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第一章 普通 X 射线影像 (一)单项选择题 1伦琴发现 X 射线是在 A 1895 年 B1795 年 C1695 年 D 1885 年 E1875 年 2关于 X 射线的产生,下述哪项不正确 A 需要有自由电子群的发生 B电子群的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 C绝大部分(99以上)动能转变为 X 线 D 高速电子流突然受到阻挡 E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热能 3标识 X 射线的波长仅取决于 A 阳极靶物质 B管电压 C管电流 D 灯丝温度 E阴极材料 4X 线管是 A 真空荧光管 B真空二极管 C真空五极管 D 真空四极管 E真空三极管 5产生标识 X 射线的最低激发电压 U 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A eUW BeUW CeUW D eUW EeUW 6下列关于 X 射线的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只有 X 射线管球才能产生 X 线 B.凡是 X 射线都可用于影像诊断 CX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D 比红外线波长长 E波长范围为 510 nm 7对于给定的靶原子,各线系的最低激发电压大小排列顺序为 A.UK ULUM BUK UL UM UL D UK UM UL EUK=UL=UM 8焦片距对成像的影响 A.与半影大小成正比 B 与半影大小无关 C 与所用 X 线量成反比 D 与所用 X 射线量成正比 E.近距离投照,焦片距为 2035cm 9X 射线的特性,下列哪项在临床上的应用最不重要 A 电离效应 B荧光效应 C穿透性 D 摄影效应 E以上都不是 10X 射线成像的基础基于 A 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 生物效应 E穿透性 11透视检查的基础基于 A 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 生物效应 E穿透性 12X 射线摄影的基础基于 A 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 生物效应 E穿透性 13X 射线产生过程中,电子高速运动所需能量主要取决于 A 靶物质原子序数 B管电流 C管电压 D 旋转阳极转速 E灯丝焦点大小 14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X 射线图像由不同灰度影像构成 BX 射线影像不会发生形状失真 CX 射线束是锥形束投射的 D X 射线影像有一定放大效应 EX 射线影像可产生伴影 15在产生通常诊断条件下的 X 射线时,大部分的能量都转化为热能,产生 X 射线的能量只占 A 1 B5 C0.1 D 0.2 E0.5 16医用胶片最常用的感光物质是 A 氯化银 B溴化银 C碘化银 D 氯化银+碘化银 E溴化银+碘化银 17不属于 X 射线装置的是 A X 线管 B变压器 C操作台 D 检查床 E光学照相机 18影响 X 射线强度的因素,正确的是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X 射线强度与管电压成正比 BX 射线强度与管电压成反比 CX 射线强度与靶物质原子序数成反比 D 管电流与产生的 X 射线光子数量成反比 EX 射线强度与 X 射线波长成正比 19X 射线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基本原理不包括 A 穿透性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 电离作用 E摄影作用 20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和信息来源是 A 病史 B体征 C图像 D 病理结果 E检验结果 21X 射线管球中的阴极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是通过 A.高电压、小电流 B低电压、大电流 C只需电流 D 低电压、小电流 E高电压、大电流 22下列 X 射线产生的基本条件,哪项不对 A 电子云 B旋转阳极 C高度真空 D 电子高速运动 E高速电子骤然减速 23连续 X 射线的总强度可用下面哪个公式近似表示 A.I总=KZi Um BI总=KZ2i Um CI总=KZi2Um D I总=Ki Um EI总=KZi U 24X 射线产生过程中,电子高速运动所需能量主要取决于 A 管电压 B管电流 C灯丝焦点大小 D 旋转阳极转速 E靶物质原子序数 25在 X 射线诊断工作中,在附加滤过一定时,常用什么来间接描述 X 射线的质 A X 射线管的管电压的毫安数 B X 射线管的管电压的千伏值 C X 射线管的管电流的毫安数 D X射线管的管电流的千伏值 E以上都不是 26在 X 射线管内产生 X 射线时,大部分转换为热能,其中转换为 X 射线者仅为 A 1以下 B2以下 C3以下 D 4以下 E5以下 27根据薄靶产生 X 