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技术研究报告项 目 编 号: 项 目 名 称:交通运输标识管理和解析体系原型研究承 担 类 型: 承 担 单 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 担 人 员: 吴东亚、马文静 起 止 时 间:2014年1月2014年12月年 月 日1 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智能交通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交通运输标识管理和解析体系原型研究”,项目经费为五万元,项目研制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国际上的标识编码体系技术目前存在多种。在面向对象类的标识编码体系中,目前国际上有OID标识编码体系、GS1编码体系、Handle编码体系、UID编码体系等。在面向计算机通
2、信类的标识编码体系中,目前主流有针对计算机通信的IP地址和MAC地址以及DNS域名管理体系等。在面向移动通信类的标识编码体系中,目前主要有IMEI标识符、IMSI号码和SIM卡编码等。OID(Object Identifier,对象标识符)是ISO/IEC和ITU国际机构联合提出的标识体系,与对象相关联,用来无歧异地唯一标识对象,可保证对象在通信或信息处理中正确地定位和管理。与其他标识机制相比,OID具有面向多种对象、与对象的相关特性信息相关联、兼容现有的各种标识机制、分层灵活、可扩展性强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电子医疗、网络管理、自动识别、传感网络等计算机、通信、信息处理等相关领域
3、,具备很好的应用基础和发展前景。OID的技术优势体现于多个方面:l 符合国际标准规范的全球唯一标识OID是ISO/IEC、ITU两大国际标准化机构联合推动的标识体系,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OID注册中心作为其在中国的分支管理机构,所分配的标识可保证全球唯一性,具有权威性。l 自主可控性在实际应用中, ISO/IEC国际标准化机构维护顶层OID标识,各个国家负责该国家分支下的OID分配、注册、解析等工作,实现自我管理和维护。OID标识机制不存在任何国际专利、知识产权、注册费等方面问题。目前,我国OID标识解析系统已研制成功,能够实现和国际根系统的对接的同时,保证自主可控性。l 良好的兼容性O
4、ID标识机制具有分层灵活、可扩展性强等特点,能够兼容现有的各种标识机制,因此适合作为现有各种应用的元标识机制。以OID在射频识别(RFID)领域中的应用为例, ISO/IEC和ITU组织于2007年批准将OID(2.27)作为基于标签ID编码机制的元标识,并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方案,使OID成为不同编码机制之间转换桥梁。目前,OID标识解析系统灵活提供多种系统对接方式,能够保证对于各种标识管理机制的最大兼容性。l 与新兴信息技术相辅相成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产业对统一标识管理的需求愈来愈高。我国相关研究单位也在加紧相关标准的规划与制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国信标
5、委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工信部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和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均采用OID标识机制进行对象管理,促进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一方面,这些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为OID标识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OID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能够进行很好的应用,也引领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此,本课题在比较了多种标识技术体系后,选择OID用于交通领域的核心基础技术,并在基础上开展研究和原型系统验证工作。3 项目研究工作目标本课题拟在OID标识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交通运输标识管理体系和解析系统建设的研究工作,完成了交通运输领域对象编码注册管理系统、解析系统的原型研
6、发工作,为下一步实现交通运输领域标识注册管理系统和解析系统的实际研发和投入运营奠定基础。本课题通过对国际编码注册管理规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交通领域现有的标识编码基础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交通运输领域未来统一标识体系建设应遵从的原则,并详细阐述了交通运输领域OID标识分配方案、注册管理机制、解析系统、数据存储模式以及运营机构建设方案和配套的管理制度要求,完成了项目既定任务。本课题研制开发完成交通运输标识管理及解析体系原型系统,原型系统提供对象注册、标识分配、系统查询功能。4 理论研究、形成论点和结论4.1 自主可控的分布式部署架构交通运输领域对所监管的对象应能够自主管理,采用适宜的注册、解析和管理模
7、式,所使用的标识注册管理体系应在行业内部自主可控,与行业外部互连互通。ISO/IEC、ITU国际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明确规定OID遵从分布式的部署架构和解析方式。因此,交通运输行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自主可控地标识规划和分配工作,自主选择标识对象信息是否公开、是否由本地服务器管理维护、是否允许上级节点进行解析等,具体对象的信息无需提交到国家OID注册中心,而是通过灵活、分布式的解析系统,实现对象信息查询。4.2 兼容性强,易于灵活扩展交通运输领域的不同对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标识管理基础,不同行业的标识方案之间往往互不兼容、甚至相互矛盾。因此交通运输领域的标识注册管理体系应具备与现存的标识机制兼容的
8、能力。OID具有树状分层结构、不定长、扩展灵活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灵活、可扩展性,实现各类标识机制的相互兼容。4.3 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做到编码体系和信息载体相独立标识注册管理体系需要与应用紧密结合,以业务为导向,建立独立于承载技术的标识分配方案,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载体。根据相关标准,OID可转化为二进制,存储在RFID、传感器等各类载体中。目前,RFID、传感器等各类载体管理组织均已经在国家OID注册中心下注册。因此OID在编码独立前提下,与各类载体存储管理具有良好的衔接性。4.4 面向不同的对象,实时信息定位和快速解析交通运输领域的对象可分为使用二维码、智能IC卡、RFID技
