究幼儿园课程实施与幼儿教育中,我们认为,以幼儿园、家庭、社区共育的大教育观为指导,重视运用家庭资源,建立家园合作共育的同伴关系;重视拓展社区资源,建立幼儿园社区友好互动的伙伴关系;重视优化教师资源,建立家园社区友好互通的联盟关系,家园社区共同参与和实施幼儿教育教学,在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发挥各自人力、物力的优势,有效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和途径,有利于促进每个幼儿综合素养的提高与和谐发展。大教育观的指导与实施,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保证。2.

5、 基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对课程实施总体要求指出:应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人乐幼儿园作为家园社区共育特色示范园,就要求教师在共育模式实践中,在指导家长过程中,能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作出恰当的判断,并及时地、积极地与家长互动,与社区参教志愿者协调沟通,以有效发挥幼儿园教师的引领作用。但是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存在着教师专业发展跟进不足的困惑: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与家教指导能力,难以胜任我园家园社区共育特色研究实践;经验教师在共育研究中缺乏主动承担的积极性,影响专业发展因此通过搭建家园社区共育平台,旨在帮助大家互相学习,积累

6、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掌握家教指导方法和技巧;探索与利用好社区有效资源;积累家园社区互动经验和指导方法;并从家长社区参教者身上学习提高,促进专业发展。3. 基于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需要作为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区家园社区整合特色示范园,上海市一级幼儿园,在十多年家园社区整合教育研究中,通过幼儿园实施整合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整合教育理念下的“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与管理研究、“小主人互动组”活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创建多元校园文化环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与实践等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幼儿园的办园特色。我们的目的是把前期积累的成果完善成可操作的系统经验,同时解决家园社区共育特色推进

7、中出现的新问题:如针对家园社区共育多停留在单个的独立的活动,缺乏与课程实施系统整合的现象,旨通过探索“共育”教育模式在课程实施中有效运用为载体,加强课程建设,在幼儿生活、学习、运动、游戏和一日活动各环节开展家园社区有效共育,实现家园社区一体化保教工作目标的研究;针对教师不断更新与家教指导能力发生矛盾、家庭结构与家长文化层次等因素的影响,旨通过加强共育队伍建设,开展建立多元化的活动组织、多途径的培训方式研究;针对社区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机制的不突显,造成学校与社区携手教育优势作用发挥无力,旨通过开发与建立互动互赢的社区教育基地,完善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的管理与激励机制的研究,同时发挥各部门“业务部的

8、实施”、“家教部的指导”、“信息部的宣传”、“后勤部的参与”等整合作用,有利于促进幼儿园合作共育品牌的传承与发展。(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内研究现状首先,从我国幼教现状发展来看:家园社区共育,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教育部发布的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表示,全国幼儿园15.04万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6.6% 吕树. 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 ,2011-07-06 ,从目前全国尚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未能入园这一数据来看,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幼教发展的目标,如果仅仅依靠托幼机构的力量,是难以为每个幼儿提供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开展并

9、加强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提供相适应的保育和教育、以满足学前儿童发展及家长教育孩子的需要。因此从这一趋势来看,我们认为:幼儿园加强家园社区共育研究,营造共育的社会大环境与氛围,可以从行动上舆论上帮助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和社区政府部门认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家庭和社区政府部门共同关心的事,从而可以实现未入学的孩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学龄前教育的愿望。其次,从教育理念的发展来看:终身教育的基本观点是:教育不是在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便宣告终止,它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教育不只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空间中的教育,其空间要延伸到家庭与社会

10、,从横的方面覆盖了社会的所有层面;当地社区在终身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儿童与它接触时就已开始从其理念看,幼儿教育应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构成的大教育。因此通过本研究,让家长参与共育,参与管理,旨在帮助那些认为“孩子送进学校就是学校的事”的家长转变观念,重视家庭教育,使孩子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一致共育,促进幼儿终身和谐发展。再次,从幼儿教育效果来看:冯晓霞、王冬梅(2000)提出,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可以让幼儿接受的来自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的学习经验更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互补性;可以让幼儿获得安全感,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可以多方开发幼儿教育的资源;可以为教师和家长、家长

