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建某公司优质工程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某公司所属施工企业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树立企业形象,激励广大企业员工在工程质量、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等各方面不断创新,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特制定《中国建筑工程某公司优质工程评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中国建筑工程某公司优质工程(以下简称某公司优质工程),是中国建筑工程某公司设立的本系统内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最高奖励。某公司优质工程设立金质奖、银质奖两档。
第三条 凡中国建筑工程某公司系统内的全资、控股的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以下简称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所完成的境内施工项目,当符合本办法的有关条件时均可申报。
第四条 某公司优质工程每年评选一次,原则上每年入选工程的数量控制在上年度竣工的单位工程总数的4%左右。
第二章 评选范围
第五条 凡属下列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水利电力工程、市政工程、道路交通工程等均可作为评选对象:
l、新建、扩建、改建的大中型工程项目或其中的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15000平方米以上的工业建筑或公共建筑,10000千方米以上的一般民用建筑。但若评选金质奖,其规模分别不得小于20000平方米及15000平方米。
2、各项设施配套的住宅小区、建筑群(三栋以上,每栋3000平方米以上)。但若申报或评选金质奖,其单体住宅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20000平方米;小区或小区内组团的建筑面积50000。
3、具有重要意义的或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工程项目,如纪念馆、纪念碑(省级以上)等。
4、建造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各类构筑物。
5、建造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6、高速公路1个标段以上、一级公路2个标段以上的道路工程。
7、桥面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桥梁工程。
第六条 以下工程不在评选范围之内:
1、竣工后无法进行观感质量检查的隐蔽工程或保密工程。
2、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存在质量隐患或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造成质量隐患虽经加固处理或技术鉴定允许投入使用的工程。
3、施工中曾发生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工程。
4、工程的技术管理、质量保证等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的工程。
5、仅承包施工了主体等少部分分部工程而无法对单位工程总体质量负责的工程。
6、曾申报某公司优质工程,并经评审委员会评审而未能获奖的工程。但是,如确属特殊情况,并经评审委员会同意,可以缓评一年。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七条 申报某公司优质工程的项目必须是获得子公司级优质工程的精品工程项目,应具有国内先进的质量水平。
第八条 申报某公司优质工程的项目,在施工中应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评审金质奖的项目必须为子公司一级的科技示范工程。
第九条 申报某公司优质工程的项目,在施工期间的项目管理中应积极运用现代的计算机管理手段,并取得良好效果。
第十条 申报某公司优质工程的项目,在施工期间其现场的CI应达到某公司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十一条 申报某公司优质工程的工程,应在上述第二章所规定的评选范围之内,并且必须符合国家或专业部颁布的各类施工验收规范、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
1、单位工程的主要分部工程的质量必须达到优良的标准,分部工程的优良率在75%以上,基础及主体分部工程质量必须是优良;技术管理、质量保证档案资料必须齐全、准确。
2、住宅小区、建筑群工程,其所含单位工程质量必须全部合格,优良品率不低于70%(按面积计);技术管理、质量保证档案资料必须齐全、准确。
第十二条 申报某公司优质工程的项目应是上年度9月30日以前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的工程。
第十三条 申报某公司优质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应获得工程监理单位及使用单位的认可。
第四章 申报程序及要求
第十四条 申报某公司优质工程的程序是:
1、由某公司全资子公司(企业)或控股公司的下属单位申报。
2、由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企业)或控股公司对其下属的单位所中报的工程统一推荐。
3、由某公司企业管理部对各申报工程的有关资料进行初审。凡不符合某公司优质工程申报条件的,某公司企业管理部有权取消其审报资格。对于取消申报资格的工程,某公司企
业管理部将书面通知其推荐单位。
第十五条 各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在向某公司推荐申报项目时,应出具推荐函并将推荐的工程排序。
第十六条 申报某公司优质工程的单位必须认真填写《某公司优质工程申报表》,并将各项有关证明资料一并附上。各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应对下属企业的申报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并逐一签署具体的推荐意见。
第十七条 申报资料:
1、申报表(表式见附件)一式两份。
2、有关工程概况和工程创优总结的文字资料一份。
3、竣工工程质量核验等级证书或质量监督站出具的工程备案手续(复印件)一份。
4、工程竣工验收证书(复印件)一份。
