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水路运输的优点:(1)水路运输利用天然水系,不占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水路运输的运载工具容量大,运输成本低(3)水路运输沟通全球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4)引导集装箱运输的发展2.水路运输的缺点:(1)运输速度慢,迫使旅客运输向其他运输方式转移,水上客运不断萎缩(2)运输线路受水域的限制,难以单独完成全程运输3.港口的作用:(1)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港口是水路运输和水水运输的换装点,实现货物在船舶与车辆(或其他船舶)之间的换装作业。(2)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港口本身是从事工业的重要场所。工业,尤其是对运输有较大依赖的制造业离不开高效率的
2、港口。(3)港口成为综合物流的中心:港口处于各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也是货物和信息的集散地,因此,正是从事现代物流服务的最佳场所。(4)港口在其所参与的供应链中发挥作用:港口的发展已经不是孤立的了,它取决于与之相关的航运、集疏运系统以及货主之间的协调性。(5)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经济活动在以港口为中心的地区得到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们汇聚在那里,就会形成新的城区。(6)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4.港口的定义:(1)港口: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港口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港区组成。(2)港区:港区
3、是指港章中规定的并经当地政府机关划定的港口范围。一般不包括所属小港、站、点。港区可分为:营运港区和规划港区。营运港区是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港口区域。规划港区是指根据港口规划为港口进一步开发、建设划定的具有明确界限的预留水域和陆域。(3)码头:指仅船舶靠泊,货物装卸和旅客上下的水工建筑物(4)港口设施:指港口内为港口生产、经营而建设和设置的构造物和有关设备,分为港口公益性设施和港口经营性设施。5.港口分类:(1)按用途分:.商业港:供商船进出使用的公共性质的港口.工业港:附属于某工矿企业的,主要为企业自己使用的港口(货主码头).军用港: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避风港:具有良好的天然地势,为船只躲避
4、台风等灾害而设置。6.世界上的港口大致可以分为:支线港、中转港、腹地港7.集装箱专用码头的分级:集装箱专用码头按照其所能接卸集装箱船舶的船型,划分为A型、B型、C、D、E五种。A型最低,装卸条件需满足5000DWT(载重箱量500TEU左右)的集装箱专用船舶满载时作业要求即可,并且以此类推,B、C、D、E型的码头分别需满足10000DWT(1000TEU)、 30000DWT(3000TEU)、 50000DWT(5000TEU)、 70000DWT(6000TEU以上)的集装箱专用船舶满载时作业要求的集装箱码头。8.国际航运中心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强大的腹地经济实力,充沛的进出口货源。(
5、2)区位条件优越,集疏运畅通(3)为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国际大都市。(4)具有发达健全的航运市场,航线密集、运量巨大(5)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高效优质的航运服务(6)具备积极扶植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9.国际航运中心的特征:(1)港城互动 (2)区域协同 (3)功能导向(指港口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功能定位)10.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和演变(1)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货物的运输与集散(2)第二代国际航运中心:加工增值(3)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资源配置中心11.国内外区域港口一体化:(1)纽约与新泽西港的合并(2)洛杉矶与长滩港的整合(3)欧洲海港组织(4)德国汉堡港和不莱梅港(
6、5)东京湾港口协调发展(6)厦门、漳州两港合并(7)广西三港统一(8)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模式第二章12.现代港口功能的演变:(1)第一代港口是1950年以前的港口,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装卸-储存-换装点)(2)第二代港口是1950年代至1980年代,其功能除具有第一代港口的功能外,又增加了使货物加工增值的工业、商业功能。(3)第三代港口是1980年代以后,其功能除了第一、第二代港口的功能以外,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港城-物流中心)(4)第四代港口是1999至今,是在兼容第三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作为港口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
