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锈钢复合板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50
2020年6月23日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某职业病危害评价公司
目 录
第1章 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1.1企业概况 1
1.1.2立项意义 1
1.1.3任务由来 2
1.2评价依据 3
1.2.1法律、 法规 3
1.2.2技术规范和标准 3
1.2.3基础依据 4
1.3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 5
1.3.1评价目的 5
1.3.2基本原则 5
1.4评价范围 5
1.5评价内容 5
1.6评价方法 6
1.6.1工程分析法 6
1.6.2经验法 6
1.6.3检查表法 6
1.6.4综合分析法 6
1.7评价程序 6
1.7.1准备阶段 6
1.7.2实施阶段 6
1.7.3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6
1.8评价的质量控制 9
第二章 工程分析 11
2.1工程概况 11
2.1.1项目名称 11
2.1.2性质 11
2.1.3自然环境概况 11
2.1.4社会环境概况 13
2.1.5拟建地点 13
2.1.6生产规模 13
2.1.7生产制度 13
2.1.8岗位设置及定员 14
2.1.9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15
2.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
2.2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 辅料的名称及用量 16
2.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16
2.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17
2.4.1生产工艺流程及原理 17
2.4.2生产设备及布局 18
2.5建筑卫生学 19
第三章 评价方法分析 20
3.1类比法分析 20
3.2工程分析法 20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1
4.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1
4.1.1评价单元的划分 21
4.1.2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1
4.1.3生产环境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2
4.1.4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2
4.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3
4.2.1粉尘的危害 23
4.2.2生产性噪声的危害 24
4.2.3电焊烟尘及电弧光的危害 26
4.2.4高温和热辐射的危害 26
4.2.5丙酮的危害 26
4.2.6高频电磁场的危害 27
4.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27
4.3.1粉尘 27
4.3.2噪声 28
4.3.3电焊烟尘及电弧光 28
4.3.4高温和热辐射 29
4.3.5 丙酮 29
4.3.6高频电磁场 29
4.4本章小结 29
第五章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30
5.1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 30
5.1.1防尘、 毒设施设置及分析 30
5.1.2防噪声设施设置及分析 30
5.2职业卫生管理 31
5.3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1
5.4应急救援措施 31
5.5辅助用室 31
5.6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 31
第六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 33
6.1选址 33
6.2 总体布局 33
6.2.1平面布置 34
6.2.2竖向布置 35
6.3 建筑卫生学 35
6.4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35
6.5 职业病危害因素 37
6.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37
6.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7
6.8应急救援 37
6.9辅助用室 38
6.10职业卫生管理 38
6.11职业卫生专项投资 38
第七章 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39
7.1 组织管理 39
7.2工程技术 39
7.3个体防护 40
7.4卫生保健 40
7.5应急救援 41
7.6职业卫生专项投资 42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43
8.1职业病危害综合评价结果 43
8.2 存在问题和建议 43
8.3 职业病危害类别 44
8.4职业病危害控制可行性 45
第1章 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企业概况
环球经济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是地球生态公司下属的三级子公司, 母公司是地球生态钢材制品有限公司, 成立于1988年, 地球生态钢材制品有限公司与其子公司环球经济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着地球”延伸产业链, 扩大产业集群, 提高产品附加值,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任务。”新型复合材料公司生产的不锈钢复合板( 卷) 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 水利、 电力、 盐业、 铝业、 民用建筑、 装饰、 医药、 食品等领域。由于其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广泛的实物运用, 该项目获得了地球村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申请的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扶持。
