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油田海上油井平台场址勘查报告.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756787 上传时间:2024-10-1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田海上油井平台场址勘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前 言XX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委托方)委托(承揽方)对XX-XX井进行海况调查,要求在设计井位1平方公里范围进行工程物探调查和设计井位处完成一个40米的工程钻孔作业。测绘中心在接到委托书后,按委托方要求和平台场址调查规范实施了野外作业,并及时进行了室内化验分析和资料分析解释。现提交XX1-XX井的海况调查报告。报告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海洋工程物探勘察报告,报告中较为详细地对井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海底地形、海底地貌形态、水深、浅地层、潮汐等特征作了阐述,探清中、浅地层的地质结构、构造及潜在的各种灾害性地质现象。第二部分为海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报告内容包括XX1-XX井位的土质分布状况,各层

2、土质的工程地质性质,以及在海上调查及实验室试验等各阶段所获得的全部土质资料。采用这些试验数据对港海1号钻井平台在本井位位置的施工适用性进行分析。最后提供调查结论和建议,为插桩自升式钻井平台能否于该井位钻井施工提供依据。目 录第一部分 海洋工程物探勘察报告第一章 施工概况- 1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 - 5第三章 水深资料的分析处理、水深及海底地形特征 -12第四章 海底地貌和浅地层结构特征-15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18附 录 调查设备技术指标-19图 件 图1. 井位分布图- 23 图2. 调查设备布设示意图- 24 图3. 潮位过程曲线图- 25 图4. 调查航迹图- 26 图5. 水深地形图

3、- 27 图6. T1界面埋深及A层等厚度图- 28 图7. T2界面埋深图- 29 图8. B层等厚度图- 30 附图1. 水深典型记录(A4测线)-31 附图2. 旁扫声纳典型记录(B6测线)-32 附图3. 浅地层剖面典型记录(A4测线) -33第二部分 海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第一章 概 述-34第二章 土质的综合状-36第三章 港海1号平台基础承载力分析及刺穿分析-38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2附 录 工程地质调查- 43图 表 钻孔柱状图- 45钻孔编录中的术语和符号- 46土层强度设计参数表- 47平台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表- 48单位面积桩侧摩擦力与深度关系曲线- 49单位面积桩端承

4、载力与深度关系曲线- 50平台极限承载力与桩腿尖部入泥深度关系曲线- 51钻探设备布置图- 52钻进、取样及标准贯入试验流程示意图- 53桩腿相对刺穿危险的安全系数- 54排水粒状土的典型参数表- 55土工试验成果表- 56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57直接剪切试验成果- 59第一部分 海洋工程物探勘察报告第一章 施工概况据XX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委托方)发出的委托,(承揽方)对XX1-XX井井场进行了工程物探调查,以查明作业海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海底地形、地貌形态,探明中、浅地层的地质结构、构造及潜在的各种灾害性地质因素(浅层气、古河道等)。本报告提供的是XX1-XX井井场工程物探调查报告。1.1

5、调查目的、范围及项目通过本次海洋调查,了解调查区域内的地质概况,为海上钻井平台就位施工作业提供可靠的环境地质资料。XX1-XX井设计井位坐标(北京54坐标)为:直角坐标:X= 4 320 464.197Y= 20 600 956.667大地坐标B= 390040.124L=1180956.061调查区域是以上述坐标为中心点的一平方公里正方形海域。XX年4月26日XX年4月29日,中石油海洋公司大港事业部对上述井场海域进行了工程物探调查作业,共进行了以下四个项目的调查:潮汐观测、水深地形测量、海底地貌调查、浅地层剖面勘测。1.2 现场作业1.2.1导航定位 定位使用美国Trimble公司生产的D

6、SM132型星站差分/信标GPS接收机,导航定位软件采用美国COASTAL OCEANOGRAPHICS公司研制的HYPACK调查软件。工作开始前,首先在已知高精度控制点咀东(国家二等点)进行比对半小时,得出修正量为X=32.3m Y=70.1m,改正后随机采样1小时,将所采得的定位数据与该控制点坐标进行对比,静态观测误差为0.2米,符合测量标准。作业过程中,为保证动态定位精度,一般均选择良好的天气进行作业。本次作业均采用北京54坐标系,该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该椭球参数为:长半轴 a= 6 378 245 m扁 率 f= 1 / 298.3地图投影采用Transverse

