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学课后答案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简答:1、Q: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A: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不仅在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主观上也难有自愿外出旅行的愿望或动机。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2、Q:人类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A: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展产品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正是由于这一发展,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产品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物,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也因此而产生。所以,人类最初自愿外出旅行实际上远非消闲和度假的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
2、实主义和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要而促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3、Q: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A:旅游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商务旅行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宗教旅行;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4、Q: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A: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导致工人实际购买力的提高; 培育了一个巨大的商务旅行市场; 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量; 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使较大范围、较远距离的旅行成为可能。5、Q:为什么人们将Thomas Cook尊称为旅游业的先驱?A:a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1841年参
3、加禁酒游行集会)b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1845年从莱斯特到利物浦)c第一次包价出国游(1845年到巴黎参观博览会)d最早的旅行支票e第一次环球旅游(1872年)Thomas Cook创办旅行社的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6、Q:试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A:(1)原因:从需求方面看:a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b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c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d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e 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f 二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从供给方面看:a 廉价团体包价旅游产品的提供;b
4、 政府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2)意义:通过认识这些因素,并结合回顾此前各个历史时期影响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发展的客观因素,可使我们清楚地发现和了解这些活动的兴衰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和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方向和发展速度,人们便可据以判断和预知旅游活动的未来的发展。第二章旅游活动的概念名词解释:旅游: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之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
5、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境内旅游: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的入境旅游活动。国民旅游:意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出境旅游活动。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某地区的旅游。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大众旅游:首先是指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另外指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众型模式。(在国际旅游文献中,该词由用于指以有组织的包价旅行团方式开展旅游活动的这一大众型旅游形式。)奖励旅游:指包括企业、社
6、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社会旅游:亦称补贴旅游,对于收入过低的社会阶层,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家庭户主所隶属的其他组织提供补贴或资助的办法,以帮助他们能够参加到旅游或度假活动中来。季节性:人们外出旅游活动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特点。地理集中性: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性特点。简答:1、Q:在对旅游活动进行类型划分方面,有哪些常用的标准?A:地理范围,旅行距离,组织形式,旅游目的。2、Q:试分析国内旅游活动与国际旅游活动的差别。A:从活动开展的地理范围上看,国内旅游活
7、动的开展则限于在旅游者居住的国境内进行;而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跨越国界。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活动的开展一般不存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并且 在国内各地之间的往来通常不需要办理准入手续;而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常常会遇到语言和其他文化障碍等问题,并且通常须按照有关国家的要求办理各种必要的入出境手续。从直接的经济影响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的发生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本国境内不 同地区间的重新分配(假定不考虑这些消费对本国经济发展的间接和诱导效应);而国际旅游消费的发生则会造成国家间的财富转移。3、Q:试分析现代旅游活动的性质。A: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等许
8、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它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文化性。4、Q: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哪些主要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何意义?A:(1)特点:普及性、综合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2)意义:对于普及性:a 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规模及其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因而也预示着旅游业光明的市场前景;b 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不仅意味着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更反映着其参加者范围的广泛性。对于大多数旅游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有必要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对于综合性:a 有助于我们关注中转旅游市场的开拓,特别是针对已经到访的游客进行深层次的市场开拓;b 有助于我们认清在满足旅游者
