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设 计 依 据
1、建设用地批准书,《上海市[2002]沪府土书字第149号》文。
2、2003年1月上海新金桥广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
任务书。
3、2003年2月上海新金桥广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上海
勘察设计院所绘制的1:500基地道路红线图。
4、2003年2月上海新金桥广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黄浦
区规划局《关于黄浦区13号街坊改造工程方案的审核意见》(一审)编号:(2003)第003号。
5、2003年3月黄浦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关于黄浦区13号街坊改造工程方案的审核意见》(二审)编号:(2003)第003号。
6、2003年4月2日上海市公安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2003)沪公消(建方)字第79号《关于新金桥广场方案设计的消防审核意见》。
7、2003年4月1日建设项目环卫设施(方案设计)审批意见书,沪(黄)环审字(2003)第3号。
8、2003年3月13日上海市黄浦区民防办公室《关于新金桥广场结建民防方案意见》。
9、2003年2月18日概念设计讨论的会议纪要。
10、2003年4月10日黄浦区绿化管理局《新金桥广场绿化方案征询意见》。
11、国家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二、工 程 概 况
新金桥广场为一个商业办公综合楼,同时亦是黄浦区13号街坊改造工程,该基地位于黄浦区繁华的北京西路与西藏中路交汇口,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基地占地面积6258m2,东临西藏中路,南临牯岭路,西临长沙路,北临北京西路,呈东西向长条不规则梯型。基地内西侧即靠近长沙路一侧地面下有已建成的地铁一号线通过,基地的东侧与西藏中路路面下规划通行的M8号线相临。
新金桥广场总建筑面积为41972m2,其中地上37536m2,地下4436m2。主体建筑高度为59.80m,地上共15层,地下一层,地面一~三层为商业裙房,四~十五层为大空间办公及单元式办公。根据规划局规定本工程60m以下,主体建筑退红线5m,转角退8m。本工程设计标高暂定为±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400m,室内外高差0.3m。
三、技术经济指标
名称
面 积(m2)
所占用地比例
基地总面积
6258
100%
总建筑面积
41972
地上 37536
地下 4436
容积率
5.998
建筑占地面积
2776
建筑密度(覆盖率)
44.4%
道路广场面积
1824.2
地面停车面积
302.5
绿化面积
659.3
绿化率
10.6%
泊车停车位
142辆(机械停车位75辆)
地上22辆
地下120辆(机械式75辆)
自行车停车面积
408
单元式办公套数
375套
一室单元式办公
299间
二室单元式办公
34间
三室单元式办公
11间
各使用功能面积分配表
楼层
主要功能分布
面积(m2)
首层
办公大堂、公寓式大堂、商场、安保、消防、电话机房、空调机房、配电开、煤气表房、垃圾收集间等
2776(底层)+442(夹层)=3218
二层
餐厅、厨房、咖啡厅等
3040
三层
休闲、健身、美容、美发等
2940
四层
单元式办公、花园中庭、大空间办公
2692
五~九层
单元式办公、大空间办公
2497.6×5=12488
十层
单元式办公、大空间办公
2202
十一~十三层
单元式办公、大空间办公
2202×3=6606
十四层
单元式办公、大空间办公
2180
十五层
单元式办公、大空间办公
2170
地下层
停车库、六级人防、变配电、水泵、风机房
4436
总 计
37536
四、建 筑 设 计
㈠ 总平面设计
新金桥广场座落于北京路西藏中路口繁华地段(以下简称“广场”),基地东临西藏中路,南临牯岭路,西临长沙路,北临北京西路。整个建筑藏中路、北京西路、长沙路围合而成,在牯岭路上形成一个新的都市广场。本工程采用了经典的空间体量,在北京西路、西藏中路形成了一个城市交汇中心。东面设计精良的主切角,在北京西路与西藏中路交界点创造了更多的城市空间。西侧端头四层平面的21.6米高的内部花园中庭,在北京西路与长沙路交界处创造了很强的视觉中心并且减轻了地铁一号线结构上的负荷,同时为减少对基地内西侧地面下地铁一号线的影响,以及对基地西北斜对角的居民区的日照影响,整个建筑从中部向西端逐步降低层数到9层、3层。在建筑2层底部设置了10m宽,10.8m高,局部为8.6m高的的大型通道,以利于南侧广场与北面北京西路上人流的联系。
