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年级科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能被磁铁吸引的一组是( )。
A.铝尺、橡皮、铁钉
B.铁钥匙、钢尺、铜丝
C.回形针、铁片、燕尾夹
2.下列选项中不能吸引铁钉的是( )。
A.条形磁铁 B.蹄形磁铁 C.木棒
3.下列物体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铜丝 B.铁钉 C.回形针 D.铁粉
4.下列物体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橡皮 B.木片 C.铁钉
5.下列对磁铁的特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B.磁铁可以吸引其它磁铁 C.磁铁只能吸铁
6.很多磁铁都是根据它们的( )命名的。
A.颜色 B.形状 C.轻重
7.下列物品中的( )不能被磁铁吸引。
A. B. C.
8.用磁铁吸引小车时,不会发生的情况是( )
A.在磁铁与小车中间隔一个薄木板,小车仍然能被吸引运动
B.磁铁吸引小车运动时,小车的运动会越来越快
C.当小车被吸引到快接近磁铁时,速度会越来越慢
9.为什么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重复同一组实验很多次?为什么我们要检测几种不同形状的磁铁?( )
A.老师的要求。 B.得到更可靠的规律 C.增加实验的趣味性
10.磁铁上磁力最强的地方叫做( )。
A.两极 B.两边 C.磁极
11.磁铁指南的一端,一般是( )色。
A.红 B.白 C.蓝
12.我们可以用“支架法”给_____磁铁进行指示方向的实验。
A.蹄形 B.环形 C.条形
13.下列使用指南针的方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时要让磁针自由转动。
B.当磁针静止后,一端指北方,一端指南方。
C.使用时指南针不放平也可以。
D.转动指南针,使刻度盘上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
14.司南勺柄朝( )。
A.南 B.北 C.西 D.东
15.指南针的外壳所用的材质不可能是( )。
A.铁 B.铜 C.塑料
二、选择题
16.如下图所示,用一块磁铁的磁极靠近小车上磁铁的磁极,小车会( )。
A.被吸引 B.被推开 C.不动
17.有三辆小车,车上放着磁铁或铁块。当它们靠近时,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运行状态,可以判断出以下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甲是铁块,乙和丙是磁铁 B.甲和乙是磁铁,丙是铁块 C.甲和乙是铁块,丙是磁铁
18.老师把一根用纸包住的条形磁铁甲靠近小磁针,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则条形磁铁的A端是( )极。
A.S B.N C.无法判断
19.如下图所示,将右侧的磁铁靠近小车,小车会向( )运动
A.左侧 B.右侧 C.两侧
20.老师拿出两根同样用纸包住的磁铁乙、丙(如右图),并用甲磁铁分别去靠近它们。假设A端为N极,B端和C端相互吸引,B端和F端相互排斥,则D端和E端分别是( )。
A.N极和S极 B.S极和N极 C.无法判断
21.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它们会( )。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出现的情况不一定
22.下图是不同磁铁相互靠近时互相排斥的是_____。
A.相、互 B.互、作 C.作、用 D.相、作
23.下列物品利用的原理与磁悬浮列车相同的是( )。
A. B. C.
24.下列事物中没有用到磁铁的是( )。
A. B. C.
25.使用指南针观察方向的时候,应该( )放置指南针。
A.水平 B.倾斜 C.垂直
26.在条形磁铁中间的上面放一个钢珠,钢珠会( )。
A.滚向其中的一端 B.保持静止 C.来回滚动
27.将一颗小钢珠放在磁力非常强的条形磁铁的中间,松开手,小钢珠会( )
A.掉下来 B.滚向一端 C.不动
28.关于磁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同磁极相互靠近,会发生排斥现象
B.球形磁铁没有磁极
C.把蹄形磁铁折断成两部分,每部分上都有两个磁极
29.下列物品应用了“不同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的是( )。
A.
B.
C.
30.一块磁铁有( )磁极。
A.没有 B.2个 C.不同的磁铁不一样
三、选择题
31.在观察我们的身体时,我们的身体外形是( )。
A.中心对称的 B.上下对称的 C.左右对称的
32.人体的外形左右是( )。
A.重合 B.分开 C.对称
33.听听身体发出的声音,你认为“扑通扑通”的声音是( )发出来的。
A.肺 B.心脏 C.肠
34.科学课上我们观察身体内部结构时,不会用到的方法是( )。
A. B. C.
35.把酱油和牛奶分别装入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瓶子里,不能将它们分辨出来的方法是( )。
A.用眼睛看 B.用鼻子闻 C.用耳朵听
36.皮肤不是人体的( )。
A.触觉器官 B.良好的“保护罩” C.人体的“空调器” D.指挥部
37.厨房里有一瓶颜色相同的醋和酱油,可是妈妈不小心把标签纸弄坏了,你能帮妈妈区分哪瓶是酷,哪一瓶是酱油吗?可以用下列哪些方法区分( )。
①用眼睛观察颜色 ②用鼻子闻一闻气味 ③用嘴巴尝一尝味道 ④用手摸一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8.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面( )不是皮肤的作用。
