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云和畲族服饰特征与传承保护_黄叶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8084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0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云和畲族服饰特征与传承保护_黄叶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云和畲族服饰特征与传承保护_黄叶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云和畲族服饰特征与传承保护_黄叶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术交流,浙江云和畲族服饰特征与传承保护黄叶超陈敬玉摘要:文章从云和畲族服饰的现状调研入手,以浙江云和地区的传统畲族服饰为主要对象,通过社会学研究中的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对其服饰特征和现状进行了传承保护的相关研究分析,得出云和畲族服饰处在动态变化和模糊成长中的结论,认为云和县畲族传统服饰传承保护存在原生态服饰文化环境缺失的困境,并提出了从文化宣传、制度建设、深化研究、教育传承和活化使用五个层面 的合理建议。关键词:畲族;服饰;文化传承;传承保护:;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典型的散杂居民族,隋唐之际就已居住在闽粵赣三省交界的山 区,宋代才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

2、徙,约 在明清时开始大量聚居于闽东、浙南等地山区,浙闽 两省 的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九成以上。畲族传统服饰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畲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畲族服饰以物质实体的方式记录着千年来畲族发展的历程。随着现代杜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多祥性受 到猛烈冲击,适合民族服饰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剧变。民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不应局限于物质实体保存,更应该结合民族历史、地域、文化等因素探寻传统服饰的精神文化内涵,探索在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塑,使其合理、有效地融入当代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目前学界关于畲族饰文化和畲族服饰

3、传承保护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学术成果,如黄向春的畲族的凤凰崇拜及其渊源分析了畲族凤凰崇拜的来源以及凤凰崇拜在畲族服饰文化中的地位,从图腾崇拜的角度分析了畲族服饰精神文化内涵。闫 晶、范雪 荣、吴微微的畲族古代服饰文化变迁按照形制对畲族服饰进行梳理归类,为研究多民族的畲族服饰文化提供了理论借鉴。雷敏霞、雷冰帆的畲族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探析通过对畲族传统服饰现状的研究探讨,认为畲族传统服饰在顺应文化环境变化下应该借鉴现代服饰的某些因素,进行了畲族传统服饰在当代社会价值重塑的探索。学界目前对我国东南地区畲族的服饰形制、文化、保护措施、传承路线都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大部分学术成果都是聚焦于景宁畲族自治县,

4、关于云和县畲族相关的学术成果较为少见,云和县地处浙江省西 南部,在地理位置上,东邻丽水市莲都区,西倚龙泉市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北接松阳县。云和县畲族人口主要聚居在雾溪畲族乡和安溪畲族乡,周边地区都存在畲族,周边的畲族聚居地呈辐射状影响着云和县畲族服饰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和迁徙历程的影响】云和畲族服饰一直处于动态变化和模糊成长之中,部分传统服饰在使用中 出现形制杂糅、特征模糊的现象。黄叶超:浙江理工大学服裝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服饰研究。陈敬玉:博士,浙江理工大学服裝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服饰文化、服裝设计理论与 实践。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年度课題()阶段性成果;浙江省丝绸与

5、时尚文化研究中心培育课题()学术交流 一、云和畲族服饰特征据云和县志记载,畲族迁徙并定居云和已有凃年历史,畲民多数由福建省东部迁入云和,也有部分由福建迁景宁、泰顺等地,再迁云和,在历史上云和属于畲族的聚居地。畲族在族群发展过程中不断与 周边其他民族交融,加之受聚居地环境、气候影响,导致不同地区 的畲族传统服饰呈现不同的样式和搭固。云和县和景宁畲族自治县同处浙江西 南部,云和县畲族女装在头饰、衣襟装饰上与景宁地区的畲族存在一定的差异,下装款式和形制贝比较接近,围裙和织带与景宁地区比较相似。近现代云和大部分畲族男装都趋于当地汉族男子着装方式。迁徙至浙西南一带的畲民服装样式相对迁徙到福建地区的服装祥

