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武汉市智慧医疗系统建设项目方案全样本.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742022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智慧医疗系统建设项目方案全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武汉市智慧医疗系统建设项目方案全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武汉市智慧医疗系统建设项目方案全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武汉市智慧医疗系统建设项目方案全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武汉市智慧医疗系统建设项目方案全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武汉智慧城市医疗卫生领域规划设计方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1月1 概念智慧医疗卫生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 ”以居民为根本”和”以行政为支撑”的医疗卫生理念, 经过更深入的智能化、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更透彻的感知, 实现居民与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 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 构建基于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国民健康体系。智慧医疗卫生经过建设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 整合现有卫生信息资源、 覆盖武汉市城市圈卫生系统, 形成信息高度集成的医疗卫生指挥、 应急、 管理、 监督信息网络

2、系统。智慧医疗卫生解决居民”看病难、 就医贵”和”三长一短”的医疗问题, 使居民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完整详实的健康档案信息和全生命周期的自我健康医疗管理, 形成”小病在社区, 大病进医院, 康复回社区, 健康进家庭”的新型就诊观念;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辅助公共卫生防疫部门有效开展慢病管控、 急救管理、 卫生防疫管理、 突发事件及应急灾情的快速反应管理、 妇幼医疗保健管理、 血液管理、 健康教育与综合行政管理等工作; 提升卫生行政部门服务质量、 事务效率, 强化绩效考核, 加强监管力度。实现与社保、 药监、 计生、 公安、 民政、 应急等部门的快速协作和智慧决策。

3、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2 现状分析2.1 武汉市医疗卫生行业现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 武汉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立遍及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供给能力全面提高, 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市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根据 的统计数字, 武汉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83岁, 高于全国73岁的平均水平, 充分说明了武汉市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标志着国民健康水平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在医疗供给能力方面。截止 , 武汉市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97个, 其中包括医院147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4个; 各类医疗机构共设有床位48061张, 其中包括医院床位3981

4、1张,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3627张。医疗服务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进, 检查、 治疗设备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地区水平。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迅速, 能够开展的诊疗项目不断增加。同时经过医疗所有制结构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变革, 明显提高医疗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积极性, 工作效率普遍提高。2.2 武汉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武汉先后被确定为国务院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国家重点联系城市; 卫生部促进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试点城市; 国内首家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服务协作基地。为方便市民就医, 武汉市已建成覆盖城郊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 经过建设覆盖市级和区级智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有望实现整体专网

5、的深延伸。武汉市各大医院都建有面向内部的H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涵盖了医院主要管理职能和病人就诊的各主要环节, 使医院业务流程走上规范化、 简便化、 智能化管理轨道。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使用了全市统一的以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截止 6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过该信息系统, 已为74.8万户家庭建立电子版居民健康档案177万份, 对辖区居民的健康资料、 慢性病控制、 妇幼保健等工作实行规范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同时武汉市中心医院、 市普爱医院、 市五医院已经或正在按卫生部的相关标准, 建设电子病历信息系统, 对就诊病人信息进行电子化管理。2.3 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

6、问题与此同时, 武汉市医疗卫生也面临着医疗资源分布利用有待完善、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医疗机构监管有待加强等许多问题, 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 存在着信息系统资源分散, 缺乏信息共享和整合; 信息资源流程不畅通, 标准不规范等问题。武汉卫生信息化现状与”十二五”预期目标相比, 存在一定差距: 内容现状十二五预期目标差距公共卫生疾病控制已有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已完成到区级的视频会议专网建设; 疫情报告网已覆盖到全市基层( 即疫情报告单位所在地) , 能够逐级上报到省和卫生部; 缺乏预防接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死因登记系统等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卫生应急待建卫生应急指挥中

7、心缺乏应急资源库, 现场通讯与处理能力弱卫生监督已有省级卫生监督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缺乏国家级和市级信息采集和监督系统妇幼卫生仅有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缺乏出生医学登记、 妇女儿童重大疾病监测与管理等数据采集、 分析系统医疗服务服务管理已有预约挂号、 预约检验检查、 双向转诊等服务的试点社区仅有卫生机构和执业人员注册系统缺乏血液管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 医疗技术准入等监管信息系统远程医疗开展试点缺乏整体推进医院平台开展试点缺乏整体推进用药监管监测评价缺乏监测管理信息建立监测评价管理体系医疗保障已有业务应用系统缺乏监管和跨区域业务协同综合卫生管理当前无信息化系统缺乏其它管理系统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