A.感知冷热 B.分辨颜色 C.调节体温
39.为了健康生长,我们应该少吃下列食物中的( )。
A. B. C.
40.要想分辨一瓶白醋和一瓶矿泉水,( )中的观察方式都可以区分出它们。
A.触觉和嗅觉 B.视觉和味觉 C.嗅觉和味觉
41.要想从一堆水果中挑出仿真水果,最有效的办法是( )。
A.看颜色 B.闻气味 C.用手摸表面的光滑度
42.在“翻拍手”游戏中,几乎不发挥作用的感觉是( )。
A.触觉 B.视觉 C.听觉
43.小月和小林要来玩一个游戏:比比谁最快。规则:电话铃响后,听到裁判喊“开始”,以最快的速度拿起电话,先拿到电话的人胜利。在这个游戏中,小朋友们用到了( )种感觉器官。
A.一 B.二 C.三
44.小丽和小天在玩“抓尺子”游戏,小丽获得了胜利,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丽得分更高 B.小天反应更快 C.小丽反应更快
45.在“抓尺子”游戏中,下面不是获胜者的经验的是( )。
A.集中注意力 B.认真倾听 C.手配合眼睛快速做出反应
四、选择题
46.一名18岁的男生身高大约是( )。
A.120厘米 B.170厘米 C.60厘米
47.如图所示,一个指南针的外壳材质不可能是( )。
A.铜 B.铁 C.塑料
48.下列不能证明我们的身体在生长的证据是( )。
A.长高了 B.换乳牙 C.我学会了做饭
49.以下不能证明我们的身体在生长的是( )。
A.从前的衣服穿不上了 B.脚变长了 C.会拖地了
50.身高一般用( )来表示。
A.千克 B.厘米
51.人的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在(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青春期 D.青年期
52.在做实验时,我们( )。
A.一定要注意实验第一,安全第二
B.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实验第二
C.不需要注意安全
53.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每天( )。
A.早睡早起 B.看电视 C.吃零食
54.我们可以用( )来准确测量我们的身高。
A.尺子 B.体重秤 C.手 D.以上都可以
55.预计毕业时的身高,我们不能依据( )。
A.毕业班的哥哥姐姐的身高 B.父母六年级的身高 C.父母现在的身高
五、实验探究题
56.如图所示,子萓和昊瑞一起玩“蝴蝶飞”的游戏,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蝴蝶”的身体应该用( )制作。
A.毛线 B.回形针 C.塑料笔帽
(2)“蝴蝶”能飞起来,是因为受到了( )。
A.拉力 B.磁力 C.推力
(3)如果在“蝴蝶”和磁铁中间放上( ),“蝴蝶”就不能飞起来了。
A. B. C.
(3)如果用条形磁铁的另一端靠近“蝴蝶”,蝴蝶( )飞起来。
A.能 B.不能
57.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区域中。
①毛绒玩具 ②铅笔 ③铁钉 ④易拉罐(铝制)
⑤磁铁 ⑥超市购物袋 ⑦玻璃杯 ⑧夹子
可以被磁铁吸引
不可以被磁铁吸引
六、实验探究题
58.下面是芳芳同学制作的自己身体的“时间胶囊”,请据此回答问题。
姓名:芳芳 性别:女
现在
推测毕业时
年齡
9岁
13岁
体重
25千克
65千克
身高
120厘米
150厘米
臂长
50厘米
63厘米
腿长
70厘米
85厘米
脚长
18厘米
20厘米
(1)这些推测中,有一项不合理,它是( )
A.身高 B.体重 C.腿长
(2)芳芳的推测依据不包括( )。
A.观察六年级的哥哥姐姐的身高、体重
B.对照自己的生长发育表,做出合理的推测
C.按成年人的标准推测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随着芳芳的成长,她要学会自立、自强
B.芳芳长大后就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C.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芳芳健康成长
59.肚子里也有声音,是咕噜、咕噜的声音。
图1
这是呼吸的的声音。
图2
(1)如图1中,小朋友听到的声音最有可能是( )发出来的。
A.肝 B.肠 C.心脏
(2)如图2中,小朋友听到的声音与( )联系最密切。
A.肺 B.肝 C.心脏
60.下图是莉莉在“抓尺子”游戏中记录的成绩,看图完成后面的问题。(尺子上端是1,下端是10,图中的点就是莉莉抓住尺子的位置)
莉莉一共测试了几次?(______)
莉莉第7次抓到的成绩是几分?(______)
③你从图中发现了莉莉在“抓尺子”游戏中的反应速度有什么变化?(_________)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常见的有环形磁铁、饼形磁铁、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等。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金属物质,橡皮和燕尾夹都是塑料,所以不可以被磁铁吸引。
2.C
解析:C
【详解】
磁铁能吸引含有铁一类(铁、钴、镍)物质的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磁性。木棒不能吸引铁钉。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能吸引铁钉,所以C符合题意。
3.A
解析:A
【详解】
磁铁能吸引含有铁一类(如:铁、钴、镍)物质的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磁性。下列物体中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铜丝,所以A符合题意。
4.C
解析:C
【详解】
