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表.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775473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101平法钢筋计算总结大表第一节 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大表一: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 总结,见表1-1表1-1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情况出处端支座直锚Max(0.5hc+5d, Lae)03G101-1第54页上部通长筋锚固弯锚Max(0.5hc+5d, 0.4 Lae) +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1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顶有高差且c/hc1/6高标高钢筋弯锚Max(0.5hc+5d, 0.4 Lae) +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1页低标高钢筋直锚Lae03G101-1第61页梁顶有高差且且c/hc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03G1

2、01-1第61页梁宽度不同宽处的弯锚,直通的不断Max(0.5hc+5d, 0.4 Lae) +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3页悬挑端跨内外无高差上部通长筋伸至悬挑远端,下弯至梁底后回弯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98页悬挑梁比跨内顶面低,且c/hc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03G101-1第66页悬挑梁比跨内顶面低,且c/hc1/6跨内框架梁上部通长筋根据支座宽度直锚或弯锚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98页悬挑梁上部通长筋深入跨内直锚Max(0.5hc+5d, La) 悬挑梁比跨内顶面高,且c/hc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 上部通长筋锚固悬挑

3、端悬挑梁比跨内顶面高,且c/hc1/6悬挑梁上部通长筋深入跨内弯锚Max(hc-c, 0.4 Lae) +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98页悬挑梁上部通长筋深入跨内直锚Max(0.5hc+5d, La)+15d 上部通常筋连接直径相同跨中1/3范围内连接03G101-1第54页直径不同两端与支座钢筋搭接搭接长度lLe=1.6Lae,即接头率100%接头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86页11212312341234561234(二) 侧部钢筋总结 表1-2表1-2. 侧部钢筋总结大表情况出处侧部构造钢筋锚固 12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86页搭接 150mm侧

4、部受扭钢筋锚固(同梁下部钢筋端支座弯锚Max(0.5hc+5d, 0.4 Lae) +15d直锚Max(0.5hc+5d, Lae)03G101-1第54页中间支座直锚Max(0.5hc+6d, Lae)03G101-1第54页连接同梁下部钢筋接筋长度勾住箍筋bb(梁宽)-C+箍筋直径+弯钩03G101-1第35页直径当梁宽350时 603G101-1第61页当梁宽350时8根数间距间距为非加密区的两倍(三) 下部钢筋总结 表1-3表1-3 下部钢筋总结 情况出处下部通常筋锚固端支座直锚Max(0.5hc+5d, Lae)03G101-1第54页弯锚Max(0.5hc+5d, 0.4 Lae)

5、 +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底有高差且c/hc1/6低标高钢筋弯锚Max(0.5hc+5d, 0.4 Lae) +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1页高标高钢筋直锚Lae03G101-1第61页梁底有高差且c/hc1/6下部通常筋斜弯通过,不断开03G101-1第61页梁宽度不同宽出的钢筋不能直通的弯锚Max(0.5hc+5d, 0.4 Lae) +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3页连接跨端1/3范围内,且避开箍筋加密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0页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净长-2*0.1*Ln(Ln为本跨的净跨值(四)

6、支座负筋总结 表14表4 抗震楼层框架梁支座负筋总结 情况出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第一排Ln/3若第一排全是通常筋,没有支座负筋(搭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88页第二排Ln/4Ln/3第三排Ln/5Ln/4端支座锚固同上部通常筋贯通小跨小跨是指其净长度小于左右两大跨净长之和的1/3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88页支座两边配筋不同多出的钢筋可直锚Max(0.5hc+5d, Lae)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88页多出的钢筋可弯锚Max(0.5hc+5d, 0.4 Lae) +15d(五) 箍筋总结 见表1-5表1-5 箍筋总结情况 箍筋根数计算考虑的因素出处加密区

7、长度一级抗震2hb03G101-1第62页二级抗震1.5 hb03G101-1第62页起步距离03G101-1第62页加1减1本例中,计算加密区根数时,加了1根,计算非加密区根数时就要减1根小数点的取消本例采用四舍五入(六) 吊筋总结1-6表1-6 吊筋总结情况出处下平直段次梁宽度+2*50斜长夹角主梁高800夹角为60主梁高800夹角为45吊筋高度次梁高度主梁高度的1/2时吊筋下平直段据主梁底为h/2(h为次梁高)次梁高度主梁高度的1/2时吊筋按主梁计算上平直段当次梁位于主梁跨端1/3时 20d当次梁位于主梁跨中1/3时 10d二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一) 抗震框架梁与非抗震框架梁区别 见表1