6、式较简洁。笔者通过实地走访云和当地的畲族服饰文化陈列馆和博物馆,调查分析传世实物,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例如云和县志、畲客风俗等,总结归纳出了云和畲族饰特征:近代云和男子穿大襟无领短衫,不戴头巾或帽子,出门戴尖顶箬笠,上山会穿戴綁腿和草鞋。近代云和妇女将发髻盘在脑后,戴头冠,穿着镶有花边的衣衫和高鼻绣花鞋,下身围拦腰,腰间朿花带,如图云和畲族女性盛裝款式特征戶标,裹三角形綁腿,戴银项圈、耳环、手镯、戒指,畲族男女老幼四季常穿木鞋。(一)头饰畲族的首服名为“凤凰冠”,其中又以景宁地区的“雄冠式”和丽水云和等地的“雌冠式”为主。云和式的顺冠由发冠和发簪组成,发冠由银片构成,发冠底部镂空,发冠头尾银片

7、有独特造型,两侧银片镶嵌珠链,凤凰冠靠发冠上方的三角形支架支撑,三角形支架上包裹红色布料。在佩戴使用时,发簪需要插到 头发中,用布带把额头头发襄住,以保证造型不变,在干活时珠链需要塞入头发中,保证行动自如,平时珠链则放在头发两侧,结婚时珠链需要挂到新娘的面前。(二)上衣云和县畲族女上衣前片和后片长度相等,面料为青色麻料或者青蓝色麻料,上衣为右祍大襟结构,采用中国传统平面十字结构,整件衣服由片面料拼缝构成,上衣的领子、门襟、袖口和侧边内侧都使用了贴边工艺,上衣的立领,连袖,右衽,收腰,侧边开衩。领口及襟边镶浅蓝色滚边或花边,大襟边贴镶彩色织带,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这些花边可以增加领子、门襟、袖口的

8、耐久度和耐磨度。(三)腰饰云和县畲族妇女平时穿着围裙,畲族女性会根据场合和下装来选择搭配的腰饰。腰饰分为 两种,一种是畲族妇女自己手工织造的蚕丝锦带,在使用时会将锦带横向对折綁在腰上并且打结,锦带两头缀有左右的流苏。另一种腰饰则 为极具畲族民族特色的织带,织带通常使用丝线和棉纱线作为原材胖工编织而成,宽度大概,并且织带中 间会綉有畲族代代相传的纹祥。(四)下装畲族传统服装通常搭配为上衣下裳,少部分地区的畲族下装为裤子。云和县男性畲族下裝服饰趋于当地汉族男性穿搭,女性穿青蓝色麻料裙子,裙子下摆部分镂空并缀有流苏,裙子腰部处进行拼接设计,通过增加腰部处的厚度来增加裙子的耐磨度,栏腰放在腰部的拼接布

9、料的位置。二、云和畲族服饰的保护与使用现状()云和畲舰饰现状笔者在走访考察云和县雾溪畲族乡和安溪畲族乡时,采访了当地畲族村民,了解到当地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穿着畲族传统服饰的频率并不高,在村民家中很难找到畲族传统服饰。同时考察了云和县的两个博物馆,雾溪畲族民俗文化展示馆和沈岸村的畲族饰陈列馆,发现在雾溪畲族民俗文化展示馆内展览的部分畲族传统服饰属于畲族服饰,这些新制畲服存在着形制不清和工艺简化的问学术交流 题。笔者采访沈岸村畲族服装陈列馆馆长蓝文鑫,蓝文鑫馆长根据多年收集畲族传统服饰的经历认为:景宁畲族自治县作为丽水地区最大的畲族聚居区,周边县市的大部分畲族饰需求都到景宁购买,景宁当地民族服饰制作