11、与家长之间提供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 冯晓霞、王冬梅.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 J.学前教育,2000.(2):4-5.。钱月琴(2004)指出,幼儿园合理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能够使其成为幼儿园活的教育场所、活的教育内容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获得活的本领 钱月琴.活环境活教育活本领“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4.(5):58-59.4 李生兰.英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共育的特点及启示 J.学前教育研究,2004,3.。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共育有利于构建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发挥整体教育影响,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

12、和谐发展;从资源上来看,三者的合作使所有教育资源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开展并促进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共育,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所以我们的研究是事半功倍的事,是符合当前教育大趋势的创新工程。最后,从综合资料分析来看:目前我国对家园社区合作教育的模式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从研究成果上看:经验总结层面的成果较多,总结性成果较多。真实记录家园社区合作共育案例较多,对可供借鉴的可操作的共育模式的实践成果研究较少。二是从研究范畴上看:我国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在研究家园共育领域方面百花齐放,具有较广泛性,但是对于共育模式研究资料记载很少;三是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视角较多关注形式、

13、环境、策略等方面,对共同参与教育系统性和制度、立法性、教材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将通过家园社区共育模式的实践,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的机制、策略、实施流程,积累共育模式的范例,辐射推广运用。2.海外研究现状香港:在2009年大连家教基地研讨会上,香港真道书院校长介绍了他们家校合作办校的经验:以“家长是学校的伙伴”为理念,确立了家长在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成立了由家长、老师、领导共同组成的“学校社群”,共同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香港的经验为我们的研究起到了示范,值得我们借鉴。台北:在2008海峡两岸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从台北市家庭教育中心主任石康平介绍中获悉,台北市家庭教育由建立法

14、制、课程及推广模式而扎根推动,并以家庭教育法等法规作为制度立法推进。正是由于他们以制度先行,所以台北的家庭、学校、社区共育,都有序推进。营造了很好的教育大环境。英国:李生兰在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中阐述了关于英国幼儿园家园社区共育的特点,英国从注意提高成人与儿童的比率、活动的规模入手,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倡导社区义工、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加盟;英国同行把家长放在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一位置上,不仅要给家长更多的知情权,而且让家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美国:我们从中国知网文献查阅中了解到,在美国,学校只不过是社区无数教育机构中的一个,对学生的教育注重利用社区、组织、各机关的天然教育力量。归纳起来,美

15、国教育有如下特点:学校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社区各机构参与学校教育,为学校服务。纵观国内外关于家园社区共育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家园社区共育的研究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从理念指导到制度保障,从实践落实到文本提炼,从研究探索到不断完善等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三)研究问题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尝试开展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旨在以学前教育纲要和课程指南为依据,以课程实施为载体,通过“共育”教育模式的探索实践,在前期家园社区共育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创新与完善教育教学“共育模式”,形成“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与“幼儿园外

16、活动”中有机运用的范例,为促进幼儿发展、为打造家园社区教育一体化品牌园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展开这一研究?我园将研究的问题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园将在传承前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再开发与完善哪些“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2.“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将以怎样的操作流程来运行?3.“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实施中,将遵循怎样的理念和原则来实现家园社区互动共赢的良好态势?4.怎样使家园社区参教者以积极的姿态、正确的理念来实施共育?将探究怎样的互动、学习、培训、指导方式来促进共育队伍建设?5.通过“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的研究,幼儿园将获得哪些方面的内涵发展?6.在进行“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的研究中,可

17、以梳理、提炼出哪些可供幼儿园教师、家长及社区参教者参考的策略或指导建议?7.通过对“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的研究,可以为幼儿园今后的办园特色推进总结归纳出哪些经验?(四)关键概念界定1.社区:社区广义指幼儿园所在周边地区,狭义指人乐幼儿园所在区域已建立或正在开发的社区教育基地。2.家园社区共育:在幼儿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挖掘、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有利教育资源,体现在以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为引领,邀请家长社区人员共同参与和实施幼儿教育,积极做好家长及社区服务与指导工作。3.“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我们所强调的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下,构成包含主题(理论依据)、

18、目标、条件(手段)、程序、评价五个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而“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即指在大教育观教育思想支配下,在课程指南精神指导下,在实施幼儿教育中,家园社区形成友好互通、互动、互惠的教育联盟关系,探索多途径的共育方式,并积累家园社区共育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系统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可操作的教育范式。如:“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社区基地活动”、“家长义工活动”、“共育节活动”、“共育主题活动”等。二、研究概况(一)研究目标1.本课题对幼儿园36岁幼儿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的机制、策略、实施流程的研究。形成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体系,积累共育模式的