8、台开展试点缺乏整体推进数据资源健康档案开展试点缺乏整体推进电子病历开展试点缺乏整体推进网络已有武汉市电子政务外网、 武汉市电子政务内网、 20M互联网专线缺乏专网, 难以保证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3 建设目标3.1 总体建设目标武汉市智慧医疗卫生领域的建设目标是: 构建以”1135规划”为蓝图的智慧医疗卫生框架体系, 为武汉市医疗服务、 公共卫生和行政监管等方面提供全天候、 全覆盖、 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打造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自我健康医疗管理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实现”大智慧、 大医疗、 大卫生、 大发展”的”健康武汉”宏伟目标。3.2 阶段建设目标武汉市智慧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目标经过以下两个

9、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 进一步完善武汉医疗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 努力提高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 同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 以疾病控制为切入点, 在跨业务、 跨机构、 跨区域资源整合、 共享交换和协同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结合武汉市”黄鹤白云”计划与武汉市卫生局智慧医疗卫生规划, 以物联网、 云计算、 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环境, 统筹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智慧医疗卫生业务系统等一批示范试点应用项目建设, 协同推进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核心, 力争到 , 形成智慧医疗卫生云计算产业基地, 初步建立武汉市智慧医疗卫生基础支撑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市级智慧医疗卫生信

10、息平台, 实现武汉全市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之间以电子病历、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数据互联互通, 健康卡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 医疗服务业务的协同管理, 从而切实改进和缓解武汉市民”看病难, 就医贵”的问题。加快医疗科技成果转化, 以重大项目支撑医疗行业发展, 促进行业技术开发和成果工程化、 产业化。第二阶段: 进一步提升医疗领域信息化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水平, 深化完善各公共卫生机构信息系统, 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智慧与决策的反应能力。在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安装各种生理数据传感器, 实现全面的远程医疗与应急救助, 深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从而扩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力争到2020年,

11、 形成完善的武汉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真正实现居民 ”小病在社区, 大病进医院, 康复回社区, 健康进家庭” 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形成集共享、 发布、 调度、 指挥、 决策为一体的, 全面、 高效、 便捷、 快速的市级、 区级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信息联通与共享服务架构, 使医疗卫生管理达到国内一流, 国际领先水平。建立完善的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重大科研成果, 促进医疗领域行业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并形成基于智慧医疗领域执行力大、 业务水平高、 管理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梯队建设。3.3 智慧点武汉市智慧医疗卫生领域体现四个方面的智慧: ( 1) 对于医疗

12、机构的智慧内容: 科学的辅助治疗和资源的优化及共享利用。经过对区域电子病历的共享, 可方便医务人员跨机构快速全面掌握患者的诊疗信息。结合各种医学专家知识库并应用计算机人工智能、 通讯技术等科学手段来辅助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供最佳就诊流程及提高诊疗医技的同时, 可最大化的减少误诊率, 规范医疗行为、 提高医疗质量, 节约医疗成本。( 2) 对于公共卫生机构的智慧内容: 快速应急指挥响应。卫生应急指挥系统联动疾控系统、 急救一体化系统、 妇幼医疗保健管理系统、 现代血站信息系统, 使相关机构的资源信息互通, 利用GIS、 GPS卫星定位技术、 传感技术、 计算机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 信息处理技

13、术等各种高科技手段, 实现对卫生应急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 统一调度、 准确救援。( 3) 对于公众的智慧内容: 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自我健康医疗服务, 无论居民身处城市的任何角落, 均能够利用各类先进的感知终端、 经过全面覆盖的各种网络技术, 搭乘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享受全程的”一站式”医疗服务, 以及个性化的健康保健服务。从而缓解了居民”看病难, 就医贵”的问题, 进而真正实现”知未病、 治未病”。( 4) 对于卫生局的智慧内容: 系统的分析、 科学的决策、 优化的管理, 经过对海量、 真实、 有效的数据进行挖掘, 利用分析决策系统, 为卫生局对全市的医疗资源的规划、 各类疾病的控制、

