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南方医科大学2010级经济学(医药贸易与管理方向)W洋1.简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解答:(1)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第一,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四,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可概括为如下三点:其一,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其二,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其三,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即以货币
2、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2.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解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微观经济学表明,理解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假设个体追求其最大利益。所以,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应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假设。所谓理性预期是经济当事人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用通俗的话说,理性预期假设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
3、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市场出清的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选择迅速进行调整,使相应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或趋向于相等。自然率假说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3.推导卢卡斯总供给曲线。解答:一个典型企业i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yih(PiP)y其中yi为企业的产量,Pi为其产品的价格,P为价格总水平,y为企业的潜在产量,h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偏离的一种反应,h0。用Pe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P的估计,从而有yih(PiP
4、e)y(1)进一步地,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假定按下式进行Peb(Pi)(2)式(2)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社会的有关机构预测并公布的价格预测值;另一部分是企业根据其经验对预测值的调整,参数b为调整系数。将式(2)代入式(1)并整理,得yih(1b)(Pi)y从整体上看,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将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设整个经济的生产由n个像企业i的企业组成,则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ynh(1b)(P)y*(3)式(3)即为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其中y为总产出,P为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y*为经济的潜在产量。卢卡斯总供给函数表示,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
5、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经过系数的合并,卢卡斯总供给函数通常写为yy*(PPe)其中参数0,Pe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4.推导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解答: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可以用图221推导出来。其中,图221(a)中的Nd和Ns分别表示劳动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它们都是实际工资的函数。然而,在事实上,劳动的需求方面所支付的和劳动者所得到的只能是货币工资。因此,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都必须使用一定的价格指数P去除货币工资才能得到实际工资。图221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厂商在决定他所支付的实际工资的大小时,应该用该厂商的产品的价格去除货币工资。因为本书的微观部分已经说明,对厂商而言,只
6、要劳动的边际产品(代表劳动给厂商带来的利益)大于他为得到这一劳动所必须支付的价格(即劳动的实际工资),他便会增加雇用的人数直到代表利益的边际产品与代表支付的实际工资相等。这就是说,每一行业的厂商都会使用本行业产品的实际价格去计算他所支付的实际工资的大小。既然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全部都由厂商经营,那么,厂商整体必然会用实际存在的价格指数或价格水平P去计算实际工资。从供给方面来看,图221(a)中的Ns当然也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在劳动者用什么样的P去除W以便得到实际工资的问题上,新凯恩斯主义认为,不论劳动者是否知道实际价格水平为多少,劳动的供给曲线所使用的P只能是在签订合同时他们所预期的价格Pe。正是根
7、据一定的Pe,劳动者的代表(工会)才与厂商通过讨价还价达成了工资协议(即规定货币工资W的大小)。一方面,协议一经签订,不论客观情况如何,双方都必须遵守,这就是说,在合同期内,根据Pe而决定的W是黏着不变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期间,实际价格水平可以经常变动,而整个社会的厂商是按实际价格水平P来决定对劳动的需求的。假定P正好等于Pe,如图221(a)中的Ns所示,N是根据与Pe相等的P所作出的劳动需求曲线。由于PPe,所以Ns和N相交于点E0。该点表示的价格水平P和就业量N分别为P和充分就业的就业量N。将其代入生产函数可得图221(b)中的点E0,从而相应的充分就业的产量为y,于是在图221(c)中
8、可找到与P和y相对应的点E0,该点便为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的一点。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厂商雇用劳动的实际数量取决于W和Nd的共同作用。例如,在工资合同期内,价格水平从P上升到P1,这时图221(a)中的劳动需求曲线从N移动到N。由于W已为合同所规定,不能改变,为了取得最大利润,厂商只能根据既定的货币工资W和新的劳动需求曲线N来决定雇用的劳动数量。由图221(a)所示,这时厂商实际雇用的劳动数量为N1,从而产出数量为y1。于是,在图221(c)中可得到与P1和y1相对应的点D。如果实际价格水平PP2,则Nd曲线处于图221(a)中N的位置。按照同样的步骤便可找出N与W两线的交点E2所决定
