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省建筑节能检测技术培训试题归总
[08-12]
一、单项选择题
1、热传导是由( C )引起的物体内部微粒运动产生的热量转移过程。(注:08A1 08B9 09A4 12A9)
A、加热; B、降温; C、温差; D、摩擦
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标准中,标准 B ,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注:08A2)
A、《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B、《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8484-2002)
C、《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D、《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
3、试验室内测定墙体保温性能时,请选择依据的试验方法标准。( B )(注:08A3)
A、GB10294-8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量-防护热板法;
B、GB/T 13475-92,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C、JGJ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D、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4、夏热冬冷地区居建要求节能50%的屋面(热惰性指标D≧3.0)传热系数K值应不大于( A )(注:08A4,DB33/1055-2003,注意题目是指屋面(屋顶)还是外墙,屋面(屋顶)1.0,外墙1.5,小心中招)
A、1.0 B、2.0 C、1.5 D、1.6
5、传热系数K与传热阻R0关系是 A 。(d:厚度 △t表面温差)(注:08A5 09A5 10B5 12A5)
A、 K=1/ R0 B、 K=d/ R0 C、 K= R0/ d D、 K=△t/ R0
6、JGJ144中规定,EPS板的密度为( C )kg/m3。(注:08A6)
A、15~22; B、15~25; C、18~22; D、20~25
7、评价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及隔热性能的主要参数为:遮阳系数、抗结露系数、 C 、和太阳得热系数。(注:08A7,基础知识40页)
A、 辐射系数 B、 遮阳系数 C、传热系数 D、导热系数
8、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测定试验中规定试样数量不得少于 A 块。(注:08A8 09A13 10B13)
A、3; B、4; C、5; D、6
9、依据《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92,试验室内测定墙体保温性能的项目有( C )(注:08A9 09A9)
A、遮阳系数 B、导热系数 C、传热系数 D、蓄热系数
1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 A 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注:08A10 09A17)
A、建筑节能 B、地基基础工程 C、安装工程 D、装饰工程
11、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 D 的规定。(注:08A11 08B12)
A、法规 B、政策 C、技术 D、标准
12、建筑门窗进场后,应对其外观、品种、规格及 A 等进行检查验收,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注:08A12)
A、附件 B、尺寸 C、三性 D、材料
13、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饰面层不得渗漏。当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饰面层采用饰面板开缝安装时,保温层表面应具有 D 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注:08A13 08B20)
A、防火功能 B、防潮功能 C、防风功能 D、防水功能
14、现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屋面保温隔热的绝热材料是 B 。(注:08A14 09A14,网上查的,不确定)
A、EPS板 B、XPS板 C、膨胀珍珠岩绝热制品 D、矿物面制品
15、依据《建筑构件稳态热阻传递性质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1992
,测试条件最小温差为 B 。(注:08A15 08B17 09A15)
A、15℃ B、20℃ C、25℃ D、30℃
16、依据《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2,外窗保温性能按外窗传热系数K值分为 D 级。(注:08A16)
A、5 B、6 C、8 D、10
17、测定泡沫塑料吸水率的水温和浸泡时间为 B 。(注:08A17 08B14)
A、20±2℃,96h;B、23±2℃,96±1h;C、20±2℃,48h;D、23±2℃,72h
18、墙体节能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等,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复验应为 C 送检(注:08A18)
A、抽样 B、随机抽样 C、见证取样 D、建设(监理)方
19、JGJ144中规定,试样养护和状态调节环境条件为:( C )(注:08A19)
A、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
B、温度(20±2)℃,相对湿度(60±5)%;
C、温度10~25℃,相对湿度不低于50%
D、温度(23±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20、天窗安装的 C 应正确,封闭严密,嵌缝处不得渗漏。(注:08A20 08B19)
A、位置 B、尺寸 C、位置、坡度 D、坡度
21、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是:热传导、对流、 D 。(注:08B1)