19、范例;总结不同情景中共育实践的经验;为面上教养工作者提供真实的、动态的、过程性的、可借鉴的实践与研究资料。2.通过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开展,促进教师共育指导能力与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促进家长及社区人员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改善;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推进家园社区教育一体化品牌园的创建。(二)研究内容1“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内容与运行机制;2“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运行中遵循的理念和原则;3“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实施要点与流程;4“家园社区共育”队伍建设的内容、途径、方法、效果;5“家园社区共育”模式实施管理;6“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实施效果评价;7“家园社

20、区共育”教育模式推进策略;8“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将积累的文本资料。(三)研究对象主要指:松江区人乐幼儿园全体老师、幼儿及家长。(四)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组的引领下,广大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在模式研究中的运作方式与成效,问题与调整策略,促进家园社区形成积极共育的良好氛围,并归纳积累可行、有效的模式与经验范例。2.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从“家园社区共育”活动开展的价值、认识、目标、指导方法、发展效果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为课题开展与进一步深化寻找依据。3.案例研究法:选择不同样式、不同层次活动的案例,进行交流讨论,辅以必要的指导,使各个层次幼儿及成人在开

21、展活动中都有借鉴作用,并获得发展。4.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有关“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及“教育模式”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并能用理论来指导课题研究与实施,便于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其中“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所运用的主要方法。(五)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122010.9)成立课题组,确立课题组成员及落实了分工;查阅文献资料,在了解国内外家园社区共育研究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类提炼完成了文献综述;推出子课题和“共育模式”项目研究专题,并由负责人认领课题和设计研究方案;确立研究班级与研究对象;申报课题并做好开题工作。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

22、.102012.3)建构共育模式实施与研究网络;开展“共育”模式研究实施的各类宣传与培训;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向研究班家长开展前测与后测,并进行数据统计;研究出台“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内容与运行实施要点与操作流程;完善“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运行中遵循的理念和原则;开展“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实施效果评价,形成评价指标;建立家园社区共育资源库,完善课程实施方案中家园社区共育项目内容;开展“家园社区共育”模式实施策略与管理研究,形成有效策略。第三阶段:总结整理阶段(2012.42012.6)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编辑、整理汇编研究专集和研究文本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总报告、子课题报告,申报结题

23、;开展课题区级终期交流展示,运用多种形式展示成果、推广活动,做好结题论证。三、研究结果(一)明确了“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运行中应遵循的理念和原则1.理念在实施共育活动中,“幼儿园”、“家长”和“社区基地”三方参教者是“联合主体”,三方都是学校的主人,在共育中平等合作、互相促进、和谐统一、互尊互赢。2.原则(1)注重整合、挖掘价值首先注重课程整合:“共育模式”的运行有机融合在幼儿生活、学习、运动、游戏等课程的实施中,根据教材实施有机选取幼儿园、家长、社区教育资源,发挥家园社区团队式合作共育的优势作用,给幼儿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围。其次注重环境整合:在实施共育模式中,我们根据指南精神,以幼儿

24、园内外生活环境为载体,构建开放性、整合性的教育大环境。“家长义工活动”更多的指向园内;“基地活动”、“共育节活动”指向园内外;“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偏向于园外生活旨在拓展幼儿的教育途径与空间,实现幼儿教育大环境。再次注重资源整合:如在开展活动中,家园社区资源运用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机融合。如:共育节活动:有家长义工、有基地参教者,有学校共同参与开展;如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可以有孩子、可以有家长、可以有老师或者社区基地哥哥共同参与此外注重目标整合:在开展共育活动中,要求参教者多思考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价值,力求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与环境与人互动,多给孩子自主活动与发展的空间,使

25、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潜能、行为习惯、交往能力、个性品质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2)尊重差异、考虑适宜首先在制定目标时考虑孩子年龄的适宜性。在开展活动中,经学校课题组的研讨出台各年龄段孩子的共育目标:小班注重兴趣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班:注重健康身心和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大班:注重小主人意识和能力提高、社会性认知的发展、幼儿学习习惯与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有突破。其次选取内容并组织开展活动时考虑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如: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中,引导中大班幼儿学做小主人,小班幼儿可以参与哥哥姐姐组织的活动。在基地活动中:农校基地,大班多组织外出基地活动;中小班组织一些园内的活动;实验小学主题基地,多