1.1.2立项意义
不锈钢复合板是一种以碳钢为基材, 不锈钢等为覆材, 两种金属经钎焊热轧成型的高效节能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碳钢和不锈钢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 能够进行热压、 冷弯、 切割、 焊接等各种加工, 有良好的工艺性能, 材质和厚度能够自由组合,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它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特性优势, 即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 耐磨性, 抗磁性, 豪华性和装饰性; 又具有碳钢良好的可焊性, 成型性, 拉延性和导热性, 因而它是一种多功能材料。同时由于它可节约镍铬合金, 可降低成本, 价格低廉, 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产品, 减少贵重金属的消耗, 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 实现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完美结合。因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油、 化工、 盐业、 水利电力等行业, 用于取代全不锈钢, 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神间接夏季超难受的集团总公司 (VIBRANT WAVES SDN.BHD) 是一家生产型钢等各类钢铁产品并专利研发不锈复合中板和卷板 (管) 的大型企业, 大幅度集团还在中国山东, 广西, 浙江等地设有公司, 其主要运作及经管范围包括研究, 开发, 制作, 生产和销售钎焊热轧不锈复合钢( 型钢) , 各类复合管及其深加工复合容器罐、 大型管道、 连续复合焊管等。阿文集团广东而定防毒) 热轧不锈复合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吉欣公司) 成立于 ,是马来西亚吉(马)集团在中国的独资企业, 注册资本斯蒂芬万美金。公司拥有12项热轧金属复合坯、 板、 卷、 管及相关技术的中国、 美国和马来西亚国家创造专利, 创造专利生产的热轧不锈钢复合坯、 板、 卷受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极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吉欣公司生产不锈钢复合产品采用了钎焊热轧法的高新技术, 该工艺技术能够连续生产不锈复合钢, 因此大大减低了产品的制作成本。
为能充分发挥地球现有的设备生产能力, 并与不锈钢复合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 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市场营销效益, 地球钢材制品有限公司与神马集团广东吉欣公司一直就合作扩大不锈钢复合卷( 板) 生产进行商谈, 双方同意就复合板生产进行合作, 合资建立不锈钢复合板公司, 合作生产不锈钢复合卷板及焊管。地球负责热轧卷板和焊管生产、 并将产品发运至目标市场, 按生产需要完善相关设备, 吉欣公司提供相应的专利技术支持, 合资公司成立后, 双方按占股比例出资, 由合资公司投资新建5万吨不锈钢复合板生产项目。
在很多不锈钢应用领域, 能够全部或部分用不锈钢复合板替代。统计资料显示, 最近5年来中国不锈钢消费量翻了3倍, 当前达到650万吨左右( 详细数据见下表) , 若其中的15%以上由不锈钢复合板替代, 不锈钢的复合板潜在需求估计在100万吨以上。据此分析, 认为不锈钢复合板的生产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1.3任务由来
环球经济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地球村职业病防治条例》等法律、 法规, 执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管理要求, 对所属项目组织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 特委托我所进行环球经济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年产耳万吨不锈钢复合板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1.2评价依据
1.2.1法律、 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 ]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主席令[1994]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主席令[ ]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国务院令[1987]第105号)
《地球村职业病防治条例》( 地球村人大常委会公告 [第10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 352号)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 卫生部 )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卫生部[ ]第21号令)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 第49号令)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 ]142号)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 第23号令)
《职业病目录》( 卫法监发[ ]第108号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卫法监发[ ]第63号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务院令 376号)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卫法监发[1999]620号)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卫法监发[1999]620号)