射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在管电压较低时,利用 A 反射式靶 B穿透式靶 C散射式靶 D 阳极靶 E电子靶 28哪些投照部位需加用滤线器 A 手 B足 C头部 D 大腿 E上臂 29根据薄靶产生 X 射线的空间分布特点,在管电压较高时,利用 A 反射式靶 B穿透式靶 C散射式靶 D 电子靶 E以上都不是 30高能电子束冲击薄靶时产生的 X 射线 A 集中向前方,X 射线束变窄 B集中向后方,X 射线束变窄 C:集中在与电子束成垂直的方向上 D 沿着电子束方向上 X 射线强度相对较小 E以上结论都不是 31下列旋转阳极特点,错误的是 A 功率大 B有效焦点面积小 C曝光时间短 D 散热能力强 E造价相对高 32目前在 X 射线诊断技术中,X 射线的能量范围是 A 10300 MeV B20400 keV C20300 MeV D 20300 keV E10300keV 33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 X 射线不是电磁波 B X 射线波长范围为 0.000 6 50 nm C X 射线居射线与紫外线之间 D X射线具有强穿透力 EX 线比可见光的波长短 34总截面与吸收截面a、散射截面s和电子偶截面e间的关系 A.=a-s+e B.=a+s-e C=a-s-e D=a+s+e Ea+s+e 35乳腺检查,应用 A 体层摄影 B软 X 射线摄影 C放大摄影 D 荧光摄影 E.普通摄影 36.散射波线波长的改变量=0,与康普顿波长0及散射角有以下关系 A.=0(1+cos)B.=20(1-cos)C=0(1-2cos)D=0(1+2cos)E=0(1-cos)37下列关于造影剂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分高、低密度对比剂两类 B钡剂为常用造影剂 C碘为常用造影剂 D 水溶性碘对比剂只有离子型 E 低密度对比剂多为气体,如二氧化碳 38吸收 X 射线能力最强的组织结构是 A 肌肉 B脂肪 C骨骼 D 肺组织 E肝脏 39X 射线透视的优点,下述哪项不正确 A 可直接观察器官的活动功能 B费用低廉 C可观察身体组织的细微变化 D 操作简单,立即可得结果 E可任意旋转病人的体位,从不同角度上进行观察 40下列关于软 X 射线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用钼靶管球 B用钨靶管球 C投照时通常使用单面增感屏 D 管电压 40 kV 左右 E为减少散射线,X 线管窗口通常加薄铜板或铝板 41关于高千伏摄影哪项是错误的 A 指用 80 kV 以上电压摄影 B观察肺间质性病变比普通平片好 C目前多采用 120140 kV 摄影 D 要求毫安秒相对要低 E主要用于观察肺实变或胸腔积液内有无肿块性病变 42下列关于 X 射线检查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采用人工对比 B体层摄影属于特殊检查 C软 X 射线摄影采用钨靶管球发射 X 射线 D 普通检查包括荧光透视和摄影 E自然对比和人工对比是 X 线检查的基础 43。下述造影目前已基本淘汰,除了 A 静脉胆道造影 B气腹造影 C腹膜后充气造影 D 气脑造影 E口服胆囊造影 44下列哪一项措施不能减少医、患人员接受的 X 射线量 A 隔室操作 B.使用高速增感屏 C使用滤线栅 D 使用遮光器 E穿戴个人防护服 45投照时,焦点、胶片和被摄器官间相互关系是 A.焦点胶片距离越大,伴影越大,图像越清晰 B.肢体胶片距离越大,伴影越小,图像越模糊C 肢体胶片距离越小,伴影越大,图像越清晰 D 焦点胶片距离越近,伴影越大,图像越清晰 E 焦点越小,伴影越小,图像越清晰 46下述关于造影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高密度造影剂称为阳性造影剂 B低密度造影剂称为阴性造影剂 C非离子型造影剂比离子型安全 D 非离子型造影剂的渗透压比离子型的低 E非离子型造影剂比离子型造影剂价格低廉 47关于 X 射线成像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 B组织的密度高,吸收的 X 射线量多,照片图像呈白影 C组织的厚度小,透过的 X 射线量少,照片图像呈黑影 D 组织的厚度大,透过的 X 射线量少,照片图像呈白影 E组织的密度小,透过的 X 射线量多,照片图像呈黑影 48增感屏的作用是 A 增加 X 射线用量 B延长曝光时间 C提高图像清晰度 D 降低图像对比度 E提高胶片感光效应 49不属于低密度的组织结构是 A 脂肪组织 B呼吸道腔 C胃肠道气体 D 乳突气房 E膀胱尿液 50平片难于显示重叠较多的部位,为了解病变内部结构,应用 A 体层摄影 B软线摄影 C放大摄影 D 荧光摄影 E普通摄影 51下列防护物质中,最理想的防护物是 A 建筑材料 B铅 C铁 D 铜 E铝 (二)多项选择题 52影响连续 X 射线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 A 靶物质的影响 B管电流的影响 C管电压的影响 D 环境的影响 E温度的影响 53同步辐射产生的 X 射线有哪些特性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能获得单色 X 射线 B是完全的线偏振光 C有很好的准直性 D.