26、适用于大班幼小衔接主题;麦当劳游戏基地,部队基地等小中大班都可开展形式不同的活动、游泳基地:中大班参与游泳,小班孩子观摩活动。再次考虑资源运用的适宜性。充分考虑家长的特色资源,在适宜的活动中发挥有效教育,如:会剪纸的奶奶,请她在创意区发挥作用;牙科医生妈妈在爱牙日给孩子宣传保护牙齿的好方法;有空在家的爷爷们成立安全护校队;利用工作在消防队的爸爸资源,组织开展参观消防队的活动;利用外婆住在佘山的资源,开展春游佘山的活动;利用家长在苗圃工作的契机,组织植树节活动总之适宜性原则更有利于满足不同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需要,吸引更多的家长社区资源参与共育活动。(3)互尊互赢、共同发展在家园社区共育活动中我们

27、始终树立互尊互赢的合作理念,以“家园社区联合主体”的观点,贯穿我们的活动,并考虑共育对于大家的互赢,构建长久的稳定的大教育环境。通过活动幼儿获得了多元发展;家长提高了育儿能力;幼儿园拓展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园质量与声誉;社区参教哥哥提高了综合能力,丰富了课余生活;居委会丰富了小区活动,给社区爷爷奶奶带来了快乐;部队在军园共建中繁荣了文化,促进了精神文明总之“共享成果,互惠互利”是我们家园社区共育模式实施中应遵守的原则。(二)形成了“家园社区共育”基本教育模式和运行流程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与不断地验证完善,我们初步形成了“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家长义工活动”、“社区基地活动”、“家园社区共育

28、节活动”四种共育基本教育模式(详见附表一),并根据课程实施需要继续探索新的共育模式。附表一: 人乐幼儿园“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网络图人乐幼儿园“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小主人家庭互助组活动生日节日类社会实践类休闲娱乐类运动健身类家长义工活动安全监督智慧参教家长客座老师家长助教活动家长观摩参评爱心服务安全护卫社区基地活动主题活动基地上海农林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实验小学人乐小区居委会健身活动基地松江体育中心德育活动基地松江叶挺部队游戏活动基地松江麦当劳家园社区共育节活动共育游戏节共育科技节共育运动节共育艺术节 模式一、“社区基地”活动杨爱琴,幼儿园与社区共育新模式社区教育基地活动研究初探 J.上海托

29、幼,2011(7.8).68.人乐幼儿园社区基地活动即指:围绕幼儿课程实施,在幼儿园所在区域已建立或正在开发的社区教育基地开展幼儿教学活动。近年来根据幼儿课程实施需要和周边社区资源的特点,我园开发与建立了学校周边的多个社区教育基地,利用基地独特的教育资源,围绕着幼儿生活、学习、游戏、运动课程的实施,通过建立组织机构、签订协议、建立课程安排表、制定操作细则、开展活动和评价等运作基地活动,搭建了学校社区开放式的课程实施平台,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成长发展空间。 1.运作流程(1)确立社区基地。我们每年初逐一对学校附近基地资源的有效性与课程实施的针对性进行分析,从而筛选确立幼儿教育基地。目前建立的基

30、地有:“健身运动基地松江体育中心”,开展游泳、跆拳道、运动会等健身活动;主题实践基地农林学院、实验小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人乐小区,开展“幼小衔接”、“找春天”、“动物园”、“节日活动”等各类主题活动;游戏基地麦当劳,开展互动式游戏、各类表演游戏、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游戏等;德育教育基地叶挺部队,观看解放军表演、参观营房生活、聆听解放军国防教育等。每学年末,对这些基地再进行价值分析、调整充实运用。(2)签订基地协议。为了规范基地活动,学校和社区基地每两年要举行一次签约仪式。学校与基地负责人就课程实施、活动要求、互惠互利等方面的有关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义务、注意事项、协议年限等进行磋商和签约,通过签约,