7、的互动,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的作业和敏捷的柔性服务,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13.柔性化港口的定义:港口的柔性化定义为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能够快速响应运输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对港口差异化的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化的作业与敏捷化的服务,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具有高度柔性化特征的多功能的运输平台。第三章14.世界港口的管理模式:当前世界各国港口管理的模式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种:(三种趋势)(1)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管理的港口(2)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共同管理的港口(3)私人企业经营的港口15.地主港管
8、理模式:(1)地主港模式内涵:所谓地主港模式,就是指政府委托特许经营机构代表国家拥有港区及后方一定范围的土地、岸线及基础设施的产权,对该范围内的土地、岸线、航道等进行统一开发,并以租赁方式把港口码头租给国内外港口经营企业或船公司经营,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特许经营机构收取一定租金,用于港口建设的滚动发展。16.地主港模式的实现方法:(1)私有化经营方案:通过直接出售、转让或租赁港口所有权,使港口、港口服务或港口经营等实现私有化。(2)建设运营移交(BOT)方案或者转让经营转让(TOT)方案。在方式中,特许权所有人要负责提供所有的营运设备,包括运输装卸工具、房屋建设和码头。17.发展地主港模式的
9、优点(了解):(1)兼顾了政府和企业的利益(2)提高了港口效率(3)确立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长远的固定投融资渠道。(4)不仅可以满足港口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作用(5)促进港口能力的充分利用。(6)适应国际港口管理的发展趋势(7)适应国际港口管理的发展趋势18.发展地主港模式的缺点:(1)国家管理难度加大(2)会出现垄断和同业联盟(3)私有企业的经营往往缺乏前瞻性19.港口私有化的概念:私有化就是把公共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租赁或出售给民间。公共财产不管是完全出售,或其产权仍归公有,而是以协定或租赁方式将管理经营权授给私人的各种形式,均可成为“私有化”。20.中国进行的港口
10、体制改革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行“政企分开”(2)“一城一港一政”的管理模式(由港口法确定)(3)确立港口经营人的独立的民事法律地位(4)现代港口企业制度的确立21.组建区域港口企业集团的必要性(1)有利于港口功能互补,增强整体优势(2)有利于港口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程度(3)有利于规范经营,防止恶性竞争(4)有利于提高水运业在匀速市场中的竞争实力(5)有利于开辟国际干线班轮航线,提高我国船公司国际海运市场竞争力(6)有利于港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港口企业经营机制(7)港口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第四章:22.港口规划管理:港口规划分为两种,包括港口布局规划和港口总体规划(
11、布局规划总体规划)23.港口引航:24.港口行政性收费:(1)港口建设费(2)港口岸线使用费25.完善港口行政性收费的措施:(1)港口行政性收费的原则、制订要以地区的经济发展为重,而不能仅仅从港口的利益出发。(2)实行规范化管理。(3)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港口行政性收费约束机制(4)实行征收和使用分离的原则港口法自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第五章:26.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方案(1)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是沿海港口的空间分布规划,也是最高层面的港口规划。具体方案是:将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强化群体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作用,形成煤
12、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第六章:27.港口经营人:(1)所谓“港口经营人”是指在港口从事装卸、仓储、驳运、拖带服务等港口业务的港埠企业、单位和个人。28.港口经营人的责任:(1)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港口经营人可以不负赔偿责任:.不可抗力.货物的自然属性、固有缺陷或者合理损耗.货物包装不良或者标志欠缺、不清.委托人或其受雇人的过失.其他非港口经营人或其受雇人的过失(2)港口经营人对货物的蔑视或者损坏所负的赔偿责任,以下列规定的数额为限:国际运输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按照货物件数或者其他货运单位计算,每件或者每个其他货运单位为666.67计
