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调研报告范文单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载着乡村产业建设、发展、振兴的重要责任,是以产业振兴推动全面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和重要的生产资料提供者。为全面了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在产业振兴上起到的作用,我们先后深入多个行政村,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翻看台账等方式,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一、六种模式促进发展某县位于,是以生态立县、以农业为主的县域。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试点并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0个,全面完成赋码登记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及管理制度,规范运行机制,实现了
2、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围绕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了5种经营模式。一是飞地经济模式。对现有条件不具备发展集体经济的村,将财政资金分别入股农业公司、旅游公司、工业园区等单位,每年取得一定收益。二是脱贫村光伏收益分红模式。结合光伏扶贫项目,全县共建成5兆瓦的光伏电站,为30个脱贫村带来每年每村50万元的收益。三是企业引领模式。引进某集团,建成祖代生猪育肥场,实行生猪代养,带动10个村集体生猪育肥基地,平均每年每村集体收益100万元以上。引进某公司,为20个食用菌培育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每年每村集体收益80万元左右。四是能人带动模式。某村由
3、村党支部书记带动,建成种鸡繁育场,每年为村集体收益70多万元;某村党支部书记专长服装加工技术,所建服装加工企业,每年订单达20余万元,带动1000余名村民致富。五是产权租赁模式。某村与某集团以土地出让和土地入股的形式,建成高标准苹果示范园,企业提供苗木、技术等,售果后收益按占股进行分红。六是自主经营模式。各村结合实际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进行中药材种植、肉羊养殖、玉米加工、食用菜籽油加工、蔬菜水果设施种植、粉条加工、果袋生产、艾叶初加工等,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二、三大问题亟待解决从调研情况看,该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
4、表现在:(一)群众参与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按时按期召开理事会、监事会,致使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群众对村集体经济的认同感不强、参与度不高。主要原因:一是集中经营未成规模。在土地集中的区域,村集体未能实施土地集中经营,村集体经济有分无统、村集体的组织化程度低,村集体没有做到统筹兼顾,使得农民合作意愿不强,群众土地大多自种、不成规模;二是“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过度依赖政策性补助,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思想。(二)村集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虽然各村都有集体经济收入,但大多数是靠入股分红,经营性收入不多
5、,可用财力少之又少,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脆弱。主要原因:一是经营方式单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管理粗放、规模较小、效益不高,收入来源过分依赖单一产业,有的村每年相对稳定收入主要来自土地流转和租赁,发展产业等其他渠道获取收入不多。二是造血功能不强。个别村缺乏长远规划和思路,缺乏具有“造血功能”的集体经济项目,造成后期无资源可开发利用的被动局面。(三)村集体经济的运转经营还不够得力。有的村级党组织前期思路清晰、热情很高,但集体经济组织建成后运营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行政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空间很小。二是缺乏专门人才,虽然经营决策权和促进发展的职责都集中在村“
6、两委”身上,但他们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发展观念滞后,招商引资、建设项目、发展经济的招法不多;农村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懂市场、会经营的管理型人才比较少。三、多策发力助推振兴产业振兴是全面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立足农村实际,积极发展合适的产业项目,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既能优化农村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又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建强村“两委”班子,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调研中发现,凡是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基本上都有一个坚强的村“两委”班子,有一个思路清、头脑活、能创新、敢作为的“领头雁”。因此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中:一是要建强村“两委”
7、班子。在选任班子成员上,要打破行业、身份、地域限制,从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现人才,大胆选用思想解放、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有奉献精神的“能人”。同时通过定向委培、院校合作、第三方培训等形式,加强青年人才培育,确保村级组织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始终有“新鲜血液”。二是要健全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村党组织+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合作社理事长由一人兼任,实施“三个一肩挑”。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股东代表会议、理事会和监事会等“四会”治理架构,完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运营管理办法,严格规范重大决策、运营管理、利益分配等行为。坚持政社分立、政经分离
8、,两本账、两个功能有效分开,村党组织主要管理行政事务,负责规划资产布局和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做好集体经济运营的服务保障工作;合作社的理事会、监事会主要负责年度业务经营规划、管理本社的资产和财务,监督本社成员和理事会履职情况;专业公司作为市场竞争、产权放开、有限责任的市场主体,主要履行经济职能,构建专业品牌建设并承担市场风险。同时,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规范村集体、合作社、公司账务和利益分红,确保村集体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健全并落实各项制度。制定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股份合作社议事决策工作规范,理顺村党组织与合作社理事会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理顺合作社理事会与公司经理层的委托代理关系,
9、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机制,落实定期召开村党支部会、合作社理事会等会议制度。开展集体资产清理核实、清产核资等工作,建立集体资产账,明确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地位,理顺集体资产各类出资者之间的产权关系,切实做到“家底清、权属明”。(二)立足实际谋创新,多措并举促发展。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要充分考虑实际,发展适合自身的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品牌、延长链条。一是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优化村集体用地的空间规划与产业布局,实施土地资源碎片化整合,盘活闲置农房、老村委会、老校舍、老厂房等各类集体存量资产,设定土地股、设施股、劳务股、房屋股,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制定量化折股标准及分红比例,真正使“资源变资产、资金
10、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要推动规模化流转和连片开发利用,村集体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进行土地入股经营,既可以解决农村家庭因劳力短缺、技术有限出现的力不从心问题,也可以通过分红增加群众收入。二是要注重发展主导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应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人特我强”的法则,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创立自主品牌。可立足玉米、苹果、核桃、中草药等农特产品,发展粮食烘干、仓储和农产品深加工、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等延链补链产业,建设蔬菜、水果大棚,发展冷链物流、创建农村电商平台等,发展新业态经济。鼓励有特色的村子,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对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
11、商标注册,开发当地历史人文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三是要积极开展合作化经营。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创立乡村建设公司、产品供销公司、旅游服务公司等,左右可与邻村合作,上下可与乡镇合作,借鉴浙江“飞地”抱团模式,实施村村联合、村乡联合、村企联合的抱团发展,将财政资金、帮扶资金、自筹资金和宅基地复垦、腾退建设用地指标折价入股村集体经济“飞地”抱团发展项目,共建共管共享经营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规模集聚效应,解决单村产业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难成气候”等问题。(三)打造乡村乐土,提升群众幸福感。共享发展理念,就是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发展壮大村集体经
12、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推动全面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美丽家园建设,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源头治理,从严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要强化宣传引导,积极普及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化肥废弃物回收等知识,增强群众自我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二是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建立村集体经济反哺机制,建设好村民办事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综治维稳工作站、警务室、村文化大礼堂,成立村民事务理事会,设立“红黑榜”“曝光台”,每年评选“五好家庭”、优秀村民,树立有德光荣、无德可耻的价值导向。深入
13、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工作,实施村域善治行动,通过召开党群联席会、村民大会、股东大会等,让群众参与村集体事务和集体经济管理,履行自治权利,提升自治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步伐。城乡融合式发展、融入县域经济应该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归宿。要推进思想融合,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农民与城里人的概念与界限;要推进制度融合,改革户籍制度、义务教育制度,打破因户籍带来的义务教育、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约束;要推进产业融合,把农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镶嵌在县域经济发展的链条上,真正使之达到链式发展、融合发展、持续发展;要推进文旅融合,把有特色的乡村融入县域、市域乃至省域大旅游路线,提升其文化旅游品质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