9、需要、提高目的地旅游产品质量方面,各有关行业之间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地理集中性:a 有助于优化旅游企业和旅游设施的选址;b 有助于指导目的地的旅游规划工作,避免旅游接待量超过该地旅游承载力问题的出现,从而有利于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现。对于季节性:a 有助于认清季节性危害旅游业经营的严重性;b 有必要建设和宣传适合全年来访的旅游目的地;c 有必要注重旅游产品线的策划与开发,尤其是策划和开发具有卖点的淡季产品。5、Q: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A:旅行与逗留、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或就业性6、Q:试述你对旅游活动要素的认识。A: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中介体旅游业。第三章旅游
10、活动的主体名词解释:惯常环境:离开家乡地离开家乡或惯常的环境地的非日常性旅行活动(WTO以160km为临界标准)。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可自由支配收入:亦称可随意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按社会规定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通常在发放工资时由发放单位代扣代缴)、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闲暇时间:扣除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必须的附加工作时间、用于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时间和必须的社会活动时间之后的剩余部分,表现为可由个人随意支配的时间。旅游动机:激发人们外出
11、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选择到何处去、开展何种旅游活动的心理动因。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食物、饮水、氧气等; (2)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和受保护; (3)爱的需要(社交需要):群体归属感、(亲友间的)感情联系; (4)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 (5)自我实现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简答:1、Q:罗马会议对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是如何界定的?这一界定有哪些特点?A:(1)界定:游客指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外,基于任何其他目的到一个不是自己居住的国家去访问的人。 (2)特点:将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人员同称为游客(visitor); 根据来
12、访者的目的界定其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游客; 根据来访者的居住地,而不是根据其国籍去界定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游客; 根据来访游客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的长短,将其分别统计为(过夜)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 所界定的只是国际旅游者,而没有涉及国内旅游者。2、Q:我国对海外来华入境旅游者以及对国内游客是如何界定和分类的?有哪些具体规定?A:界定:来华入境旅游者: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离开其常住国/地区到我国大陆访问, 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其主要访问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该目的地获取
13、报酬的人; 国内游客: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其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 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其主要访问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该目的地获取报酬的人;分类:来华入境旅游者:海外旅游者、海外一日游游客; 国内游客:国内旅游者、国内一日游游客。3、Q:一个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认识这些条件有何实际意义?A:(1)条件:个人方面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2)意义:对于旅游业的经营工作,特别是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都有现实的知道意义。4、Q:简述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A:身体方
14、面、文化方面、人际(社会交往)方面、地位和声望方面。5、Q: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A:(1)个人因素:个人心理类型、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支付能力; (2)个人心理类型:不同心理类型的人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不一样; 年龄:a 年龄的不同往往决定了人们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不尽相同;b 年龄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体力差异; 性别:a 性别差异意味着男女生理特点的不同;b 性别差异导致了男女在家庭生活中扮演角色的不同; 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 支付能力:支付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选择。6、Q:试分析消遣型旅游者以及
15、差旅型旅游者群体的基本特点。A:特点:(1)消遣型:a 在全部外出旅游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最大;b 季节性很强;c 在对出游目的地、旅行方式,以及对具体出游时间的选择方面,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d 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比较长;e 大多对价格较为敏感。 (2)差旅型:a 在绝对数量上虽然人数较少,但出行次数频繁;b 出行活动没有季节性;c 对于出游目的地基本上没有选择自由;d 在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方面,强调舒适和方便,因而消费较高;e 对价格一般不太敏感。7、Q:简述心理类型的种类以及不同心理类型者的思想和行为特点。A:自我中心型: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愿冒险;喜安逸、好轻松,不主动与陌生
16、人交往,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因此,在外出旅游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去那些距离比较近、自己对该地情况比较熟悉的旅游目的地,特别倾向于选择去那些传统的旅游热点地区; 近自我中心型:(过渡型) 中间型:特点不明显的混合型,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通常没有什么苛求,但一般都会避免选择传统的旅游热点或风险很大的待开发地区; 近多中心型:(过渡型) 多中心型:思想开朗,兴趣广泛,富有胆量;求新奇、喜刺激、好冒险、善主动,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接触,因此在外出旅游时,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地处遥远、文化差异大,甚至不为人知的目的地,特别不愿意随大流去那些流行的旅游热点。第四章旅游活动的客体名词解释:旅游
17、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可再生性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耗损过大或遭受毁坏的情况,可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人工再造的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通常是指那些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保留至今并用作旅游资源的自然遗存和文化遗存。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交通往来的通畅和便利程度。旅游基础设施:是指那些其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者来访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设施。旅游上层设施: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其建造目的主要是供外来游客使用的接待服务设施。旅游点的生命周期:一个以旅游吸