7、Mercator 6带投影,中央子午线117。各调查仪器与定位仪天线位置关系详见调查设备布设图,根据定位仪提供的数据做出定位天线的航迹,同时做出电火花地层剖面仪接收器位置相应的航迹图。1.2.2水深地形测量水深测量采用美国Odom公司生产的ECHOTRAC MK型双频回声测深仪,高频200KHz,低频24KHz,因本次作业水域水深较浅,底质较硬,因此本次测量采用高频200KHz作业。由于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随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实施调查之前,采用声速计测出作业水域当日的实际声速;然后再对实测水深进行潮位修正。本次作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为深度基准面, 调查当日日平

8、均海平面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上大约0.6m处。 1.2.3海底地貌调查海底地貌调查使用的是丹麦Marimatech公司生产的E-SEA SCAN800型旁扫声纳仪,发射接收频率:325KHz/102KHz,量程为50,75,100,200米,分辨率:10cm。本次作业旁扫声纳扫描频率选择325KHz,拖鱼深度在海面下2.0m处,扫描宽度选择单侧为75m。1.2.4电火花地层剖面仪 本次调查使用英国APPLIED ACOUSTICS公司生产的SBP/AAE-1500型电火花地层剖面仪系统。发射主频2KHz,发射能量100-1500J,分辨率20cm,采用EPC1086记录仪模拟记录。本次作业

9、采用发射能量为300J,扫描范围为100ms ,激发频率为1s,电火花震源和水听器在信标机接收天线后20m处。1.2.5潮位观测本次调查作业潮位观测采用人工水尺观测,观测误差小于0.05米,在曹妃甸海警码头设立临时验潮点,验潮点坐标为X=4312583.455 Y=20628385.354。间隔30分钟观测一次,连续观测取得调查期间各时刻潮位值,作得潮位过程曲线图,将所测水深校准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即地形图所标水深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水深。1.2.6测线布设井场调查面积为1平方公里,设计主测线共22条,分正东西及正南北方向各11条,测线长1公里,测线间距100米,航迹点100米1个,

10、实际作业航迹详见调查航迹图。1.2.7调查设备布置该次调查在冀滦渔3329船上进行,GPS定位仪布置在驾驶室右前,便于指挥和导航;测深仪布置在船舷左侧,测深仪换能器入水0.5米;侧扫声纳位于船舷右侧,拖鱼入水1.5米左右;浅层剖面仪震源及水听器在尾部,入水0.5米左右。具体布置情况见调查设备布设示意图,以备室内资料处理时校准。1.2.8 调查工期本次调查从XX年4月26日开始,野外作业于XX年4月29日全部结束。第二章 自然地理概况自然地理虽然不是地质,但它与工程地质一样都与国民经济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海上的石油勘探开发与其关系更为密切。很多海上灾难的发生都是由自然地理因素诱发的,其

11、损失之大一点也不比地质因素造成的损失少和小。1992年渤海的一场特大风暴潮,给渤海沿岸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死亡人数数以百计。人类虽然还没有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但只要正确的认识了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其发展和演化的规律,就可以兴其利、除其弊、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把天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经济建设中,自然地理因素从来都是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2.1 气温该地区多年来年平均气温为12.6,而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6.1(8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值为-2.5 (1月)。渤海湾多年来记录到的极端最高温度是43.7,极端最低温度在-20以上(曾记录到-28.5)。该区的年温差在

12、30以上,月温差为7-9,气候属大陆型。2.2 降水该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6.9mm/年,最大年降水量为821.6mm/年,最小的年降水量为472.2mm/年,年降水量变化率在11-97 。本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4.3,冬季(1、2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1。2.3 风2.3.1季风渤海处于东南亚季风区,风向的季节变化显著,冬春季受强大的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北-西北风,频率为13-15。夏秋季受印度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以南风为主,偏西南风和偏东南风次之,频率为11。区内常年平均风速6.3米/秒(相当于4-5级),月平均