14、健康教育的宣传、 慢病的防治、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 保障与处理等工作提供科学、 及时的辅助和支持。4 建设内容以居民健康卡为纽带, 根据”1135规划”的蓝图, 构建武汉市智慧医疗卫生体系。4.1 建设内容”1135”规划对照国家”3521”工程, 结合武汉”139”规划以及武汉实际情况, 制定出武汉智慧医疗卫生领域的”1135规划”蓝图: 1张网络: 智慧医疗卫生专网; 1个平台: 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概括为”两级三类”, 即, 运用云计算、 云存储技术构建市、 区”两级”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基于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两大基础数据库向医疗、 公卫、 管

15、理”三类”智慧医疗卫生云服务; 3套体系: 基础支撑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5类业务应用系统: 医疗服务类、 公共卫生类、 医疗保障类、 用药监管类、 综合管理类业务应用系统。4.2 总体框架智慧医疗卫生总体架构如图所示: 应用基础设施智慧感知智慧医疗卫生感知层涉及到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及传感网关, 实现对医疗卫生对象的识别与医疗卫生资源的采集 医疗卫生专网运营商统筹: 市内的主要三甲级医院网络接入中心机房工作由负责建设专网的运营商完成。专线接入: 公共卫生机构及行政管理机构采用专线方式接入, 包括疾控中心、 社保、 药监局、 卫生监督所等。Internet经VPN接入: 社区卫生服

16、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经过互联网, 采用IPsec VPN点对点的方式接入中心机房, 社区卫生站、 村卫生室经过互联网采用SSL VPN拨号的方式接入中心机房。1张网标准规范体系在进行智慧医疗各项建设的过程中, 只有遵循”统一规范、 统一代码、 统一接口”的原则, 实现卫生信息的标准化, 建立标准规范体系, 才能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标准规范应该是贯穿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经过规范的业务梳理和标准化的数据定义, 要求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相应的规范标准来加以实施, 严格遵守既定的标准和技术路线, 从而实现多部门( 单位) 、 多系统、 多技术、 以及异构平台环境下的信息互联互通,

17、确保整个系统的成熟性、 拓展性和适应性, 规避系统建设的风险。主要包括: 智慧医疗卫生标准体系、 电子健康档案以及电子病历数据标准与信息交换标准、 智慧医疗卫生系统相关机构管理规定、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规定、 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介入标准、 医疗资源信息共享标准、 卫生管理信息共享标准、 标准规范体系管理等建设内容。3套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从六个方面建设安全防护体系, 包括物理安全、 网络安全、 主机安全、 应用安全、 数据安全和安全管理, 为智慧医疗卫生系统安全防护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经过采用多层次、 多方面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实现信息安全保障, 整个体系的构建遵循系统安全工程过程开展。应用

18、支撑云平台基础支撑体系运行支撑平台运行支撑平台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 提供云计算和云存储功能, 解决分散资源的集中管理以及集中资源的分散服务问题, 以有效支撑各类感知资源和数据实现面向服务的按需聚合应用, 支撑高效能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运行支撑平台一共分为两大组成部分, 一是基础中间件, 提供资源虚拟化中间件、 应用服务中间件、 数据库中间件; 二是运行支撑服务, 其经过向下实现对基础设施的有机整合, 支持按需动态地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基础设备服务器、 存储设备、 交换机等服务平台 智慧云服务平台智慧云服务平台是医疗卫生行业的一体化平台, 以服务的方式完成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采集、 交换、 整

19、合, 并提供卫生行业的基础服务及数据服务, 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 从而为居民、 医疗卫生工作人员、 管理者提供优质、 便利的服务,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提升工作效率、 提升管理能力。智慧云服务平台经过提供统一的基础服务( 表单服务、 检索服务、 安全服务、 权限服务、 消息服务、 日志服务、 资源目录服务和工作流服务) 实现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 电子病历为基础, 慢病防治为重点, 决策分析为保证”的智慧云服务( 涵盖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平台、 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和卫生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 实现统一的数据采集和交换, 建立智慧医疗数据中心, 数据采集内容涵盖居民健康相关数据、 机