31、促进了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进合作、资源共享, 社区基地共建签约,确立了“社区基地”与“学校”是双主体的地位,促使社区与幼儿园之间开展更多的合作交流,也进一步规范了课程实施。(3)建立组织机构。在社区基地活动运作中,我们建立了基地活动的领导部门、统筹部门、执行部门三级管理机构。领导部门(基地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统筹部门(业务部、家教部、科研部等)具体负责统筹与协调;执行部门(班级、基地沙龙组、社区基地)等共同参与实施。附表二: 人乐幼儿园“基地活动组织机构”网络基地活动领导小组业务部班级家教部基地沙龙科研部社区基地说明:三级网络机构:一级机构:领导部门基地活动领导小组(园长室、园课改中

32、心组)二级机构:统筹部门业务部、家教部、科研部三级机构:执行部门班级、基地沙龙组、社区基地 职责:一级机构职责:领导和规划基地,活动的支持和保障;过程观察和协调; 调整活动目标、内容、形式,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参与对培训者的考核与评价等。二级机构职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活动的实施并梳理老师的教育观念,承担培训任务, 作好反馈与活动间接指导等。三级机构职责:认真开展基地活动,作好方案设计、环境创设、活动指导,活动评价与反馈等,在活动中认真关注孩子的发展, 不断反思总结经验等。 其次确立学校、社区基地联络员。每个基地都由学校社区结对的两位联络员负责协调落实牵头开展活动。(4)制定操作细则。为了

33、使活动有序优质开展,我们对基地联络员、班级老师、基地参教者等角色制订了规范操作细则。学校基地联络员:每学期初与社区基地联络员商讨一学期基地开展的活动内容;活动前提前一周与参与基地活动的班级进行协商;活动后,与基地联络员进行反馈,交流基地活动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宣传我园基地活动。班级教师:根据课程安排与幼儿需要开展基地活动,提前两周向基地联络员负责人提出申请,明确需要开展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地点;活动前认真与社区基地联络人员共同协作制定活动方案;基地参教者组织活动时老师要进行观察、调控、协助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向学校基地联络员负责人反馈活动情况。基地参教者:提前与班级

34、教师联系,了解班级幼儿实际,在班级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活动方案,设计需要开展的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形式、活动地点,活动人数、活动准备;组织活动时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发挥特长积极与幼儿互动,完成目标任务;活动结束后与社区基地联络员反馈活动情况等。(5)组织基地活动。我们根据课程安排,每月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地活动。活动前:由班主任和基地联络员共同商讨拟定活动方案,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准备以及活动过程及各自的职责。活动中:由班主任向孩子介绍执教基地参教者,及本次活动内容,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和活动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控和介入。活动后:班主任与基地参教者及时的进行反馈,就活动的组织,活动中的语言以及

35、活动中生成的事项进行沟通,并一起评价反思活动的效果和预期目标的达成度。社区参教者的活动深得小朋友的喜爱,独特的教育资源拓展了学校的教育内涵。2.创新价值基地活动模式的运行,其创新点在于:落实了一个理念:合作共赢。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充分利用社区基地独特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课程服务,构建开放、整合的教育大环境,拓展了幼儿活动的空间,丰富了幼儿认知经验,提高了办园质量与声誉,繁荣了社区文化,实现了幼儿、幼儿园与基地的共赢。凸显了二个特点:第一:双向互动。社区资源为幼儿园所用,幼儿园资源为社区服务;第二:共同管理。每个基地都有双方的领导统管,并双方都设立联络员,共同沟通,共同策划,共同协

36、调组织活动,确保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了三个转变:观念上的转变幼儿园从被动的服务社区的观念,转变为学校是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主动关心支持社区共建是我们的责任。认识上的转变即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的基地参教者把“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园的事”转变为“幼儿园教育是全社会的事”,关心教育是共同的责任;行为上的转变社区人员从被动的参与教育转变为主动的投入,积极支持主动关心幼儿教育活动。体现了四个有利于:即学校和社区基地合作共育,有利于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构建了开放、整合为特点的教育大环境;有利于幼儿多途径接触社会、接触社会人,为拓展生活经验、学做小社会人、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独特资