有强的辐射功率 E张角较大 54.X 射线的基本性质有 A 穿透作用 B荧光作用 C感光作用 D 生物效应 E电离作用 55在医学上,根据用途把 X 射线按硬度的大小分为哪四类 A 极软 X 射线 B较软 X 射线 C软 X 射线 D 硬 X 射线 E极硬 X 射线 56对于单色 X 射线,线质可用哪些量表示 A X 光子的能量 BX 光子波长 CX 光子频率 D 半价层 E管电压 57对医用 X 射线束,在般情况下因不需要严格的能谱分析,故通常可用下列哪些量来表示它的线质 A 半价层 B等效能量 CX 光子频率 D 等效波长 E等效电压 58产生硬 X 射线应选用 A 原子序数较大的材料做阳极靶 B原子序数较大和厚度较大的滤过板 C高的管电压 D 低的管电压 E原子序数较小的材料做阳极靶 59产生软 X 射线应选用 A 原子序数较大的材料做阳极靶 B原子序数较小的材料做阳极靶 C高的管电压 D 低的管电压 E特殊结构的软 X 射线设备 60X 射线辐射强度在空间的分布情况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 A 入射电子的能量 B靶物质 C靶厚度 D 温度 E真空环境 61关于低能电子束冲击薄靶产生的 X 射线强度分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主要集中在与电子束成垂直的方向上 B沿着电子束方向上 X 射线强度相对较小 C与电子束相反方向上 X 射线强度近似为零 D 集中向前方,X 射线束变窄 E集中向后方,X 射线束变窄 62X 射线与诊断相关的特性包括 A 穿透性 B荧光效应 C感光效应 D 电离效应 E生物效应 63关于衰减截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表示每一原子对入射光子的有效能量转移面积 B与作用形式有关 C与被撞击的靶粒子的种类有关 D.与入射粒子的能量有关 E与作用形式无关 64X 线影像形成的差异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被摄人体组织的密度 B 被摄人体部位的厚度 C 被摄人体的身高 D 被摄人体的体重 E 被摄人体与 X 线管球的距离 65光电效应产生的次级粒子有 A 光电子 B正离子(产生光电子的原子)C电子偶 D 反冲电子 E新的光子(标识辐射光子)66产生 X 射线的条件 A 自由活动的电子 B高电压 C高电流 D 电子靶 E电子枪 67X 光子能量较小时,主要作用是光电效应,中等能量时是康普顿散射,高能量时是电子对效应,在这些作用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次级射线有 A 康普顿散射射线 B电子偶“湮灭”时发出的两个 0.511 MeV 的光子 C标识 X 射线 D 连续 X 射线 E射线 68X 射线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 A 对 X 射线影像特点的认识 B对相关解剖结构的认识与分析 C对相关病理基础的认识与分析D 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 E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 69X 光子能量较小时,主要作用是光电效应,中等能量时是康普顿散射,高能量时是电子对效应,在这些作用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包括 A 光电子 B康普顿散射中的反冲电子 C电子偶 D 中子 E质子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70X 射线对比剂的引入方式包括 A 口服法 B灌注法 C穿刺注入法 D 产气法 E呃气法 71对 X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下面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A 高原子序数的物质对 X 射线有较强的衰减 B当射线穿过相同的物体时,密度大的物质对 X 射线的衰减能力强 C低原子序数的物质对 X 射线有较强的衰减 D 当射线穿过相同的物体时,密度小的物质对 X 射线的衰减能力强 E电子数目越多的物质,更易使 X 射线衰减 72X 射线影像的形成,基于以下几点 A X 射线具有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结构 B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存在密度差别 C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存在厚度差别 D 被穿透的组织结构产生电离效应 E经过显像过程,形成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 X射线影像 73决定 X 射线柬线质的重要条件是 A 管电流 B真空环境 C灯丝温度 D X 射线管的激发电压 E滤过条件 74下述哪些措施可提高图像对比发 A 提高管电压 B使用增感屏 C延长曝光时间 D 使用遮光器 E使用滤线器 75X 