20、构运营管理数据等; 数据交换支撑行业内外、 区域内外的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1个服务平台 智慧云数据中心是武汉市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汇聚地, 基于国家标准进行建设, 实现全市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病历、 其它医疗资源信息集中存储和共享利用。是整个智慧医疗卫生建设工作中的一项关键任务, 是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需建立起统一的核心数据框架, 完成医疗卫生相关各类信息的汇聚、 整合, 从而支撑居民健康相关信息的共享以及武汉市卫生业务协同工作, 经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 分析, 辅助各级卫生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智慧医疗卫生核心数据是五大主题库, 是根据武汉市卫生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卫生基础资源

21、信息库的体现, 是结合不同用户的关注点, 基于数据汇聚后形成的各类数据模型, 提供科学合理、 并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调阅服务。分别指基于电子病历的患者电子病历信息库、 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库、 基于医疗资源的医疗资源信息库、 基于辅助政策制定、 合理用药等行为的医疗管理信息库和基于辅助诊疗的临床医学知识信息库。应用服务平台5类应用医疗服务类按照武汉市智慧医疗卫生服务框架, 结合国家卫生体系的划分, 面向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电子病历共享、 远程会诊、 网上预约挂号、 远程会诊等系统,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5类应用公共卫生类公共卫生的主要特点是针对公共卫生专业机构, 核

22、心是了解人群健康和干预人群健康、 保护人群健康。主要包括卫生应急指挥、 疾病预防控制、 急救一体化管理和公共居民健康自助门户等系统。经过公共卫生信息化将使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方位了解人群基本健康、 及时干预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 整体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综合管理类指导医疗机构改革, 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医疗技术、 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医疗管理制度、 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质量标准; 负责监督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负责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协助做好重大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护及应急指挥。 为区域卫生管理人员提供的一种帮助她们进行科学决策的环境和工具以及所需的信息。

23、用药监管类包括药品采购、 使用和归总等环节, 即事前采购、 事中开药辅助、 事后用药情况查询, 从而规范医生诊疗服务行为, 促进合理用药和行业作风的改进; 医疗保障类主要包括新农合系统和医保信息系统。新农合系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 存贮、 处理、 提取、 传输、 汇总和加工, 为新农合工作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 综合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 医保信息系统利用武汉市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时获取诊疗数据, 经过医保结算审核系统使用医保审核规则( 包括管理规则和临床规则) 来审核骗保现象, 为医保节约资金, 节约的资金能够用于扩大医保覆盖率, 提高医保报销额度等利民政策。智慧医疗公众访

24、问平台健康卡 居民健康卡是”3521工程”总体框架设计中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病历”和”3级信息平台”, 实现跨业务系统、 跨机构、 跨地域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 以及开展联动协同服务所必须依赖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 它以”一人一卡”为前提, 主要有身份识别、 基础信息健康存储、 跨机构跨地区就医、 费用结算与金融应用等4大功能, 并实现区域范围内或区域之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一卡通。居民健康自助门户利用网站门户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服务方式, 搭建起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一体化居民健康服务体系。在帮助居民充分了解自身健康的基础之上, 对居民的健康状况、 疾病发生、 发展、 康复全过程提供服

25、务。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 健康监测与评估、 自我健康管理等服务。管理人员服务门户利用网站门户的服务方式, 为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搭建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综合性地展示武汉全市医疗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相关医疗卫生资源资源的具体情况, 并对应急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给予快速、 及时地预警提示。医护人员服务门户利用网站门户的服务方式, 为医护人员搭建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根据患者的授权, 在就诊、 急救准备工作过程中, 经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等信息; 并对居民的医疗或保健预防请求给予回复与反馈。5 重点建设项目5.1 示范工程重点项目的选择依据 必要性: 响应国家、 省、 武