9、术管理的运输车辆、货物或者集装箱,以及使用传感器、GPS感知定位的基础设施等对象。标识注册管理体系应面向不同对象,提供实时信息定位和快速解析功能。OID标准体系针对二维码、RFID、智能IC卡以及传感器等载体技术,分别有不同的技术支撑方案,因此可面向不同的管理对象和应用场景,提供实时信息定位和快速解析功能。5 产品研制和工业性生产试验简况(1)标识注册功能交通部OID注册中心面向公众用户提供注册功能,允许用户登录系统,申请会员帐号,完成OID注册申请和基本注册信息的维护管理功能。图1 注册功能OID标识解析系统为公众用户提供OID站点管理功能,提供该运营机构下所有OID子站点信息,允许用户根据
10、管理对象特点和各级OID子站点的管理权限,灵活选择站点进行OID注册申请。OID标识解析系统能够为虚拟站点使用机构提供OID注册申请,可提供数字OID、字母(可含数字)OID和中文OID三种标识符类型的申请服务功能。(2)OID标识管理OID标识解析系统遵从GB/T 26231-2010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ID的国家编号体系和注册规程,面向各注册管理机构,研制OID标识符注册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公示、发布、争议处理等程序。能够受理该节点的用户注册申请,在本机构维护的OID前缀下,分配唯一的标识符,并实现下级节点的基本信息维护管理功能,具体如图2所示。图2 标识管理功能(3)OID公示、
11、发布和解析服务OID标识解析系统能够面向公众用户,提供虚拟站点下属各类申请机构的注册公示、发布信息,提供各虚拟站点下属机构和管理对象的各类解析类型服务。 多重解析服务OID标识解析系统支持RINF(注册信息)、OINF(对象信息)、CINF(子OID节点)、OCON(对象内容)等多种解析服务类型。 支持二维码、RFID等多种自动识别技术的解析功能OID标识解析系统能够支持二维码扫描功能,支持带有NFC模块手机的自动识读功能,支持普通用户通过微信、我查查等软件实现所查询对象全部生命链周期的信息解析。图3显示的是加载OID唯一标识符的二维码。图4显示的是加载OID唯一标识符的RFID识别技术。图3
12、 承载OID的二维码示意图图4 RFID标签识别技术经由二维码、RFID的自动扫描或者识读技术,我们可以依托智能手机终端,解析出与OID相关联的各类对象信息,具体如图5所示。图5 基于二维码、RFID的信息解析结果6 项目研究成果本课题完成成果如下所示:(1) 交通运输标识管理及解析系统原型软件系统成果本课题开发交通运输标识管理及解析体系原型软件系统一套,实现对象信息注册、标识分配、解析查询功能,完成了项目预期目标。(2) 交通运输标识管理及解析体系建设研究报告成果本项目完成交通运输标识管理及解析体系建设研究报告一篇,对现有的国际标识编码规则进行分析;结合调研情况,阐述了交通运输领域现有的标识
13、管理基础和所遵从的原则;提出了交通运输领域的OID标识编码规则和注册规程;提出了交通运输领域的解析系统建设原理、数据存储模式以及运营机构管理要求等内容,圆满完成了项目预期目标。(3) 两篇论文成果交通运输对象的编码注册管理体系建设正式发表于2014年中国标准化增刊,该论文提出了交通运输领域对象的编码注册管理体系建设原则和管理体系结构,提出了编码分配原则和注册管理规程,完成项目预期任务。交通运输对象解析系统原理综析已被山东大学工学学报正式录用。该论文结合OID标识管理体系,提出了基于分布式部署的解析系统建设原理,完成了项目预期目标。7 项目研究成果对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推动力交通领域的OID标
14、识体系建设有助于提升交通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业务领域和范围;有助于促进和其他各大部委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有助于成为物联网、大数据的核心基础支撑技术,提供自主可控、可信的技术管理手段,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通过OID标识管理体系的研制和应用推广,有助于依托二维码、RFID、传感器技术,对交通领域的对象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各环节信息进行实时定位和精确追溯,一方面有利于交通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生产、流通、销售、监管、回收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为企业提供可操作、可管理的技术支持,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可信信息、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创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应用和服务模式,为
15、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社会信用的建立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于行业主管部门来说,也可以充分利用统一标识体系对行业进行统筹规划,提高行业实时动态监管、数据分析、政策决策能力。真正做到标识服务于应用,应用服务于社会。更好的促进产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平台集成化的发展,因而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8 推广应用前景本课题可依托二维码、RFID、传感器、GPS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的统一标识体系建设,实现整个交通领域信息枢纽的基础建设,将交通领域所涉及的对象,如运输车辆、车载通信设备、票据、人员、资格证书、站点等重要位置信息、摄像头、道路桥梁道路基础设施、运输货物和集装箱、交通
16、事件和应用数据等进行智能化、实时性定位和解析管理,通过提供开放、可信的标识平台接入和审核机制,提供面向公众的智能化识读查询和各类交通对象追溯信息之间的高可信信息解析路径,使得交通运输的信息化产业能够在高效、可信的环境下迅速发展。9 存在问题和改进设想本课题从理论和技术实施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与交通运输领域的具体业务相结合依然需要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落实到实处,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依托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强化针对资格证书、人员、基础设施等对象的标识管理工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标识体系建设发挥更好的作用。10 结论总结 如上所述,本课题完成项目预期的研究任务,并具备很好的理论依据和原型系统应用支持,具备很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