8、-7见表1-7 抗震框架梁与非抗震框架梁区别情况抗震楼层框架梁非抗震楼层框架梁锚固长度LaeLa钢筋骨架有上部通常筋无上部通常筋,上部钢筋由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组成箍筋加密区有箍筋加密无箍筋加密变截面(梁顶或梁底有高差,或宽度不同需要弯锚的钢筋)锚固长度= Max(0.5hc+5d, 0.4 Lae) +15d锚固长度= 0.4 La +15d下部钢筋中间支座锚固直锚Max(0.5hc+5d, Lae) 有直锚(L(二)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 见表1-8表1-8 非抗震楼层抗震框架梁总结情况出处上部支座筋锚固端支座直锚Max(0.5hc+5d, La) 03G101-1第57页弯锚Max(0.5h

9、c+5d, 0.4 La) +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底有高差且c/hc1/6高标高钢筋弯锚0.4 La+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2,313页底标高钢筋直锚La梁底有高差且c/hc1/6上部通常筋斜弯通过,不断开梁宽度宽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0.4 La+15d架立筋净长梁净长-2*支座负筋延伸长度+ 2*150悬挑端03G101第66页(悬挑断不区分抗震与不抗震)下部钢筋端支座直锚Max(0.5hc+5d, La) 03G101-1第57页弯锚Max(0.5hc+5d, 0.4 La) +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

10、4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底有高差且c/hc1/6高标高钢筋弯锚0.4 La+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2页底标高钢筋直锚La梁底有高差且c/hc1/6上部通常筋斜弯通过,不断开梁宽度不同宽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0.4 La+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3页三、抗震屋面框架梁(一)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 见表1-9抗震楼层框架梁抗震屋面框架梁上下部纵筋锚固方式不同有弯锚和直锚两种形式只有弯锚(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没有直锚构造)上部和下部纵筋钢筋锚固方式相同上部和下部纵筋钢筋锚固方式不同上下部纵筋具体的锚固长度不同楼层框架梁上下纵筋在端支座弯锚固长度为:Max(0

11、.5hc+5d, 0.4 Lae) +15d屋面框架梁上部纵筋有弯至梁底与下弯1.7 Lae两种构造变截面梁顶有高差时纵筋锚固方式不同直锚Lae直锚1.6Lae弯锚:Max(0.5hc+5d, 0.4 Lae) +15d弯锚0.4 Lae +15d+c表1-10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和非抗震屋面框架梁的区别非抗震楼层框架梁非抗震屋面框架梁上下部纵筋锚固方式不同有弯锚和直锚两种形式只有弯锚(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没有直锚构造)上部和下部纵筋钢筋锚固方式相同上部和下部纵筋钢筋锚固方式不同上下部纵筋具体的锚固长度不同楼层框架梁上下纵筋在端支座弯锚固长度为:Max(0.5hc+5d, 0.4 La) +15d

12、屋面框架梁上部纵筋有弯至梁底与下弯1.7 La两种构造变截面梁顶有高差时纵筋锚固方式不同直锚La直锚1.6La弯锚:0.4 La) +15d弯锚0.4 La +15d+c(二) 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 见表1-11表1-11 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情况出处上部钢筋(通常筋、支座负筋)锚固端支座伸至柱边下弯到梁底柱包梁(hcc)+(hb-c)03G101-1第55页伸至柱边下弯1.7 Lae梁包柱(hb-c)+1.7 Lae03G101-1第56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底有高差且c/hc1/6高标高钢筋弯锚0.4LaE+(15d+c)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1页梁底有高差且c/hc1/6底标高钢

13、筋直锚1.6 LaE03G101-1第61页梁宽度不同上部通常筋斜弯通过,不断开03G101-1第61页悬挑端悬挑端钢筋锚入跨内03G101-1第66页跨内钢筋按屋面框架梁端节点(弯道梁底或下弯1.7 LaE),注:03G101-1第66页不适用屋面框架梁带悬挑端支座Max(0.5hc+5d, 0.4 La) +15d下部钢筋中间支座同抗震楼层框架梁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1页四、 非抗震屋面框架梁(一)抗震屋面框架梁和非抗震屋面框架梁的区别 见表1-12 表 1-12 抗震WKL与非抗震WKL的区别抗震屋面框架梁WKL非抗震屋面框架梁WKL锚固长度LaELa钢筋骨架有上部通常筋