射线穿过物体时,决定其衰减程度的主要因素有 A X 射线本身的性质 B物质的密度 C原子序数 D 每千克物质含有的电子数 E周围环境 76造影剂的选择必须具备的条件 A 原子序数高(或低)用于有效原子序数低(或高)的组织器官中,能形成较高的影像密度差别 B理化性能稳定,便于储存 C容易吸收和排泄,不久存于体内 D 无毒性、无刺激性、副作用小 E密度大(或小)用于密度小(或大)的组织器官中,能形成较高的影像密度差别 77观察异常 X 射线表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病变的位置和分布 B病变的数目 C病变的形状 D 病变的边缘 E器官功能的改变 78X 射线与治疗相关的特性包括 A 穿透性 B荧光效应 C感光效应 D 电离效应 E生物效应 79评价医学影像质量的参数有 A 对比度 B细节分辨力 C噪声 D 伪影 E畸变 80X 线摄片时的曝光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被摄人体组织的密度 B 被摄人体部位的厚度 C 被摄人体的身高 D 被摄人体的体重 E 被摄人体与 X 线管球的距离 81医学影像的质量决定于 A 成像方法 B设备的特点 C被检者的配合 D 操作者选用的客观成像参数 E操作者选用的主观成像参数 82X 射线的产生装置主要包括 A X 射线管 B低压电源 C高压电源 D 整流电路 E分压电路 (三)名词解释 83半价层 84X 射线的硬化 85辐射场的角分布 86作用概率 87电子对效应 88光电效应 89康普顿散射 90作用截面 91有效原子序数 (四)论述题 92为什么实际中要适当选择阳极的倾角,取1519?93简述 X 射线是怎样发生的,临床应用的 X 射线有哪些特性?94X 射线管的一般构造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都有什么功能?95什么是轫致辐射?为什么轫致辐射是产生连续 X 射线谱的机制?96为什么轫致辐射产生的连续 X 射线谱中存在最短波长min?最短波长min受何种因素影响?97为什么在管电压较高时多采用铜铝滤波板?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98什么是 X 射线的滤过?它有哪些种类?99什么是标识辐射?为什么标识辐射是产生标识 X 射线的机制?影响标识辐射的因素有哪些?100何为实际焦点、有效焦点、靶角?三者间有何关系?101影响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02为什么焦点面上 X 射线的能量分布是不均匀分布?103何为半影?影响投影像半影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管球焦点对 X 射线的投影像有什么影响?104什么是 X 射线管球的容量?为什么不能超容量使用?105X 射线具有哪些基本性质?106何为 X 射线的强度?它决定于哪些因素?107X 射线在物质内的传播过程中,同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种类有哪几种?108何为半价层?它与哪些因素有关?109线性衰减系数和质量衰减系数之间有什么联系?质量衰减系数有什么特点?110连续能谱 X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有什么特点?111试述影像增强管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影像增强器对 X 射线影像系统产生的变革作用。112什么是特殊 X 射线摄影?试述软 X 射线摄影、高千伏 X 射线摄影、体层摄影的基本原理。113什么是 X 射线造影?X 射线造影剂有哪些种类?114试述影响 X 射线影像质量的主要因素。115滤线板对 X 射线能起什么作用?当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物质制作的滤线板时,应按什么顺序放置?为什么?(五)计算题 116设 X 射线管的管电压为 100 kV,求其产生连续 X 射线的最短波长和相应的 X 光子能量的、最大值。117在 X 射线管中,若电子到达阳极靶面的速度为 1.5 108 ms-1,求连续 X 射线谱的最短波长和相应的最大光子能量。118X 射线的管电压为 50kV,求连续 X 射线的最高频率。119设某 X 射线连续谱的短波极限为 0.1nm,求加于 X 射线管的管电压。120如果到达 X 射线管阳极的电子速度为 15.1 107 ms-1,求加于 X 射线管的管电压及 X 射线连续谱的短波极限。121 一厚为 210-3m 的铜片能使单色 X 射线的强度减弱至原来的 1/5,试求铜的线性衰减系数和半价层。122铝的线性吸收系数为 2.31cm-1,强度为 I0的 X 射线,透过 3.0 mm 厚的铝板后强度为多少?123一个连续工作的 X 射线管球,管电压是 250 kV,电流是 40 mA,其容量为多少?124试计算水(H2O)的有效原子序数。125 已知铝(A1)对=0.710-10m 的X 射线的质量吸收系数为0.5 m2 kg-1;铝的密度为2.7 103 kg m-3,要使波长为 0.7 10-10m 的 X 射线射的强度减至原来强度的 1/100,问铝板应多厚?126已知水对能量为 1 MeV 的 X 射线的“半价层”为 10.2 cm,求:(1)水的线性吸收系数和质量吸收系数;(2)此 X 射线的波长。