26、汉市十二五规划建设纲领 迫切性: 缓解社会民生当前突出存在的问题 择优性: 择优选取领域内具有带动及示范效果的重点项目 效益性: 选择符合领域发展动向、 技术含量高、 见效快的项目 易操作性: 选择武汉市医疗信息化发展较快、 技术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 便于实施示范工程项目根据以上因素综合分析, 最终选取包括基础建设、 平台建设、 业务应用建设等12个项目, 并挑选武汉市信息化基础较好的试点区域, 开展以下示范项目的建设: 以医疗服务为重点, 公卫服务同步建设, 围绕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 建立云计算中心, 构建市、 区两级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建立方便居民的集挂号、 就诊、 收费、 发

27、药、 检查检验申请与报告查询、 网上及电话预约挂号等”一站式”服务为一体的健康卡医疗”一卡通服务”; 建设市级卫生应急指挥系统, 实现对疾控、 急救、 妇幼医疗保健、 血液管理等公卫机构及资源的精确空间分析管理与综合性展示; 建设居民健康自助门户网站, 同时对省厅建设完成后的预约挂号系统进行集成; 拓展急救服务, 建设急救一体化管理系统, 构建更加完善的院前急救全景管理, 配合专家远程会诊, 从而形成院内外医疗信息共享, 资源互通; 拓展医疗服务, 构建双向转诊、 辅助诊疗和远程医疗监护与日常保健预防系统, 从而增强居民就医保健幸福感、 缓解居民就医难, 费用高等问题, 提高医生的诊疗工作效率

28、, 切实改进医患之间的关系。5.2 重点项目介绍5.2.1 基础保障服务项目5.2.1.1通信网络保障实现所有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服务站的网络全覆盖, 深延伸, 支持多种方式查询到底( 同时保证了疾控网络覆盖全面) , 并将与下属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全部移送到医疗卫生专网, 经过边界接入放到外网用于对外使用 。5.2.1.2计算中心智慧医疗卫生计算中心是智慧医疗卫生系统的基础设施支撑, 部署在武汉市卫生局, 使用和运维的主体单位是武汉市卫生局。主要包括: 机房、 通用和专用基础设施、 网络设备、 配电、 照明、 综合布线。计算中心主要实现数据统一存储与共享, 业务统一整合与互融, 并支

29、持后续的扩展应用; 实现对基础运行支撑平台运行的监控管理; 实现数据定时备份管理; 实现网络通信的监控管理。5.2.1.3健康卡一卡通系统居民健康卡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 能够作为个人信息基础载体。居民健康卡的申领受理与发放工作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来承担, 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首先对居民个人基本身份信息进行采集, 之后将信息经过网络传输到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进行审核和处理, 注册管理中心将对信息进行审核, 审核经过后, 再经金融机构按相关标准审核, 并为用户办理个人金融账户; 处理完毕后, 信息返回注册管理中心进行再次审核, 最后由注册管理中心将制卡信息传输到制卡中心进行制卡; 同时, 个人

30、信息数据和密钥也被写入卡中, 制作好的居民健康卡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发放给辖区居民。居民健康卡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医院就诊、 新农合应用、 社区保健、 金融支付和个人健康管理五类主要功能, 具体说明如下: ( 1) 医院就诊: 预约及自助挂号、 门诊就诊、 先诊疗后结算和急诊四项服务。( 2) 新农合应用: 持有健康卡农民在所属省内定点医疗结构就医出院时, 能够凭卡及时结算诊疗费用, 还能够凭卡和外地就诊医院详细费用清单在所属新农合管理机构办理报销手续。( 3) 社区保健: 根据病情发展需要, 提供预约挂号、 电子转诊服务, 及与上级医院进行远程医疗协作, 还能够使持有健康卡居民及时获得国家免费提

31、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除此之外, 由于健康卡唯一身份识别, 能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信息整合。( 4) 金融支付: 持卡人在医院付费窗口或编写POS机上实时支付诊疗费用, 还可从储蓄账户中预拨部分资金到医院指定结算账户。除此之外, 有银联标志的居民健康卡被激活以后, 居民健康卡将具有合作银行储蓄卡功能。( 5) 个人健康管理: 居民经过网络或自助终端可在线查询和预约医院号源、 计划免疫、 儿童体检等服务项目, 并经过健康卡实现电子支付, 浏览个人健康档案, 动态查询就诊记录、 化验报告等信息, 自助打印预约挂号单、 检查化验单、 健康指导文档等。5.2.1.4建立标准规范遵