14、无上部通常筋,上部钢筋由架立筋和支座负筋组成箍筋加密区 有箍筋加密无箍筋加密下部钢筋中间支座锚固直锚Max(0.5hc+5d, LaE) 有直锚(La)和弯锚(0.4La+15d)两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0页(二) 非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 见表1-13 见表1-13 非抗震屋面框架梁总结情况出处上部支座筋锚固端支座伸至柱边下弯至梁底(hcc)+(hb-c)03G101-1第55页伸至柱边下弯1.7 La(hb-c)+1.7 Lae03G101-1第56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底有高差且c/hc1/6高标高钢筋弯锚0.4 La+15d+c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2,313

15、页底标高钢筋直锚1.6La梁底有高差且c/hc1/6上部通常筋斜弯通过,不断开梁宽度宽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0.4 La+15d悬挑端悬挑端钢筋锚入跨内03G101-1第66页跨内钢筋按屋面框架梁端节点(弯至梁底或下弯1。7 La、注:03G101-1第66页不适用屋面框架梁悬挑端下部钢筋端支座Max(0.5hc+5d, 0.4 La) +15d03G101-1第57页中间支座变截面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1页五 、 抗震框支梁钢筋计算总结 见表1-14见表1-14 抗震框支梁钢筋计算总结情况 锚固出处上部通常筋及第一排支座负筋(hcc)+(hb-c)+LaE钢

16、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1页以下各排支座负筋(hb-c)+15d各排支座负筋延伸长度Ln/3侧部钢筋(hb-c)+15d拉筋直径梁宽350:6梁宽350: 803G101-1第67页拉筋根数箍筋非加密区间距2倍拉筋排数沿梁高200下部钢筋(hb-c)+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4页箍筋加密区Max(0.2Ln,1.5hb)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93页六:非抗震框架梁钢筋计算总结 见表 1-15表1-15 非抗震框架梁及井字梁钢筋计算总结情况出处上部支座钢筋端支座0.4 La+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7页中间支座梁顶有高差,且c/(

17、b-50)1/6高标高钢筋Max(b-c, 0.4 La) +15db支座宽;C-保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9页低标高钢筋0.4 La+15d梁宽度不同或钢筋根数不同多出或宽出的钢筋弯锚0.4 La+15d延伸长度直形梁Ln/5延伸长度弧形梁Ln/303G101-1第65页架立筋与负筋搭接直形梁150mm弧形梁Ll下部钢筋支座锚固直形梁12d弧形梁La箍筋根数弧形梁间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79页井字梁井字梁相交处,只有一个方向箍筋贯通布置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22页七、 悬挑梁计算总结 见表 1-16见表 1-16 悬挑梁计算总结

18、情况出处上部钢筋悬挑端第一排L4hb,全部伸至远端伸至远端下弯再回弯5d(hb 2C+5d)03G101-1第65页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79页L4hb除角筋外,第一排总根数的1/2不伸至远端即下弯按45角度下弯后平伸至远端第二排甚至0.75L位置下部钢筋锚固12d箍筋长度悬挑远端变截面时按平均高度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22页根数与边梁垂直相交时,布置到边梁边纯悬挑梁锚固弯锚Max(hc-c; 0.4La)+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22页直锚Max(0.5hc+c; La)+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6页八. 04G101-3基

19、础主梁和基础次梁总结 表1-17表1-17 04G101-3基础主梁和基础次梁总结情况出处基础主梁JZL上部和下部贯通筋成对连通布置04G1013第29页上部或下部多出的钢筋伸至远端弯折15d底部非贯通筋自轴线起Max(L0/3; 1.2La+hb+0.5hc)04G1013第28.29页有外伸上部上排筋伸至悬挑远端弯折12d04G1013第29页上部下排筋不伸至悬挑远端,在悬挑根部支座边弯折12d下部上排筋伸至悬挑远端不弯折下部下排筋伸至悬挑远端弯折12d箍筋根数与柱相交的节点内要布置箍筋,按跨端第一种箍筋进行布置04G1013第34页变截面梁底顶有高差处低标高第一排筋上部筋锚固La04G1

