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
交通列车智能车厢环境控制研究项目
立项
建议理由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速列车依靠其快速、舒适、准点、节能、环保、智能等优点成为人们长途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上个世纪晚期,以日本新干线、法国 TGV 和德国 ICE 为代表的世界一流高速列车纷纷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为自己的国家树立良好的科技与文化形象,赢得世界的赞誉。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始于2004年的中国铁路长远规划,开通的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是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的350公里/小时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我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截止2014年12月28日,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万6千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在未来,高速铁路的覆盖范围会越来越广;高速列车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并成为铁路的主要客运载工具。
目前国内高速铁路正处于起步阶段,对车厢环境的测评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
的标准,为保证乘客的公共安全,车厢空调机组的运行通常由列车管理员根据具体情况控制,一般使车厢环境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较低值,光照亮度保持一个恒定值,不会考虑因昼夜交替、地域不同和天气变化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会考虑车厢内乘客数量和乘客个性化需求等因素,很难给乘客提供一个始终舒适的旅途环境,现在的车厢环境控制系统难以满足乘客的需求,这样既不利于节能,也不能为每个乘客提供一个始终舒适的旅途环境。
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为了满足环保、节能、舒适和个性化的综合目标,我们提出了智能车厢的概念。智能车厢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来改善高铁列车的内部环境的舒适度:一是通过车厢内部的人员设备量和外部的气象条件来实时计算车厢内部冷负荷,并且驱动空调自动调节,这样既能满足人们对于温度恒定的要求也可以满足节能环保的目的。二是通过车厢内部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来设定多种场景(例如普通运行模式、休息模式、进出站模式等)实现智慧照明,例如通过多种传感器感知外部人员流动情况来调节LED照明模式的切换,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智能车厢概念的提出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高铁的运营效率和舒适度,在更加贴近现代乘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为我国高铁的国际化道路增强竞争力。
新产品
建议名称
交通列车智能车厢环境控制研究项目
市场同类产品情况
l 杭州地铁二号线列车车厢采用上下窄、中间宽,两侧呈圆弧形向外鼓起的设计,内部空间更宽大舒适。车辆的空调系统可以控制车厢内的新鲜空气含量,同时也能根据外界温度进行自动调节。
l 沈阳地铁车厢的空调为智能化系统,可根据车厢内的温度自动调节,一般情况下会控制在17℃以上,而您坐在加热后的座椅上也会感觉很暖和。不过,车厢内的冷热不仅与乘客多少有关,不同乘客的感受也会不同。
l 广州地铁首次在车辆上应用车厢照度智能化控制技术,此技术通过在列车车厢两侧LED灯带对角处安装照度感应控制器,通过感应车厢内部的照度,自动控制车厢照度水平保持在适宜的设定值,车厢照度高时,降低功率输出;车厢照度低时,增加功率输出,为乘客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照明环境,同时在LED照明本身降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照明能耗。
新产品
功能要求
此产品主要可包含有如下功能:
1、 具备对车厢内照明、通风、空调等子系统进行独立控制的功能。
2、 车厢环境综合智能调控功能:可根据车外环境、车速等条件对车厢内照明、通风、空调等进行综合智能调控,营造自适应的车厢环境,满足功能性、节能性、舒适性的要求。
3、 系统具备自检、自校功能。
4、 系统在任何情况下不影响车辆系统设备正常工作。
5、 系统在任何情况下不影响轨道交通无线通信。
新产品
应用技术
重点在以下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即项目的范围为:
1、 研究对车厢内照明、通风、空调等子系统既能保证原有独立运行方式、又能进行综合调控的解决方案;
2、 研究根据自然光强自适应调整LED照明亮度的技术,以保证车厢内照度既能保证基本稳定,又能充分利用自然光,达到节能目的。
3、 研究车厢内空调舒适温度的自适应设定技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湿度、车速等条件,自动设定车厢内舒适温度。
4、 研究根据车速、车厢内人流量自适应调整通风系统新风流量,满足舒适和节能的要求。
5、 研究针对照明、通风、空调的综合智能调控技术,营造自适应的智能车厢环境,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提高舒适性和节能效果。
市场分析
根据已有的关于各种轨道交通车厢在箱内温度和照明方面的应用情况可以看出,改善车厢内的温度和照明条件在当今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需求。因此,我们提出的综合了车厢内的温度调节和照明控制的智慧车厢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情景和应用背景。
时限要求
□ 非常紧急,必须在 前完成
□ 比较紧急,必须在 前完成
■ 一般,可以在 □本年度 □上半年 □其它时间 完成(具体根据市地铁公司计划)
政策分析
2007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新的节能法进一步明确了节能执法主体,强化了节能法律责任。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铁路是国民经济的交通大动脉,城市轨道交通是大中城市的基础性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五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着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国家对轨道交通应急保障设备支持,特别是对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设备、高端装备支持,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2010〕2866号)》、批复了《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要求进一步推动经济区建设。提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现代交通网络的战略。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根据规划,市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约277.1公里,线网密度0.66公里/平方公里,设换乘站35座。预计2020年,市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0%以上,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达到25%以上。轨道交通将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税务总局、统计局、知识产权局、中科院、工程院、国家标准委等相关单位联合发布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其中应用推广行动计划中,推动智能家居应用被列在重点项目中,而我们提出的智能车厢正是智能家居概念的范畴。
以上的国家、省、市政策的制定为节能环保和铁路与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公共资源节约、交通事业、轨道交通装备、轨道交通应急保障设备等提出重要的政策和指导意见,表明国家、省、市都在大力支持加快和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高效,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为智能车厢项目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关附件
提交人
提交日期
部门主任
审核
审核人: 日期:
主管经理
审批
批准人: 日期: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