13、算单位,或者按照货物毛重计算,每公斤为2计算单位,以两者中赔偿限额较高的为准。29.港口业务委托人和提货人的责任:(1)提货人未将货物灭失或者损坏的情况书面通知港口经营人的,或者货物灭失或者损坏的情况非显而易见的,在货物交付的次日起连续7日内,集装箱货物交付的次日起连续15日内,提货人未提交书面通知的,此项交付视为港口经营人已经按照港口业务合同的记载和货物状况良好的情况交付。(2)港口经营人自向提货人交付货物之日起连续21日内,未收到提货人就货物延迟交付造成经济损失而提交书面通知的,不负赔偿责任。(3)货物在港堆存期限届满后60日无人提取的,或者委托人书面通知港口经营人拒绝提取的,由港口经营人
14、依法申请拍卖。第七章:码头企业运营管理:30.码头运营活动的特点:(1)产品的特殊性(2)生产的不平衡性(3)生产的连续性(4)装卸组织的协作性(5)货物运输信息的集聚性(6)生产调度的层次性31.港口生产过程组织的任务:(1)保持港口畅通,加速车、船、货的周转(2)保证按期、按时、安全优质地完成车、船装卸任务(3)充分合理运用港口资源和一切技术手段完成生产任务(4)加强港口生产过程相关的各部门间的合作32.港口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的内容主要包括:(1)生产任务与能力之间的平衡(2)船舶运输任务与港口通过能力的平衡(3)港口内部的平衡(4)生产与建设的平衡(5)基本生产与辅助生产之间的
15、平衡(6)其他平衡33.P229算例1、P232算例3、P234算例4、P236算例5、6、7、834.设备的物质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的特点(了解):(1)自然寿命又称物质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起到因物质磨损而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其长短同设备的制造质量和使用、维修工作有着直接关系。(2)根据设备使用的相关费用来决定的设备寿命就叫做经济寿命。(3)技术寿命又叫有效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因物质磨损而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第八章:码头企业劳动管理35.工时消耗分类:(1)定额时间:基本作业时间:指直接用于完成生产任务,实现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辅助作业时间:指为了实现基本作业而进行的辅助
16、性作业所消耗的时间。包括:准备与结束时间、生产过程中断时间。生理需要时间:包括工班时间内吃饭、休息等消费的时间。(2)非定额时间: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时间损失:调度不当、劳动组织不当、装卸工具不全等工人责任造成的损失时间:工人偷懒犯浑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损失时间:气象原因等36.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1)经验估工法:指由技术人员、定额员和有经验的工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考虑到生产技术条件来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2)统计分析法:根据一定时期装卸该种货物实际消耗的公式原始记录资料,通过一定的整理加工来制定定额的方法。(3)技术查定法:根据先进合理的技术条件、组织条件和工艺方法,在尽可能充分利用生产潜力的基础
17、上,通过分析、设计、计算而制定定额的方法。(4)类推比较法:以某一货种在某一船型的某一操作过程的典型定额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推算另一货种在相同船型、相同操作过程的定额制定方法。第十章:港口作业评价指标:37.吞吐量指标:货物吞吐量是指经由水运运劲、运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38.装卸自然吨:装卸自然吨是指进、出港区并经装卸的货物数量。39.操作量:操作量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的货物数量,计算单位为操作吨。40.操作系数:用于测定每吨货物在本港各作业区内的平均操作次数。如果港口全部作业都以直取的方式进行,则操作系数=1;如果港口有部分作业以间接方式进行,则操作系数1公
18、式为:K操=Q操/Q自;Q操:港口货物操作量;Q自:港口货物装卸自然吨41.船舶在港停泊时间的组成:(1)生产性停泊时间:指船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停泊时间。(2)非生产性停泊时间:指由于运输、装卸组织工作不删,或因货物不能按时集中等运输生产过程中非必需的停泊时间。(3)自然因素引起的停泊时间:指因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停泊时间。42.港口通过能力:(1)港口理论通过能力就是港口饱和通过能力或最大通过能力。(2)港口理论通过能力是指港口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在港口设施为既定和劳动力为一定时,在一定的组织管理条件下,最大限度利用港口各生产要素所能装卸的一定结构的货物的自然吨数。(3)港口营运通过能力是指港口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在港口设施为既定和劳动力为一定时,在一定的组织管理条件下,港口各生产要素在合理程度的利用时所能装卸的一定结构的货物的自然吨数。P营=P理 K合;P营:营运通过能力;P理:理论通过能力;K合:设备合理利用率43.综合通过能力:泊位通过能力先按单一货种、单一船型按下列公式计算出综合通过能力。P=1/(ai/pi);ai:第i种情况占总通过能力的比重;pi:仅装卸第i种情况的泊位通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