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哈工大 春季学期班号姓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 题号分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一、 辩析题( 每题5分, 共计15分) 1人的意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任何意识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3分) 这种统一表现在: 尽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但它所反映对象是客观存在的; 尽管个体意识之间存在着主观的差别性, 但这种差别产生的根源却是客观的意识的任何创造性反映, 即使是歪曲的、 虚假的反映, 也毕竟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2分)
2、2儒家的”和而不同”、 ”执两用中”说是否认矛盾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的哲学含义是指差异的平衡或多样性的统一, 它强调不同要素、 不同方面相配合的矛盾的均衡状态。”同”的哲学含义是指无差别的同一或抽象的同一性, 它以调和矛盾、 否认矛盾为特征。”和而不同”即”尚和去同”。”执两用中”的”执两”, 意即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 差别, ”用中”则是保持对立之面的和谐统一。”执两用中”以承认矛盾斗争性为前题, 以保持矛盾同一性能需求指归。( 2分)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是否用矛盾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儒家的”和而不同”|”执两用中”说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矛盾方法论
3、, 是朴素辩证法的命题, 并非形而上学观点。( 3分) 3认识来源于实践, 先实践, 然后才能产生认识, 因此, 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先实践, 然后产生认识, 这是就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而言的, 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 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活动。落后于实践的认识指不能正确指导实践并阻碍实践发展的认识; 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不见得都是落后于实践发展的。( 3分) 从实践中产生的正确认识,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能够进行科学的预见, 作为行动的先导, 指导实践活动的发展。另外, 在社会发展中, 先进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往往提出先进的、 甚至超前的思想, 指导
4、实践的发展, 这是认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上述观点是对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片面的、 机械的理解。( 2分) 二、 分析题( 每题 12分, 共计 36分) 1试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要按照”五个统筹”( 即) 的要求, 协调对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矛盾。1讲清楚联系及其客观性、 普遍性和多样性的哲学原理。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亲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第一,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也就是说, 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 任
5、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 第 1页( 共 3页) 试题: 班号: 姓名: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 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6分) 23指出”五个统筹”体现了改革进程中各种利益关系的相到制约、 相互作用, 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3分) 说明”五个统筹”各有不同内容、 不同特点、 不同要求, 又是联系的多样性、 特殊性的体现。处理好改革
6、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既要有普遍联系的观点, 总体协调, 又要有联系我样性、 特殊性的观点, 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统筹政策, 同时又互补互动, 共同解决好改革进程中各种利益的协调问题。( 3分) 2试用历史唯物论的有关原理评析下列观点: ”舍英雄几天历史”。”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有两种形式: 其一是唯意志论, 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个人意志, 少数英雄豪杰是历史的创造者; 其二是宿命论, 认
7、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 而英雄人物则是其体现者和执行者。材料”舍英雄几无历史”的观点属唯意志论; ”天不生促尼, 万古如长夜”的观点属宿命论。两者一致否认人民群众的创造历史的作用。( 4分) 材料系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观点, 有其合理性, 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合理性: 包含贵民、 重民的思想因素; 多少看到并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 客观上有利于减轻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局限性: 以维护和改进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 是站在统治者的一边; 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 十分狭隘, 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 同时还表现出惧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因而最终并未超出英雄的范围。( 4分)
8、 材料是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的观点, 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这是因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 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4分) 3在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时, 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工资水平, 约比德国、 俄国等大陆国家的工资水平高出 50%。从那时起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工资水平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试用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 阐明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工资水平存在差距的原因。答案要点: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的原理指出,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即劳动力的
9、价格。但在表面现象上, 工资却取得了”劳动的价格”的形态, 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劳动力作为商品, 它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 延续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组成的。劳动力的价值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6分) 劳动者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水平, 是受到自然条件、 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而变化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凡是影响劳动力的价值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到工资水平。工资水平的差异, 主要是由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无产阶级为提高
10、工资而进行的斗争, 对提高工资有重大意义, 一般来说,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 其工资水平高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因此, 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工资水平, 过第 2页( 共 3页) 试题: 班号: 姓名: 去存在差距, 现在依然存在差距。( 6分) 三、 原著题( 9分) 阅读恩格斯的论述: ”另外, 我们根本不用担心我们现在所处的认识阶段和先前的一切阶段一样都不是最后的。这种著作想强迫我们把空空调调的信口胡说当作至上的思维的至上的结论来接受。”( 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著选读第64页下段第65页上段) 请回答: 如何理解恩格斯以上论述的基本思想。答案要点: 123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正确意义。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相正确。在一定条件下, 真理和谬误能够相互转化。恩格斯以波波耳定律为例, 说明真理和谬误相到转化的辩证关系。第 3页( 共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