㈡ 建筑单体设计
1、平面设计与垂直交通
新金桥广场大厦为商业办公综合建筑。地下一层为车库,并设
置6级人防,另设置各配套设备机房。地上有十五层,首层为商场,可供出租的商铺,以及办公、单元式办公大堂等。二~三层为各类商业区域,设置了餐厅、咖啡厅以及美容、健身中心,体现了集购物、休闲、餐饮一站式消费的商业理念。四层为单元式办公及大空间办公,同时设有六层高花园中厅。五~十五层均为单元式办公及大空间办公。因商场的主要人流来自西藏中路与北京西路,故将商业人流入口沿街布置,办公主入口设在北京西路、西藏中路交角广场处,单元式办公入口设在南面内广场处西侧,交通芯筒通过三台电梯主要通往单元式办公,而东侧交通芯筒三台电梯则通往大空间办公以及商业用房。
2、剖面设计
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等于绝对标高3.400m,室内外高差为0.3m,地下一层层高为4.1m,局部6m,设备用房层高5m;首层为6m高,二、三层为4.8m,四~十五层为3.6m层高,整个建筑高度为59.80m。
3、建筑形态及立面设计
新金桥广场是一幢多功能的建筑,在北京西路、西藏中路较为
显著的位置提供了商业、办公、单元式办公等多种功能服务。在狭长受限制的基地中,经典海派风格的建筑形态创造了极具特色的空间环境。同时新金桥广场将经典的外滩风情融入到整个建筑体块中,运用沉重的石材,强烈冲击视觉感受。建筑中部立面运用经特殊处理的带状墙砖,连同略微后退的阳台,创造出建筑的主要韵律。整个立面运用了竖向比例的外窗,来加强整个建筑体量的视觉感受。建筑底部运用了优雅比例的商业橱窗,创造了吸引人的街面商业功能。
㈢ 建筑用料表
1、 墙体
⑴ 外墙:商场、办公非外幕墙部位采用240厚轻质混凝土砌
块,M5砂浆砌筑。
⑵ 内墙
防火墙、设备用房等隔墙,采用200厚混凝土砌块(防火墙耐火极限≥4h,设备用房隔声量≥50db)。
裙房部位内隔墙采用200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均用M5砂浆砌筑,办公室隔墙隔声量≥45db,此区域设备用房、卫生间、开水间等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2、 外墙面
主楼外幕墙一~三层裙房采用石材幕墙体系,局部为铝合金玻璃幕墙。四~十五层采用面砖加铝合金玻璃幕墙体系。门厅部分、接待厅采用透明玻璃的幕墙体系,入口雨蓬为不锈钢玻璃雨蓬。
3、内墙面、楼地面、平顶、踢脚线见室内建筑用料表。
3、 地下室防水
钢筋砼底板及外壁自防水,防水涂料一层,贴1.5厚三元乙丙卷
材防水层双层,50厚聚苯板保护层。地下室变形缝设二道止水带防水。
4、 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设防)
A、不上人屋面:涂料饰面
40厚C20细石混凝土配f6每200双向筋设分
仓缝6m×6m,缝宽20嵌密封膏
塑料薄膜隔离层
30厚硬质聚苯乙烯保温板
1.5厚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双层
1:8加气砼找坡找平,最薄处40。
钢筋砼屋面板
B、上人屋面:10厚地砖,或25厚花岗石
25厚1:3水泥砂浆结合层
40厚C20细石混凝土配f6每200双向筋设分仓
缝6m×6m,缝宽20嵌密封膏
塑料薄膜隔离层
30厚硬质聚笨乙烯保温板:
1.5厚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双层
1:8加气砼找坡找平,最薄处40
钢筋砼屋面板
C、金属屋面
主楼采用铝合金板屋盖,内置钢屋架,中部采用铝合金格栅。
中区共享大厅为铝合金框架透明中空夹胶玻璃顶配以电动遮阳系统,钢屋架。
5、 内门窗
⑴ 一般技术用房及办公室采用硬木夹板玻璃门或硬木夹板
门。
公共活动房间采用硬木或金属玻璃门。
有声学要求的房间采用钢质或木质隔声门。
⑵ 防火分区、设备用房等采用木质防火门或复合防火卷帘,有噪声的设备机房采用木质防火隔声门,大型设备机房门采用钢质防火门。
⑶ 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安装智能开启栏板。
⑷ 防空地下室人防门见人防设计。
6、 油漆
⑴ 木质表面采用硝基清漆或聚氨酯类木质漆。
⑵ 金属面:防锈漆底,调合漆面,大型钢质雨蓬及钢构件需
作磷化酸洗或其它基层处理,防锈漆底聚氨酯漆饰面。
7、 落水及排水:采用UPVC管内落水及包覆隔声处理,建筑四