1.2.2技术规范和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 )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199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198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GBZ/T205- )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194- )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12801— )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 )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188- )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11651- )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 使用与维护》( GB/T18664-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GBZ/T196-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158— )
《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 GB/T5817- )
《高温作业分级》( GB/T4200-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2.1-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 GBZ2.2- )
《有机溶剂个人防护》( GBZ/T195- ) ;
《车间空气中丙酮氰醇职业接触限值》( GB18551- )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5- );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定·高温》( GBZ/T189.7- ) ;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定·紫外线辐射》( GBZ/T189.6- ) ;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定·噪声》( GBZ/T189.8- ) ;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测定·高频电磁场》( GBZ/T189.2- ) ;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GBZ49- ) ;
《尘肺病的诊断标准》( GBZ70- ) ;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 GBZ71- ) ;
1.2.3基础依据
委托书
投资项目备案证( 地球村工信委)
地球集团不锈钢复合板项目立项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地球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1.3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
1.3.1评价目的
1.3.1.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 法规、 规章、 标准和产业政策, 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
1.3.1.2识别、 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评价危害程度, 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 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1.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3.2基本原则
1.3.2.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 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综合治理。
1.3.2.2遵循科学、 公正、 客观、 真实的原则, 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 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
1.3.2.3遵循风险评估的原则, 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
1.3.2.4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
1.4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为环球经济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不锈钢复合板生产线, 本条生产线主要为组坯车间, 评价范围不包括外包部分。评价将对该项目投产后, 生产运行中( 不包括施工阶段) 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以及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措施进行评价。
1.5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选址、 总体布局、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建筑设计卫生学要求、 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辅助用室卫生要求、 应急救援、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卫生投资专项经费概算等。