18、引物为核心的旅游环境,从无到有、逐渐兴盛,然后逐渐衰落直至很少有人问津的过程。简答:1、Q:试归纳旅游资源的分类并举例说明。A:(1)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气候生物类; (2)人文旅游资源:历史遗产、现代人文吸引物、抽象人文吸引物; (3)旅游服务型旅游资源:旅游住宿设施景型、旅游餐饮场所性、旅行社景型、旅游交通设施/机构景型、旅游教育/科研机构景型、旅游管理机构景型、特种劳务/服务场所景型。2、Q:列举并解释旅游资源的特点。A: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不可移动性、易损性、可创新性、地域性、季节性、观赏性。3、Q:决定旅游资源价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该旅游资源本身的固有质量;
19、其坐落地点。4、Q:试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A:对于潜在的旅游资源,只有通过必要的人力开发,才能造就方便旅游者开展活动的旅游环境,从而使其吸引力能够得意有效地发挥; 对于现实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已经或正在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同样也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再生性开发从而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5、Q: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A:景区景点的开发与建设;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建设和完善配套设施。6、Q:试述并解释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应遵循的原则。A:突出独特性: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尽量挖掘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 讲求经济的原则;必
20、须服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当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时,也许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对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预测,分期分批和有重点地优先开发某些项目,而不宜无计划地盲目开发;在项目开发和建设工作中,应注意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原材料,使用当地的人工和技术力量; 注重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原则。7、Q:保护旅游资源意义何在?A:保护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能够兴旺发展的根本保证。8、Q:讨论保护旅游资源的可行性措施。A:针对自然作用所带来的危害,主要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 针对因游客方面的原因而对旅游资源可能带来的危害,应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当地的旅游接待力,正视超负荷接待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
21、 针对旅游旺季有可能出现的“人满为患“的情况,应有计划地及时采取可能的手段, 对于重要的文物建筑及珍稀动植物区域等应架设隔离装置,避免游客触摸攀爬或进入其中,对违反有关规定者要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给以批评、课以罚款,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对其他认为原因造成的破坏,除应加强保护旅游资源的宣传外,还应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应重视科学研究,合理编制开发规划,避免在风景区内及其周围区域建设与该地景观不和谐的建筑,维护景区的整体环境。第五章旅游业名词解释:旅游业: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品。直接旅游企业:指有赖于旅游者的存在而生存的企业
22、,或者说那些如果没有旅游者便将无法生存的企业。旅行社:指有盈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旅游批发经营商: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旅游零售商:泛指所有主要经营零售业务的旅行社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旅游零售代理商。包价旅游:是一种由旅行社经过实现计划、组织和编排活动项目,向旅游大众推出的包揽一切有关服务工作的旅游形式。旅游产品: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旅游景点:专为供来访公众参观、游乐和增长知识而设立和管理的长久性休闲活动场所。简答:1、Q:试分析旅游业的性质。A:旅游业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经
23、济性产业。2、Q:同制造业相比,旅游业有哪些基本特点?A:综合性、关联性、涉外性、脆弱性、季节性3、Q:简述欧美国家和我国对旅行社的分类。A:(1)欧美: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零售商; (2)我国: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4、Q:简述团体包价旅游迅速普及的原因。A:(1)从旅游者需求方面看:它所提供的全程活动安排使旅游者感到方便安全,可以免除旅游的费心劳神之苦;由于组织这种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是成批量地购买住宿设施的床位、交通客票及其他旅游供应产品,因而在价格上享有折扣优惠;(2)从旅行社供给方面看:由于包价旅游产品便于实行批量生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旅行社扩大经营。5、Q:饭店等级评定标准
24、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评定工作的主要原则有哪些?A:(1)内容:设施和设备、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顾客满意程度、外界的印象; (2)原则:饭店所取得的星级表明该饭店所有建筑物、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均处于同意水准;饭店取得星级后,如因设施改造而发生建筑规格、设施设备和服务项目的变化,或因关闭或取消原有设施设备、服务功能或项目而导致达不到原星级标准的,必须向原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机构申报,接受复核或重新评定;某些特色突出或极具个性化的饭店,若自身条件与标准规定的条件有所区别,可以直接向全国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机构申请星级。6、Q:同独立自营的单体饭店相比,饭店连锁集团何以会有竞争优势?A:资本优势、技
25、术经济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物资采购优势、管理方面的优势、风险扩散优势。7、Q: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运输价格、旅行距离、旅行目的、个人偏好与经验。8、Q:列举并解释旅游产品的特点。A:无形性:旅游产品属于非物质的无形产品; 不可转移性:a 指旅游产品在地点上不可转移;b 指同服务相关的设施和用品在所有权上的不可转移; 不可储存性:不可耐久 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一时间发生的,并且是在同一地点发生的。 综合性: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是一种总体性产品,是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服务的总和。9、Q:作为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你认为应