37、源,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实施途径、内容、资源;有利于把学校教育有效地融入社区,在与社区基地共育中繁荣了幼儿园与社区的文化氛围。模式二、“家长义工”活动庄伟红,“家长义工队”为人幼创品牌添活力 “家长义工模式”研究与实践,J. 松江区督导成果集2010(5).“家长义工活动”是指在不计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家长以自愿参加的方式组成的一支由各班级热心参与幼儿园活动、有一定劳动特长和传统手艺的家长队伍,他们根据自身的特长与能力,分别参与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班级管理、主题实施、环境创设等力所能及活动。“家长义工”中的“家长”不仅指在园孩子的父辈家长,还包括祖辈家长以及社区中为幼儿园教育服务的人(成年人)统称为家

38、长义工。我们通过宣传发动、建立资源库、制定操作流程、海报招募、活动组织与评价等途径 来运作家长义工活动。1.运作流程(1)宣传发动。我们以让家长了解、支持、参与活动为出发点,开展多种途径的宣传发动。首先在每届新生第一次全园家长会上,学校领导向全体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园特色和家长义工活动模式开展的目的、任务、做法等,让家长了解活动;其次我们在每学期第一次全班家长会上,把有关“家长义工在行动” 的活动介绍给家长,向家长解释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怎么开展,并将开展过的一些活动照片让家长观摩;同时发放“告家长书”,主要介绍义工队是什么?家长义工可以为幼儿园做些什么?并附上反馈表让家长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

39、进行自主申报。再次平时我们通过班级的家园之窗、家园小报经常张贴与刊登家长义工活动的简讯、文章,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并对家长义工活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还利用班级家长沙龙活动,开展了“我能为班级教育做什么”的讨论;老师利用家访的机会与每个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家长的爱好特长,鼓励他们参与到 “家长义工”的行列中。(2)建立资源库。建立家长义工资源库,把愿意参加幼儿园义工服务工作,愿意成为幼儿园家长义工的家长,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摸底,统计、整理,记录归档,作为资源储存起来,为幼儿园在今后根据需要从中选择,合理使用。2010年我园成立了园级家园社区资源库,在此基础上,根据教育的发展需要,2011年各班级建立

40、了班级家长义工资源库。例:根据名称特性分成四个队“安全护卫队”即:在幼儿园实施课程中,家长自发为幼儿园外出活动、离园保障出行安全,维护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活动小队。“爱心服务队”即:在幼儿园实施课程中,家长自发为幼儿园制作幼儿游戏材料、为班级环境创设收集废旧材料、参与环境创设等的活动小队。“教育督察队”即:由园家委会成员组建的一支队伍,队员凭借督察队代表证,不定期不定时的观摩考察幼儿园的食堂卫生、幼儿的膳食、教师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的安全保障、随机向教师进行访谈一些教育教学情况等的活动小队。“智慧参教队”即:在幼儿园实施课程中,教师根据班级主题活动开展的需要、社会热点教育及孩子生成的内容,邀请幼儿家

41、长或社区人员根据自己的学识、特长进园为孩子组织集体教学、区域指导、外出参观等多种形式参教和助教活动小队。具体分为“客座老师”、“家长助教”两种类型。例:根据层级分成两级义工 园级:这类义工资源相对比较成熟,且家长具有特长与有专业性知识。适宜在幼儿园较大规模推广运用。班级:这类的家长资源基本是班级家长为自己班级孩子所在班级服务。主要进行班级主题活动开展、种植角的养护等。(3)制定操作流程。为了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幼儿园与家委会共同商议下,最后由课改中心组审核通过,制定了每个队的活动流程和操作要点,使家长义工在开展活动时做到心中有数。例:人乐幼儿园“安全护卫队”操作流程“安全护卫队”是指我园在推

42、进“家园社区共育”特色教育“家长义工活动”中的其中一支。指在幼儿园实施课程中,家长自发为幼儿园外出活动、离园保障出行安全。(一)“幼儿园安全护卫队”活动流程家长自主报名参加统一培训,了解护卫队职责幼儿园外出活动前教师提前预约班级护卫队成员班级护卫队根据学期初安排在指定地点时间组织幼儿离园教师以书面、或口头交流形式与护卫队成员人员进行指导开展护卫活动双方进行评价及反馈意见(二)活动操作要点1教师要与家长建立互信的关系。2作为教师必须要对家长的教育资源状况要十分了解(调查与对话),也要关注了解孩子。3利用各种方式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4. 与家长共同协商活动细节,保证幼儿出行安全。5必须要围绕