10、作坊不会对不同地区的畲族饰形制加以区分、异化,而是统一售卖景宁式畲族传统装或者经过多民族元素杂糅的服裝。这些新制畲族服饰大部分都受到了现代服饰文化的濡化。畲族传统服饰作为畲族古老文化的见证,在畲族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裝饰图案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近现代新制畲服在制作中没有严格按照云和畲族传统服饰的地域特征,而是与现代服裝、不同支系畲族和同地区的其他民族产生了形制杂糅的现象,例如霞浦式传统畲族服饰和云和式一样,都镶有花边,但是霞浦式比云和式分得更加细致,分为东入式和西入式,这些细微的差异在制作中经常被忽略。作为民族的“活化石”,畲民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很少穿着畲族传统服饰,只有在特定节曰或

11、地点才会穿着传统畲族饰,并且传统畲族服饰穿戴复杂,逐渐不适宜现代快节奏生活,传统畲族饰的使用逐郝肖散。保存完整的云和畲族传紐饰传承实物由于环境、年代、民族习俗的影响已很难见到,现代云和新制畲服失去了地域特征,出现了形制杂糅的现象。云和传统畲族服饰现状存在传世实物少、新制畲月挪制杂糅模糊不清的现状,随着社会加速发展,云和传统畲族服饰的使用环境逐渐消散,云和传统畲族饰的传承保护陷入困境之中。(二)云和畲族传统饰保护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加速发展,传统的畲族服饰正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视线,究其原因,笔者结合了文献分析、实地考察、访谈记录得出云和畲族传统服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点:、民族丧葬习

12、俗导致传世实物难以保存。贵溪县志记载:畲民遭亲丧,舁棺至山麓火化之,拾其骨,请于主人求隙地葬,不起坟。畲族的丧葬习俗是畲民去世更衣的时候必须穿着个人服装,也就是传统服女性过世时收殓入棺的寿衣必是出嫁时当新娘子时的嫁衣。这就导致了畲族传统服饰的传承数量少,并且很难完整地保留传承下来、传统服饰文化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文化多元化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加快,传统畲族服饰由于其功能性和文化性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处于式微的地位,同时穿着频率降低,传统服饰手工艺制作手段被遗忘,人们对畲族文化的忽视导致传统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步履衡艮。、畲族支系众多容易导致形制混淆。畲族不同支系畲族聚居集中,传统畲族饰

13、在不经意间受到了多民族元素的杂糅,导致了畲族传统服装在本民族不同支系和不同賊之间雜不清,畲族传舰饰逐渐失去職性特点。、民族发展进程中受到的时代政策限制。民国时期,云和县畲族由于时代政策原因,穿着畲族传统服饰的习惯被改变,畲族被要求与汉族一样都穿着汉福建的福安、罗源地区没有受到政策影响,所以福建地区 的畲族传统服饰传承保护相对完整。据云和县志记载:“民国年(),县政府下令取缔畲族所谓不良装饰(妇女头冠、服饰),以两月为限,劝导不改者,罚银洋元以上至元以下,并当场没收其装饰”。民国年(),浙江省拒毒委员会下令禁止畲民穿戴服饰,禁说畲语。、部分传统畲族服饰逐渐不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畲族为了适应之前的

14、环境,常穿戴綁腿,并且畲族传统服饰款式、祥式复杂,穿戴整套畲族传统服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这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相悖。笔者采访了年龄较大的老一辈畲族,传统畲族凤凰冠由于其戴法需要包裹头发,戴久了会让女性额头脱发掉发。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当代审美潮流,畲族慢慢开始不穿着民族传统服饰。三、云和畲族传统服饰保护雜畲族传统服饰目前在各民族聚居区 的保护一般通过途径:博物馆保护、命名式保护和立法保护。相对来说服饰实物、器具等有形的物质性文化的保护工作相对较为重视,对于习俗、节日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相对不足。云和畲族传统饰想要走出传承保护的困境,就需要在做好服饰实体保护工作的同时,保护好相应的文