A、迁移 B、温差 C、加热 D、 辐射
22、评价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及隔热性能的主要参数为: B 、抗结露系数、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注:08B2 09A16)
A、辐射系数 B、遮阳系数 C、 传热系数 D、 导热系数
23、试验室内测定均质材料导热系数时,依据的试验方法标准。( A )(注:08B3)
A、GB10294-8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量-防护热板法;
B、GB/T 13475-92,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C、JGJ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D、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24、依据《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夏热冬冷地区居建要求节能50%的外墙(热惰性指标D≧3.0)传热系数K值应不大于( C )(注:08A4 09A10,DB33/1055-2003,注意题目是指屋面(屋顶)还是外墙,屋面(屋顶)1.0,外墙1.5,小心中招)
A、1.0 B、2.0 C、1.5 D、1.6
25、导热系数λ与热阻R关系是 B 。(d:厚度 △t表面温差)(注:08B5 10A5)
A、λ=1/ R B、λ=d/ R C、λ= R/ d D、λ=△t/ R
26、JGJ144中规定,EPS板的导热系数λ≤ D W/(m.K)。(注:08B6)
A、0.045;B、0.450;C、0.030;D、0.041
27、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标准中,标准 A ,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注:08B7)
A、《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B、《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8484-2002)
C、《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D、《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
28、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两个主要参数是 A 。(注:08B8 09A2)
A、密度和含水率;B、密度和厚度;C、厚度和含水率 D、环境温度
29、建筑外门窗工程施工中,应对门窗框与墙体接缝处的 C 做法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注:08B10)
A、保温 B、填充 C、保温填充 D、连接
30、当外墙采用保温浆料做保温层时,应在施工中制作同条件养护试件,每个检验批应抽样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不少于 C 组。(注:08B11)
A、1 B、2 C、3 D、4
31、当实测芯样厚度的平均值达到设计厚度的 A 及以上且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厚度的 时,应判定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注:08B13)
A、95% 90% B、90% 90% C、90% 85% D、90% 95%
32、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试样数量不得少于 A 块。(注:08B15)
A、3; B、4 ; C、5; D、6
16、JGJ144-2004中规定,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的导热系数≤ C 。(注:08B16)
A、0.050; B、0.055; C、0.060; D、0.065
18、建筑外门窗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 D 的规定。(注:08B17 10B11)
A、法律 B、强条 C、业主 D、标准
33、浙江省属于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哪一个地区 B 。(注:09A1 12A2)
A、严寒地区 B、夏热冬冷地区 C、夏热冬暖地区 D、 温和地区
34、我国标准分为: B 。(注:09A3 10A3 10B3)
A、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C、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地方标准和内部标准
D、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部门标准和内部标准
35、JGJ144中规定,EPS板的导热系数应为( C )W/(m2·K)。(注:09A6 10B6 12A16)
A、≤0.021 B、≤0.031 C、≤0.041 D、≤0.051
36、依据《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外门窗保温性能按外窗传热系数K值和抗结露因子分为 D 级。(注:09A7)
A、5 B、6 C、8 D、10
37、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有三种方式。其中,两个分离的(不直接接触)、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存在着 D 传热方式;流体内部温度不均匀引起密度分布不均匀,形成流体为 C 传热方式;两直接接触物体,热量从温度高的一面传向温度低的一面,为 B 传热方式。(注:09A8)
A、导热 B、传导 C、对流 D、辐射
38、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中,外墙取样数量为一个单位工程每种节能保温做法至少取 C 个芯样。(注:09A11 10A11)
A、1 B、2 C、3 D、4
39、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中,当实测芯样厚度的平均值达到设计厚度的95%及以上且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厚度的 C 时,应判定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注:09A12)
