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谈谈你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召开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部署,这次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主要体现在如下十二个关键词:第一,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从顶层设计上更好地编织监督权力的制度笼子,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第二,关于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第三,关
2、于党内政治生活。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解决当前一些地方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庸俗化、随意化、搞“小圈子”等问题。 第四,关于党内监督。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第五,关于纪律严明。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六,关于党内民主。党要长期执政,必须保障每个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党员表达意见渠道,不断激发党内“正能量”。第七,关于反对腐败。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 第八
3、,关于高级干部。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第九,关于权力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第十,关于群众路线。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 第十一,关于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第十二,关于选人用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必须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
4、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证。2、谈谈你对新常态特征的认识“新常态”就是指由过去的状态向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常态的转变,是一个全面、持久、深刻变化的时期,是一个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并行的过程。新常态主要有以下特征:新常态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由经济增速由过去的高速增长或者是超高速增长,转向了一个中高速增长,这个中高速2020年以前底线就是6.5%。实际上增速回落是一种经济规律,世界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
5、“换挡”现象。新常态的第二个特征是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这是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关键所在。新常态的第三个特征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出现历史性的变化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式迈入“服务化”时代;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6.6%,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已占GDP的80%以上。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将是长期趋势。新常态的第四个特征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
6、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随着我国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新常态的第五个特征是,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市场升至“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充分用好“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常态的第六个特征是,经济福祉由先富先好型要向包容动向平等。具体表现为:
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型;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逐步超过东部地区。综合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立足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谈谈你对精准扶贫的认识 一、精准扶贫涵义1、涵义。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
8、谁贫困就扶持谁。精准扶贫首要的任务就是精准确定扶贫对象,解决帮扶谁扶什么的问题,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2、引申。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3、对象。贫困居民。4、特点。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二、为什么要精准扶贫1、扶贫历史。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
9、怎样”等不确定问题。2、粗放扶贫。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3、扶贫缺陷。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4、完善扶贫。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扶贫
10、要做雪中送炭的事,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三、如何推进精准扶贫1、 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内容。 2、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1)坚持方针。(2)到村到户。(3)资金到户。(4)因户施策。(5)干部帮扶。 3、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
11、的保证。(1)农户信息管理。(2)阳光操作管理。(3)扶贫事权管理。4、谈谈你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价值观、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模式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刚性力量而言的软性力量。软实力,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是同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其要义是主张一国通过文明、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软力量桥梁,来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不断取得成功。约瑟夫奈对软实力是这样定义的:软实力“它是一种依靠吸引力,而非通过威逼或利诱的手段来
12、达到目标的能力”。国家软实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文化软实力对外包括国家创造力、思想影响力、观念文化亲和力、文化产品传播力和辐射力;对内包括民族凝聚力、核心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等。其核心是思想、观念、原则等价值理念,文化软实力的载体是文化产品、文化交流活动、文化教育、信息传播媒介等。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传播力而形成的体系,它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制度体系;二是指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上,以人的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国民素质,发展文化软实力就是要继承、培育和发展一种独特的民众精神和品格;三是指包括音乐、表演艺
13、术、电影电视、出版、会展、动漫游戏、新媒体等可以产业化运营的文化产业。这几个方面紧密联系在一起,互为支撑,构成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完整内容。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维护自身安全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能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既是适应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助于国家硬实力的提升。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事关我国的综合国力,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当前要切实抓紧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二、建立完善文化投融资体系
14、,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Sinicization of Marxism北京共识 Beijing consensus 华盛顿共识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中国崛起 Chinas rise 和谐社会 harmonious society黏实力、软实力、硬实力、巧实力 viscosity strength, soft power, hard power, smart strength 共赢 win-win 核心价值观 Core values“四个全面”战略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y综合国力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生态文明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新常态 New normal协商民主 Deliberative democracy 供给侧政策 Supply side policy国家治理 National 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