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卧式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764426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卧式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卧式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目录 1. 负载分析 2 2. 绘制液压工况( 负载速度) 图 3 3. 初步确定液压缸的参数 3 3.1.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3 3.2. 计算液压缸尺寸: 4 3.3. 计算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 流量及功率: 4 3.4. 绘制液压缸工况图 5 4. 拟定液压系 5 4.1. 选择液压回路 5 4.2. 液压系统的组合 5 5. 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 7 5.1. 确定液压泵的容量及驱动电机的功率: 7 5.2. 液压泵的流量 7 5.3. 选择电动机 7 5.4. 元件选择 8 5.5. 确定管道尺寸 8 5.6. 确定油箱容积: 8 6. 管路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9 6.1. 判断油流状态 9 6.2. 沿程压力损失 9 6.3. 局部压力损失 10 7. 液压系统的发热与温升验算 11 7.1. 液压泵的输入功率 11 7.2. 有效功率 11 7.3. 系统发热功率 11 7.4. 散热面积 11 7.5. 油液温升 11 8. 参考文献: 12 1. 负载分析 1.切削力: Ft=16000N 2.导轨摩擦阻力 静摩擦力: ==0.2 0 = 4000N 动摩擦力: = =0.1 0 = N 3.惯性阻力 ( 1) 动力滑台快进惯性阻力,动力滑台启动加速、 反向启动加速和快退减速制动的加速度相等, , ( 2) 动力滑台快进惯性阻力,动力滑台由于转换到制动是减速, 取, 液压缸各动作阶段负载列表如下: 工况 计算公式 液压缸负载F( N) 液压缸推力 ( ) 启动 F= 5000 5556 加速 F = + 6326 7029 快进 F= 2500 2778 工进 F=+ 18000 0 制动 F =— 2483 2759 快退 F= 2500 2778 制动 F = — —1326 —1473 注: 液压缸机械效率: 。 2. 绘制液压工况( 负载速度) 图 根据计算的液压负载和各阶段工作行程、 速度, 可绘制液压缸的F—T与 V—t图 快进 == 工进 == == 快退 == 液压缸负载图和速度图 3. 初步确定液压缸的参数 3.1. 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工作压力, 一般为( 30~50) Pa,这里选=44Pa,为防止钻通孔时动力滑台发生前冲, 液压缸回油腔应有背压, 背压=2Pa。初步定快进快退回油压力损失=5Pa 3.2. 计算液压缸尺寸: 选定液压缸前、 后腔有效面积比为2: 1, 则液压缸无杆腔工作面积 == 取A1=50 液压内径 D== 取标准值 D=8.0m 活塞杆直径 d=0.7D5.6m 液压缸尺寸取标准值之后的有效工作面积 无杆腔面积 ==x(8.0)=39 有杆腔面积 = =(8.0) 活塞杆面积 = -=13.4 3.3. 计算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 流量及功率: 表中为液压缸的驱动力。 液压缸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 流量及功率见下表 工况 计算公式 ( N) ( Pa) ( Pa) Q ( /s) P(N) 快进 启动 加速 快进 =+ Q= P=Q 5556 7029 2778 0 5 5 41.4 57.4 25.7 0.2 0.514 工进 =+ Q= P=Q 0 6 57.2 0.12 0.686 快退 启动 加速 快退 制动 =+2 5556 7029 2778 -1473 0 5 21.7 27.4 15.8 -0.75 0.3 0.721 3.4. 绘制液压缸工况图 液压缸工况图 4. 拟定液压系统 4.1. 选择液压回路 ( 1) 调速方式的选择 钻孔床工作时, 要求低速运动平稳性好; 速度负载性好, 从图a中可看出液压缸快进和工进时功率都较小, 负载变化也较小, 因此采用调速阀的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为防止工作负载突然消失( 钻通孔) 引起前冲现象, 在回油路上加背压阀。 ( 2) 快速回路和速度换接方式的选择 我们选用差动液压缸实现”快, 慢, 快”的回路。图b进口节流一次进给回路。 ( 3) 油源的选择: 系统特点从图a 可看出快进时低压大流量时间短, 工进时高压小流量时间长。因此采用双联叶片泵或限压式变量泵。 4.2. 液压系统的组合 选择基本回路后, 按拟定液压系统图的几个注意点, 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图。图中为了使液压缸快进时实现差动连接, 工进时主油路和回油路隔离, 在系统中增设一个单向阀11及液控顺序阀8, 在液压泵和电磁换向阀3的出口处, 分别增设单向阀9和12, 以免当液压系统较长时间不工作时, 压力油流回油箱, 形成真空。为了过载保护或行程终了利用压力继电器13。 组合成液压系统图组合的液压系统图。如图所示。 液压系统图 5. 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 5.1. 确定液压泵的容量及驱动电机的功率: ( 1) 、 计算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与流量: 进油压力损失为57.2Pa, 系统采用调速阀进油节流调速, 选取进油管压力损失为8 Pa, 由于采用压力继电器, 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一般应比系统最高压力大5Pa, 因此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 这是小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 稳定) , 即溢流阀的调整工作压力 液压泵的公称工作压力为 大流量泵只在快进时向液压缸输出, 液压缸快退时的工作压力比快进时大, 这时压力油不经过调速阀, 进油路较简单, 但流经管道和阀的油流量较大, 取进油路压力损失为5Pa, 因此快退时, 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 这是大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 也是调整控顺序阀7和8的参考数据。 