A、80% B、85% C、90% D、95%
40、依据《建筑构件稳态热阻传递性质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
,测试条件最小温差为 B 。(注:09A15 10B15)
A、15℃ B、20℃ C、25℃ D、30℃
41、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建设)人员见证下实施,可委托
D 的检测机构实施,也可有施工单位实施。(注:09A18 10B18)
A、相应 B、有能力 C、有条件 D、有资质
4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标准中,标准 D 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注:10A1)
A《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2009)
B《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C《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
D《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8484-2008)
43、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测定试验时,对带有自然或复合表皮的产品,试样厚度为 D (注:10A2)
A、50mm B、75mm C、100mm D、产品厚度
44、水蒸气扩散是由 B 引起的湿迁移过程。(注:10A4 10B1)
A、温差 B、水蒸气分压力差 C、大气压 D、 毛细作用
45、JGJ144-2004中规定,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的导热系数λ应为 D W/(m·K)。(注:10A6)
A、≤0.021 B、≤0.030 C、≤0.041 D、≤0.060
46、GB/T8484-2008,规定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现有一樘窗的传热系数K值为2.8 W/(m2·K),它对应的保温性能分级为 B 级。(注:10A7)
A、6 B、5 C、4 D、3
47、《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GB/T10294-2008标准中双试件试验时,两块试件的厚度差别应小于 C 。(注:10A8 10B14)
A、1.0% B、1.5% C、2.0% D、2.5%
4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8484-2008)检测条件规定: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范围为 B ,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 C K。(注:10A9 12A8)
A、20℃±0.5℃ B、19℃~21℃ C、0.2K D、0.3K E、±0.3℃
49、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要求节能50%的屋顶(热惰性指标D≧3.0)传热系数K值应不大于 B 。(注:10A10 12A13,DB33/1055-2003,注意题目是指屋面(屋顶)还是外墙,屋面(屋顶)1.0,外墙1.5,小心中招)
A、0.5 B、1.0 C、1.5 D、2.0
50、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中,当实测芯样厚度的平均值达到设计厚度的 C 及以上且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厚度的90%时,应判定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注:10A12 11B12)
A、91% B、93% C、95% D、97%
51、《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标准对膨胀聚苯板表观密度的要求是 C 。(注:10A13 10B17)
A、≤15.0kg/m3 B、≥15.0或≤18.0 kg/m3
C、18.0~22.0 kg/m3 D、≥22.0 kg/m3
52、JGJ144-2004试件制备、养护和状态调节中规定: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不应低于50%,试样养护时间应为 D d。(注:10A14 10B4)
A、7 B、14 C、21 D、28
53、依据《建筑构件稳态热阻传递性质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
,测试条件要求最小温差为 B 。(注:10A15)
A、15℃ B、20℃ C、25℃ D、30℃
54、评价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及隔热性能的主要参数为:遮阳系数、 A 、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注:10A16)
A、 抗结露系数 B、 遮阳系数 C、蓄热系数 D、导热系数
55、《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外窗窗口气密性能应在受检外窗几何中心高度处室外瞬时风速不大于 C m/s的条件下进行。(注:10A17)
A、0.3 B、3 C、3.3 D、3.5
56、《建筑保温砂浆》(GB/T 20473-2006)中堆积密度规定:Ⅰ型应不大于 B kg/m3,Ⅱ型应不大于 D kg/m3。(注:10A18)
A、200 B、250 C、300 D、350
57、依据GB/T8484-2008,检测抗结露因子中规定: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为 C ℃,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3K。(注:10B2)
A、10±0.5 B、15±0.5 C、20±0.5 D、25±0.5
58、玻璃遮阳系数是通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与透过标准 B mm透明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量的比值。(注:10B4)