13、最大风速7.1米/秒(出现在4月),其次是6.7米/秒(出现在5月),最小风速5.4米/秒(出现在8月)。2.3.2大风风速8级(17米/秒)的风为大风,大风对该区海上作业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与天文大潮相遇,常造成风暴潮,使海水倒灌,造成严重的危害。据塘沽站统计资料,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48.9天,其中主要集中在春季(约占36)和冬季(约占25),夏秋频率较低,分别为20左右。大风的风向与季风类似,冬季以北和西北风为主,夏季以南风为主,偏西南风与偏东南风次之。2.3.3热带风暴台风是强烈的气旋性风暴,是我国沿海地区重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夏秋季,我国海岸带均可能受到台风的袭击,但台风中心大都不

14、经过本区,辽宁、河北和天津沿岸是台风影响最小的地方。从1949-1980年32年中仅有一次台风经本区在塘沽附近登陆。虽然台风中心路径很少进入渤海,但北上的台风其强大的气压能引起渤海湾的大风,如遇上天文大潮则可能引起风暴潮,这是渤海湾风暴潮产生的原因之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4 雾大气中水汽凝结物使能见度距离小于1Km时,称此天气现象为雾。它是危害海上航行、港口作业、海上石油勘探与开发、渔业生产等的灾害性天气。渤海周边平均雾日为5-15天,海峡地区可达30天。雾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调查区一带以秋冬季(11-3月)最多,且大都出现在早晨。2.5 海浪2.5.1波浪根据塘沽海洋站从1980年至1

15、985年6月的观测资料总结如下:a、波向该海域春季(3、4、5月)浪向比较紊乱,这与该海域受季风的影响有关,其中3月以东北东,4月以东北东、东南和南南西,5月以东北东、南南西和偏东向浪为主,该季度各月均以东北东向波浪频率最高,分别为17.8、9.8和14.3。夏季浪向比较集中(6、7、8月份),6、7月皆以东向浪占优势,其频率分别为13.7和20.5,8月以东北向浪为主,其频率为15.2。秋季(9、10、11月份)该海域受北方冷高压的影响,偏北风逐渐增多,致使该季偏北向浪为主,9、10皆以东北向浪占优势,其频率分别为12.5和9.7,11月份以偏北向浪为主,其频率为11.8 。冬季(12、1、

16、2月份)该海域为结冰区,无海浪资料。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该海域主波向为东,其频率为20.5。另外从波高值统计中得出,波高值5.3米时,波向东北,所以该海域强波向为东北。b、各波向不同波级出现的频率该区波高1.5米的为常见波,7月份出现的频率最大,为14.5 ,而波高0.5米的波浪出现的频率最大的月份是8月,频率为6.2。波高1.5米H3.0米的波浪出现的频率最大的为3月份,频率为3.3,波高3.0米的波浪则很少见,仅在5月份偶有发现,频率为0.3。该区波高极值为5.3米。2.5.2潮汐与潮流测区内潮波属以万家屯外无潮点为中心的北渤海潮波系统,潮波性质为不正规半日潮,但由测区向东从滦河口至七里海

17、是不正规半日潮向不正规全日潮转化,至秦皇岛则变为不正规全日潮。潮流方向近东西,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在曹妃甸一带,由于受沙坨和潮沟的影响,潮流方向稍有变化(见环境因素分布图)。渤海北岸的潮差由于M2无潮点的影响由东向西潮差逐渐增大,秦皇岛为2.0 米而塘沽可达5.1米。在曹妃甸一带涨潮流流速为0.5-0.8节,落潮流为0.8-1.0节。通过计算扣除周期性潮流之外所剩余流构成渤海环流系统,流速一般为0.2-0.4节,方向为环渤海湾逆时针方向流动,这一环流将大量滦河输送的悬移质带向本区和渤海湾顶。2.5.3风暴潮由大风和大气压力剧变使海面产生短时间的异常升高现象称为“风暴潮”,也称“风增水”或“

18、气象海啸”,它对渤海沿岸的海上运输、渔业、海产养殖以及海上石油勘探与开发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包括测区在内的渤海湾沿岸是风暴潮严重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的400年间曾发生较大的风暴潮30余次,其中以1895年4月28日-29日的潮灾最甚,激烈的风暴伴随着二十英尺高的海溢,使渤海湾沿岸变为泽国。产生风暴潮的天气类型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变型场强冷锋型,多发生在春秋,这种风暴潮的最大增水率可达50cm/小时,最大增水3.3米,最高水位可达6.2米,形成强烈的风暴潮;第二类是冷高压前部冷锋型,多发生在冬季,也见于春秋,造成渤海湾和莱州湾增水;第三类为台风型,台风进入渤海时形成巨浪,使迎风岸