127一连续工作的 X 射线管,工作电压是 250 kV,电流是 40 mA,假定产生 X 射线的效率是 0.7,问靶上每分钟会产生的热量有多大?128设 X 射线机的管电压为 80 kV,计算光子的最大能量和 X 射线的最短波长。129X 射线被衰减时,要经过几个半价层,强度才减少到原来的 1?130设密度为 3 g cm-3的物质对于某单色 X 射线束的质量衰减系数为 0.03 cm2g-1,求该射线束分别穿过厚度为 1 mm、5mm 和 1cm 的吸收层后的强度为原来强度的百分数。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31对波长为 0.154 nm的射线,铝的衰减系数为 132 cm-1,铅的衰减系数为 2 610 cm-1。要和 1mm 厚的铅层得到相同的防护效果,铝板的厚度应为多大?答题要点(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B 5A 6C 7A 8D 9E 10E 11,A 12B 13C 14B 15D 16E 17E 18A 19D 20C 21B 22B 23A 24A 25B 26A 27 第二章 数字化 X 射线成像技术(一)单项选择题 1传统的 X 射线成像方式采用的是 A 模拟技术 B数字化 X 射线成像技术 C窗口技术 D 微电子和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 E以上都不是 2与普通血管造影相比,下述哪一项不是 DSA 的优点 A 密度分辨率高 B空间分辨率高 C有利于靶血管观察 D 可后处理图像 E可反复动态观察 3关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需要水溶性碘对比剂 B属 X 线检查法 C通过光学减影技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使血管显影清晰 D 1977 年获得第一张 DSA 图像 E该技术应用已较普遍 ,4关于 CR 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 CR 将透过人体的 X 线影像信息记录于影像板(IP)上,而不是记录于胶片上 BIP不能重复使用 C:IP上的潜影经激光扫描系统读取,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D 影像的数字化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图像 E CR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和光盘长期保存 5对比度增强主要用来扩大图像的 A 灰度范围 B线性范围 C非线性范围 D 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6CR 摄影和常规 X 线摄影不同之处在于 A 使用影像板代替胶片 BX 线发生器不同 C人体 X 线吸收系数不同 D 对 CR 图像的观察与分析不同,E将已摄影的 X 线胶片数字化 7数字透视的缺点是 A 影像增强器要损失 5的对比度 B 影像增强器要损失 1的对比度 C 影像增强器要损失 2的对比度 D 影像增强器要损失 10的对比度 8关于 DSA 检查技术,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 将对比剂只注入动脉 B将对比剂只注入静脉 C将对比剂注入静脉或动脉 D 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tra 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IADSA)血管成像不清楚 E静脉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tra ve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IVBSA)血管成像,对比剂用量少 9关于 CR 与传统 X 线对正常解剖或病变的显示能力,哪项表述不正确 A CR 对骨结构、关节软骨的显示优于传统 X 线成像 BCR 对软组织的显示优于传统 X 线成像 CCR 对纵隔结构的显示优于传统 X 线成像 D CR 对肺间质与肺泡病变的显示优于传统 X 线成像 ECR 对肺结节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 X 线成像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0.DRD 的像素尺寸是 A 0.139 mm0.139 rnm B0.143 mm0.143 mrn C0.129 mm0.129 mm D 0.153 mm0.153 mm 11FPD 中像素尺寸是 A 0.139 mm0.139 mm B 0.143 mm0.143mm C 0.129 mm0.129 mm D.0.153 mm0.153 mm 12关于 DSA 成像的基本原理,哪项描述不正确 A 数字荧光成像(digital