A、2 B、3 C、4 D、5
59、依据GB/T13475-2008,试验室内测定墙体保温性能的项目为 C 。(注:10B7)
A、热阻 B、导热系数 C、传热系数 D、蓄热系数
6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和浙江省标准DB33/1015-2005规定,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等级,不低于现行 国家标准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7107-2008规定 的 级,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等级,不得低于该标准规定的 级。(注:10A3,这题目MD没法作答,应该是填A和B)
A、3 B、4 C、5 D、6
JGJ 134-2001 Ⅲ级,Ⅱ级
DB33/1015-2003 3级,4级
JGJ 134-2010 4级,6级
61、JGJ144-2004中规定,EPS板的压缩性能应 C 。(注:10B9)
A、<0.25 B、≤0.10 C、≥0.10 D、≥0.25
62、GB/T 8810-2005《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的测定》中规定:试验试样长度、宽度和体积分别为 B 。(注:10B10)
A、100mm、100mm、不小于300cm3 B、150mm、150mm、不小于500cm3
C、 200mm、200mm、不小于800cm3 D、250mm、250mm、不小于1000cm3
63、测定泡沫塑料吸水率的浸泡时间为 D h。(注:10B12)
A、24 B、48 C、72 D、96
64、评价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及隔热性能的主要参数为:遮阳系数、抗结露系数、太阳得热系数和 B 。(注:10B16)
A、 辐射系数 B、传热系数 C、变形系数 D、导热系数
65、在标准GB/T 13475-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对于标定热箱法Q1= Qp – Q3- Q4,式中Q3指的是 B 。(注:10B19)
A、平行于试件的不平衡热流量 B、通过计量箱壁的热流量
C、迂回热损 D、周边热损
66、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是: A 。(注:11B1)
A、传导、对流和辐射 B、导热、对流和辐射
C、导热、传导和辐射 D、传导、对流和导热
67、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标准中,标准 D 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注:11B2)
A《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
B《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C《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
D《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8484-2008)
68、依据JGJ/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进行室内平均温度检测,采用温度自动检测仪进行连续检测,检测数据记录时间间隔不宜超过 C min。(注:11B3)
A、10 B、15 C、30 D、60
69、《绝热 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规定:标定热箱法的试件最小是 C 。(注:11B4)
A、1.0m×1.0m B、1.0m×1.5m C、1.5m×1.5m D、2.0m×1.5m
70、《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7106-2008)标准中规定:稳定加压法淋水量为2L/ (m2·min),波动稳定加压法淋水量为 B L/ (m2·min)。(注:11B5)
A、2.5 B、3.0 C、3.5 D、4.0
71、JGJ144-2004中规定,EPS板的密度应为 C kg/m3。(注:11B6)
A、10~14 B、14~18 C、18~22 D、22~26
72、依据GB 50411-2007,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见证下,对已经完成施工作业的分项或分部工程,按照有关规定在工程实体上抽取试样,在现场进行检验或送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的检测活动称为 B 。(注:11B7)
A、进场验收 B、现场实体检验 C、见证取样送检 D、型式检验
73、《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8484-2008,传热系数检测条件中规定: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范围为 B ℃,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 C K。(注:11B8)
A、18 ~20 B、19~21 C、0.2 D、0.3 E、±0.3
74、以下几种绝热材料中, B 特别适用于倒置式屋面。(注:11B9)
A、EPS板 B、XPS板 C、胶粉EPS颗粒 D、矿物棉制品
75、主要用来测量建筑围护结构温度的测温传感器的类型为 C 。(注:11B10)
A、铂电阻 B、热敏电阻 C、热电偶 D、半导体
76、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场粘结强度不得小于 A MPa,并且破坏部位应位于EPS板内。(注:11B11)
A、0.10 B、0.15 C、0.20 D、0.25
77、JG 158-2004《胶粉聚苯颗粒外墙保温系统》中规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导热系数应≤ D W/(m·K)。(注:11B13)
A、0.030 B、0.040 C、0.050 D、0.060
7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8484-2008)抗结露因子检测条件规定:热箱空气为自然对流,其相对湿度不大于 B %。(注:11B14)