9、的N2,于是在图221(c)中又得到点F。总之,在工资具有刚性或黏性的情况下,由不同的P可得到不同的N,根据这些不同的N便可在图221(b)中得到不同的y,从而可在图221(c)中找到不同的点(如点E0、点D、点F等),用一条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图221(c)中的曲线ASK,这便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5.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解答:这一问题最先由基德兰德(F.E.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C. Prescott)在1977年提出。简单地说就是,决策者(政府)最初实施一项最优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下一阶段会出现使决策者改变计划的动机,即今天的决策不再适合
10、明天了,这就出现了时间的不一致性。特别地,有时决策者能够通过前后不一致把事情做得更好。6.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解答:附加预期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为e(uu0)用PP1代替,用PeP1代替e,其中P为价格水平的对数,P1为上一期价格水平的对数,Pe为预期价格水平的对数,则上式化为PP1PeP1(uu0)即(uu0)PPe(1)另一方面, 根据奥肯定律有(uu0)(yy*)将上式代入 式(1) , 经整理, 得yy*a(PPe)(2)式(2)即为所求的总供给曲线,其中y为总产量,y为潜在产量。7.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有何区别?解答: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
11、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而适应性预期只是表明,人们在形成对现期的预测价格时,要考虑上一期的预测误差,当上一期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时,对下一期的预期价格要相应地减少;反之,则相应增加。8.黏性价格假定有什么重要性?解答:价格黏性是指价格不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价格黏性的重要性在于:价格是否有黏性的问题可以转换为市场能否出清的问题,即市场机制是否有效的问题。价格有黏性时,市场不能出清,市场机制失灵,只有政府干预才能纠正市场的无效性。9.效率工资理论与工资黏性有什么关系?解答: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依赖于厂商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工资削减会降
12、低劳动生产率,引起单位劳动成本的提高。为了保持效率,厂商愿意支付给工人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效率工资是指努力程度对工资的弹性为1的时候的工资。在这个工资水平上,能使劳动效率达到最高。在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中,效率工资是一种解释工资黏性的重要理论。10.说明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解答: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察是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并结合长期劳动合同的交错性质来说明的,如图222所示。图222假定经济起初位于总需求曲线AD0和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ASK0的交点上,这时价格水平为P0,实际收入为y0。假定经济受到总需求冲击,例如,由于企业对将来收益的预期发生变化而减少了投资需求,
13、全球经济的萎缩使净出口需求减少,增税、政府支出的减少或货币供给的减少等引起了总需求的减少,反映在总需求曲线上,则是总需求曲线从AD0向左移动到AD1。现在假定劳动市场的工资合同为期3年,且每年都有占合同总数1/3的合同需要重新签订。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当总需求曲线移到AD1后,实际收入下降到y1,价格水平亦下降到P1,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批劳动合同被重新签订为止。在第一批占总数1/3的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劳动供求双方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资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ASK1,这时价格水平下降到P2,实际收入增加到y2。到了需求冲击后的第2年,当第二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劳动
14、供求双方又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资又使短期总供给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到ASK2,相应地,价格水平下降到P3,收入增加到y3,类似地,到了第三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ASK3,这时,价格水平下降到P4,而收入则恢复到了总需求冲击前的充分就业的水平y0。按照上述分析,在新凯恩斯主义看来,整个经济经历了3年左右的衰退。这便是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作的解释。11.说明宏观经济学目前的主要共识。解答:目前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共识有以下四点:(1)在长期中,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了它的国民的生活水平。(2)在短期,总需求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产量。(3)在长期中,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但它并不影响失业率。(4)在短期中,控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12.给出两个西方学者将微观经济学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例子。解答:例如:(1)在国际经济中,关于倾销的经济分析主要运用的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不完全竞争的理论。(2)在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理论分析中,也用到了不完全竞争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