周设明沟或散水坡。
8、 广场及道路
⑴ 广场及主干道(地下室顶板处)
100厚花岗石面层
20厚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160厚C25混凝土分包捣制(配钢筋)
塑料薄膜隔离层
三元乙丙防水层
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
地下室顶板
⑵ 道路(天然地面部位)
180厚C25砼分包捣制(配钢筋)
30厚粗砂垫层
150厚碎石垫层
素土夯实
9、 绿化
⑴ 常绿观赏性乔木、灌木、配部分落叶乔、灌木、常绿草皮。
⑵ 屋面、地下室顶板处种植构造:
营养种植土
塑料成品滤网
100厚卵石滤水层配排水盲管
50厚C20细石砼整浇层
塑料薄膜隔离层
1.5厚双层三元乙丙防水层
钢筋砼板
10、 电梯
一台餐梯: 1000kg,0.5m/s(1F~2F)
二台消防梯:1150kg,1.5m/s(-1F~15F)
四台客梯: 1000kg,1.75m/s(1F~15F)
11、室内建筑用料表
⑴ 楼 地 面
细石砼
地 面
A
5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
A1
地板漆罩面
B
10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汽车坡道做防滑齿槽)
C
5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80厚100#素混凝土,70厚碎石,素土垫层夯实。
D
4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
花岗石或大理石地面
E
25厚花岗石或大理石地面,25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
地砖地面
F
10厚地砖,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
G
10厚地砖,15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15~2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池底掺防水剂)。
H
10厚地砖,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70厚100#素混凝土。
J
10厚地砖,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
K
10厚防滑地砖面层,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50厚C20细石混凝土配f4@200双向钢筋网片。
200厚高强防水树脂珍珠岩垫层。
双层三元乙丙防水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L
10厚玻化地砖,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铺地毯地面
M
10厚阻燃地毯,4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
⑴ 楼 地 面
木地板
N
硬木长条地板20厚,水晶地板漆罩面,木搁栅@300中-中铁件固定。
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
P
硬木长条地板加毛板40厚,木搁栅@300中-中,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
Q
硬木弹性地面搁栅下做10厚橡胶垫层其他同N。
活动地板
R
架空防静电活动地板,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地板漆饰面,总高度R1200,R2300,R3600、R4800。
塑料地面
S
阿姆斯壮塑料地板,或 块材地板,40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
网络地板
T
阻燃块毯10厚500×500×70高防静电活动地板,20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
⑵ 墙 面
A
防霉防潮涂料饰面。钢筋砼墙体漏浆及孔洞处修凿批嵌平整,表面做3厚JCTA-400号界面处理剂,20厚1:2水泥砂浆。
A1
防霉防潮涂料饰面,20厚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
B