A、10 B、20 C、30 D、40
79、依据《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变形检测是为了确定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 B %允许挠度时的压力差而进行的检测;反复变形检测是为了确定主要构件在变形量为 D %允许挠度时的压力差反复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及功能障碍而进行的检测。(注:11B15)
A、30 B、40 C、50 D、60 E、70
80、《硬质泡沫塑料 压缩性能的测定》GB/T 8813-2008规定:试件测试前应在温度
A ℃,相对湿度 C %的环境中至少放置6h。(注:11B16)
A、(23±2)℃ B、(25±2)℃
C、(50±10)% D、(55±10)%
81、《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照度系统检测中规定:每类房间或场所应至少抽查 A 个测点进行照度值检测。(注:11B17 12A15)
A、1 B、2 C、3 D、4
82、《建筑保温砂浆》(GB/T20473-2006)中导热系数(平均温度25℃)规定:Ⅰ型应不大于0.070 W/(m2·K),Ⅱ型应不大于 C W/(m2·K)。(注:11B18)
A、0.075 B、0.080 C、0.085 D、0.090
83、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标准中,标准 B 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注:12A1)
A《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B《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8484-2008)
C《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 158-2004)
D《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JG/T211-2007)
84、《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及系统技术规程》(DB33/T1054-2008)中规定: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系统的系统抗风压值Rd应不小于 D kPa。(注:12A3)
A、3.0 B、4.0 C、5.0 D、6.0
85、依据《绝热 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可测量建筑构件的热性质有 A 。(注:12A4)
A、热阻、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传热系数
C、热阻、蓄热系数 D、蓄热系数、导热系数
86、依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中,每个单位工程外墙每种节能保温做法至少抽查 C 处。(注:12A6)
A、1 B、2 C、3 D、4
87、施工单位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样,送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活动称为 D 。(注:12A7)
A、进场验收 B、进场复验 C、型式检验 D、见证取样送检
88、《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水密性能检测中规定:工程所在地为热带风暴区域的,对整个门窗试件的淋水量为: L/(m2·min);工程所在地为非热带风暴区域的,对整个门窗试件的淋水量为: A L/(m2·min)。(注:12A10,第一个空答案为3)
A、2 B、2.5 C、3.5 D、4.0
8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外窗窗口气密性能检测中规定:外窗窗口气密性能的检测应在受检外窗几何中心高度处室外瞬时风速不大于 B m/s的条件下进行。(注:12A11)
A、3.0 B、3.3 C、3.5 D、4.0
90、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中,当实测芯样厚度的平均值达到设计厚度的95%及以上且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厚度的 时,应判定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注:12A12,答案应为90%)
A、91% B、93% C、95% D、97%
91、依据《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进行门窗的水密性能检测时,一般取三樘试件检测值的 B 作为该组试件的定级值。(注:12A14)
A、最大值 B、最小值 C、算术平均值 D、其它
92、公共建筑中外窗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规定的 D 级。(注:12A17)
A、3 B、4 C、5 D、6
93、依据《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具有薄抹面层的外保温系统,抹面层与保温层的拉伸粘结强度不得小于 A MPa,并且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注:12A18)
A、0.1 B、0.2 C、0.3 D、0.4
二、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计20分)
1、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是 对流 、热传导和辐射。(注:08A1)
2、有一混凝土多孔砖墙体,墙体厚度240mm, 混凝土多孔砖导热系数
0.450W/(m.K),则该墙体的热阻为 0.53 (m2×K)/W。(注:08A2 08B2,计算公式:0.24/0.45=0.53)
3、GB/T8484-2002,规定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现有一樘窗的传热系数K值为2.4 W/(m2.K),它对应的保温性能分级为 8 级。(注:08A3,对应老标准2002版为8级,对应现在新标准2008版为6级)
