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动产数据整合检查验收实施详尽细则
***不动产数据整合检查验收办法
实 施 细 则
***不动产登记管理局
**年**月
目 录
1、总则 - 1 -
1.1制定细则的依据和目的 - 1 -
1.2开展检查验收工作的主要依据 - 1 -
2、检查验收的组织方式 - 2 -
2.1主体与责任分工 - 2 -
2.2检查验收工作的组织形式 - 2 -
2.2.1定期工作督导检查 - 2 -
2.2.2阶段性成果检查 - 2 -
2.2.3总体成果验收 - 3 -
3、专项成果检查 - 4 -
3.1专项成果检查的组织方式 - 4 -
3.2专项成果检查的主要内容 - 4 -
3.2.1档案整理成果检查 - 4 -
3.2.2权籍调查成果检查 - 5 -
3.2.3不动产测绘成果检查 - 5 -
3.2.4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建设 - 6 -
4、总体成果验收 - 7 -
4.1总体成果验收的方法 - 7 -
4.2总体成果验收的组织方式 - 7 -
4.3 总体成果验收的主要内容 - 8 -
4.3.1工作保障落实情况检查 - 8 -
4.3.2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完成情况检查 - 8 -
4.3.3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成果完成情况检查 - 9 -
4.3.4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化建设成果完成情况检查 - 9 -
4.4验收程序 - 9 -
4.4.1准备工作 - 10 -
4.4.2确定抽样样本 - 11 -
4.4.3内外业检查 - 11 -
4.4.4形成检查验收报告 - 12 -
4.4.5检查验收中止 - 12 -
4.4.6检查验收中止 - 12 -
4.4.7检查验收后处理 - 13 -
1、总则
1.1制定细则的依据和目的
(1) 依据:为全面贯彻落实《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要求,根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2)目的:加强对不动产登记建库工作的检查指导验收,强化工作质量管理,稳步扎实地推进我市不动产数据整合建库工作。
1.2开展检查验收工作的主要依据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
—《不动产登记数据汇交规范》;
—《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交换规范》;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接入技术规范》;
—《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规范》;
—《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服务规范》。
2、检查验收的组织方式
2.1主体与责任分工
(1)检查验收工作的主体
不动产数据整合成果验收工作由***不动产登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2)检查验收工作的责任分工
不动产数据整合成果检查验收工作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采取县级自查、自验,市级验收的方式,分级分工负责开展工作。
2.2检查验收工作的组织形式
成果检查验收应将工作进程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主要采取以下三种形式开展工作:
(1)定期工作督导检查
(2)阶段性成果检查
(3)总体成果验收
2.2.1定期工作督导检查
县级不动产登记管理局应定期组织开展整体工作进度与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
2.2.2阶段性成果检查
(1) 阶段性成果检查目的和要求
实现不动产数据整合质量控制,重点是对完成的各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完整性、合规性等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每一环节成果质量达标,实现全程质量控制目标。
(2) 阶段性成果检查的主要内容
阶段性检查应以项目作业单位中标标段为检查单元,检查节点划分为准备工作、权属调查、不动产测绘数据核查、成果审核入库、房产信息核查、成果整理等阶段。
(3) 阶段性成果检查的主体和程序
阶段性检查工作由县级不动产登记管理局组织开展。各项目技术作业单位在完成每一阶段性任务后,应向县级不动产登记管理局提出申请,由县级不动产登记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阶段性成果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2.2.3总体成果验收
县(市、区)全面完成不动产数据整合工作任务后,由县(市、区)不动产登记管理局对全县工作组织开展全面自查、自验。完成县级自检和核查后,以县级为单位向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提出总体成果验收申请,由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组织进行总体成果验收。