普通内墙涂料饰面。
20厚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
C
乳胶漆或高级内墙涂料喷涂。
20厚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
D
墙纸饰面
20厚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
E
木装修墙面(防火处理)
F
阻燃织物软包墙面
G
金属板墙面
H
20厚花岗石或大理石,3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或干挂30厚石材。
J
彩釉墙面砖饰面,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
K
白磁砖饰面,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或粘结剂铺贴。
L
50厚玻璃棉板包玻璃布,轻钢骨架,穿孔FC板。防霉防潮涂料饰面。
⑶ 平 顶
A
钢筋混凝土板批嵌平整,防霉防潮涂料饰面。
B
钢筋混凝土板批嵌平整,普通内墙涂料饰面。
C
轻钢骨架,6厚FC板,防霉防潮涂料饰面。
D
轻钢骨架,5厚FC穿孔板,50厚玻璃棉板吸声层,防霉防潮涂料饰面。
E
轻钢骨架,6厚FC板底,阿姆斯壮矿棉板面。
F
轻钢骨架,8厚双层纸面石膏板吊顶,高级乳胶漆或涂料饰面。
G
轻钢骨架,8厚纸面石膏板,涂料饰面。
H
轻钢骨架,防潮矿棉板平顶。
J
轻钢骨架,金属吊平顶。
K
轻钢骨架,铝板平顶。
⑷ 踢脚线与墙裙
A
100高25厚1:2水泥砂浆踢脚线。
B
100高花岗石或大理石踢脚线。
C
100高硬木踢脚线。
D
成品地砖踢脚线。
E
1500高25厚1:2水泥砂浆护壁。
F
1000高硬木夹板护壁。
12、各房间建筑用料表
地下室建筑用料表
房间名称
主要室内建筑用料
地面
墙面
平顶
踢脚线
备注
车库管理
J
A1
C
D
库房
A
A、A1
A
E
汽车坡道
B
A1
A
E
电梯厅
H
A1
C
D
楼梯厅
F
A1
A
D
卫生间
G
K
H
消防水池
G
K
A
水泵房
H
L
D
D
控制间
H
A1
C
D
变配电室
R2
C
A
C
地上房间建筑用料表
房间名称
主要室内建筑用料
地面
墙面
平顶
踢脚线
备注
首层及夹层
商场
D1
C,H,G
F
B
空调机房
A1
L
D
A
安保中心、电话交换机房、消防控制中心
R1
C
H
C
设备间
A1
B
B
A
电梯厅
E
H
J
楼梯间
F
B
B
D
卫生间
G
J
变电开关站
R4
C
H
C
单元式办公大堂、办公大堂
E
H
J
垃圾收集间
A1
B
B
A
二层
更衣间商场
J
A
H
D
厨房
K
K
A
餐厅、咖啡座
J
C
D
D
空调机房
A1
L
D
A
设备间
A1
B
B
A
电梯厅
E
H
J
楼梯间
F
B
B
D
卫生间
G
J
H
三层
健身俱乐部
M
A
H
C
空调机房
A1
L
D
A
设备间
A1
B
B
A
电梯厅
E
H
J
楼梯间
F
B
B
D
卫生间
G
J
H
四层~十五层
KTV
E、M
E、F、H
D、J
B、C
公寓式办公
T
C
F
C
空调机房
A1
L
D
A
设备间
A1
B
B
A
电梯厅
E
H
J
楼梯间
F
B
B
D
卫生间、茶水间
G
J
H
办公
S
C
F
C
阳台
F
花园中庭
E
H
J
五、设 计 综 述
㈠ 交通组织
1、 机动车辆的交通组织与停车数量
道路交通设计原则为便捷、安全、人车分流。地块内主要车行
道结合南面内广场布置,车行道4m,单向行驶,转弯半径大于3m,车行出入口在牯岭路上,地块机动车停车主要为地下停车,并有一部分为地面停车。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坡道设在近邻牯岭路车行入口处,设有一进一出两个单车道出入口,坡道宽度4m,坡度15%,其中地下停车120辆,地面停车22辆,停车位尺寸2.4m×5.5m,通道宽度5m~6m。
2、 人流
人流沿西藏中路、北京西路进入建筑或穿过通道进入南面内广
场,人行与车行分流,互不交叉,办公主入口设在北京西路西藏中路交角广场处,单元式办公主入口设在南面内广场,商业入口临街布置,规划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设置小品与绿化,同时结合城市的空间景观要求,给予行人以安全,悠闲的良好室外步行环境。
3、 自行车停车
自行车停车均设置在沿牯岭路南面广场上,面积为254m2。
4、 设有专供残疾人的坡道,坡度为1/12,宽1.2m。