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磁铁能吸铁,被广泛地利用在许多方面:冰箱门的封条、门吸、悬浮式列车、铅笔盒、皮包、指南针等。根据对磁性的认识,天然磁铁又叫磁石,磁铁除吸引铁制品外,还可以吸引铁、镍、钴等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铁钉,橡皮、木片不能被磁铁吸引。
5.C
解析:C
【详解】
A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正确 ;
B磁铁可以吸引其它磁铁,正确;
C磁铁只能吸铁,错误;磁铁还能够吸引镍、钴等物体。
6.B
解析:B
【详解】
很多磁铁都是根据它们的形状命名的,如条形磁铁、环形磁铁等。
7.C
解析:C
【详解】
铁钉和1元硬币中都含有铁或镍,能被磁铁吸引;玻璃不能被磁铁吸引。
8.C
解析:C
【详解】
A. 在磁铁与小车中间隔一个薄木板,磁力仍然可以发挥作用,所以A说法对的。
B. 磁铁吸引小车运动时,小车越接近磁铁,磁力的作用越大,小车的运动越快。所以B说法对的。
C.小车越接近磁铁,磁力的作用越大,小车的运动会越快。所以C说法错误。
故选:C
9.B
解析:B
【详解】
一般实验我们都必须多次测量,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所以在实验验证时,必须要做至少三组实验。甚至需要重复实验很多次。
故答案为B。
10.B
解析:B
【详解】
磁铁具有指示南北的作用。磁铁具有磁极,每一个磁铁有两个磁极,人们用字母S表示磁铁的南极,用字母N表示磁铁的北极。磁铁上磁力最强是两极,中间最弱,所以B符合题意。
11.A
解析:A
【详解】
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北极,用“N”表示;南极,用“S”表示。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端。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我们把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一般为红色;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一般是蓝色。
12.C
解析:C
【详解】
13.C
解析:C
【详解】
使用指南针的方法:1.水平放置指南针,让磁针自由转动;2.待磁针静止后,红色一端指的就是北方,白色一端指的就是南方;3.转动刻度盘,使刻度盘上的南(S)北(N)标识对准磁针所指的方向。此时,刻度盘上的方向就是实际的方向了。下列使用指南针的方法错误的是使用时指南针不放平也可以,所以C符合题意。
14.A
解析:A
【详解】
司南的勺柄指向南侧,勺子指向北侧。 司南是一种用于区分古代中国方向的工具,是古代中国工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物体磁性的认识的发明,所以A符合题意。
15.A
解析:A
【详解】
指南针外壳的材质,不能是铁,铁容易被吸引,导致指南针失灵。
二、选择题
16.B
解析:B
【详解】
磁铁的相同磁极会相互排斥,小车的右端和磁铁的左端磁极是相同的,因此小车会被推开。
17.C
解析:C
【详解】
铁块与铁块之间不会相互吸引。
18.B
解析:B
【详解】
小磁针的N极和条形磁铁的B端相互吸引,说明B端是S极,则A端是N极
19.A
解析:A
【详解】
图中的两块磁铁是同极相互靠近,是相互排斥的,故小车向左侧运动。
20.B
解析:B
【详解】
假设A端为N极,则B端为S极,B端与C端相互吸引,说明C端是N极,B端与F端相互排斥,说明F端是S极,所以D端和E端分别是S极和N极
21.C
解析:C
【详解】
22.D
解析:D
【详解】
23.A
解析:A
【详解】
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A图是一种磁悬浮用具,也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B图画板利用了磁铁的吸引作用,C图指南针是根据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24.B
解析:B
【详解】
身边有磁铁的地方:冰箱门边、门吸、指南针、喇叭、手机、电脑、银行卡、磁悬浮列车等。下列事物中没有用到磁铁的是灯泡,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磁铁和我们的生活,要求学生掌握磁铁的应用。
25.A
解析:A
【详解】
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根据指南针使用的方法,使用指南针时,要把磁铁放平,等磁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
26.A
解析:A
【详解】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条形磁铁中间部分的磁性最弱,两边的磁性最强。在条形磁铁中间的上面放一个钢珠,钢珠会掉下来或者滚向其中的一端,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磁铁,要求学生掌握条形磁铁中间部分的磁性最弱,两边的磁性最强。
27.B
解析:B
【详解】
由于条形磁铁中间位置的磁性最弱,将小钢珠放到条形磁铁的中间,它会受到磁极更强的磁力作用而滚向某个磁极。
28.B
解析:B
【详解】
相同磁极相互排斥,A项正确;球形磁铁也有两个磁极,B项错误;折断后的两部分是新的磁铁,各有两个磁极,C项正确。
29.A
解析:A
【详解】
30.B
解析:B
【详解】
三、选择题
31.C
解析:C
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从外表上看,人的身体从五官到四肢,具有完美的左右对称。
32.C
解析:C
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从外表上看,人的身体从五官到四肢,具有完美的左右对称。
33.B
解析:B
观察身体时,眼睛观察不到的身体内部结构可以用手摸一摸,耳朵听一听来进行观察。用手摸一摸可以感受到皮肤下面有:肌肉、骨骼、心跳(脉搏)、关节等等。用耳朵能听到心脏的跳动、肺的呼吸等等。听听身体发出的声音,你认为“扑通扑通”的声音是心脏发出来的,所以B符合题意。