4、测定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试件为硬质材料时至少需 5 个试样,试件为半硬质或软质材料时至少需3个试样。(注:08A4,考的是GB/T 6343-1995老标准的表述,新标准2009不区分硬质软质均为5个试样)
5、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密度和 含水率 。(注:08A5 10B1 11B15)
6、由复合材料构成的节能外墙,按绝热材料在外墙中的位置,可以分为 内 保温、中间保温、和外保温三种节能墙体形式。(注:08A6)
7、JGJ144中规定,EPS板的导热系数λ≤ 0.041 W/(m.K)。(注:08A7)
8、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内容分为见证取样检测和 专项检测 。(注:08A8 08B11 10B8)
9、承担专项检测的现场检测,现场检测人员不得少于 2 个 。(注:08A9 08B14 09A9 10A9 10B9)
10、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 资质证书 ,并在其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注:08A10 08B8 09A10 10A10 10B10 12A7)
11、依据GB/T13475-92,试件的状态调节,为减少试件中热流受到所含水份的影响,建议试件在测量前调节到 气干 状态。(注:08A11 08B15)
12、依据GB/T8484-2002,测试条件规定:热箱空气温度设定范围为 18~20 ℃,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0.1K。(注:08A12,老标准2002版的答案,新标准2008版有改动,范围改为19~21℃,波动幅度不大于0.2K)
13、测定泡沫塑料吸水率的水温 23±2 ℃和浸泡时间为96±1h。(注:08A13)
14、浙江省属于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 夏热冬冷 地区。(注:08A14 08B16 11B17)
15、《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限为 三年 。(注:08A15 08B18)
16、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建筑物1~6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规定的 3 级,7层及7层以上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 4 级。(注:08A16 08B17)
17、夏热冬冷地区居建要求节能50%的外墙(热惰性指标D≧3.0)传热系数K值应不大于 1.5 W/(m2.K)。(注:08A17, DB33/1055-2003,注意题目是指屋面(屋顶)还是外墙,屋面(屋顶)1.0,外墙1.5,小心中招)
18、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应该在 1 个月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注:08A18 09A18 10A18)
19、当实测芯样厚度的平均值达到设计厚度的 95 %及以上且最小值不低于设计厚度的90%时,应判定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注:08A19)
20、检测机构的检测技术人员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取得 岗位证书 ,方可从事检测工作。(注:08B1 09A14 10A14 10B14 12A8)
21、 国家标准GB/T8484-2002,规定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现有一樘窗的传热系数K值4.2W/(m2.K),它对应的保温性能分级 4 级。(注:08B3,老标准2002版为4级,新标准2008版应为2级)
22、测定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试件为硬质材料时至少需5个试样,试件为半硬质或软质材料时至少需 3 个试样。(注:08B4,考的是GB/T 6343-1995老标准的表述,新标准2009不区分硬质软质均为5个试样)
23、水蒸气扩散是由 水蒸气分压力差 引起的湿迁移过程。(注:08B5 09A5 11B5)
24、露点温度的物理意义是:空气中的水蒸汽开始变为 露珠 的温度。(注:08B6 10A7)
25、复合材料节能墙体,按绝热材料在墙体中的位置,可以分为:内保温、中间保温 、和 外保温 三种节能墙体形式。(注:08B7 12A14)
26、国家标准GB 50411-2007,规定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外窗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该对外窗的 气密性 、传热系数 、玻璃遮阳系数、可见光透视比、中空玻璃露点温度性能进行复验。(注:08B9)
27、依据国家标准GB 50411-2007,用于屋面节能工程的保温隔热材料,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 3 个试样进行检查。(注:08B10)
28、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该抽查 50% ,并不少于10樘,不足10樘时应全数检查。(注:08B12)
29、检测技术员单位变动的,应办理变更手续,在原检测机构从业不满 一 年的,不得办理变更手续。(注:08B13 11B8 12A18)
30、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应当遵循 独立、客观、公正 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本省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确保检测质量。(注:08B19 11B10)
31、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 GB/T 。(注:09A1)
32、有一混凝土多孔砖墙体,墙体厚度190mm, 混凝土多孔砖当量导热系数
0.410W/(m.K),则该墙体的热阻为 0.4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