19、水体堆积,引起水位急上升,造成严重的灾害。前边曾提到过,台风很少进入渤海,所以在测区发生台风型风暴潮的几率很低,引起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是前两种天气类型,但对北上的台风造成风暴潮的危害却不可忽视,因为台风型风暴潮强度大,往往造成更大的危害。如1992年8月31日-9月1日台风北上,加上正遇天文大潮,使渤海发生了很大的风暴潮,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塘沽验潮站水位达到5.8米,比正常潮位高1.5米。应当指出的是向岸风增水,而背岸风减水,增减水交替出现,即大增之后必然是大减,反之大减之后伴随着大增。另外在天气急剧变化时则往往出现短时期的此增彼减。应当注意,减水也会给海上运输及海上施工带来危害。根据多年的

20、统计资料,渤海特大风暴潮发生的几率大约是每十年1次。2.5.4泥沙运动规律影响本区泥砂运动的主要动力是环流,由于环流方向是由东向西的,所以它把大量滦河带入渤海的泥沙输送到该地区沉积。所以滦河河口虽然东移,不在本区,但本区仍然是滦河输沙量的主要沉积区。该区潮流和沿岸流属往复性质,所以它对泥沙只起淘洗和分选的作用,搬运的作用很小。除上述作用外还体现在对岸坡和潮沟的侧蚀和堆积。2.5.5冰凌渤海湾1、2月份年平均气温在-3,所在每年都有海冰出现。测区初冰平均气温为-3.2。据1963-1990年28年的观测资料,海域初冰日最早为10月28日(1986年),最晚为12月31日,终冰日最早为1月16日,

21、最晚为4月4日。冰期最长139天,最短34天。冰期内最多无冰日51天,最少15天,平均31天。盛冰期在1月上旬至2月中旬。测区固定冰的宽度一般为3.0-4.0km ,冰厚20-30厘米,最大可达40厘米,但在冰情严重期,最大厚度可达50厘米,冰的堆积高度可达2-4米。本区海域流冰大致沿10-15米等深线分布,流冰厚度为10-30厘米,流冰漂流方向比较分散,基本上各方向上都有,但主要集中在偏东南和西北方向上(即渤海湾主轴方向),流速0.4-0.6米/秒,最大为1.1米/秒。2.6 地震包括本海区在内的唐山地区是地震多发区域。东经11730-12000,北纬3830-4000范围内,从1527年至

22、1991年5月30日共464.5年内,共发生3.0-4.6级地震625次,频率为135次/百年,4.7-5.9级地震60次,频率为12.9次/百年,6.0-6.9级地震6次,频率为1.29 次/百年,7.0-7.9级地震4次,频率为0.86次/百年。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20km左右,最浅的5km,最大的33km ,均为浅震。调查区属地震度烈度区。第三章 水深资料的分析处理、水深及海底地形特征3.1 水深资料的整理水深资料的整理包括取数、潮汐及声速校正、交点闭合检验等项内容,现分述之。 3.1.1取数通过测深仪而获取的原始水深资料为连续的模拟剖面记录,资料整理的第一步就是离散量化取数,取数位置一般

23、情况下与定位点重合。海底地形突变点、剖面交点、拐点等特殊点采用内插方式加密取数,读数精度为0.1m。对那些海况较好、船只行驶平稳、剖面比较平滑的测线或测段,取数读其海底回波线的顶面位置;而对那些因施工时海况较差、船体颠波起伏剧烈、剖面呈锯齿状变化的测线或测段,则根据其总体变化趋势先对剖面进行手工圆滑,滤除波浪干扰后再进行取数。3.1.2潮汐及声速修正本次作业采用人工水尺潮汐,验潮地点位于曹妃甸海警码头,验潮点坐标为X=4312583.455 Y=20628385.354。每次作业前均在调查海域进行海水声速测量,以保证水深测量的准确。3.1.3交点闭合检验交点闭合检验是指将不同测线方向线,不同日