26、如何去评判员工的服务质量?A:礼仪、殷勤程度、速度和效率。10、Q:作为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你认为应如何去保证和提高本企业的产品质量? A:要有做好工作的愿望;要有做好工作的本领;要有做好工作的条件;要有严格的保证措施。11、Q:旅游景点的经营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A:雷同开发,忽视自身特色建设;忽视环境承载力管理;门票定价缺乏全局思想。第六章旅游组织名词解释:国家旅游组织:指一个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所承认,代表国家政府负责管理全国性旅游事务的组织。国际旅游组织:狭义上:指成员来自多个国家并为多国利益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性国际旅游组织;广义上:还包括那些其工作范围部分地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国际组织,以及
27、专门涉及某一旅游行业的国际性旅游同业组织。简答:1、Q: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何在?A:旅游业构成的分散性以及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使得有关各方在行动上不存在自动的协调;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市场上以何种形象出现,以及如何建立和推广这一形象,并非私营部门或旅游企业所能及,因而需要政府的参与和领导;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防止不公平竞争等方面,政府有责任对旅游业加以管束;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产品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总体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都需要由政府提供,因而政府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旅游业中来;为了社会安定,政府有必要规范社会行为;出于保护环
28、境和旅游资源即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有必要对旅游业进行干预;很多国际间的旅游事务,必须由国家政府出面。2、Q: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手段有哪些?A:需求管理手段:目的地的宣传与促销;为到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控制旅游价格,包括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控制游客流入量; 供给管理手段:控制土地用途;对建筑物进行管制;市场管制;实行特别征税;投资鼓励政策。3、Q:政府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可能采取的投资鼓励政策有哪些?A:同减小项目投资额有关的优惠政策:提供投资补贴;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还贷期;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提供建筑用地;对开发项目所需进口的建材实行减免关税;同减小项目经营成本有关的优惠政策:减免纳税
29、(510年);提供员工培训补贴;对营业所需的进口物资实行减免关税;提供特别折扣免税;同保证投资安全有关的政策。4、Q:国家旅游组织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A:a 制定国家或地区旅游发展规划;b 组织市场推销宣传;c 确定并参与旅游开发;d 就旅游发展问题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调;e 规定和监控旅游服务质量的标准;f 对旅游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教育和培训;g 对旅游发展问题进行调研。5、Q:简述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A: 6、Q:了解我国旅游行业组织的目前组织。A:中国旅游协会:是中国旅游行业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组成的全国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具有独立的社团法人资格。其宗旨是:中国旅游协
30、会遵照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代表和维护全行业的共同利益和会员的合法权益,开展活动,为会员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在政府和会员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是中国境内的饭店和地方饭店协会、饭店管理公司、饭店用品供应厂商等相关单位,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结成的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其宗旨是:遵守宪法并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在主管单位的指导下,为会员服务,为行业服务,在政府与会员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中国旅行社协会:是由中国境内的旅行社、各地区性旅行社协会或其他同类协
31、会等单位,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结成的全国旅行社行业的专业性协会,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具有独立的社团法人资格。中国旅游车船协会:是在国家旅游局指导下,由全国各旅游汽车、游船、索道企业、汽车及配件生产企业、经营商社自愿联合组成的社团组织。其宗旨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加强对旅游汽车、游船、索道行业的理论研究和经验交流,推进企业管理,全面提高行业素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旅游事业服务。7、Q:试介绍世界旅游组织和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A:世界旅游组织: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为经济
32、的发展、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平与繁荣、尊重人权和不分 种族、性别、语言及宗教信仰的人类基本自由做贡献。同时指出:“为此目的,世界旅游组织应特别重视发展中国家在旅游事业方面的利益。 太平样亚洲旅游协会:是地区性的非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组织的附属成员,并同其他很多国际民间组织保持有工作联系。其宗旨是:发展、促进和便利世界其他地区的游客前来太平洋地区各国旅游以及本地区各国居民在本地内开展国际旅游。第七章旅游市场名词解释: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市场细分:是指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分解或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
33、过程。简答:1、Q:为什么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其意义何在?A:原因: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都难以有足够的实力吸引和满足所有各类旅游消费者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在众多的旅游消费者中,选择某些适合自己经营能力的市场部分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意义: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2、Q:简述细分旅游市场的常用标准。A:以地理因素为标准进行划分;以旅游消费者的某些特点为标准进行划分:人口统计因素、游客的来访目的、游客来访的旅行方式、游客的来访形式。3、Q:简述全球国际旅游客流和客源的地区分布格局。A:客流:在排序前20位的国家中,欧洲地区的国家占到了半数以上,
34、美洲地区始终只有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亚洲地区的国家虽然数目不多,但处于稳步增长阶段,位次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客源:在国际旅游消费方面一直稳居世界前15位的国际旅游支出国主要包括: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奥地利、瑞典、比利时。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这些国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也就是说,大多都是经济发达国家。4、Q:简述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的基本规律。A:在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中,近距离的出国旅游,特别是前往邻国的国际旅游,一直占据绝大比重;国际远程旅游呈现增长态势,但比近距离旅游更显脆弱,容易受到各种外部突发因素的影响;就远程国际旅