3、专项成果检查
专项成果检查是指必须采用专门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法,对按工序可以独立开展工作成果质量检查的关键工作环节,实施的专项质量检查工作。专项成果检查工作以县(市、区)为单元开展。专项成果检查工作可结合阶段性成果检查工作进行,也可专项开展,目的是为整体质量把控和项目竣工验收做好准备。
3.1专项成果检查的组织方式
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成立专家组,组织专项核查。专家组专家的专业背景应涵盖土地管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档案管理、信息化等领域,在核查时,应对项目承担单位的成果进行核查,靠实专家责任,形成核查报告,由专家组签字确认。
3.2专项成果检查的主要内容
(1) 档案整理成果检查
(2) 权籍调查成果检查
(3) 不动产测绘成果检查
(4) 数据库及信息系统检查
3.2.1档案整理成果检查
(1) 各县区要按照国家和省上制定的不动产数据整合档案管理办法和细则,以及国土部颁布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要求,形成全面、规范的纸质和数字化两种形式的档案成果。
(2)档案整理成果的质量与不动产数据整合成果质量息息相关,在调查前要对档案的质量进行一次检查,重点对历史权属资料、宗地信息和房屋信息进行检查,要对档案图像完整度、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等进行检查。
3.2.2权籍调查成果检查
(1)调查指界工作的检查,重点是对权属界线的合法性、准确性、宗地图绘制的规范性、权籍调查表填写的规范性、宗地调查的完整性等方面逐级进行自查和核查。
(2)权籍调查表中的权利人、权利类型、权利性质、土地使用期限、批准用途等内容填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不需要使用任何技术设备,各级不动产登记管理局对照国家规范完全能够自行组织实施。
3.2.3不动产测绘成果检查
(1) 宗地权属界线测绘成果是不动产数据整合的核心成果之一。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宗地权属界线测绘成果的检查工作。要加大对权属界线测绘的过程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宗地和楼幢测绘要根据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对精度进行自查和核查。
(2) 不动产测绘虽然需要使用GPS测量定位仪、全站仪和测绘技术软件,但只要掌握了GPS和全站仪测量定位仪的使用,或采取县级不动产登记管理局人员监督下委托技术公司采样测算等组织方式,完全可以自行组织实施。
3.2.4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建设
(1)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等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数据库的完整性、地理信息数据、权属数据、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系统功能的实现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2)对数据库和信息系统质量检查,在中天吉奥不动产统一登记系统中,县区可以使用该软件开展质量检查。
(3)项目技术作业单位形成的测绘调查成果数据库不符合国家、省、市发布的不动产登记规定的技术规范要求,未能通过质量检查软件检测的,县级不动产登记管理局应责令项目技术作业单位自行纠正。
4、总体成果验收
总体成果验收是指在县级自查、核查的基础上,由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对县区不动产数据整合总体工作完成情况和成果质量实施验收的工作。
4.1总体成果验收的方法
主要采取技术验收和综合验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1) 技术验收
主要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对影响整体工作质量的关键技术环节的进行技术检测和评估,重点对县级自查结果进行技术复核和评估。
(2) 综合验收:
工作主要采用内业查看、内业检测、外业抽样检测的方法,重点检查数据整合颁证成果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
4.2总体成果验收的组织方式
总体成果验收以县区为基本单位,由市不动产登记管理局组织进行。
总体成果验收由市不动产登记局成立专家组的方式进行。
(1) 技术验收
验收专家组根据技术规程逐项对数据整合成果进行抽查,并形成项目检验报告,作为综合验收的质量评判依据。
(2) 综合验收
主要采取成立综合验收专家组的方式进行。成立专家组,专家的专业背景应涵盖土地管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档案管理、信息化等领域,对县(市、区)不动产数据整合总体工作完成情况和成果质量进行综合评判。
(3) 验收前
应按照检查验收程序制定切实的检验方案,靠实专家责任。
(4) 验收后
应形成检验验收报告,由专家组签字确认,并应对检查验收情况进行总结,向接受检查验收的单位通报检查验收情况、宣布检查验收结果。
4.3 总体成果验收的主要内容
(1)工作保障落实情况检查