32、循”统一规范、 统一代码、 统一接口”的原则, 建立标准规范体系, 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标准规范应该是贯穿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相应的规范标准来加以实施, 保证多部门( 单位) 、 多系统、 多技术、 以及异构平台环境下的信息互联互通, 确保整个系统的成熟性、 拓展性和适应性, 规避系统建设的风险。( 1) 有国家( 行业) 标准的, 优先遵循国家( 行业) 标准; ( 2) 即将形成国家( 行业) 标准的, 争取在标准基本成熟时, 将该标准率先引入试用; ( 3) 无国家( 行业) 标准, 等效采用或约束使用国际标准; ( 4) 无参照标准, 按标准制定

33、规范, 自行进行研制; ( 5) 在编写卫生信息交换标准时, 需特别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 6) 在此基础上形成武汉市医疗卫生信息交换标准。通讯标准使来自于不同厂商的产品能够容易地交换医疗信息, 提高各种医疗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性;标准刺激竞争一从而降低费用;使用标准化的产品, 医疗机构能够从单个科室的低门槛的系统开始, 逐步建立更大的系统, 直至覆盖整个医疗机构的综合集成解决方案;与投资私有解决方案的巨大风险相比, 标准化产品能够很容易地被替换或升级。5.2.1.5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从六个方面建设安全防护体系, 包括物理安全、 网络安全、 主机安全、 应用安全、 数据安全和安全管理, 为智

34、慧医疗卫生系统安全防护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经过采用多层次、 多方面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实现信息安全保障, 整个体系的构建遵循系统安全工程过程开展。5.2.1.6建立医疗卫生感知网智慧医疗卫生感知网涉及到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及传感网关, 实现对医疗卫生对象的识别与医疗卫生资源的采集; 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1) 政府用户 智能终端: 移动通信设备、 一体式电脑设备、 PDA 摄像机( 2) 医疗机构用户 智能终端: 移动通信设备、 一体式电脑设备、 PDA 标签: 一维/二维条形码标签、 RFID标签 摄像机 GPS 自助预约挂号终端( 3) 居民用户 智能终端: 移动通信设

35、备、 PDA 标签: 一维/二维条形码标签、 RFID标签 GPS 其它: 耳麦、 项圈衬衫、 短裤、 腰带、 电子腕表、 运动检测传感器、 智能药瓶等。实现对医疗卫生对象的识别与医疗卫生资源的统一采集与核心共享数据信息抽取。5.2.2 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是智慧医疗卫生系统的”大脑”, 概括为”两级三类”, 即, 运用云计算、 云存储技术构建市、 区”两级”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基于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两大基础数据库提供医疗、 公卫、 管理”三类”智慧医疗卫生云服务。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包括: 智慧云服务平台和智慧云数据中心两个部分。其中智慧云数据中心需要建立

36、包括基础信息库、 目录资源、 共享资源、 数据仓库在内的多种基础信息资源库; 智慧云服务平台则应实现统一的基础服务, 基于各类数据资源向应用服务层提供医疗、 公卫、 管理”三类”智慧医疗卫生云服务。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能够建设为市、 区分两级。( 1) 市级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经过提供统一的基础服务支撑, 实现”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 电子病历为基础, 慢病防治为重点, 决策分析为保证”的智慧云服务平台( 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平台、 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和卫生管理服务信息平台) 分别对医疗卫生服务信息、 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和卫生行政管理信息的接收、 分析、 使用和状态预警监控, 以及对相关数据在

37、内部平台之间共享与业务互通。( 2) 区级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实现区内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信息采集、 存储更新, 经过自动产生、 分发、 推送工作任务清单, 为区内医院、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类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提供支撑; 实现区之间信息平台, 区级与市级信息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 共建共用、 业务联动和共享协同; 实现区内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管理, 包括对应急突发事件的辅助决策分析等工作。5.2.3 医疗服务类示范项目5.2.3.1电子病历共享电子病历共享系统是基于接口引擎, 实现智慧医疗各个分系统之间互联, 将分散在不同系统的数据在医护人员需要的时候能够被

