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测量方案]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770821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方案]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测量方案]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 编制及测量依据 ( 1) 《地下铁道、 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1999); ( 2) 《城市测量规范》 (GJJ8-99); ( 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99-1999) ( 4)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 5)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GH -92); ( 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 JGJ/T8-9) ; ( 7)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 ( GB50299-1999) ; ( 8)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 TB10101-99) ( 9)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 10) 《成都地铁土建承包商必须上报检测的控制测量成果及其要求》 2、 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1号线线路呈南北走向, 北起红花堰站, 南至会展中心站, 共设站点15个。工程起点~红花堰站区间及车辆出入段线位于成都市北部地铁1号线红花堰站以北, 沙河以南。 设计范围包括左线 ZCK2+300~ZCK2+679.7、 右线YCK2+300~YCK2+679.7及出( 入) 段线CDCK0+0.000~CDCK0+615( RDCK0+0.000~RDCK0+670) 里程范围内的主题结构部分及泵站、 人防门等附属工程, 含左、 右线上分设的两处泵站, 出入段上的一处泵站和一处人防门。 左、 右线及出入段线隧道均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主要为单层单跨、 双跨或三跨结构, 仅泵站处为双层双跨或三跨结构。 区间主体及附属工程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工程影响范围内无交通要道, 亦无重要的建( 构) 筑物。在出入段线出口部位存在两根直埋220V电缆线, 在施工期间进行悬吊保护。局部地段左、 右线及出入段线隧道下穿沙河公园人工湖, 施工期间应采取有关工程措施。 3、 测量任务和内容 测量工作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实时监控量测施工进程地面、 隧道相关变化量及周围构筑物、 管线等的影响变化, 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方法, 确保工程顺利准确进行, 确保施工安全。 在本工程项目中, 测量作业的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1) 施工首级测量控制网的检测; ( 2)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加密测量; ( 3) 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测量; ( 4) 联系测量, 包括竖井定向测量、 高程传递测量; ( 5) 地下施工控制测量; ( 6) 隧道贯通测量; ( 7) 竣工测量, 包含隧道轴线检测、 隧道静空断面测量。 4、 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施工测量是标定和检查施工中线、 测设坡度和放样建筑物, 测量是施工的导向, 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 要求的施测精度又相当高, 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果整理, 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成都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工程起点~红花堰站隧道开挖的贯通误差为: 横向100mm, 纵向L/5000( L为两开挖洞口之间的距离) , 竖向50mm。在任何贯通面上, 地下测量控制网的总贯通中误差的允许值取极限误差的一半, 即横向不超过±50mm, 竖向不超过±25mm。成都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工程起点~红花堰站平面与高程贯通误差限差如下: 地面控制测量 联系测量 地下控制测量 总贯通中误差 横向贯通 中误差 ≤ ±25 mm ≤ ±15 mm ( ≤ ±20 mm) ≤ ±30 mm ≤ ±50 mm 纵向向贯通 中误差 L/10000 竖向贯通 中误差 ≤ ±15 mm ≤ ±9 mm ≤ ±15 mm ≤ ±25 mm 注记 ( ≤ ±20 mm) 为竖井联系测量有趋近导线时采用值。表列精度指标为各级测量方案设计的依据 4.1施工首级测量控制网的检测 施工首级控制网是隧道贯通、 保证隧道轴线的依据, 由于受施工、 地基沉降及其它外界因素等影响, 这些点有可能发生变化, 为满足施工的需要, 我们将对业主提供的GPS高级控制点( GPS005) , 平面控制点( DTI-001、 DTI-105、 DTI-106、 DTI-109) , 高程控制点( 地108、 地109 、 DTI-001 DTI-109) 进行周期性复测, 检测限差如下: 相邻点夹角检测限差 相邻点边长检测 相邻高程控制点检测 5″ ≤1/90000 ≤±8 mm 复测精度要求: 地上导线点的坐标互差 ≤ ±12 mm 地下导线点的坐标互差在近井点附近 ≤ ±16 mm、 在贯通面附近 ≤ ±25 mm 地上高程点高程的互差 ≤ ±3 mm 地下高程点高程的互差 ≤ ±5 mm 地下导线起始边( 基线边) 方位角的互差 ≤ ±16″ 相邻高程点高差的互差 ≤ ±3 mm 导线边的边长互差 ≤ ±8 mm 经竖井悬吊钢尺传递高程的互差 ≤ ±3 mm 4.2施工控制网的加密测量 在施工首级控制网检测无误后, 依据检测的控制点再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 以保证日后的施工测量及隧道贯通测量有顺利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分两方面内容: 4.2.1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 一般地面精密导线的密度及数量都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 因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 以满足施工放样、 竖井联系测量、 隧道贯通测量的需要。 施工平面控制网采用Ⅱ级全站仪进行测量, 测角八测回( 左、 右角各四测回, 左、 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 , 测边往返观测各四测回, 用严密平差进行数据处理, 点位中误差小于±10㎜。 