34.C
35.C
解析:C
人体的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皮肤。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世界。把酱油和牛奶分别装入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瓶子里,我们可以用眼睛看颜色,用鼻子闻味道来区分。不能将它们分辨出来的方法是用耳朵听,所以C符合题意。
36.D
解析:D
人体的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皮肤。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世界。皮肤是人体的触觉器官、良好的“保护罩”、人体的“空调器”。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所以D符合题意。
37.C
解析:C
人体的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皮肤。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世界。视觉可以通过眼睛来感知,主要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明暗。嗅觉主要通过鼻子来感知,主要感知:物体散发的气味(清香、腥)。)味觉主要通过舌头来感知,主要感知:食物的味道(酸、甜、苦辣)。触觉主要通过皮肤来感知,主要感知:物体的光滑、粗糙、软、硬、干、湿、冷、热、疼痛等。厨房里有一瓶颜色相同的醋和酱油,我们可以用用鼻子闻一闻气味, 用嘴巴尝一尝味道来区分 ,所以C符合题意。
38.B
解析:B
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皮肤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感知冷热的功能,分辨颜色不是皮肤的作用,是眼睛的作用。
39.A
40.C
解析:C
通过鼻子闻,白醋是酸的,而矿泉水没有味道;通过舌头品尝,白醋是酸的,而矿泉水是没有味道的,可以将二者区分开来。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1.B
解析:B
真正的水果会散发出清香,但是仿真水果不会。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C
解析:C
“翻拍手”游戏要手和眼的配合,听觉基本用不到。
43.C
解析:C
听裁判的口令需要用到听觉器官,看电话的位置需要用到视觉器官,拿起电话需要用到触觉器官。
44.B
解析:B
在“抓尺子”游戏中得分越高者,反应越快。
45.B
四、选择题
46.B
解析:B
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一名18岁的男生身高大约是170厘米。
47.B
解析:B
铁制品会干扰指南针正常工作。
48.C
解析:C
人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生长发育一般包括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等几个时期。从出生到长大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变化的过程反映了人生长发育的规律。少年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外貌会发生变化,身高和体重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学会了做饭不能证明我们的身体在生长的证据。
49.C
解析:C
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前的衣服穿不上了,头发变长了,能证明我们的身体在生长;拖地是一项家务劳动,不能说明我们的身体在生长。
50.B
解析:B
身高一般用厘米来表示。儿童期的身高大约每年增长4厘米。到了青春期,便进入了第二个‘增长高峰’体重每年增长,2.5千克。
51.C
52.B
解析:B
我们在做科学实验时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态度,遵守实验室规则,才能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和实验结果的成功,我们在做实验时安全是第一位的。
53.A
54.A
解析:A
【分析】
尺子是用来准确测量长度的工具。
我们可以利用尺子来准确测量我们的升高。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5.C
解析:C
【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预计我们毕业时的身高的数据包括:毕业班的哥哥姐姐的身高以及父母六年级时的身高。
预计毕业时我们的身高,不能依据父母现在的升高。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五、实验探究题
56.B
解析:(1)B
(2)B
(3)C
(4)A
【详解】
(1)“蝴蝶”的身体应该用含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制作。
(2)“蝴蝶”能飞起来是因为回形针被磁铁吸引,受到了磁力。
(3)磁铁隔着过厚的物体就不能吸引形针了。
(4)条形磁铁的两端都能产生磁力。
57.③⑤⑧ ①②④⑥⑦
六、实验探究题
58.B
解析:(1)B
(2)C
(3)B
【详解】
59.B
解析:(1)B
(2)A
【解析】
(1)“咕噜、咕噜”是肠子蠕动的声音。
(2)呼吸的声音是肺发出来的。
60.5 反应速度越来越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