(2)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完成情况检查
(3)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成果完成情况检查
(4)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化建设成果完成情况检查
4.3.1工作保障落实情况检查
通过内业查看检查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工作保障的落实情况,填写《工作保障落实情况检查表》(见表6)。
4.3.2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完成情况检查
通过内业查看和外业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查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填写《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完成情况检查表》(见表7)、《不动产测绘成果面积精度检查表》(见表8)和《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界址点精度检查表》(见表9)。
4.3.3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成果完成情况检查
通过内业查看的方法检查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成果完成情况,填写《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成果完成情况检查表》(见表10)。
4.3.4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化建设成果完成情况检查
通过内业查看、内业检测的方法检查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填写《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化建设成果完成情况检查表》(见表11)。
4.4验收程序
本程序主要针对市级验收工作,县级自查和核查工作可参照执行。
4.4.1准备工作
(1) 组织准备
接受验收方:
a)按要求进行自查、核查,编制完成自查、核查报告。
b)完成本辖区内总体完成情况判断,填写《总体完成情况检查表》(见表12)。
c)向上级不动产登记局提出验收书面申请。
实施验收方:
a)接收下级不动产登记管理局的验收申请,并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b)受理验收申请的,按如下要求做好组织准备:
1) 确定项目验收方式。明确技术验收采取成立专家组的方式,并函告被验收方做好配合工作。
2)研究确定外业抽样检测的区域、线路、具体方法和时间安排,并准备外业检查所需的仪器设备。研究确定内业资料查看、内业检测的重点、具体方法和时间安排。
3)告知被检查验收单位需要配合的事项。
4)召开检查验收工作布置会。
C)不受理检查验收申请的,应及时告知不受理的原因及相关事项。
(2) 资料准备
由接受检查验收的县区不动产登记管理局统一准备接受检查验收所需的资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a) 不动产籍调查成果资料。
b)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成果资料。包括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登记申请审批材料。
c)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化建设成果资料。包括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不动产登记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动产登记颁证过程中形成的数字化档案资料等。
d)其他成果资料。包括工作方案、实施方案、技术设计书等。
4.4.2确定抽样样本
(1)检查验收组按表2规定随机确定检查验收抽样样本。
(2)同一县级行政区接受不同级别的检查验收时,应避免选择已被抽取过的地籍区、地籍子区或宗地。
(3)情况特殊需调整抽样样本量的,县级不动产登记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的数量做适当调整。
4.4.3内外业检查
(1) 内业小组按照检查验收规定审查成果资料,并做好检查验收记录。
(2) 外业小组按照检查验收规定进行检查对照、审查成果资料,并做好检查记录。
(3) 检查验收组针对内外业检查情况提出质询,接受检查验收的单位答疑。
4.4.4形成检查验收报告
检查验收组召开内外业检查验收情况工作会议,讨论形成检查验收报告。
(1)检查验收报告应包括检查验收的组织形式、时间、对象,检查验收的依据,提交检查验收的成果资料,检查验收的数量,工作评价、成果评价、整改意见、检查验收结论等。检查验收报告应由检查验收组全体成员签章确认并存档。
(2)形成检查验收报告后,市不动产登记局组织召开验收总结会议,对检查验收情况进行总结,向接受检查验收的单位通报检查验收情况、宣布检查验收结果。
4.4.5检查验收中止
各级不动产登记局在执行检查验收程序过程中,发现工作指标未达到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有权中止后续检查验收程序,向项目技术作业单位说明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待项目技术作业单位整改完成后,按照规定程序重新申请检查验收。