24、期测得的同一交点的水深数据经潮改求取实际水深后进行比较,二者的差值是仪器误差、人工读数误差、潮改误差、定位误差、航迹图的成图误差和交点位置的标注误差等多种误差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定位误差和潮改误差两种因素的所占比重大于其它因素。3.2 水深资料的分析处理3.2.1深度基准面(作图面)的选择本次调查的深度基准面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验潮点坐标为X=4312583.455 Y=20628385.354,架设验潮标尺,标尺零点位于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零点上-0.96米处,调查期间连续验潮,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作为深度基准面,将调查所得水深进行校准。 3.2.2水深的潮汐校正 HHH 其中

25、 : H -地形图所标水深, H-实测水深 H -潮汐校正值 3.2.3水深测量误差分析造成水深测量误差的因素大致有:(1)声速变化造成的误差小于0.05米;(2)波浪引起船只摇摆小于0.1米;(3)人工读数的视觉误差小于0.05米,以及动态吃水校准误差等;以上种种因素造成的最大误差小于0.2米。3.3 水深及海底地形特征XX1-XX井位附近500米范围内,调查期间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水深在5.16.7米之间。总体看来,水深等值线呈西北东南走向,井场水深呈北浅南深的变化趋势,井场西南水深最深,西北部最浅。XX1-XX设计井位附近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水深为5.6米左右,高潮时水深约为7.

26、3米,低潮时水深约为4.7米, 在大潮汛期间或遇大风增水时,高潮水深会有所增加。第四章 海底地貌和浅地层结构特征4.1 海底地貌特征本次物探调查,侧扫声纳仪工作稳定,准确地测出现代海洋动力条件下形成的地貌形态及地貌类型,现就井场内地貌做如下描述:声纳探测得知:井场海底平滑,未看到凹凸地形和灾害地貌在井场范围内出现,并且可以清楚看到渔船拖网痕迹,声图灰度均匀,作业期间未见到有碍平台施工的障碍物。4.2 浅地层结构特征 声学地层剖面主要反映地层的阻抗变化,一方面能反映出沉积环境的变化。但是,声学剖面的深度变化依赖于时深转化,即取决于对地层声波传播速度大小的确定,由于地层成分和密度的微细变化复杂,因

27、此准确确定各地层的波速,就需要与钻孔地层进行对比。钻孔地层剖面主要反映了地层物质组分变化及强度差异,由于工程钻探侧重于地层强度差异,对沉积环境不同而力学强度相近的地层常常按强度予以归并。因而,钻孔地层与声学地层剖面间常有差异。根据前人工作经验,测区地层沉积特征及与测区钻孔资料对比计算确定,本次浅地层测量的声速宜采用1600m/s,室内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分析与计算据此平均计算求得。4.2.1探测结果分析本次测量选择量程为150ms,记录剖面清晰显示出自海底向下60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情况。从剖面上可以追踪出3个连续、稳定的反射界面T0(即海底)、T1、T2,自上而下将地层划分为A、B、C层,具体描述

28、如下:4.2.1.1 T1反射界面及A层T1反射界面声波反射能量强,呈粗实线,界面以上反射层序清晰,为明显的斜积层理,反射层序呈缓凸或缓槽状,具有楔形、渐灭、冲刷充填等特征。声学剖面上下界面的埋深在6.98.3米之间,T1界面埋深在测区呈西北深东南浅趋势。在XX1-XX设计井位附近,T1界面埋深为7.6米左右。T1声波反射界面与海底之间所夹声学地层A层,为浅海相水下三角洲沉积环境,表明A层内部沉积物的波阻抗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了沉积环境有所差异。对比钻孔资料可知,该层由上而下物质组成变化为粉砂。A层层厚变化趋势与T1声波反射界面埋深一致,在测区范围内厚度在6.98.3米之间变化,由西向东厚度逐

29、渐变厚,XX1-XX设计井位处A层厚度为7.6米左右。4.2.1.2 T2反射界面及B层T2反射界面声波反射能量强,反射界面上下地层反射层序差异较大,T2界面较为连续,但界面以上地层反射层序呈大致平行。T2界面埋深在24.926.9米之间,大部在26.0米左右,仅在东北部和东南部T2界面埋深较深。在XX1-XX设计井位处T2界面埋深为25.8米左右。T2与T1反射界面之间所夹声学地层为B层,该层厚度较为稳定,层内反射特征清楚,次一级反射界面因连续性较好,反射特征表明B层层厚在17.519.6米之间,大部在18.0米左右,等厚线大体为西南-东北走向。在XX1-XX设计井位处,B层层厚为18.2米