1.6评价方法
根据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以及项目的复杂程度,有针对性地采用工程分析法、 经验法、 检查表法和综合分析法进行评价。
1.6.1工程分析法
对识别对象的生产流程、 生产设备布局、 化学反应原理、 原辅材料及其杂质种类含量等进行分析, 推测生产过程中固有的、 潜在的、 可能产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1.6.2经验法
评价人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 对照职业卫生有关法律、 法规、 标准等, 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拟评价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 分析。
1.6.3检查表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 法规、 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其它操作规程、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 经过对拟评价项目详细分析和研究, 列出检查单元、 部位、 项目、 内容、 要求等, 编制成表, 逐项检查符合情况, 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 缺陷和潜在危害。
1.6.4综合分析法
采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类比分析、 经验推断、 专家权重、 定量分级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对拟评价项目从多层次、 多途径、 多方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1.7评价程序
1.7.1准备阶段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 编制预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
1.7.2实施阶段
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包括工程分析、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类比调查, 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 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
1.7.3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汇总、 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 数据, 经过分析、 评价得出结论, 提出对策和建议, 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本项目评价程序见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1收集有关资料( 法规、 标准、 技术资料)
2初步调查分析
3确定评价单元, 筛选重点评价因子
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拟订预评价方案
确定预评价方案
质控审查*
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 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
建设项目
工程分析
职业卫生调查
(现场)
汇总、 分析资料
得出结论
提出对策和建议
国家、 地方有关法规、 标准
编制预评价报告书
提交正式报告
专家评审**
图1-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
1.8评价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质量,根据评价目的及要求, 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客观性, 应对评价质量进行控制。本报告的编制全过程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和我所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 见图1-2质量控制程序图。
(1) 向建设单位全面收集并研读预评价所需的相关资料, 在进行初步现场调查及工程分析的基础上, 检索评价所需的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 法规、 技术标准。
(2) 报告由具有评价资格的人员编写, 报告须做到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识别、 分析、 评价力求准确、 完整、 清晰、 严谨; 类比资料选择合理、 真实; 依据相关法律、 法规、 标准和技术规范合理进行预测和评价; 结论观点明确、 客观。
(3) 对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评价所需的相关法律、 法规、 技术标准、 工程分析过程中检索的资料、 类比资料等认真研读、 评审、 核实。
(4) 质量负责人全过程监督质量。报告书初稿编制完成后, 组织内部专家评审讨论, 审核修改后再报审。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人员
国家职业卫生法律、 法规、 规章、 标准及规范
开展现场调查、 收集资料, 进行风险评估及审核
编制、 审核、 确定预评价方案
依据预评价程序及预评价方案进行评价
编制预评价报告书
预评价报告书修改
技术负责人审定定
预评价报告书修改
不合格报告书
合格报告书
所长签发
送审稿由外部专家评审
报告书报批和发送
预评价报告书修改
图1-2 质量控制程序图
第二章 工程分析
2.1工程概况
2.1.1项目名称
环球经济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有限公司不锈钢复合板生产线建设项目
2.1.2性质
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2.1.3自然环境概况
2.1.4社会环境概况