㈡ 消防设计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96)、《汽车库、停车场防火设计规范》(GB50067-97)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本建筑按一类建筑设计,防火等级为一级。
1、 总体消防设计
本建筑高层部分周边均直接落地,沿牯岭路南侧广场以及临长
沙路地段均设消防通道,消防车道宽度大于4m,而沿北京西路及西藏中路则利用城市道路设置消防扑救,建筑沿北京路设有3个。
2、建筑单体消防设计
⑴ 防火分区
建筑内各部分防火分区按规范要求及平面功能布置合理划分,
分述如下:
地下部分:按照《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地下室采用自动喷淋,自动报警措施时,地下汽车库防火面积可按≤4000m2设计,机械式复式停车库防火分区按规范规定65%有效面积(即2600m2)设计。地下机房可按≤1000m2设计。如此,地下共分为三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至少一个直接疏散口,一个间接疏散口。
疏散距离:车库内最大疏散距离≤60m。
地上部分:商场、餐厅均按≤4000m2划分防火分区。
办公、单元式办公按≤2000m2划分防火分区。
商场由最远疏散距离为30m。
本工程按建筑面积≤500m2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跨越防火分区。
⑵ 消防疏散
疏散楼梯、消防电梯的设置是根据本工程性质、人数及标准层
面积,按规范计算设计。单元式办公区和办公区,均设置可通向屋顶的消防楼梯间。
整个大楼设有二个消防电梯,承载能力分别为1150kg,速度为1.5m/s,与疏散楼梯合用前室为10m2,分别设置于不同的防火分区之内。
单元式办公:四~九层设有三个疏散楼梯,疏散宽度为3.9m。
十~十五层为二个疏散楼梯,疏散宽度2.6m。
大空间办公:四~十五层为二个疏散楼梯,疏散宽度为2.6m。
2~3层商业因功能含餐饮、健身、娱乐,设置疏散楼梯间共5个,总疏散宽度为8m,消防前室、消防电梯间采用甲级防火门。
⑶ 消防控制中心设在底层,门直通室外。
⑷ 建筑防火构造
① 防火分区均以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
隔,紧靠防火墙两侧门窗洞口水平距离满足规范要求或以防火门窗封堵。
② 分隔墙砌至梁底或板底。
③ 配电间、空调机房门采用甲级防火门,设备竖井分类独立
设置,井壁材料耐火极限≥1.0h,检修门采用丙级防火门,除风道外,管道井、电缆井等每层用钢筋混凝土或防火堵料封堵。
④ 幕墙与楼板间用耐火极限大于1.5小时的防火棉封堵,幕
墙层间实体墙裙大于0.8m。
⑤ 大楼内结构构件及建筑材料均按其一级耐火等级要求设计
运用,大空间屋顶钢结构承重构件表面采用防火涂料及水喷淋保护。
3、设备消防设计
A、消防给水部分
⑴ 消防给水水源
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由牯岭路及西藏路方向各自引入DN200、
DN300消防专用给水管,并设专用水表计量。
⑵ 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40L/s。
自动喷淋灭火用水量30L/s。
⑶ 室内消防给水
消防加压泵从市政管网上直接吸取加压,屋顶高位水箱贮存消
防水量(V=18m3)。
⑷ 消火栓系统
① 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在地下室水泵房
内设置2台XBD40-80-HY消火栓加压泵(1用1备),性能:Q=40L/s,H=80m,N=75kW。
② 消火栓系统采用1个分区,最不利点消火栓静压>7m,消
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8Mpa,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采取支管设减压孔板减压。
③ 在每层消防楼梯前室及大楼适当位置设置室内消火栓,每
个室内消火栓箱内设DN65普通消火栓1个,25m长DN65衬胶龙带一条,配DN19水枪一支以及启泵按钮等设施。
④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5L/s,充实水柱大于10米,且保证
最不利点处有2股水柱同时到达。
⑸ 自动喷淋系统
① 自动喷淋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在地下室水泵房内
设置2台XBD30-90-HY喷淋加压泵二台(1用1备),性能:
Q=30L/s,H=90m,N=45kW.
