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的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探析综述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全球化,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是国际经济环境联系越来越紧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充分认识人力资本,并且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力资本;
正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科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历经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管理。2009年,以保民生、全民医保等为代表的向人力资本投入的发展模式,标志着人力资源管理向人力资本经营转变。人力资本管理也必将成为人力资源科学发展的新方向。
1。人力资本概念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思想派别,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盛行于60年代,70年代有了新的发展.1980年,人力资本理论开始传入我国。人力资本尚无一个确切的定论,各个学者都是从自己的研究角度来对人力资本进行定义。[1]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可以看成“是资本的一种类型,是一种生产出了的生产资料,是投资的产物"。熊卫平(2010)提到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而形成的资本。
2. 人力资本投资含义及其特征
刘云(2010)提到,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形成的,是反映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指标,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投资则是指一种影响未来货币收入和消费的预支性投资,当预期效用大于当前支出所带来的效用时,人们便会进行这项投资。
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都是导致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社会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因素。但人力资本投资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比物质资本投资更为复杂的投资,因此,具有自己的特征,如投资收益的规模性和长期性、投资形式的“无形性”、投资过程的风险性、投资客体的实效性等.
3. 新形势下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是决定因素,其作用越来越显著,正是由于有了人力资本的各种创新,才有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舒尔茨也强调说,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无论对于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还是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方面,都能够带来巨大的效益。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中,人力资本是首要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4.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
要研究我国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必须要讨论的两个主题就是国企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因为国企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国比较先进的技术,虽然也有一些落后的.农村可以说肯定是人力资本投资最落后的地方。
4.1我国国企人力资本管理现状
严志美(2010)提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水平比较落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这种整体的落后状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资金缺乏,物质资本不足,人力资本更是匮乏.
4。1。1投资结构不合理.
在人力资本投资及形成上,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偏低,缺少投资动力且投资结构不合理。据调查,我国国有企业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78。5 万人,但从事技术开发的不足36 万人,平均每个企业只有4 人~5 人.在科技人员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所占比例不超过31%,无职称和只有初级职称的人员比例却高于69%.尽管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偏低且结构不合理,但职工教育培训却始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在不断“弱化”.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一份调查报告,我国职工教育经费占销售总额的比例在0.01%~0。20%的企业占30。8%, 在0.21%~0。80%的企业占28.8%, 在0。81%~2。00%的企业占30。5%,2。01%以上的企业只有9.9%。其中,国有企业在其职工教育经费占销售总额的比例为0。8%以上的企业中比例最低,仅为37。9%,低于总体平均比例40.4%.另有抽样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培训主要偏向再教育和高校培训,倾向于投资员工的专用性人力资本.
4。1.2人力资本管理方法不科学.
有些企业在主观意识上已经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但由于管理方法、管理制度未及时跟上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使用和维护均不科学,使有限的人力资本投资资金也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没有统筹规划。由于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没有统筹规划,出现了一些不合理作法。如有的企业没有完全以岗位、工种和实际需要出发来合理招聘使用人才,凭空拔高用人要求,片面追求学历档次,导致大才小用,既打击了新招收员工的积极性,又加大了企业劳动力成本;有的企业用人缺乏约束机制,把职工子女大包大揽下来,而把一些较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有的企业对已录用的人才也未给予合理地使用,从而使得大批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才被安排到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的岗位上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才的浪费.而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开发
时,往往又是不分缓急、顾此失彼、缺乏通盘考虑,很难从根本上扭转人才资源浪费的现象.二是人力资本管理中缺乏针对性.人才流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通病,究其原因,复杂多样.有个人因素,如收入、自我价值实现、待遇、家庭等;也有社会因素,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人才流动提供了较为宽裕的环境。另外还有企业管理不善的因素,如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或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未能及时安排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让其显露才华,导致这些人才在现有岗位上缺乏压力和
成就感,有的人才工作长期单调乏味、毫无新鲜感,有的人才专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
4。2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杨康昕(2010)提到,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农村适龄人口中,80%以上是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低素质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开发,贫穷的代际转移将得不到逆转。
刘红石,晶梅(2010)研究提及,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农民的健康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医疗保健和卫生条件十分落后,尤其是与城市相比,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床位数和医务人员数都明显低于县及县以上医院和卫生院。根据《统计年鉴2006》有关数据: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001 年城市为3。51 张农村为0.81 张;2005 年城市为3。59 张,农村只有0.78 张。可见,2001 到2005 年以来,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均呈减少趋势.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健康资本存量对于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数据:农村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尽。管逐年下降,但均明显高于城市;我国农村人口病残率为5%左右,因农业劳动者健康状况导致贫困的农户占贫困户的80%左右,许多贫困地区因环境恶化、缺医少药等原因,使得病残人口比例较高。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大约80%的是妇女和老人.妇女和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增长。
综上可知不管是我国国企人力资本投资还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都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我国人力资本管理还需一段时间的不多探索。
5. 发展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建议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过,下面列举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
5。1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全新培训理念
杨秀岩(2010)提出,资本是工业经济的第一资源, 而人力资源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美国经济学家贝克认为, 发达国家资本的75%以上不是实物资本, 而是人力资本。据研究表明: 平均而言, 若投入10 元对员工进行培训开发, 可以带来少则50 元,多则100 元左右的收益率! 企业应该认识到培训在当今时代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 更应该确立把培训提升到科学的人本管理和人力资源再造的态度。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更是要把培训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在企业的年度计划和资金预算中列入企业培训, 提高培训投资在企业预算中的比例, 加大培训力度,使培训工作能够正常化、经常化.
5.2加大农村教育投资
农村做为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来源,做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显得非常重要.熊卫平(2010)谈到,人力资本投入的内涵相当广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教育。一般认为,教育有两重效应:一方面,人们受教育后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术能力,从而增加了对工作的适应性和在工作中发挥专门才能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 人们受教育后, 可以提高认识事物, 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水平, 从而增强对工作及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教育是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一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是任何其他高一层次教育发展都必不可少的一项奠基工程。
6总结
纵观以上观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还处于比较落后阶段,需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做为政府的责任就是增加教育资金投入,提高人口素质。而对于企业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员工培训。但是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在培训时要注意成本与效益相结合,以实际情况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文献参考
[1]万福玲,《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本认识》,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2 期
[2]熊卫平,《浅析人力资本投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1期
[3]杨康昕,《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教育培训路径》,《农业经济》2010年03期
[4]刘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山西科技》2010年02期
[5]严志美,《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探析》,《河北企业》2010年 04期
[6]张朝星,《人力资本投资管理探析》,《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 04期
[7]周晓梅,《人力资本投资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人口学刊》2003年6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