fluorography,DF)是 DSA 的基础 B需将影像增强电视系统(image intensify television)图像像素化 C经模 A D 转换器,将像素转换为数字,即数字化 D 经计算机减影处理 E减影后,数字化图像经模拟做字转换器转换为模拟图像而于显示屏上成像 13关于 PACS 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 PACS 以计算机为中心 B传统 X 线图像可直接输入系统 C图像信息的传输可经公用电话线、光导通讯、微波通讯三种方式传输 D 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光盘和多种记忆卡片等存储 E图像信息可由计算机中心进行检索、编辑及后处理 14CR 的缺点有 A 常规 X 线摄影信息数字化 lB图像分辨、显示力高 C降低 X 线的幅射量 D 时间、空间分辨力不足 E实现 X 线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再现及传输 15直接数字化 X 射线摄影采用多少位的图像数字化转换 A 8 位 B14 位 C4 位 D 16 位 E以上都不是 16关于 DSA 的临床应用,哪项描述不正确 A 可行数字化信息存储 B所用对比剂浓度低,剂量少 C可实时观察血流的动态图像 D 可作为功能检查手段 EDSA 图像质量高 j血管及其病变显示清楚,不需要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检查 17CR 图像处理不包括 A 灰阶处理 B窗位处理 C伪彩处理 D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处理 EX线吸收率减影处理 18数字化 X 射线成像系统的量子检测率可达 A 60以上 B50以上 C20以上 D 30以上 E40以上 19直接数字化 X 线成像 A 信息放射学(Informatics in radiology,infoRAD)B放射信息系统(radiologyinformation systerm,RIS)CDDR D PACS E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与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20.传统 X 射线摄影其量子检测效率仅为 A 1020 B2030 C3040 D 4050 E5060 21CR 图像与 X 线成像比较,哪项表述不正确 A 均需要 X 线摄照 B均为灰度图像 C均为重叠图像 D 均为二维图像E均由像素组成,观察分析相同 22普通 X 射线胶片的动态范围约为 A 1:100 B1:5000 C1:10000 D1:50 E以上都不是 23直接数字化 X 射线摄影,硒物质直接转换技术 X 射线的吸收率高于间接转换技术 A 3-4倍 B6-8倍 C5-9倍 D 1-2倍 E以上都不是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4CR 的图像处理功能,不包括 A-灰阶处理 B窗位处理 C时间减影处理 D 能量减影处理 E磁信号处理 25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A InfoRAD BRIS CDDR D PACS EQA 与 QC 26关于 CR 摄影系统的影像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影像板上的信息可永久保存 B影像板上的信息为模拟信号 c影像板可反复使用 D 影像板代替胶片保存 X 线影像E从影像板上读出的信息为数字信息 27数字化 X 射线成像技术中探测器系统的动态范围可达到 A 1:100 B1:5 000 C 1:1 000 D 1:50 E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 28对传统的 X 射线成像方式的描述,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采用的是模拟技术 B采用的是数字化 X 射线成像技术 CX 射线影像一旦产生,其图像质量就不能再进一步改善 D 因其信息为模拟量,故不便于用计算机处理,也不便于图像的贮存、管理和传输 E因其信息为数字信号,故便于用计算机处理,也便于图像的贮存、管理和传输 29数字化 X 射线成像技术能够对 X 射线图像进行 A 量化 B贮存 c处理 D 显示和传输 E以上都不是 30.DSA 图像的噪声主要包括 A X 射线穿过被检者身体时的散射噪声 B视频摄影机的噪声 C模拟存贮器件的噪声 D 以上都是 31X 射线影像处理主要应用的是 A 增强技术 B兴趣区的定量估值 C三维图像重建 D 图像恢复 E以上都是 32CR 设备除 X 线机外,还包括 A 影像板(1P)B影像读取装置 C影像处理装置 D 影像记录装置 E影像存储与显示装置 33灰度变换法常用的方法有 A 线性变换 B非线性变换 C灰度反转 D y 矫正 E频域法 34IADSA对颈段和颅内动脉病变显示满意的有 A 颈段动脉狭窄 B 颈段动脉闭塞 c 颅内动脉瘤 D 颅内血管发育异常 E 颅内动脉闭塞 35目前常见的数字图像矩阵为 A 512512 B20242024 C312312 D10241024 E1064 1064 36CR 与传统 X 线成像相比,在诊断方面的优点表现在 A CR 对含钙病变的观察优于传统 X 线图像 BCR 对骨矿物盐含量可行定量分析 cCR 对肠管积气、气腹的观察不如传统 X 线图像有利 D 用 CR 行体层摄影优于传统X 线体层摄影 E.