15、化环学术交流境,文化的生存发展需要适应的文化环境,在做好前期保护性整理畲族传统饰资料的情况下,加 大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例如确保“三月三”活动的开展,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时加入当地畲族民族元素。只有做到 文化环境和民族意识一起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畲族传统饰。结合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提出以下几点传承建议。、通过舆论导向和媒体平台重建畲族文化环境,加大畲族传统?饰文化宣传力度。通过舆论导向引导民众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唤醒群众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做好畲族饰文化的宣传工作,通过媒体媒介让畲族文化融入生活之中,同时加强一些民族文化习惯和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恢复畲族文化环境,还畲族服饰赖

16、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完善畲族文化保护机制,构建畲族文化传承体系。建立完整的畲族文物保护机制,和周边畲族地区共同建立畲族传统饰保护联盟。根据地域设立畲族不同支系的博物馆,将博物馆作为源头,在展览 畲族传统饰文物时标注地域特征或者特色。建立和 完善畲族传承人机制,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物质支持和政策支持,传承人机制能切实保护和发展畲族传统手工艺。通过传承人、博物馆建立起由点到面的畲族文化保护网络,建立畲族文化保护传承新体系。、加强固态保护,深化畲族服饰相关研究深度和广度。对畲族服饰进行系统的整理和 发展脉络的梳理,梳理研究云和县和周边各地畲族的服装形制和特征,建立畲族服饰文化相关的资料库。通过建立

17、资料库,完善固态保护资料的方 式来保持云和及其周边畲族的服饰文化多样性。通过地域性特点来区别不同地区的畲族装,增强当地畲民的服装认同感。、通过教育体系传承畲族文化。从学校教育层面,将畲族文化融入教学中,例如将畲族民歌等畲族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编成地方教材,列入民族中、小学教学计划工作,让孩子们从小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在高校的相关设计、艺术类专业,从现代化设计转化的角度来倡导高校学生对畲族服饰文化进行设计转化,进行畲族相关的设计实践,举办相关的民族装设计大赛,例如年到年景宁畲族自治县连续举办了三年畲族饰设计大赛,这些举措对畲族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活化畲族服饰使用场景,促进畲服服饰

18、文化活态传承。賦予畲族传统饰元素使用语境,寻找畲族传统饰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重塑,提高畲族饰元素在日常文化生活中的占比,可以借鉴学习景宁畲族自治县在年发起的“振兴畲族饰”的行动,这次行动建议所有在行政事业单位窗口工作的畲族千部,以及从事旅游、酒店等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建议穿着畲族裝,通过提高畲族传统饰元素、文化在文化生活中的占比,激发畲民保护畲族文化的意识。结论和展望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陕节奏的生活对民族饰使用环境造成巨大冲击,畲族传細艮饰原生态的生存环境在现代文化冲击下逐渐消散。云和地区畲族传统月艮饰开始出现形制杂糅的现象,如果不加以重视,云和地区畲族传统服饰将逐渐失去地域性

19、特征。只有及时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对云和畲族传统服饰进行合理保护和有效传承,云和传统畲族服饰才能继续发展,融入当代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注释:陈窃:艺术人类学视角下 的畲饰调查研究?丝绸,年第期,第七页黄向春:畲族的凤凰崇拜及其渊源广西民族研究,年第期,第页闫晶,范雪荣,吴微微:畲族古代服饰文化变迁纺织学报年第期,第页雷敏霞,雷冰帆:畲族民族饰的传承与发展採析丽水学 院学报年第碟,第页方泽明:畲族“凤凰装”释源及其影响?裝饰年第第页仇华美:畲族凤凰装及其文化探析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第期,第页云和县志编 幕 委员会:云和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年,第页雷志良:畲族饰的待点及其内涵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满,第页张萌 萌:畲族传统凤凰裝的服饰特征与传承保护西部皮革第期,第页李艳:加强 文化遺产保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一淺谈畲族文化的现状与保护?科技创新导报,第满,第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