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般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773158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般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般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9.3 一般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1.杆端内力与位移关系回顾 (轴向); ;(弯曲); 2.公式推导(图1) 图1 杆件性质:长度l,截面面积A,截面惯性矩I,弹性模量E;杆端位移u、v、θ。 (1) (2) 列成矩阵形式: (3) 即: (4) 局部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 (5)   9.4 梁单元 1.简支梁 简支梁单元见图1。 图1 说明:(a)梁单元通常忽略轴向变形;(b)图10-3中;相应的力分量也应该为零;(c)依据刚度矩阵的物理意义,可以由一般单元的刚度矩阵生成梁单元矩阵。即去掉位移分量为零的相应行和列。   即:单元刚度方程: 单元刚度矩阵: (1)   2.悬臂梁等     思考:建立图2的单元刚度矩阵:(固定端位移为零;自由端有转角和竖向位移) 图2 图a:     图b: 3.桁架 仅有轴向位移 9.5 单元刚度系数的物理意义 1.单元刚度系数的意义      一般地,第 j 个杆端位移分量取单位值1,其它杆端位移为 0 时所引起的第i个杆端力分量的值。 例:的物理意义:当第3个杆端位移分量时引起的第5个杆端力分量。 对称性 (反力互等定理) 3.奇异性(,不存在逆矩阵)     根据式可由杆端位移求解杆端力,且是唯一解。但由杆端力求杆端位移,可能无解,如有解也是非唯一解。    说明:已知6个杆端力分量,(a)无法保证力状态的合法性——可能造成无解;(b)无法确定杆的支承条件——可能造成非唯一解。 9.6 单元坐标转换矩阵的物理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单元刚度矩阵——单根杆;多根根组成的复杂结构呢?(图1) 图1 分析(a)从数学的角度理解整体坐标系(xy)与局部坐标系()的区别; (b)力分量应向整体坐标系转换,图f给出了两种坐标系下力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 同理: 2.公式推导 矩阵形式: (1) 同理:(2) 其中:为单位坐标转换矩阵。 3.[T]的特性 正交矩阵:其逆矩阵等于转置矩阵,即。 α=0时,(单位矩阵)。 9.7 整体坐标系单元刚度矩阵 1.整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两种坐标系中单元刚度矩阵的转换关系为: 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同局部坐标系下。 2.实例     例10-1:图1结构,已知单元(1)、(2)在局部坐标系(杆件箭头方向)中的单元矩阵如下(单位:长度m,角度rad,力kN),求各单元在整体坐标系下的刚度矩阵。 图1 分析:→求[T]→求α→依据图形。 解:(1)单元1:α=0, (2)单元2:α=90 ; (3)单元2:α=120 ;    注意:图中单元的方向,计算时宜取与整体坐标系相同(转角以逆时针为正)。思考图2的求解。 图2 9.8 位移法建立整体刚度矩阵 1. 回顾 (1)连续梁的特点:并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一般情况下,结构仅有转角位移。 (2)两端固定的梁,在近端有一转角θ,相应产生杆端弯矩:4iθ(近端)和2iθ(远端)。 2. 公式推导 图1两跨连续梁。 图1 结点力与结点力偶的关系见表1。 表1 位移 结点力偶 M1 M2 M3 θ1 4i1θ1 2i1θ1 0 θ2 2i1θ2 (4i1+4i2)θ2 2i2θ2 θ3 0 2i2θ3 4i2θ3 矩阵形式: 记为:――整体刚度方程 其中:――整体刚度矩阵 注意:红、绿框中分别是单元(1)和(2)的单元刚度矩阵。 3.单元集成法的概念 基本思路:考虑单元独立贡献,再叠加。如图1。 图1 基本过程:局部单元刚度矩阵→单元贡献矩阵→整体单元刚度矩阵 ; 4.单元定位向量的概念 总码(整体分析):结点位移在结构中统一编码,如1,2等; 局部编码(单元分析):单元结点位移,如(1),(2)等。 单元定位向量(λ):单元结点位移的总码组成的向量。 具体见图2和表1。 图2 表10-1 单元 局部码→总码 单元定位向量(λ) ① (1)→1 (2)→2 ② (1)→2 (2)→3 任意单元 (i)→r (j)→s 5.实例分析 求图10-11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 图10-11 分析:固定端总码为0;总码的最后编号为n,则整体刚度矩阵为n×n阶。 解:见表10-3 单元 单元刚度矩阵 定位向量 单元贡献矩阵 整体刚度矩阵 ① ② ③   6.整体刚度矩阵的性质 Kij――第 j 个杆端位移分量取单位值1,其它杆端位移为 0 时所引起的第i个杆端力分量的值。 [K]是对称矩阵、可逆矩阵、和带状稀疏矩阵(非零元素集中在主对角线两侧的局部带宽之内)。 9.9  刚架整体刚度矩阵刚结点 1.问题的引出 (a)连续梁建立方法:单元刚度矩阵通过单元定位向量形成整体刚度矩阵。 (b)刚架与连续梁的区别:考虑轴向变形(有水平竖向位移)。 (c)必须采用整体坐标系,统一各杆的方向。 2.建立过程:编码→单元定位向量→单元集成 编码原则: 已知位移分量为零的,总码为零; 位移分量不为零的,总码(每个结点)按顺序:水平位移→竖向位移→转角位移;其方向由整体坐标系的方向确定。一般结点顺序可按:刚结点→支座;左→右;上→下。 注意处理支座情况和刚结点。见图1。 图1 实例分析:图1中a)和b)的单元单位向量见表1,整体刚度矩阵的集成过程见表2a和b。 表1 表10-5(图a) 表10-5(图b) 与刚性结点的区别 铰结点(两杆相交)编号有4个,两个线位移(水平和竖向)和两个铰位移,即两杆的线位移编号相同,角位移编号不同。如图1。 图1 应用实例分析 图2中a)、b)和c)整体刚度矩阵的集成过程见表1a、b和c。 图2 分析:图a和图b的区别在于支座变化;图c特殊:杆①为链杆,仅有轴向变形(1和4)。 表1(图a) 表1(图b) 表1(图c)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