6.1主要测量人员配备表及职责划分细则 为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确保施工万无一失, 我们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 选派有经验的测量专业人员组成本次项目的测量技术班子, 组成精测队、 盾构施工测量队及沉降监测队, 成员和分组如下: ( 1) 精测队人员名单 姓 名 学 历 专 业 职 称 工作年限 岗位职责 备 注 组 长 主司镜 负责管段内所有GPS点、 精密导线点、 水准控制点周期性复测, 及地面与地下平面、 高程控制点的施测。 副组长 主计算 副司镜 副计算 辅助 辅助 ( 2) 沉降监测队。沉降监测队由专业分包监测队伍, 各测量人员均持证上岗, 测量作业全过程由我部精测队负责审核、 监督。 6.2职责划分细则 测量职责划分表 沉降监测队 公司测量中心 经理部工程部 主要工作内容: 1、 基准点复测 2、 施工控制点引测 3、 各关键阶段测量 4、 复核日常施工测量队测量资料 5、 隧道轴线检测 6、 贯通测量 7、 竣工测量 日常施工测量队 经理部精测队 主要工作内容: 1、 盾构姿态测量 2、 管片姿态、 里程测量 3、 隧道沉降测量 上行线测量班组 下行线测量班组 主要工作内容: 1、 地面沉降监测 2、 构筑物变形监测 3、 管线监测 6.3主要测量仪器配备 主要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表 序号 仪器名称 制造厂家 精 度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自动测量系统 2 全站仪 3 电子经纬仪 5 水准仪 6 水准仪 7 水准仪 8 50m钢卷尺 9 计算机 神舟 2 7、 测量工作管理 7.1测量人员管理 精测队各测量人员技术上直接受经理部总工、 工程部长领导, 精测队队长负责每阶段的测量组织及测设、 并对每次测量成果负责, 其它测量人员(沉降监测及盾构施工测量队人员) 受其统一管理, 采取奖惩措施, 要求每测量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严格遵守测量基本原则及操作规程, 并必须按时完成地铁施工必须的测设任务. 沉降监测及盾构施工测量队技术上受经理部精测队领导, 各测量队长负责各项目队的盾构推进日常测量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队长对其每次的测量人员及成果负责, 要求测量成果及时、 精确、 规范, 并必须按时完成日常测量任务。 7.2仪器管理 所有仪器的使用均规范化, 建立完备的仪器管理台帐, 并派专人负责管理。在使用时, 每个测量人员对其操作的仪器负责。 仪器的校准确保及时。 7.3资料管理 测量资料由专人负责管理, 各次测量司镜、 计算、 记录、 复核等签字一步到位, 做到资料齐全、 规范、 一目了然。 严格执行测量成果的计算、 复核程序, 并按时报监理复核 8、 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 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 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对, 确认无误无疑后, 方可使用。如发现疑问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 待得到答复后, 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 (2)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 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资料, 保证所有测量资料的完整。资料必须一人计算, 另外一人复核。抄录资料, 亦须认真核对。 (3)建立测量复核制度, 按”三级复核制”的原则进行施测。 (4)外业前, 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 所采用的测量方法、 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向测工进行交底, 做到人人明白; 外业中, 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 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 否则返工重测; 外业后, 应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 清晰、 正确, 由另一人复核结果无误后, 向工区技术主管交底。 (5)固定专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设备, 建立专业测量组, 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 (6)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应按照规定的日期、 方法送到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准, 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使用前, 要检查是否完好。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的过程中, 应注意保护, 如发现仪器有异常, 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 并对上次测量成果重新作出评定。 (8)测量过程中, 必须消除干扰, 需停工的要停工, 以保证测量精度。各种建筑物放样时应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差。 (9)工区所用的导线点、 水准点、 轴线点( 或中线点) 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 坚固稳定、 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的地方。定期对上述各桩点进行检测, 测量标志旁要有明显持久的标之记或说明。经常复核洞内有变形地方附近的导线点、 水准点, 随时掌握控制点的变形情况, 关注量测信息。在测量工作中, 随时发现点位变化, 随时进行测量改正。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0)加强对测量用所有控制点的保护, 防止移动和损坏; 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 应立即报告监理, 并与监理协商补救措施。 (11)施工测量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 杜绝人为的错误; 严格执行计算、 复核、 审核制度。 (12)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与意见报告监理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 操作规程、 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 (13)积极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联系、 沟通和配合, 满足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 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 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和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 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 9、 施工测量复核程序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