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牧赤壁.ppt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4772680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96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牧赤壁.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牧赤壁.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n赤壁教学目标n nA、知识能力目标:n n1、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n n2、读准字音,读出韵律,能熟读成诵。3、品味字句、研读赏析,了解古诗词表 达手法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n nB、德育目标:n n 4、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其文化积累,提升素养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刘禹锡及相关资料n n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洛阳人。白居易称他为“诗豪”。贞元进士,登博学宏词科。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的手法。著有竹枝词柳枝词插秧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有刘梦得文集。n n 刘禹锡及相关资料n n刘禹锡曾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刘禹锡曾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他不少诗是在抒发自己身世遭遇的愤懑再遭贬。他不少诗是在抒发自己身世遭遇的愤懑和痛苦。有的诗更直接讽刺了当朝权贵,如他贬和痛苦。有的诗更直接讽刺了当朝权贵,如他贬官十年后,被召至京师,游玄都观写的官十年后,被召至京师,游玄都观写的戏赠看戏赠看花诸君子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由于诗中用桃树影射了新得势的权贵,他再度由于诗中用桃树影射了新得势的权贵,他再度被贬,但他十四年以后再回到京师,又写了一首被贬,但他十四年以后再回到京师,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进菜花开。种桃道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进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n n讽刺比前一首更辛辣,态度也比以前一首更倔强。讽刺比前一首更辛辣,态度也比以前一首更倔强。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态度与是怎样呢?诗人态度与是怎样呢?3、解题n n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中“酬酬”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在唐敬宗宝历二年。在唐敬宗宝历二年826826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回京师,途经扬州,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回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遇到白居易,“初逢初逢”一解释是初次相逢,一解释是初次相逢,一解一解释为多年不见,初次相遇释为多年不见,初次相遇。这里第二种解释更合。这里第二种解释更合理。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理。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能多能”表达对刘禹锡长期遭贬谪的同情,刘禹锡表达对刘禹锡长期遭贬谪的同情,刘禹锡写这首诗答谢他。写这首诗答谢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初读课文:n n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找出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体会一下他们表达了怎样的感情?n n凄凉地,弃置身,空吟,烂柯人,沉舟,病树等n n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诗人被贬地荒僻,贬地时间的漫长,心情是痛苦而孤寂的。二美读n n要求:读出押韵和节奏,体会诗中描写了怎样的现状,表现手法有什么特点?诗人心情怎样?n n这首七律诗一共四联,偶句押韵,为平声。这首诗压得是EN属于韵部十三辙壬辰辙,读诗注意偶句的平声和重音。用典,写自己被贬多年回乡所见,新贵们春风得意。人事具非,今昔对比,恍若隔世,心情是百感交集,不胜感慨。三悟读n n理解和感悟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理解和感悟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与刘禹锡的人怎样的境界?与刘禹锡的秋词秋词对比体对比体会会n n结合题目,谈谈尾联的用意。结合题目,谈谈尾联的用意。n n从诗的表面看来,表达了对现实的愤懑:从诗的表面看来,表达了对现实的愤懑:“沉舟沉舟”与与“病树病树”自比遭贬自比遭贬;”千帆过千帆过”与与“万木春万木春”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又在说明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又在说明自然景物的新陈代谢变化,又在暗示社会发展新自然景物的新陈代谢变化,又在暗示社会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个人的沉浮算不了什么,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个人的沉浮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这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心胸豁达。正如诗人在另一里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心胸豁达。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里写的首诗里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所写的。所写的。n n结尾两句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结尾两句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随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诗人随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四、忆读 n n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想想刘禹锡的是给你的现实意义。n n五、总结n n刘禹锡在打击与挫折面前表现了他的乐观与坚强,他的豁达与进取也为我们文学史增添了不少名篇佳作。n n赤壁n n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与李商隐齐名,世有“小李杜”之称,其散文一阿房宫赋名世,状物抒情,骈散兼用自有特色。作品有樊川文集泊秦淮山行均为传世名作。n n读赤壁,要求:读出形象,思考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起?n n再读赤壁读出感悟:n n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n n2、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n n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n n“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的说明战争之害,而且及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他具体的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n n三读赤壁与杜牧题乌江亭作比较,读出写法特点n n题乌江亭n n“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俊才,卷土重来未可知。”n n前两句叙事,写出兴感之由,后两句落笔,没写东风的正面作用,不直接叙述政治军事情势变迁,而只间接描绘两个东吴美女将承受的命运,表达自己的兴亡之感反传统的历史上赞美赤壁之战观点,表达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情和豪爽的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