4.4.6检查验收中止
(1)检查验收评分
a)检查验收评分执行百分制,满分为100 分。各类检查内容满分均为100 分,各类检查内容在评分中所占权重执行表4的规定。
b)各类检查内容中,各检查要素的内容和分值见附表6、附表7、附表10和附表11 。情况特殊需要调整要素内容和权重的,由本级不动产登记局向上级申请,批准后执行。
c)以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为基本单位的检查内容,计分方法按合格比例计算各要素得分(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计算公式为:要素得分=要素分值×合格样本数÷总样本数。
(2) 检查验收结果评定
结果评定分为检查结果评定和验收结果评定两个层次。检查验收结果评定执行表5规定。
4.4.7检查验收后处理
(1) 县级自查和核查、市级验收过程中发现不符合政策要求和技术标准的成果时,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被检查验收的单位抓紧整改完善。
(2) 验收不合格的,被验收单位整改后再申请验收。
(3) 检查验收工作完成后,被检查验收的单位应建立检查验收工作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检查验收的申请、通知、检查表、检查报告或验收报告、整改报告等。
表2
检查验收抽样样本量
基本单位
县级自查
县级核查
市级验收
县级行政区
-
覆盖辖区内100%的县级行政区
覆盖辖区内100%的县级行政区
地籍区
覆盖辖区内100%的县区
且全县抽检不少于50个地籍子区
每个受检县级行政区内
抽检不少于10个地籍子区
每个受检县级行政区内抽检不少于3个地籍子区
地籍子区
在每个受检
地籍子区内抽取不少于5个宗地
在每个受检
地籍子区内抽取不少于5个宗地
在每个受检地籍子区内抽取不少于3个宗地
宗 地
在每个受检
宗地范围内抽检不少于10户房屋信息
在每个受检宗地
范围内抽检不少于10户房屋信息
在每个受检宗地范围内抽检不少于5户房屋信息
表3
检查验收中止条件
检查内容
检查要素
检查
范围
检查依据
地籍区、地籍子区
地籍区、地籍子区界线确定是否准确、合理
样本
国家数据库中的现状地物或80坐标系的正射影像
宗地代码
宗地代码编制是否正确、规范,做到不重不漏
样本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不动产单元编码
不动产单元码编制是否正确、做到不重不漏
样本
《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不动产测绘成果
坐标系统、地图投影、分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样本
《地籍测绘规范》(CH 5002-1994)
宗地权属
界线调查
宗地控制测量、起算数据等资料是否可靠、完整、规范
样本
《地籍测绘规范》(CH 5002-1994)
调查数据入库
空间数据是否入库,入库数据是否规范
样本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
登记数据入库
土地与房屋属性数据是否入库,入库数据是否规范
样本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
管理
信息化建设系统
软件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具备空间数据管理,是否具有申请、受理、审核、登簿、打印证书等权证登记管理功能
样本
表4
检查验收内容评分权重
检查验收内容
评分权重
工作保障落实情况(S1,满分为100分)
P1=0.1
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完成情况(S2,满分为100分)
P2=0.1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成果完成情况(S3,满分为100分)
P3=0.4
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化建设成果完成情况(S4,满分为100分)
P4=0.4
表5
检查验收结果评定
检查验收得分
检查结果评定
验收结果评定
90≤S≤100
优秀
合格
75≤S<90
良好
60≤S<75
合格
S<60或Si(i=1,2,3,4)<60
不合格
不合格
检查验收得分S的计分方法为:S=S1×P1+S2×P2+S3×P3+S4×P4
表6
工作保障落实情况检查表
县级行政区名称: (S1,满分为100分)
序号
要素检查
检查记事
要素分值
要素得分
1
工作领导小组
及其办公室等机构是否健全
5
2
宣传培训工作是否到位
10
3
工作经费是否落实
15
4
是否建立并执行
不动产登记颁证成果保密制度
10
5
不动产登记政策
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10
6
是否制订并印发、执行
不动产数据整合工作方案
20
7
是否有通过审定
的专业技术设计书
15
8
群众对
不动产登记颁证工作是否满意
15
检查
要素合计得分S1
结论
检查员: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7
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完成情况检查表
县级行政区名称: (S2,满分为100分)
序号
要素检查
检查记事
要素分值
要素得分
1
宗
地
调
查
成
果
宗地代码是否正确、规范,做到不重不漏