5.2. 液压泵的流量 由图可知, 最大流量在快进时, 其值为 最小流量在工作时, 其值为0.12, 为了保证工进时系统压力较稳定, 应考虑溢流阀有一定的最小流量, 取最小溢流量为0.077, 因此小流量泵应取0.197。 根据以上计算数值, 选用公称流量为0.2, 0.15; 公称压力为80的双联叶片泵。 5.3. 选择电动机 最大功率出现在快退阶段 最后选用功率为的标准型号电机。 5.4. 元件选择 根据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经过阀的实际流量, 选择各液压元件和辅助元件的规格。 5.5. 确定管道尺寸 由于系统采用液压缸的差动连接, 油管内通油量较大, 实际流量, 取允许流速, 则主压力油管d为 元整取d=12cm, 壁厚查表。 选用的10号冷拔无缝钢管。 其它进油管、 回油管和吸油管, 按元件连接口尺寸, 测压管选用紫钢管。 5.6. 确定油箱容积: 所选液压元件的说明 编号 元件名称 参数说明 型号 1 叶片泵 P=30Pa PV2R12 2 叶片泵 P=30Pa PV2R12 3 三位五通电磁阀 Q=25 35DYF3Y-E10B 4 调速阀 Q=25 A x Q F- E 1 0 B 5 溢流阀 Q=25 AF3—E10B 6 背压阀 Q=25 AF3—E10B 7 液动顺序阀 Q=25 AF3—E10B 8 液动顺序阀 Q=25 AF3—E10B 9 单向阀 Q=25 AF3—E10B 10 单向阀 Q=25 AF3—E10B 11 单向阀 Q=25 AF3—E10B 12 单向阀 Q=25 AF3—E10B 13 压力继电器 P=30Pa PF-B8C 14 压力表开关 P=30Pa KF3-E38 1 滤油器 公称流量25 WU-25X180J 6. 管路系统压力损失验算 由于同类液压系统的压力损失值能够参考, 因此一般不必验算压力损失值 详细D=W=G图=纸: 三 二 ③ 1爸 爸 五 四 0 六 全 套 资 料 低 拾10快起 。 下面仅验算工进时管路压力损失: 进、 回油管长均为L=1.5m, 油管内径d=。经过流量Q=0.12/s, 选用20号机械油, 考虑最低工作温度为15, v=1.5/s 6.1. 判断油流状态 ==85<2320 流动状态为层流 6.2. 沿程压力损失 进油路上 回油路上( 液压缸) ( 如果采用沿程损失公式, 结果是一样的) 但由于是差动油缸, 因此回油路的压力损失只有一半折合到进油腔。 6.3. 局部压力损失 系统采用集成块的液压装置, 仅考虑阀类元件和集成块内油路的压力损失。下表为工进时油流经过各种阀的流量和压力损失。 阀的流量和压力损失 编号 名称 图号 实际流量 Q/60/s 公称流量 /60/s 公称压力损失 Pa 1 2 3 4 5 单向阀 三位五通电磁阀单向行程调速阀液动顺序阀 液动顺序阀 9 3 4 8 6 4.8 4.8 4.8 2.4 2.4 25 25 25 25 10 2 2 5 1.5 5 各阀局部压力损失之和 取油流取油流经过集成块时压力损失 这个数值加上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和压力继电器要求系统调高的压力( 取其值为5 Pa) , 可作为溢流阀调整压力的参考数据。 式中 ——液压缸工进时克服外负载所需压力 = = 因此 p=(50+8.955+5) =63.955 pa 这个数值比估算的溢流阀调整压力值稍小。因此, 主油路上元件和油管直径均可不变 7. 液压系统的发热与温升验算 由图可知, 该系统主要工作时间是工进工况。主要考虑工进时的发热, 因此按工进工况验算系统温升。 7.1. 液压泵的输入功率 工进时小流量泵的压力, 流量, 小流量泵功率为 工进时大流量泵卸荷, 顺序阀的压力损失, 即大流量泵的工作压力, 流量, 大流量泵功率为 = = 双联泵总输入功率=+=1202+30=1232 7.2. 有效功率 工进时, 液压缸的负载F=18000N , 取工进速度v= 输出功率 =FV=18000x0.00167=30.06 7.3. 系统发热功率 = + = 7.4. 散热面积 A=0.065=1.447 7.5. 油液温升 如果采用风冷、 取散热系数 设夏天室温为30, 则油温为30+33.2=63.2, 没有超过最高允许油温( 50--70) 8. 参考文献: 1、 机械设计手册.下册: 液压传动和气动, 北京: 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3, 《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 2、 机械设计手册: 单行本.液压传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成大先主编 3、 机械设计手册.上册: 液压传动和气动, 北京: 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3, 《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 4、 液压传动,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5.10, 武华, 米伯林主编 5、 液压传动辅导教材.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86, 中央电大《液压传动辅导教材》编写小组编 6、 机床液压传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998.2, 武华, 米伯林主编 参考文献: 1、 机械设计手册.下册: 液压传动和气动, 北京: 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3, 《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 2、 《液压传动与控制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启松 主编 3、 《液压传动与控制》 天津大学出版社, 曹玉平 主编 4、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液压传动与控制》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 5、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张平格 主编 6、 《机床液压传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998.2, 武华, 米伯林主编 7、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肥工业大学液压教研室 8、 《液压系统设计图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周士昌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