20、013第29页下部筋伸至变截面顶再+La低标高第二排筋上部筋锚固La下部筋伸至尽端且总锚La高标高第一排筋上部筋伸至低标高梁顶再加La下部筋锚固La高标高第二排筋上部筋伸至尽端且总锚La下部筋锚固La基础次梁JCL上部贯通筋锚固max(0.5hc,12d)04G1013第36页下部贯通筋锚入支座La底部非贯通筋自轴线起Max(L0/3; 1.2La+hb+0.5bb)有外伸同基础主梁上部钢筋锚固max(0.5hc,12d)变截面梁底有高差处下部低标高高端下部第一排伸至变截面顶再加+La04G1013第37页下部第二排伸至尽端且总锚La下部高标高高端锚固La梁宽度不同下部各排多出的钢筋伸至尽端且

21、总锚La箍筋根数只有净长范围内布置箍筋04G1013第34页侧部构造钢筋侧部钢筋十字交叉锚固15d04G1013第35页丁字交叉横梁外侧外侧的侧部构造贯通,其余锚固15d拉筋直径8,间距为箍筋间距的两倍九、06G101-6基础类梁钢筋计算总结(1)基础梁JL和基础圈梁JQL钢筋总结 见表1-18见表1-18 06G101-6基础梁JL和基础圈梁JQL钢筋总结情况出处基础梁JL上部各排贯通筋伸至梁端部弯折12d06G101-6第52页下部各排贯通筋伸至梁端部弯折15d底部非贯通筋延伸长度自轴线起L0/3有外伸同筏基础基础主梁JZL06G101-6第52页变截面06G101-6第55页基础圈梁JQ

22、L变截面同基础梁JL,基础圈梁上部和下部一般只有一排钢筋;这排在变截面时就同基础梁JL中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一排钢筋06G101-6第57页侧部钢筋同筏基础基础主梁JZL06G101-6第55页 (2)06G101-6承台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钢筋总结 见表1-19表1-18 06G101-6承台梁、基础连梁、地下框架梁钢筋总结 情况 出处承台梁上部下部贯通钢筋伸至端部弯折10d06G1016第64、65页箍筋全长布置多跨基础连梁上下部纵筋各跨两端支座锚固La06G1016第68页箍筋净长范围内布置基础连梁上部纵筋下部纵筋箍筋根数基础连梁顶面低于承台顶面5d(d为上部钢筋的直径锚固La锚固La在

23、净长范围内布置06G1016第70页基础连梁顶面和承台顶面基础连梁顶面一平,或者基础连梁顶面低于承台顶面5d(d为上部钢筋的直径在全长范围内布置基础梁顶面高于但低面低于承台顶面伸至端部+下弯C(顶标高差)+15d地下框架梁上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Max(Hcc;0.4LAe)+15d06G1016第8,69页下部钢筋中间支座锚固Max(LAe;0.5hc+5d)支座负筋延伸长度Ln/3(Ln为本跨净长度,端支座和中间支座相同 第二章 柱构件钢筋计算总结大表一:柱插筋纵筋 见表2-1表21 柱插筋总结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22页;04G1013第32页情况出处柱插筋基础内长度梁板式筏基

24、容许竖向钢筋直锚深度LaE全部纵筋插至基础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22页;04G1013第32页底部弯折a(a值查表)容许竖向钢筋直锚深度LaE柱角筋插筋插至基础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20页;04G1013第32页柱中部插筋插入基础LaE底部弯折Max(6d;150mm)基础内长度板式筏基容许竖向钢筋直锚深度LaE板厚2m柱角筋插筋插至基础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18页;04G1013第45页柱中部插筋插入基础LaE底部弯折Max(6d;150mm)板厚2m柱角部插筋支在基础版中部配筋上表面柱中部钢筋插至Lae深度底部弯折Max(6d;150m

25、m)容许竖向钢筋直锚深度LaE板厚2m柱全部纵筋插筋插至基础底部底部弯折a(a值查表)单柱独基,条基容许竖向钢筋直锚深度LaE柱角筋插筋插至基础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13页;06G1016第67页柱中部插筋插入基础LaE底部弯折Max(6d;150mm)容许竖向钢筋直锚深度LaE柱全部纵筋插筋插至基础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14页;06G1016第66页底部弯折a(a值查表)设基础梁的双柱独基容许竖向钢筋直锚深度LaE柱角插筋及与基础梁轴线平行布置的柱中部插筋伸至基础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15页;柱中部锚入基础梁横断面插筋插至LaE底部弯折M