8
2
土地使用权人是否正确
6
3
权利类型是否与权属资料相符
5
4
权利性质是否正确
5
5
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是否真实、齐全
5
6
土地坐落是否正确
5
7
法定代表人的证件是否齐全、有效
3
8
权利设定方式是否正确
3
9
宗地四至是否与实地相符
3
10
土地批准用途是否正确
5
11
宗地面积是否与权属资料相符
7
12
土地使用期限是否正确
7
13
界址点坐标是否准确,点号编写是否正确、规范(西北角为起始点)
2
14
界址点之间的距离是否与实地相符
5
15
指界人签章是否完整、有效
3
16
坐标系统、地图投影、分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8
17
权属界线走向说明是否正确、详尽
3
20
不动产单元号是否正确、规范、唯一
6
21
房屋建筑面积、分摊面积、套内面积是否准确有效
6
22
房屋坐落是否正确
5
检查
结论
要素合计得分S2
检查员: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8
不动产测绘成果面积精度检查表
县级行政区名称: 宗地名称或代码:
序号
宗地代码
成果面积P
检查面积P′
面积差值∆P
相对误差R
备注
1
2
3
N
检查记事
注1:成果面积是指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中所抽取的地块图形对应的面积。
注2:计算公式:面积差值∆P=abs(P-P′),面积相对误差R=∆P÷P′×100%。
计算说明:abs()为取绝对值函数,对括号内的值取绝对值。
检查员: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9
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界址点精度检查表
县级行政区名称: 调查比例尺/界址点精度等级:
序号
界址
点号
界址点成果坐标
检查坐标
坐标差值
坐标较差
地形地貌特征备 注
方法
方法
∆x
∆y
∆L
∆L2
x值
y值
x′值
y′值
1
2
3
n
界址点中误差m
检查记事
注1: “方法”部分说明对应坐标的界址点测量方法,包括实测法、和图解法。
注2:一般情况下,应确保抽检的界址点个数n≥30。
计算公式:∆x=x-x′,∆y=y-y′,∆L=sqrt(∆x2+∆y2);
计算说明:同精度检查时,界址点中误差m= sqrt(∑[∆L2]/2n);高精度检查时,界址点中误差m= sqrt(∑[∆L2]/ n)。sqrt()为开平方函数,对括号内的值实施开平方运算。∑[ ]为求和函数,对方括号内的系列值(从1到n)进行求和运算。
检查员: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10
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成果完成情况检查表
县级行政区名称: (S3,满分为100分)
类型
序号
要素检查
检查记事
要素分值
要素得分
房屋
1
房屋数据是否
和土地数据建立关联关系
6
2
房产转库数据
是否与目标库结构一致
6
3
抽查房屋数据是否准确
6
土地
1
个人小土地证
信息是否电子化
6
2
抽查宗地信息是否录入正确,包括空间位置及相关登记信息
8
3
宗地图制作
是否符合不动产制图规范
7
档案资料
1
档案扫描检查,
包括扫描的清晰度及扫描内容
6
2
档案整理方法是否正确合理
6
3
档案装订方法是否正确
6
三权
1
三权数据转换是否合理正确,转换成果是否和目标库一致
10
数据库
1
检查数据分层之间的逻辑关系(宗地不应超出地籍子区等)
8
2
拓扑关系检查(是否存在重点、自相交、重叠等)
9
3
数据库
属性结构是否和规程一致
6
综合
1
数据整合成果是否
能满足正常业务办理及发证
10
检查结论
要素合计得分S4
检查员: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11
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化建设成果完成情况检查表(需审定)
县级行政区名称: (S4,满分为100)
序号
要素检查
检查记事
要素分值
要素得分
1
土地权籍调查
数据和登记数据是否正确入库
20
2
数据库成果是否符合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的要求
10
3
地籍档案是否数字化
10
4
是否具备空间数据管理(浏览、编辑、查询、分析、输入、输出、转换等)功能
15
5
是否具有登记数据管理(查询、统计分析、数据转换等)功能
10
6
是否具有登记管理(申请、受理、审核、登簿、打印证书等)功能
20
7
是否具有房屋
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功能
15
检查
结论
要素合计得分S4
检查员: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表12
总体完成情况检查表
县级行政区名称: 单位:个、户、公顷
序号
划分单位
具体指标
行政区
地籍区
地籍子区
合计
备注
1
地籍区、地籍
子区的划分
个数1
2
地籍档案
数字化整理
户数2
3
应完地籍
权属调查数
个数2
4
已完成地籍
权属调查数
个数2
5
应完成空间图形数据录入数
个数2
面积3
6
已完成空间图形数据录入数
户数2
7
应完成土地档案信息录入数
户数2
8
已完成土地档案信息录入数
户数2
9
房产转库
完成情况
检查
记事
检查员: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