5、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所评优质工程的证书(复印件)一份。
6、子公司级或以上级别的科技示范工程的证明文件(复印件)一份。(若评审金质奖为必要条件之一)
7、有关CI达标的证明文件(复印件)一份。
8、能反映工程主要结构部位、施工过程(包括CI形象)和工程最终成品质量的彩色照片10—20张,照片应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并装订成册。
9、根据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申报资料应统一为A4规格(包括照片的装订)。照片以5寸以上为宜。
第十八条 某公司优质工程的评选活动每年三月初开始接受推荐,截止日期:—般为三月二十日,以收到资料的日期为准,如遇双休日顺延一~二日,逾期不再接受。
第五章 评审机构及评审程序
第十九条 某公司成立优质工程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某公司企管部总经理及有关人员、各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负责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其中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8—10人。主任委员由企管部总经理担任。
第二十条 某公司优质工程的评审程序是:
1、由某公司企管部组织有关专家组成复查组,每年四-五月份对初审合格的申报工程进行工程复查。复查时将对工程的观感、使用功能及技术档案资料等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实测实量。复查组应按有关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工程观感质量的评分,详细记录复查情况,并提出复查意见。每项工程复查后应进行讲评。
2、由某公司企管部组织召开某公司优质工程评审委员会,专家复查组组长向评审委员会逐项汇报复查情况。评审委员会应根据专家复查组的复查意见及申报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依据有关规范、标准对工程进行评审。
3、评审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获金质奖工程应得到与会评委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获银质奖工程应得到与会评委二分之一以上的票数。
4、评审结果报某公司有关领导批准,并由某公司发文公布获奖工程名单。
第六章 奖 励
第二十一条 某公司将根据评审结果向获奖单位颁发中国建筑工程某公司优质工程证书及奖牌,以资鼓励。
第二十二条 为有效地激励企业各级有关人员的创优积极性,各企业应对获得某公司优质工程项目的有关人员(包括企业主管领导和质量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建筑工程原则上金质奖奖金2-3元人民币/平方米,银质奖奖金l-2元人民币/平方米;其他工程原则上金质奖奖金2-4万元人民币,银质奖奖金1-3万元人民币。各企业应制定具体的奖励办法并报某公司企业管理部备案。
第二十三条 某公司从获金质奖的项目中选拔、推荐适当的项目参加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的评选。
第七章 纪 律
第二十四条 申报和评选某公司优质工程必须实事求是,坚持标准,严格要求。获奖项目若日后发现与获奖条件不符时,将撤消称号并视情节给予有关单位以必要的处分。
第二十五条 复查、评审人员要秉公办事,廉洁自律,严格依照有关国家规范、标准公正地行使复查、评审的权力。对违犯纪律者,某公司将视情节给予批评、通报或撤消其参加复查或评审委员的资格。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经某公司企业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某公司企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原《中国建筑工程某公司优质工程评选办法》(中建企协字[1998]308号)同时废止,
附件: 中国建筑工程某公司优质工程申报表
附表
中国建筑工程某公司
优质工程申报表
工程名称
申报单位
年 月 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某公司优质工程奖的企业,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填写申报表,申报表填写要求真实、清楚、字迹工整。
二、建筑结构类型应说明是何种结构,有什么特点。
三、住宅小区及建筑群要分别填写每个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和总建筑面积。
四、工程质量情况,是指交工验收时质量评定结果。
五、单位工程及其分部工程质量是指经建设(监理)单位认可的质量等级(优良或合格)。
六、施工工期,主要是与合同工期相比是提前或拖延的时间。
七、经济效益是指在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消耗等方面所取得的综合效果。
八、申报理由中要说明申报工程是否符合某公司优质工程评审办法的逐项要求。
九、表格统一使用A4规格纸张。
申报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开工时间
竣工时间
验收时间
验收单位
设计概算
竣工决算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建筑结构类型及特点
建筑面积及
主要工程量
评为地区或局级
优质工程时间
工程质量情况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情况
合格品
优良品
数量
个数(个)
面积(m2)
百分比
按个数(%)
按面积(%)
单位工程及其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情况
序号
单位(分部)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项数
分项工程质量情况
评定结果
合格项数
优良项数
施工中采用了哪些新技术新工艺和保证质量的措施
施工工期
(实现合同情况)
经济效益情况
在质量及安全上发生过什么问题及处理情况
申报理由:
工程质量监督(或监理)单位意见:
监理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使用单位意见:
使用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推荐单位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某公司优质工程评审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