35、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特别是西欧)、美洲(特别是北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这三者之间;随着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社会经济的相对快速发展,该地区在世界国际旅游中的地位(无论是从客源产生量还是从接待来访人次上看)迅速提高。5、Q:在全球国际旅游人次总量中,近距离的国际旅游何以会占绝大比重?A:前往邻国或近距离目的地国旅游的费用较小,因而有这种支付能力的人数量较大;所需时间较短,而且容易把握;入境手续简便且交通较为便利;生活习惯、语言以及文化传统比较接近,因而旅游过程中障碍较少。6、Q:简述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的基本状况。A:近程市场: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俄罗斯、东盟、澳大利亚、中东; 远程市
36、场:a 北美:美国、加拿大;b 西欧:英国、德国、法国。 7、Q:选择重点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应考虑哪些因素?A:有关客源国市场潜力的因素,即决定一个国家出国旅游人数、天数以及旅游消费量的各种变量因素,其中包括人口规模,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收入水平,国民收入或财富分配状况,国民受教育程度或文化水平,城市化程度,人口的年龄构成,闲暇时间,特别是带薪假日的数量;有关旅游开支的影响因素;有关目的国的旅游供给形象的因素,尤其是可影响旅游者在所需开支大致相同的各旅游目的国之间进行选择的因素,其中包括:旅游目的国的知名度,旅游形象和吸引力,有无语言障碍及其程度,每天可游览的经典或参观点的数量,目的地旅游问
37、讯服务的便利程度,目的地气候等。8、Q: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A:我国的地理位置距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际旅游客源产生地较远:从欧美地区来我国旅游的交通费用昂贵;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遭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的打击;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问题;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改进:营销经费不足;营销和促销技术尚需改进和提高。9、Q:试总结我国国内旅游目前的发展特点。A: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旅游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了三个旅游“黄金周”;10、Q:你对近年来的旅游“黄金周”有何评价?A:积极性:黄金周旅游市场正在逐渐完善,各方
38、面的情况渐趋理想,游客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高;消极性: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尤其是由于出游时间过分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第八章旅游的影响名词解释:国际收支平衡: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而收入和支出总计达到平衡、相互抵消。旅游出口:接待国际入境旅游。旅游乘数: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为目的,同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进行发展的能力为原则。可持续旅游:指旅游业的发展应当实现经济上可行,但又不会破坏未来旅游将赖以开展的资源(特别是自然环境)和接待地区的社会结构。旅
39、游承载力: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简答:1、Q:试归纳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A:有利影响: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有助于货币回笼;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税收;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增加就业机会;不利影响: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合理的变化;过 分以来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2、Q:旅游业的发展何以会促进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A:原因:对于旅游接待地来说,来访旅客在逗留期间的消费开支会成为有关旅游企业的营
40、业收入,继而通过在目的地经济中的流转会刺激该地经济的发展。理论依据:“旅游乘数理论”3、Q:归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A:有利影响: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有助于促进目的地生活环境的改善;不利影响:不良的“示范效应”;干扰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4、Q:归纳旅游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A:有利影响:使当地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古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使当地的户外体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使当地的道路以及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得以改观;使旅游接待地区的环境保护以及绿化等环境容
41、貌改进工作得以重视和维持;不利影响:造成当地的水质下降、空气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使当地的人口密度增大,造成人口拥挤、交通阻塞,致使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长期大量接待来访旅游者,会使当地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甚至其存在寿命受到威胁;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将加剧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及破坏;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缺乏规划,其过度开发和建设会使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5、Q:可持续旅游的实施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A: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目的地东道社会的需要和意愿,即使、能够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及生活质量得以改善,这是发展旅游业的首要目的;目的地应满足旅游者和旅游业的需求,并不断保持对它们的吸引
42、;应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基础,包括自然环境资源、人造环境资源和文化环境资源。6、Q:在预防和控制旅游的负面影响方面,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A:端正认识;加强旅游规划,防止超负荷发展;健全法制,加强管理;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旅游伦理建设。7、Q:为什么说旅游承载力是目的地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A:在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中,旅游业及旅游者的活动规模都须服从于该地的承载力。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根本前提在于,旅游业的开发规模和接待来访旅游者的数量都必须控制在既能使旅游活动可持续地长期开展,而又不会给目的地的社会和环境造成严重或不可逆恶化的水平之内。8、Q:对旅游承载力的理解应注意哪些问题?A:在很多有关旅游影响问题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旅游承载力以目的地所能接待的来访旅游者的最大数量来表示;一个目的地的旅游承载力不是永远静止的,而是具有动态性或时间性的特点;由于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许多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承载能力很可能会各不相同,因此,当地旅游承载力极限的到达很可能会首先发生于其中的某一个领域,而不是在所有各个领域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