区域内未发现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也不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项目区不在自然保护区内, 也不涉及风景名胜区; 项目区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保护区、 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文化遗产保护区及重要的政治文化区等社会关注敏感区。
2.1.5拟建地点
详见附件3: 区域位置图。
2.1.6生产规模
年产不锈钢复合板。
2.1.7生产制度
生产制度采用白班制和四班三运转两种制度结合, 每班八小时作业。行政部、 市场开发部、 财务部人员执行白班制, 研发生产部执行四班三运转制度。
2.1.8岗位设置及定员
公司拟定人员由四个部构成, 分别为行政部、 市场开发部、 研发生产部、 财务部; 其中研发生产部定岗155人, 现场生产操作人员136人。2.1.9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a)生产装置: 本拟建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为电阻烘干炉, 基板磨床、 组坯机、 焊坯机。电阻烘干炉一套, 日生产复合坯不锈钢复材12块; 基板磨床两套, 日产复合坯6块/台; 组坯机两台, 日生产复合坯6块/每台; 升降焊坯机两台、 旋转焊坯机1套、 水平焊坯机6套。
b)辅助装置: 隔离剂焙烧炉、 切割机、 翻坯机、 起吊系统、 收卷机组等。等离子切割机两套, 日生产复合坯6块/每台; 翻坯机两套, 日生产复合坯6块/每台。
c)公用工程: 本工程在车间附跨内新建一附设式低压变配电室, 设一台1250kVA动力变压器。在新建低压变配电室内设低压配电柜给整个车间供电。照明电压局部采用36V, 其它均为交流220V; 照明光源及灯具大型厂房选用金属卤化物灯、 辅助用房用荧光灯。道路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灯具。
d)总图运输: 复合板组坯车间选址位于棒线厂原250车间内, 运输道路利用250车间原有的运输道路。
2.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5241万元, 其中自有资金占60%为3145万元, 债务资金占40%为2096万元。厂区总用地14500m2, 设计绿化率为20%。
2.2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 辅料的名称及用量
以三炼钢生产的200×( 1120~1500) ×( 9000~10400) Q235板坯为原料。
不锈钢复合板生产所需的基板和不锈钢板的生产均采用委托外包的形式, 不属于该项目车间生产内容。
拟建项目所使用的辅料为钎焊剂, 该钎焊剂属于一种金属复合用钎料, 其化学成分包含多种元素, 其中有Cu、 Ni、 Zn、 Sn、 Pb、 P、 Si、 Au、 Ag。钎料的粒度小于0.010mm, 在金属复合板或复合带卷的复合过程中, 需加入的钎料量为0.02~0.2Kg/m2, 钎焊剂年使用量为750~7500Kg; 拟建项目在清洗工艺中涉及有机溶剂丙酮溶液。
2.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以工艺流程配置顺畅为原则, 结合厂区地形, 将各车间按性质和功能相近, 联系密切, 对环境要求大致一致、 各种管线运输短捷的原则进行布置, 并符合建筑卫生学的要求。
拟建项目总平面布置根据其功能属性大致可分四个区: 钢坯堆放区、 打磨区、 清洗区和焊坯区。拟建项目总厂房整体呈东西长方形布置, 钢坯堆放区包括基板、 不锈钢堆放区域和不锈钢复合板成品堆放区域, 根据工艺要求, 分别布置在厂房东西两侧; 打磨区、 清洗区布置在主厂房靠北一侧较长厂房内, 焊坯区与不锈钢复合板成品堆放布置在靠南一侧较小厂房内, 中间经过彩涂板隔开, 分别沿厂房走向并列排列。详见附件4: 总平面布置图。
拟建项目总厂房呈单层, 根据设备属性, 设备布置均呈单层布置。
2.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2.4.1生产工艺流程及原理
项目所采用的原材料为不锈钢板( 卷) 和基板, 摆放在钢坯堆放区, 生产过程中先对不锈钢板( 卷) 和基板的复合面进行打磨, 使其露出新鲜金属, 打磨完成后使用有机溶剂丙酮溶液对复坯进行清洗, 复坯清洗完成之后, 对其进行烘干、 添加钎焊剂, 所使用的钎焊剂为膏状, 用毛刷均匀刷上即可, 操作简单, 然后焊坯。基坯和复坯粘合完成后, 经过等离子切割机切割。上述过程完成之后, 根据订货要求, 切割成不同规格, 运往地球板带厂进行加热炉轧制。
2.4.2生产设备及布局
拟建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为焊坯机、 组坯机等。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详见下表2-4。整个厂房内为单层厂房, 项目所使用设备均呈单层布置在厂房内。设备布局与其功能分区基本一致。
表2-4 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主要参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阻烘干炉
额定最高温度: 500度; 加热时间: 2小时( 每天加热12块)
套
1
2
隔离剂焙烧炉
额定最高温度: 120度; 开盖方式: 液压
套
1
3
基板专用磨床
砂轮转速: 625转/分; 砂轮线最大速度: 22米/秒
套
2
4
真空组坯机
最大工作推力: 780吨
套
2
5
升降焊坯机
台
2
6
旋转焊坯机
坯料旋转速度: 1转/分钟
套
1
7
长坯平焊机
移动速度: 2米/分钟;
套
6
8
自动埋弧焊机
套
7
9
气体保护焊机
套
1
10
交流电弧焊机
套
6
11
等离子切割机
套
2
12
半自动火焰切割机
套
5
13
翻坯机
最大工作推力: 30吨
套
2
14
钢坯平吊具
套
2
15
钢坯立吊具
套
2
16
钢板吊梁一
套
3
17
钢板吊梁二
套
2
18
各种吊索具
套
1
19
5吨永磁吊具
套
2
20
3吨永磁吊具
套
1
21
钎焊剂成套生产设备
套
1
22
30吨收卷机组
套
1
2.5建筑卫生学
拟建项目主要建筑物为镀锌彩涂板结合钢结构支撑建造的主厂房, 主厂房东侧敞开, 运输车辆可由此进入, 西、 北、 南侧使用彩涂板围墙, 彩涂板上面距顶50cm处开孔, 可形成自然通风。
拟建项目所在区域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 不需采取供暖设施。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4.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4.1.1评价单元的划分