43、“以幼儿发展为本”教学理念,在活动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开放性。(4)活动开展。在建立家长义工资源库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教育的需要,安排和开展多形式的“家长义工”活动,我们的运作顺序有三个步骤。第一,海报招募:每次活动前通过幼儿园校门口张贴海报来发布活动消息,说明本次义工活动的时间、具体的服务事项,以及对家长义工特长的需求,让家长了解信息,自主进行报名登记,同时让幼儿园全体教工了解幼儿园新闻动态。第二,商讨准备:为了使义工活动开展顺利,在活动开始前有准备地邀请几个更专业的家长义工一起商讨。例如:在开展“爱心服务队”活动时,集中“巧手奶奶”开展的乐乐小世界-肯德基游戏材料制作前,我们先请了几位缝纫技术较

44、高的4位奶奶,一起尝试制作汉堡、鸡腿等样板:大家一起寻找最好的制作方法,商讨如何对义工队人员进行分工、准备哪些材料,所需时间等,并安排这几位奶奶打好基础样子。最后由幼儿园相关人员和家长义工进行分头准备,然后通知邀请,提前一周约定好活动的时间、活动地点、告知活动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等,第三,活动组织:活动组织前我们一般召开简短的会议,向家长介绍本次义工活动的目的、活动对幼儿园发展、孩子发展的重要性,有时请专业义工进行介绍材料的做法。活动中我们组织孩子观摩家长义工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真能干,为他们感到骄傲,同时也让他们学会感恩,对家长制作的材料珍惜。2.创新价值“家长义工活动模式

45、”的运行,它的主要作用:体现了三个满足。即满足了家长在参与活动中了解幼儿教育的愿望,促进教育合力的达成;满足了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使其在活动中观摩习得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育儿能力;满足了幼儿教育的需要,家长义工进园活动,有利于开发整合幼儿园以外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了家长的智慧和特长,充实了教育力量。它的创新之处:体现了三个价值。价值一:家长义工活动涵盖着幼儿园管理、教育、护卫、服务等,构建了家园一体化教育的格局,为面上幼儿园做了示范;价值二:实现了透明办园、民主管理的开放式办园模式,促进了办园质量的提升。如家长督察队在寻找到问题反馈幼儿园后,园方立即改进;同时家长义工在参与活动中,对幼儿园

46、管理、教育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比较容易接纳幼儿园的教育观,从而转变自身的教育行为;价值三:促进了家园良性互动与沟通,促进了家长之间的互相学习提高,为幼儿和幼儿园后继发展奠定了基础。模式三:“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小主人家庭互动组活动”即指:由若干个家庭的幼儿、家长(可邀请教师或社区人员)组成的团队活动,其中由一位小主人主持活动,在成人的协助和支持下,让孩子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串门、野趣、过生日等小团队自主活动。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组织与参与活动,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一般鼓励中大班孩子每年学做一次小主人,鼓励小班孩子参与哥哥姐姐的混龄活动。活动中孩子通过接触社会,与人交往,不仅使幼儿

47、度过快乐、有意义的假日,而且对于培养具有初步社会意识的“小主人和小社会人”有显著的教育意义这项活动通过前期研究探索与现在不断验证实践,形成了幼儿喜爱的基本模式,它成为了我园共育活动中的一项最有影响力的活动模式,曾在“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展示活动”和“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上做交流。1.活动内容与形式主要内容:(1)以幼儿身边发生的事为线索的活动(例:串门、生日等)(2)以节日、季节等为线索的活动(例:六一节、母亲节、植树节等)(3)以主题活动相关的教育内容为线索的活动(例:我爱松江、春天来啦、幼儿园里朋友多、我自己等)(4)以健身运动为线索的活动(例:游泳、野趣爬山、溜冰比赛、远足等)(5)以生活品德教育为线索的活动(例:敬老院慰问老人、学雷锋公益活动)活动形式:以幼儿生成与自主活动为主,成人参与互动和引导,把握幼儿生成内容的价值性,以既体现松散又体现自主的小组团队活动。2.活动流程(1)建组:学期初组织召开家长会,幼儿讨论会,以及让家长、幼儿观看有关资料,聆听有经验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