26、ax(6d;150mm)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15页;容许竖向钢筋直锚深度LaE柱全部纵筋插筋插至基础底部底部弯折a(a值查表)桩基独立承台容许竖向钢筋直锚深度LaE且35d柱角插筋伸至基础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24页;柱中部钢筋插至Lae深度底部弯折max(6d;150)容许竖向钢筋直锚深度LaE且35d柱全部插筋伸至基础底部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25页;底部弯折a(a值查表)大直径灌注桩锚入桩35d,LaE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27页;底部弯折max(6d;150)芯柱锚入0.7LaE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32页;伸

27、出基础的高度 Ln/3(错开连接)03G101-1第36页箍筋梁板式筏基梁底与板底一平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箍“基础内长度”相应页梁顶与板顶一平基础板高度范围内箍筋根数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箍基础梁高度内箍筋根数同基础以上柱箍筋板式筏基、独基、条基、承台桩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箍芯柱同基础以上芯柱箍筋二:地下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 见表2-2见表2-2 地下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情况 出处普通柱纵筋下部非连接区 Ln/3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34页;上部非连接区max(hn/6;hc;500)箍筋加密区同纵筋非连接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42页

28、;短柱纵筋下部非连接区max(hn/6;hc;500)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39页;上部非连接区Ln箍筋加密区全高加密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45页;(三) 中间层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 见表2-3见表2-3 中间层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情况出处普通柱纵筋基本计算公式本层层高本层非连接区高度+伸入上层非连接区高度03G1011第36页上柱比下柱钢筋多多出的钢筋伸入下层1.2LAe(注:从结构层板面向下)下柱比上柱钢筋多多出的钢筋伸入上层1.2LAe(注:从梁底向下)上柱比下柱钢筋直径大 上柱大直径钢筋伸入下层,在下层的上部非连接区以下位置连接(穿过一个本层,大直径钢筋与上下层

29、避开非连接区连接)精讲P183下柱小直径钢筋由下层直接伸到本层上部,穿过与上层伸下来的大直径钢筋连接箍筋上部加密区高度上部非连接区高度+顶梁板高03G1011第40,41页箍筋下部加密区高度下部非连接区高度短柱纵筋下部加密区高度Max(hn/3;hc)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38页;上部加密区高度Hc(柱的长度)箍筋全高加密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45页;(四) 顶层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 表24表24 顶层框架柱钢筋计算总结中柱直锚:伸至柱顶保护层弯锚:伸至柱顶-保护层+12d边角柱03G101-1第37页A节点精讲P191;P77页梁纵筋与柱纵筋弯折搭接型外侧钢筋不少于

30、65%,自梁底起1.5LaE剩下的位于第一层钢筋,伸至柱顶,柱内侧边下弯8d剩下的位于第二层钢筋,伸至柱顶,柱内侧边内侧钢筋直锚:伸至柱顶保护层弯锚:伸至柱顶-保护层+12d梁纵筋与柱纵筋直接搭接型外侧钢筋伸至柱顶-保护层+12d内侧钢筋直锚:伸至柱顶保护层弯锚:伸至柱顶-保护层+12d备注:第三章 板构件钢筋计算总结大表一、板底筋计算总结 见 表3-1 情 况 出处长度端支座梁5d,且到支座中心线04G101-4第25页剪力墙圈梁砖墙Max(120;h)中间支座梁5d,且到支座中心线剪力墙圈梁砖墙Max(120;h)洞口边伸到洞口边弯折h-2*15(保护层)04G101-4第36页延伸悬挑板

31、(下部构造筋)悬挑端伸至悬挑梁保护层04G101-4第28页支座锚固12d根数起步距离1/2板筋间距(从梁的纵筋角筋起步)二、板顶筋 钢筋计算总结 见表 3-2见表 3-2 板顶筋 钢筋计算总结 情况出处两端支座锚固梁La04G101-4第25页剪力墙圈梁连接跨中L0/3两相邻跨板顶筋配置不同配置较大的钢筋穿越其标注的起点或终点,伸至邻跨跨中连接04G101-4第26页洞口边伸到洞口边弯折h2*15(保护层)04G101-4第36页延伸悬挑板板顶筋伸至悬挑远端,下弯至板底再回弯5d04G101-4第28页支座负筋替代板顶筋分布筋双层配筋的板上又配置支座负筋时,支座负筋可替代同行的板顶筋分布筋根