用CR 行胃双对比造影在显示胃微细结构上优于传统 X 线造影 37目前常用的灰度级数 A 有 8 位 256 个灰度级 B 10_i024个灰度级 C 有 6 位 64 个灰度级 D 有4 位 16 个灰度级 、38IDSA 适用于心脏大血管的检查,可以清晰显示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主动脉夹层 B主动脉瘤 C主动脉缩窄 D 主动脉发育异常 E冠状动脉 39增强技术根据处理原理不同可分为 A 空域法 B频域法 C直接法 D 间接法 E以上都是 40.兴趣区定量估值常采用的方法有 A 用不同的灰度级或颜色来显示图像的量值 B感兴趣区域的显示和测量c感兴趣区的距离、角度、几何尺寸测量 D 部分图像区域的扩大和旋转 E特征提取和分类、病变部分的识别和定量 41CR 与传统 X 线成像相比,优点在于 A 摄影条件的宽容范围大 B患者接受的 X 线量较少 C可经处理系统调节,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D CR 成像扩大了传统 X 线摄照部位 E图像信息可以储存与传输 42常用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有 A 对比度增强 B图像平滑 C图像锐化 D 兴趣区定量估值 E以上都是 43数字透视(DF)主要组成部件有 A 影像增强器 B电视摄像机 CA D 与 D A 转换器 D 计算机 E显示器 4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基本方法有 A 时间减影 B能量减影 C混合减影 D 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45影响 DSA 影像质量的因素 A 噪声 B运动伪影 C造影剂浓度 D 被检者的器官状态和精神状态 46DSA 设备包括 A IITV B高分辨力摄像管 c计算机 D 存储设备 E显示器和操作台 47干扰 CR 影像的噪声可分为 A X 射线量子噪声 B光量子噪声 C固有噪声 D 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48固看噪声包括 A IP的结构噪声 B激光噪声 C模拟电路噪声 D A D 转换中的量子噪声 E.以上都是 (F-)名词解释 49数字化 X 射线成像技术 50.空域法 51频域法 52灰度级(灰阶)53图像的抽样或 采样 54 图像灰度的量化 55 减影技术 56 扫描投影放射摄影 (四)论述题 57试述数字透视系统的基本构成与成像过程。58伪彩色显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59什么是 DSA 参数成像?60试述 CR 的物理基础及其成像过程。61X 射线数字化成像技术有哪些优点及缺点?62什么是 CAD?实现 CAD的关键是什么?CAD的远期目标是什么?答题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A 2-B 3-C 4B 5A 6A 7A 8C 9D 10.A 11B 12 E 13 B 14 D 15 B 16 E 17-C 18 A 19 C 20.B 21 E 22 A 23A 24E 25E 26A 27B(二)多项选择题 28ACD 29 ABCD 30.ABCD 31AB 32ABCDE 33,ABCD 34 ARCDE 35AD 36ABDE 37 AB 38ABCDE 39 AB 40.ABCDE 41 ABCE 42 ABCDE 43ABCDE 44-ABCD 45 ABCD 46 ABCDE 47 ABCD 48 ABCDE (三)名词解释 49数字化 X 射线成像技术是传统的 X 射线技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结合。50空域法是针对图像平面本身,直接处理图像中的像素,如对比度增强。51频域法处理是建立在修改图像傅里叶变换基础上,不直接处理像素,以高通、低通滤波为代表。-52A D 转换器将连续变化的灰度值转化为一系列离散的整数灰度值,量化后的整数灰度值称为灰反级或灰阶。53A D 转换器把视频图像的每条线都分成一行像素,这一过程称为图像的抽样或采样。54经抽样,图像被分解成在时间和空间上离散的像素,但像素的灰度值仍是连续值,还需把每个像素连续的灰度值变成离散值(整数值)即分成有限个灰度级,这个过程为图像灰度的量化。55X 射线造影所获得的图像中,仍然存在影像重叠的问题,若是把人体同一部位造影前后的两帧图像相减,则可获得只反映两帧图像中有差异(造影)部分的图像,这就是减影技术。56用点状或线阵检测器进行 X 射线数字化成像的方法称扫描投影放射摄影。(四)论述题 57数字透视的主要组成部件有:影像增强器;电视摄像机;A D 与 D A 转换器;计算机,显示器等。