② 室内按喷头数800个设置1套水力报警阀,并按消防分区
分别设置水流指示器和监控阀,喷淋系统按中危险Ⅰ级考虑,喷水强度6L/min.m2,作用面积160m2,地下停车库按中危险Ⅱ级考虑,喷水强度8L/min.m2,作用面积160m2。
③ 系统4个分区,地下室水泵间设4组湿式报警阀。
1区:地下1层
2区:地上1层~3层
3区:4~9层
4区:10~15层
为控制水流指示器前压力,1、2区在湿式报警阀前设弹簧减压
阀减压供给。
④ 车道入口处喷淋管道采用电伴热保温,喷头采用易熔金属
感温元件。
⑹ 总体消防
基地总体适当位置设DN150地上式消火栓水泵接合器3组,
DN150地上式水喷淋水泵接合器2组,在水泵接合器40m范围设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沿建筑均匀布置,采用地上式DN150三出口消火栓。
室外消防用水充分利用市政消火栓。
⑺ 灭火器配置
大楼内按规范要求适当位置布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3公斤磷
酸铵盐),每处设置点不少于2具,危险等级:中危险级。
B、消防电气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联动控制
⑴ 设计依据:
国家有关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和标准等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45-95(2001版)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⑵ 建筑保护等级:一级。
⑶ 控制室和系统形式及主要探测元件设置:
控制室设置;
a) 在主楼底层设一个消防控制中心,内设火灾报警监视和消防
设施控制屏。(位置详见建筑平面)
b) 系统形式;为集中火灾报警系统。(详见系统图)
c) 根据消防规范要求,按不同的使用功能场所分别设置<感烟、
感温或复合式>火灾报警探测器,以及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话,火警广播。
⑷ 消防联动控制功能:
① 控制消防水泵,防烟风机,排烟风机的启,停<包含手动直
控>和显示其工作状态。
② 控制应急广播按控制程序投入运行。
③ 控制电梯返回首层及接受其反馈信号。
④ 切断火灾区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和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
应急照明,疏散标志灯。
⑤ 控制防火门的关闭和接受其返馈信号。
⑥ 切断空调和风机等通风设备的运行及接受其反馈信号。
⑦ 关闭或开启各类防火阀,排烟阀及接受其反馈信号。
⑸ 敷线方式:
① 竖直配线采用在弱电竖井<配线间>线槽沿墙明敷及穿钢管
墙内暗敷。
② 水平配线采用穿钢管在吊平顶内敷设及楼板内暗敷。
③ 凡是明敷或在吊平顶内敷设的管线均刷防火涂料。
⑹ 供电及系统接地:
① 用双回路未端自切,供电电压380v/220v,使用电压220v。
②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自带DC24V备用电源。
③ 系统采用专用接地点和联合接地体连接,接地电阻≦1Ω。
⑺ 紧急及业务广播系统
广播音响设备设于底层消防控制中心,内设收音头、卡座、CD机、功放、分路等控制设备;紧急广播功放与控制设备单独设置。在地下室车库,底层商场,餐厅,健身、卫生间,电梯厅及各层公共走道设有扬声器,平时播放背景音乐,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按消防规范的要求切换进行紧急广播。
C、消防排烟系统
根据大楼实际状况结合国家消防规范进行防排烟设计。
⑴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⑵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
利用可开启外窗的方式进行自然防排烟。
⑶ 单元式办公层内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⑷ 地下室停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㈢ 环保设计
1、 新金桥广场是集办公与商业娱乐的综合性建筑,使用过程中
所产生的废水、污水、废气、噪声等采取以下措施:
⑴ 污水
1、 本项目无有毒有害废水排出。
2、 厨房废水经隔油处理后排放。
3、 总体污废水汇总后经格栅井处理后排放。
⑵ 废气
① 建筑物内排出的各种废气经处理后高空排放,排风口尽量设在下风向或非人员逗留的地方。
② 厨房间排出的油烟气经二级过滤后,(第一级采用滤网,第二采用静电过滤装置)由风管接至屋面通过风机高空排放。