30、左右。4.2.1.3 T2反射界面以下C层T2反射界面以下C层,层内声波反射能量较弱,较连续,大致平行,物质组成以灰色粘土为主。4.2.2浅地层灾害因素分析在XX1-XX井井场埋深40米以浅地层中,未发现危害平台施工的滑坡体、同生断层、底劈和富气沉积层等地质现象,界面基本平滑。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5.1XX1-XX井位附近500米范围内,调查期间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水深在5.16.7米之间。总体看来,水深等值线呈西北东南走向,井场水深呈北浅南深的变化趋势,井场西南水深最深,西北部最浅。XX1-XX设计井位附近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水深为5.6米左右,高潮时水深约为7.3米,低潮时水深约为4.

31、7米, 在大潮汛期间或遇大风增水时,高潮水深会有所增加。5.2声纳探测得知:井场海底平滑,未看到凹凸地形和灾害地貌在井场范围内出现,并且可以清楚看到渔船拖网痕迹,声图灰度均匀,作业期间未见到有碍平台施工的障碍物。5.3在XX1-XX井井场埋深40米以浅地层中,未发现危害平台施工的滑坡体、同生断层、底劈和富气沉积层等地质现象,界面基本平滑。5.4由于该区潮流流速大,平台就位时最好在风小、平潮时进行。平台应注意压载观察。附录调查设备技术指标1 调查船1.1物探调查船 船号: 冀滦渔3329船 船长:26.5米 船宽:6米 功率: 120马力 吃水: 1.5米 2调查仪器2.1 DSM132星站差分

32、/信标GPS 产地:美国Trimble公司 记录方式:硬盘记录组成:GPS天线 1台 GPS主机 1台数据传输线 20米、2根 稳压电源 2个(12V)IBM笔记本电脑 1台 HP台式电脑 1台17”液晶显示器 1台 定标盒 1台 导航软件:HYPACK2.2测深系统 1) DF 3200 MK双频测深仪产地:美国Odom Hydrographic Systems公司组成:1)热敏式记录仪 2)内置式数字微转换器 3)双频船底式和悬挂式换能器频率:24KHz/200 KHz电源:24VDC 2)声速测量仪型号:Digibar-Pro Model 1200手持声速记产地:美国Odom Hydro

33、graphic Systems公司温度范围:4-30典型样品比率:10Hz深度传感器精度:1.0ft(30.48cm)手持装置速度范围:4595-5250ft/sec(1400-1600m/sec)分辨率:0.1ft/sec(0.1m/sec)精度:1.0ft/sec(0.3m/sec)2.3浅地层剖面 1) OMS 360处理机产地:英国APPLIED ACOUSTICS公司电压:交流90-264V 频率:47-400HZ额定功率:40W 2) SBP/AAE-1500震源产地:英国APPLIED ACOUSTIC 公司电压:207-260V 频率:45-65Hz电压输出量:3550-380

34、0V 发射主频:2KHz发射能量:100-1500J 分辨率:20cm 3) SQVID 2000声源产地:英国APPLIED ACOUSTIC线路:2个 脉冲宽度:0.6ms(600J) 0.8ms(1500J) 4) EPC 1086-2-500记录仪产地:U.S.A 纸长:(50英尺/45.72米)工作温度:0-65 处理机:486D2/66MHZ 2.4侧扫声纳系统 型号: E-SEA SCAN800双频声纳系统产地: 丹麦Marimatech公司频率: 102khz and 325khz扫描宽度(单侧):50-400m(可调)分辨率:0.1m 记录模式: 模拟和数字3.供电系统3.1

35、本田EC2500CL发电机产地:日本 HONDA额定电压:220V 额定频率:50HZ额定输出:2.0KW 最大输出:2.2KW 3.2雅马哈EF6600型发电机产地:日本 YAMAHA输出交流电:额定频率50HZ 电压220V额定输出:5.0KW 电压调整方式:AVR式额定转数:3000 重量(干燥重量):82kg图件(见物探报告图件): 图1 井位分布图 图2 调查设备布设示意 图3 潮位过程曲线图 图4 调查航迹图 图5 水深地形图图6 T1界面埋深及A层等厚度图 图7 T2界面埋深图 图8 B层等厚度图 第二部分 海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第一章 概 述 1.1 工程项目概述受XX油田勘探开