32、数起步距离 1/2板筋间距04G101-4第25页三、支座负筋计算总结 见表 3-3 见表 3-3 支座负筋计算总结中间支座基本公式=延伸长度+弯折延伸长度自支座中心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弯折长度h-15转角处分布筋扣减分布筋和与之相交的支座负筋搭接150mm.丁字相交支座负筋遇丁字相交不空缺板顶筋替代负筋分布筋双层配筋,又配置支座负筋时,板顶筋可替代同向的负筋分布筋。端支座负筋基本公式=延伸长度+弯折延伸长度自支座中心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弯折长度h-15跨板支座负筋基本公式=跨长+延伸长度+弯折 第四章 墙构件钢筋计算总结大表一:墙身水平筋计算总结 见表4-1见表4-1 墙身水平筋计算总结内侧钢筋

33、锚入暗柱伸至暗柱对边弯折15d锚入端柱直锚:LaE弯锚:伸至端柱对边弯折15d斜角墙伸至斜角墙内拐点+ LaE端部无暗柱伸至尽端弯折15d洞口处在洞口切断,与外侧钢筋交错5d外侧钢筋端部遇暗柱伸至暗柱对边弯折15d端部遇端柱直锚:LaE弯锚:伸至端柱对边弯折15d转角柱连续布置断开布置,断开后,分别弯折15d水平筋根数从基础到屋顶连续布置二:墙身竖向筋计算总结 见表4-2见表4-2 墙身竖向筋计算总结情况出处在基础内的插筋条基/筏基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墙部分插筋采用伸至LaE位置并做弯折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41页;墙部分插筋采用伸至LaE位置截断(那些钢筋截断,由设计注明 )

34、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全部伸至基础底部并做弯折桩基承台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墙部分插筋采用伸至max(LaE:35d)位置并做弯折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41页;墙部分插筋采用伸至max(LaE:35d)位置截断(那些钢筋截断,由设计注明 )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全部伸至基础底部并做弯折无变截面层高本层非连接区高度+伸入上层非连接区高度(错开连接,错开35d)03G101-1第48页变截面下层竖向筋下层墙面竖向纵筋伸至变截面处后向内弯折,伸至对面竖向分布筋处截断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48页精讲p261页上层竖向筋伸至下层1.5LaE.(从上层板面算起)顶层长度伸入板内

35、LaE(注意是从板底起算)精讲P263页,图4-3-10钢筋计算图竖向钢筋根数端部为构造型柱(墙净长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为1/2竖向纵筋间距端部为约束型柱约束型柱扩展部位单独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36页精讲p264页剩下的:(墙净长-起步距离)/间距+1(此时的净长=墙长约束柱核心部位宽-约束柱扩展部位宽)起步距离为1/2竖向纵筋间距(三) 墙柱钢筋总结 见表4-3见表4-3 墙柱钢筋总结 情况出处端柱纵筋箍筋均同框架柱在基础内插筋条基/筏基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阳角插筋伸至基础底部弯折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30页其余插筋采用伸至LaE位置截断容许竖向直

36、锚深度LaE全部插筋伸至基础底部弯折桩基承台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阳角插筋伸至基础底部弯折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32页其余插筋采用伸至LaE位置截断容许竖向直锚深度LaE全部插筋伸至基础底部弯折中间层长度同墙身竖向筋层高-本层非连接区高度+伸入上层非连接区高度(错开连接,3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34页顶层长度同墙身竖向筋伸入板内LaE(注意:是从板底算起)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40页四、墙梁钢筋计算总结 见表4-4表4-4 墙梁钢筋总结情况出处连梁纵筋端部为墙身锚入墙身Max(Lae;600)03G101-1第51页端部为墙柱锚入墙身Max(hcc,0.4 Lae)+15d箍筋中间层在洞口宽度内布置,起步距离50mm.顶层在纵筋范围内布置,洞口里侧起步距离50mm,洞口外侧起步距离100mm.暗梁纵筋中间层端部锚固同墙身水平筋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145页;顶层上部钢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