③ 空调、通风等设备均选择符合能耗和性能指标优良的产品。空调系统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同时满足舒适、节能及监控要求。室内通风根据各功能性用房需要设置不同换气次数的机械通风系统。
⑶ 噪声控制
① 所有水泵等电机设备均考虑隔振装置。
② 对有噪声和振动源的设备作必要的消声、减振处理,并严格将噪声控制在国家有关标准范围以内。
2、绿化设计
环境绿化设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地面绿化与屋顶绿化相结合,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的处理手法,营造出空间层次丰富,具有现代感的室外环境,绿地面积659.3m2,绿化率10.6%。
3、环卫设计
垃圾收集方式为集中式。垃圾间位置设在底层,满足环卫车进出要求,有宽敞的回车场所。
垃圾间地面铺地砖,墙面做白磁砖护壁,以保持垃圾间的清洁。
㈣ 卫生防疫
1、 大楼内消防水池内壁贴白磁砖,生活水池及高位生活、消防
水箱采用不锈钢成品水箱,以保持水质。
2、 通风采光
⑴ 设计充分考虑建筑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需要。其办公区域窗
地比大于1:6。
⑵ 空调新风量按规范要求。
A:公共部分 20m3/h.人
B:办公 20m3/h.人
C:商场 20m3/h.人
D:娱乐场所 20m3/h.人
E:餐厅 20m3/h.人
3、 厨房工艺
设计按餐厅的性质根据生熟分开,不相互交叉的卫生要求,合
理布置粗细加工,切配、烹饪等功能,并将熟食、点心间独立设间,考虑二次更衣,厨房还配备相应的更衣间及卫生间。
㈤ 劳动保护
1、 所有客梯、客货两用电梯的选用将经劳动保护部门的认可。
2、 地下室有人操作设备机房,厨房等设有机械通风系统和岗位
降温换气装置。
3、 设计按项目投入后的职工的实际人数,配备适当的职工生活
设施和卫生设施,具体有更衣、沐浴等。
4、 噪声较大的设备机房,管理人员另设工作室。
5、 (适用于高层)外墙清洗选用曲臂式擦窗机系统。
6、为防止及减少漏触电事故的发生,本工程插座回路均设置
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开关,并专设PE线与接地体联结。
㈥ 安全防范系统
⑴ 办公楼设有电视监视、报警设备、一卡通和巡更设备,以加强大楼的安全保卫和管理工作。
⑵ 一夹层设安保监控中心(与电视前端设备室合用),内设有矩阵、监视器、录像机、操作键盘等控制及报警设备。现场采用1/3”CCD摄像机进行闭路电视监视,主要是对地下室车库,底层出入口、电梯厅,商场,餐厅,单元式办公的走廊,电梯轿厢等公共场所进行监视。
⑶ 报警:对重要场所设红外报警设备,在需要时可进行设防。
⑷ 一卡通:主要使用在门禁、考勤、巡更、车库和餐饮、图书借阅等方面的一卡管理。
⑸ 门禁管理:单元式办公设有门禁管理系统,根据持卡人的身份确定其对各扇门的通行权,各扇门设有感应式读卡器。
⑹ 巡更:在重要公共设施、大楼内各层设接触式存储器,保安人员手持阅读器按照巡更路线一一读取,以维护大楼的安全。
㈦ 节能措施
1、 屋面采取保温隔热处理。保温材料拟选用热工性能效好的阻
燃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2、 内外墙体材料的轻质混凝土砌块为主,以减轻建筑总重,节
约结构构件的用料。
3、 给排水
洁具采用节水型冲洗配件。
4、 暖通
空调、通风等设备均选择符合国家能耗和性能指标优良的产品。
空调系统采用切实、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同时满足舒适、节能及监控要求。室内通风根据各功能性用房需要设置不同换气次数的机械通风系统。
5、 电气
⑴ 照明光源为高发光率节能型。
⑵ 照明灯具均采用高效率、高反射率灯具。
⑶ 采用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BAS),对空调设备、给排水设
备、电气设备、照明设备及其他用电设备进行监视和自动控制,降低能耗。根据业主和使用要求,达到最佳工作状况和节能运行要求
㈧ 人防设计
本项地下一层设六级防空地下室面积为2300m2,平时用作车库、
战时作为人员掩蔽部,防空地下室委托上海市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详见有关人防设计说明及图纸。
六、结 构 设 计
㈠ 工程概况
新金桥广场基地位于黄浦区中心地段,北京西路以南,牯岭路以北,东临西藏中路,西靠长沙路,基地南北宽46m左右,东西长约140m,占地面积6258m2,地上总建筑面积约37,568m2,地下总建筑面积约4,544m2。是一幢商办性质的高层建筑综合楼。