36、发事业部委托,我中心于XX年4月13日XX年4月14日完成了在冀东油田XX1-XX井位上进行的海洋土质调查作业。现在室内化验分析和研究工作已经全部结束,这里提交的是XX1-XX井位海洋工程地质调查最终报告,如与中间报告有任何不同之处,均以本报告为准。1.1.1 本次调查的目的为:评价在本井位置上港海1号钻井平台的施工适用性。1.1.2 本次调查的任务为:工程地质钻孔1个,深度为40.0米。取样要求:自泥线起015米每1.0米一个样,遇砂层做含气试验、如含气立即封蜡;1540米每2.03.0米一个样。1.1.3 实际完成的工作量1工程地质钻孔1个,进尺40.0米。2取原状土样21件,扰动土样2件

37、。3标准贯入试验(SPT)21次。1.2 调查的局限性在我们分析及报告中,假设海底下钻孔周围土质条件与钻孔所揭示的情况是相同的,对海底斜坡、不规则性、土层深部的横向变化、地质构造及其它情况的研究见“海洋物探报告”。1.3 船只定位本次采用美国Trimble公司生产的DSM212H型动态实时差分定位系统,钻孔坐标如下:北京54坐标系统XX1-XX井位设计坐标:(北京-54坐标系)直角坐标:x=4320464.197,y=20600956.667经纬度坐标:390040.124;1180956.0611XX1-XX井位实际坐标:(北京-54坐标系)直角坐标:x=4320463.46,y=20600

38、965.95;1.4 钻井平台描述港海1号平台为4桩腿平台,桩腿直径为2.1m,桩腿长43米,末端封闭式圆柱桩,单桩荷载11760KN,桩腿入泥深度8.4-22.0m. 工作水深7m。正常钻井总重3649吨。最大压桩荷载3000吨。1.5 报告格式本报告的开始部分为概述,其后为土质状况,钻井平台的基础稳定性分析。正文之后是有关图解。报告书的最后部分为附录,附录中论述了海上作业钻探取样及技术要求,实验室及工程分析方法,并收集了调查期间获得的所有资料。第二章 土质的综合状况2.1 地质分层根据钻孔揭露的土层和土工试验结果,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将XX1-XX井场土层自上而

39、下概括如下:序号井段(m)岩 性 描 述标贯击数(击/30cm)10.06.6粉砂:褐灰色、饱和、松散,含碎贝壳、有机质,夹粘土团。2626.610.0淤泥质粉质粘土:褐灰色、软塑,含大量贝壳碎屑3-6310.014.6粉质粘土:褐灰色、可塑,含贝壳碎屑,夹粉土团。6-10414.6-16.2粉土:褐灰色、稍密-中密,含贝壳碎屑,夹粉质粘土薄层。14-16516.218.6粉质粘土:褐灰色、可塑,含贝壳碎屑,夹粉质团,17.6m以下为浅灰色。8-12618.626.0粉砂:褐黄色,饱和,密实,含锈斑,夹粉质粘土薄层。40-60726.031.3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锈斑及有机质。18-20

40、831.3036.0粘土:褐灰色、硬塑,含锈斑,夹少量粉土,顶部为粉土薄层。22-24936.040.0粉质粘土:黄灰色、硬塑,含锈斑,夹少量粉土。26-28详细的土质描述包括颜色、结构变化及包含物等已在钻孔柱状图中列出,本报告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建议是依据假设钻孔所揭示的土质状况与预定区域的土质状况相同而做出的。2.2 土质特性本井场所揭示的土质: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和粒度分析资料,粒状土:0.06.6米为松散状态的粉砂,内摩擦角为15;14.616.2m为稍密-中密状态的粉土,内摩擦角为20;18.626.0m为密实状态的粉砂,内摩擦角为30。粘性土分布如下:6.610.0m为软塑状态淤泥质粉质粘土,其设计不排水抗剪强度为15.0kPa;10.014.6m为可塑状态粉质粘土,其设计不排水抗剪强度为20.0kPa ;16.218.6m为可塑状态粉质粘土,其设计不排水抗剪强度为30.0kPa;26.031.3m为硬塑状态粉质粘土,其设计不排水抗剪强度为70.0kPa;31.336.0m为硬塑状态粘土,其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石油/天然气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