38、快速地访问, 达到信息共享和综合利用的目标。电子病历共享系统采用开源的接口引擎, 能够实现异构消息的转换和路由, 而且它将消息的接收、 过滤、 转换和转发逻辑完全分开, 确保各模块能够独立开发和独立维护, 而不会互相影响。它的接口模型由四部分组成: ( 1) 源连接器用于从外部系统接收各种消息(如HL7、 SQL、 SOAP和XML等);( 2) 过滤器基于一系列规则决定哪些消息该接收, 哪些消息该拒绝; ( 3) 转换器经过一系列步骤将源消息转换成目标消息;( 4) 目标连接器将转换后的消息输出到外部系统。5.2.3.2双向转诊系统双向转诊系统是跨越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间的桥梁。双向转诊系

39、统构成主要包括核心服务模块、 公众健康服务模块、 社区预防保健管理模块、 决策支持模块、 监督考核模块。双向转诊系统主要功能: ( 1) 提供诊疗信息共享、 既住信息查阅、 合理用药提醒、 远程会诊、 转诊指征智能提示、 双向转诊流程管理、 对转诊各方的适时定量考核等; ( 2) 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 提供包括电子病历、 居民健康档案、 转诊会诊医疗信息、 检查影像等数据流通和共享渠道, 档案信息的授权使用和分级隐私安全管理, 病人随访等; ( 3) 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与发布, 能对双向转诊各方行为进行监督评估和考核, 并向公众及时公布考评结果的决策支持与监督考核模块等; ( 4) 向公众普及

40、基本健康知识, 提供慢病自我康复保健在线咨询, 提供专家咨询及检查检验结果查询、 用药咨询、 疾病预防提醒; ( 5) 转诊受理: 对转入本医疗单位的病人进行受理, 表示此病人在本医疗机构已经受理接收了, 接诊治疗后并给予回传单, 同时给到相关的建议及方案; ( 6) 转诊登记: 需要从本医疗单位转往其它医疗单位的病人进行登记。如果以前进行过转诊过登记就能够点击”查询”按钮, 查询以前登记的信息, 选中勾上之后能够点”确定”, 将以前登记过的病人基本信息作为本次转诊的登记信息进行登记; ( 7) 统计各社区服务中心( 站) 每月(年)的双向转诊情况并形成报表。5.2.3.3辅助诊疗系统辅助诊疗

41、系统能够规范医疗服务的相关流程及记录格式, 使医嘱、 诊断说明、 诊疗及用药建议等简明扼要, 同时也为构建和完善电子病历及患者健康档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辅助诊疗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 1) 推荐用药模块: 患者在就诊时, 医生经过使用医生工作站( 包括门诊工作站和住院工作站) 给患者开出诊断以后, 系统根据诊断给出医生建议使用药品的功能; ( 2) 安全用药模块: 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两个功能页面, 对医生开具的处方和医嘱进行安全检查。安全用药检查会对医生处方或医嘱上的所有药品进行安全检查, 不但仅检查推荐用药列表中的药品, 也检查不再推荐用药列表中的其它药品; 安全用药检查功能除了药品与患者情

42、况的交互检查外, 还会对处方中的药品之间的禁忌作用进行检查; ( 3) 医疗咨询报告模块: 该模块集成在医生工作站中, 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目标,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健康咨询报告。包括诊疗缺失提示等临床医疗质量提示、 慢性病管理、 疾病预防等民众基本医疗健康咨询功能。5.2.3.4远程医疗监护与日常保健预防系统远程医疗监护与日常保健预防系统, 是指经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居民生理学信号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护中心进行分析, 并给出相应的诊断意见和建议或及时采取医疗措施的一种技术手段。远程医疗监护与日常保健预防系统管理应用包括: 在全程健康监护服务方面, 全程监护服务平台、 健康预警、 用药跟踪; 在