在建筑物⑧轴处设置结构缝,将建筑物分为主楼、辅楼两部分。主楼地下1层,地上最高15层,屋顶标高为58.800m。辅楼地下1层,地上最高9层,屋顶标高为37.200m。该建筑物地下一层为六级人防,六级人防考虑平战结合,平时为停车库,战时为人员隐蔽所。
在基地西部有已建成的地铁I号线区间隧道由南向北斜向通过。
㈡ 设计依据
1、“新金桥广场”建筑扩初设计图。
2、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处完成的“新金桥广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编号:9504-勘-31)。
3、设计规范:
⑴《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 50009-2001 )
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
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
⑷《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BJ 08-9-92 )
⑸《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
⑹《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 08-11-1999 )
⑺《建筑桩基技术规程》( JGJ 94-94 )
⑻《钢结构设计规范》( GBJ 17-88 )
⑼《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
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02 )
⑾《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95 )
⑿《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
⒀《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
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1 )
⒂《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94 )
㈢ 基本设计参数
1、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95 ),本工程建筑物均属丙类建筑。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的有关规定,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按第一组考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按0.1g考虑。
3、本工程的建筑场地土类别为Ⅳ类,结构的特征周期Tg=0.9s。
㈣ 设计荷载(使用荷载)
根据建筑设计和使用要求,主要设计(使用)荷载为:
1、屋面
上人屋面: 2.00 kN/m2
不上人屋面: 0.50 kN/m2
屋顶花园 3.00 kn/m2
2、楼面
商场 3.50 kn/m2
餐厅 2.50 kn/m2
健身 4.00 kn/m2
厨房(餐厅) 4.00 kn/m2
办公 2.00 kn/m2
地下车库: 5.00 kN/m2
电梯机房: 7.00 kN/m2
3、基本风载:
主楼(取100年一遇): 0.60 kN/m2
辅楼(取50年一遇): 0.55 kN/m2
㈤ 主要建筑材料
1、混凝土:详见扩初图纸。
2、钢筋:φ—HPB235,Ф—HRB335。
钢材: Q235B,Q345。
3、砌体:内墙为轻质墙体材料,其它见建筑说明。
㈥ 工程地质
根据地质报告描述,本场地地表下深110m左右范围内的土层分布情况如下:
第1层填土:可分为三个亚层(1-l层,1-2层,1-3层)
第2层褐黄色粉质粘土:稍湿~湿。层厚0.9m~2.0m,属中压缩性土。
第3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砂):很湿,软~流塑。土质不匀。层厚4.3m~7.6m,属高压缩性土。
第4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很湿,软~流塑。层厚6.2m~10.5m,属高压缩性土。
第5层灰色粘性土:根据土性差异可分为二个亚层(5-1层,5-2层)
第5-1层灰色粘土:很湿,软塑,。层厚3.4m~6.1m,局部较厚处达8.5m,属高压缩性土。
第5-2层灰色粉质粘土:湿,可塑。土质尚匀,层厚13.9~16.3m。属中压缩性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