成像过程是将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的视频输出信号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完成图像处理,然后再经 D A 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重新显示在视频终端上。58在图像显示和记录时,若能把黑白图像变成彩色图像,则可提高图像的可鉴别度。伪彩色显示的基本原理是把黑白图像的各个灰度级按照线性或非线性函数映射成相应的色彩(不同的灰度级用不同的颜色显示)。这种映射是输入与输出像素之间一对一的运算,不涉及像素空间位置的改变。59DSA 参数性成像是在获取 DSA 影像序列后,除了提取血管的分布、轮廓、数量、位置、管径等学态学信息外,还可以把记录到的视频信号量化为视频灰度值,进而得到作为时间函数的视频灰度曲线。该曲线间接反映了相关兴趣区内含碘血液的廓清过程,从曲线的峰值高度、曲线下面积、曲线的出现时间,曲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线的最大斜率等以及进一步派生出来的一系列参数值中可以提取深(厚)度或容量性参数,借之以获得一系列非形态学信息。60CR 即计算机 X 射线摄影,CR 成像的物理基础是光激励发光现象。成像过程是:由光激励发光物质为核心的成像板受 X 射线的照射时,光激励发光物质将 X 射线的能量转化并贮存下来,形成“潜影”,完成影像信息的采集(记录)。此后,通过适当频率的激光束的激发,某处光激励发光物质中的能量以荧光的方式发射出来,通过集光器收集并经光电倍增管转化为电信号并放大,由 AD 转换为数字化的影像信号,完成影像信息的读取与数字化。经过对成像板的扫描和计算机处理便得到一幅完整的数字图像并显示。61X 射线数字化成像技术的优点有:。(1)X射线能量的利用效率更高,灵敏度高,降低了投照 X 射线的强度;(2)图像的对比度分辨力和宽容度大为提高;(3)摄影条件大为改善,并可监查图像变化并选择最佳图像进行固定;(4)图像的处理、存贮和传输更为灵活方便,易于使用;(5)数字化技术使计算机辅助诊断成为可能,可实现智能化检测。缺点是空间分辨力不及普通 X 射线胶片。62CAD即计算机辅助诊断,利用计算机帮助医生诊断。如何从物理和技术特征的角度,来理解医学图像的内涵,则是实现 CAD的关键所在。CAD的远期目标是将医生长期积累起来的读释医学图像的知识和经验转换成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所能理解的概念和术语,并发展出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实现较为实用与完善的 CAD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能进行自动检查诊断的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第三章 X 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习题 单项选择题 1普通 X 射线摄影像与 XCT 影像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普通 X 射线摄影像是多器官的重叠图像,而 XCT 像是清晰的断层图像B 普通 X 射线摄影像是清晰的断层图像,而 XCT 像是多器官的重叠图像 C 普通 X 射线摄影像和 XCT 像都是清晰的断层图像 D普通 X 射线摄影像和 XCT像都是多器官的重叠图像 2CT 与_X 线图像相比,哪项是错误的 ACT 与 X 线图像的形成均需要 X 线 BCT 与 X 线图像均为灰度图像 CCT图像为断面重建图像 DX 线图像为二维重叠图像 ECT 图像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 3CT 问世于 A1968 年 B1965 年 C1971 年 D1972 年 E1970 年 4关于 CT 图像以下概念哪项不妥 A断层图像 B重建图像 C用 X 线扫描 D像素的数量与图像细节的分辨率成正比 E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极高 5CT 扫描机中实现人机对话的系统是 A电视组件系统 B软盘系统 C图像处理系统 D视频显示系统 E扫描系统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6关于病变密度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病变区与邻近组织有足够的密度差,则可显影 B病变密度高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高密度病变 C 病变密度等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等密度病变 D 病变密度低于所在器官密度,即称低密度病变 E病变强化显著且不均匀,即称混杂密度病变 71972 年英国制成第一台 XCT 用于临床的 A脑组织检查 B全身检查 C心脏检查 D腹部检查 E胸部检查 8关于 CT 值哪项正确 ACT 值越大,组织密度及厚度越小 BCT 值越小,空间分辨力越大 CCT值可以描述组织密度的高低 DCT 值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