43、健康指导干预方面, 健康干预、 健康在线指导、 健康数据智能实时分析、 家庭成员提醒。远程医疗监护与日常保健预防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 1) 全程监护服务平台: 居民可经过登录服务平台, 查询监护信息及自己的健康档案信息; ( 2) 健康预警: 平台对全程监护的数据, 使用已有的医学分析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患者的监护数据, 当出现身体异常时会发出预警信息, 提醒专业的医护服务人员进行鉴别和干预。另外, 系统还会结合一些其它的监测数据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护保护, 比如: 当患者出现在房间突然向下跌倒的时候, 结合血压、 脉搏等状况, 系统会分析出患者可能已经跌倒, 同样会发出预警信息, 提醒医务人员进

44、行确认; ( 3) 用药跟踪: 对特殊人群服用的药品, 经过智能化的RFID识别技术, 实现智能化的用药跟踪服务, 、 如服药时间、 服药剂量等; ( 4) 健康干预: 专业的医护服务人员根据系统发出的预警信息, 首先对监护数据进行人工分析, 在必要的时候, 经过网络向患者或者家属核实患者身体状况, 并能够指导患者或家属进行现场的应急急救。针对不同的用户身体情况, 系统提供可定制化的监护计划管理功能; ( 5) 健康在线指导: 专业医护人员能够在线经过语音、 文字、 视频等手段指导老年人或其亲人进行现场的健康指导; ( 6) 健康数据智能实时分析: 基于积累的个人健康服务基础数据, 在分析以往

45、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提取个人的个性化数据, 再叠加实时监测数据, 利用医学理论、 健康评估模型、 智能挖掘和分析技术, 由系统综合自动评判个人健康状况, 对健康预警等功能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 7) 家庭成员提醒: 特殊人群可能存在自理能力差、 患病较为严重需照顾等问题, 故智慧的特殊人群健康监护还将患者与家庭成员进行绑定, 经过短信、 邮件等多种方式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各类提醒。如患者复诊相关信息、 定期随访检查提醒以及季节性注意事项等智能化贴心服务, 使得特殊人群的照顾者也能够依托智能化平台, 给予患者悉心的照料。5.2.4 公共卫生类示范项目5.2.4.1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是突

46、发事件监测和信息报告管理平台。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主要构成: 在综合管理方面, 应急资源管理系统、 评估系统、 综合信息展示系统; 在虚拟应急方面, 应急预案、 应急演练; 在应急监测方面, 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分析系统; 在综合指挥方面, 研判系统、 指挥调度系统。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 1) 应急资源管理系统: 对应急资源( 车辆、 通信设备、 医疗设备、 急救人员等) 的管理和调度; ( 2) 应急评估系统: 对应急预案和实际应急结果的一个评估和改进; ( 3) 综合信息展示系统: 利用GIS和GPS技术, 对静态和动态的建筑、 车辆、 人员的集中、 统筹的展示; ( 4) 应急

47、预案: 对虚拟应急事件的应急管理、 指挥、 救援计划等的方案规划; ( 5) 应急演练: 对虚拟应急事件的应急管理、 指挥、 救援计划等的联合演练; ( 6) 信息采集系统: 对区域内的医疗机构、 公共卫生机构( 血液中心、 急救中心、 应急中心、 妇幼中心) 等的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提取; ( 7) 信息分析系统: 对采集和提取信息的分析, 从而提炼出需要的数据, 为卫生应急事件提前做出预警; ( 8) 研判系统: 对当前发生的卫生应急事件, 对各类静态的数据和动态的信息进行综合的研究, 以便判断出一个最佳的处理手段; ( 9) 指挥调度系统: 利用各种通信、 计算机、 GIS、 GPS、 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 统一指挥调度各类急救资源, 快速、 高效、 准确的解决突发事件。5.2.4.2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能够经平台实时从各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获取疾病个案信息, 智能分析出区域群体疫情信息, 与医疗机构联网完善传染病的上报流程和模式, 提高上报效率和质量, 实现传染病、 慢病、 精神病等疾病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内容涉及疾控业务防病地理信息系统专项工作平台、 传染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