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 敦 颐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周敦颐,字茂叔,宋代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谥谥号元公,集子周元公集。“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说明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图片欣赏图片欣赏诗词欣赏诗词欣赏配乐朗诵配乐朗诵思考讨论思考讨论迁移训练迁移训练赏赏莲莲历代文人笔下的历代文人笔下的莲莲: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 李白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 王昌龄爱莲说爱莲说周敦颐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余独
2、爱莲之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余独爱莲之出淤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余谓菊,花之余谓菊,花之隐逸者隐逸者也;牡丹,花之也;牡丹,花之富贵者富贵者也;莲,花之也;莲,花之君子者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思考与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什么品格?赋予莲花什么品格?这篇文章写的是莲花,为什么这篇文章写
3、的是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还要写菊和牡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真自然不显媚态内心通达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独立高洁自尊自爱令人尊敬莲花品格1、衬托有两种,一种叫正衬,、衬托有两种,一种叫正衬,一种叫反衬。菊是正衬,是一种叫反衬。菊是正衬,是绿叶;牡丹是反衬,是趋炎绿叶;牡丹是反衬,是趋炎附势、随风倒的墙头草。附势、随风倒的墙头草。2、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更含蓄而突出地表莲,更含蓄而突出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达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者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借莲花的品格喻指人的品格
4、,这种手法叫做托物言志借莲花的品格喻指人的品格,这种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思思考考、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荣华、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荣华富贵,洁身自好的志向?能不能换成其他花卉?富贵,洁身自好的志向?能不能换成其他花卉?答:不能,因为所写的物与抒发的感情之间答:不能,因为所写的物与抒发的感情之间一定要有内在联系。一定要有内在联系。、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莲花具有和作者一样的品格呢?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莲花具有和作者一样的品格呢?请从课文中找一下原句,并说说它们分别比喻了君子哪一类品格从课文中找一下原句,并说说它们分别比喻了君子哪一类品格比喻君子自尊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比喻君子自尊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攀附权贵。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攀附权贵。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独立高洁。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独立高洁。比喻君子仪态庄重。比喻君子仪态庄重。迁移训练:迁移训练:读了读了爱莲说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我特喜欢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拘泥于花草树木。但要注意两点:、要有内在联系。、要有内在联系。、要有新意。、要有新意。回首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