本评价报告对单元的划分主要依据工程分析, 结合工艺流程、 总平面布置、 设备布局等综合分析, 将相对独立的各功能区进行划分, 拟建项目分为四个单元, 分别为钢坯堆放单元、 打磨单元、 清洗单元和焊坯单元, 分别对应总平面布置的各个功能区。以上划分的目的在于各单元相对独立, 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对比较固定, 便于对各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程度进行充分的评价。
4.1.2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不锈钢板( 卷) 和基板的生产由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外包方进行加工生产, 不在该项目主厂房内进行加工生产, 故不在评价范围之内, 不进行评价。项目所采用的原材料为不锈钢板( 卷) 和基板, 摆放在不锈钢堆放区, 在堆放的过程中因金属碰撞产生噪声; 生产过程中先对不锈钢板( 卷) 和基板的复合面进行打磨, 使其露出新鲜金属, 在打磨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噪声, 而且因打磨产生含金属尘为主的其它粉尘; 打磨完成后使用有机溶剂丙酮溶液对复坯进行清洗, 清洗过程中丙酮属于易挥发有机溶剂, 可能存在丙酮危害; 复坯清洗完成之后, 烘干、 添加钎焊剂, 钎焊剂使用量较少, 而且其状态呈膏状, 其成分以铜为主, 在此种状态产生职业危害的可能性较小; 进行焊坯, 本项目中焊机大部分为全自动焊机, 焊坯过程中, 产生电焊烟尘和电弧光, 长坯平焊机岗位有人员操作, 采用气体保护焊机进行焊接, 该焊机采用CO2气体, 但由于该焊机只在组坯完成后, 对复合坯的两边进行焊接, 因此使用频率低, 不作为主要职业危害考虑; 基坯和复坯粘合完成后, 经过等离子切割机切割, 等离子切割机切割过程中产生等离子电光, 主要由紫外线辐射, 可见光辐射和红外线辐射组成; 切割时还有烟尘等有毒气体, 伴随高强度高频率的噪音; 用高频振荡器激发引弧时, 还可产生高频电磁场。
4.1.3生产环境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该项目总厂房内各装置安排紧凑, 由于空间相对较小, 各区距离较近, 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各个功能区, 清洗功能区各岗位本不产生粉尘, 所接触的噪声强度也较小, 但由于受打磨功能区基板磨床运行的影响, 可能接触轻微的粉尘, 并使接触噪声强度增大。焊坯作业区易产生电焊烟尘, 但焊坯功能区与其它三个功能区中间采用彩涂板隔开, 影响较小。
4.1.4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本项目生产制度采用四班三运转工作制, 劳动组织、 作业制度合理, 不存在对人体有危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 不存在静力作业和轻动态作业。从人体工效学角度分析,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 机器设备、 劳动者姿势、 作业环境( 气温、 噪声、 照明、 颜色) 的不良因素影响程度轻微。
经过上述对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环境过程、 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按照评价单元, 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如下表4-1所述:
表4-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
单元
接触人数( 人)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的
靶器官
钢坯堆放单元
12
噪声
听觉系统
打磨单元
16
其它尘、 噪声
呼吸、 听觉系统
清洗单元
8
噪声、 丙酮
听觉、 呼吸系统
焊坯单元
80
电焊烟尘及电弧光、 其它尘、 噪声、 高频电磁场
呼吸、 听觉系统、 眼睛
4.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因素当其达到一定的暴露时间及浓( 强) 度时, 对机体可能产生的固有的健康危害, 是一个综述性内容。
4.2.1粉尘的危害
4.2.1.1粉尘的概念
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粉尘是一种气溶胶, 固体微小尘粒实际是分布于以空气作为胶体溶液里的固体分散介质。在生产中, 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生产性粉尘。
4.2.1.2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
( 1) 固体物料经机械性撞击、 研磨、 碾轧而形成, 经气流扬散而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 2) 物质加热时生产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形成的烟尘。
( 3) 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形成的烟。
4.2.1.3粉尘的分类
以形成粉尘的物质分类, 可将粉尘分为以下三类:
( 1) 无机粉尘, 包括:
矿物性粉尘—如石英、 煤尘等;
金属性粉尘—如铁、 铜、 锰及其氧化物粉尘等;
人工无机性粉尘—如金刚砂、 水泥、 玻璃等;
( 2) 有机性粉尘, 包括
动物性粉尘—如兽毛、 鸟毛、 骨粉等;
植物性粉尘—如谷物尘、 烟草尘、 茶法尘等;
人工有机性粉尘—如合成纤维尘、 有机染料尘等;
( 3) 混合性粉尘, 上述各类或同类粉尘中的几种物质的混合物。
4.2.1.4生产性粉尘的职业危害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途径主要是经过呼吸道, 粉尘可随呼吸进入呼吸道 , 进入呼吸道的粉尘并不全部进入肺泡, 能够沉积在从鼻腔到肺泡的呼吸道内。
影响粉尘在呼吸道不同部位沉积的主要因素是尘粒的物理特性( 如尘粒的大小、 形状和密度等) , 以及与呼吸有关的空气动力学条件( 如流向、 流速等) , 不同粒径的粉尘在呼吸道不同部位沉积的比例也不同。
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引起各种尘肺。生产性粉尘是最常见、 最重要的危害因素之一。生产性粉尘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如呼吸系统刺激、 粘膜刺激、 各种尘肺病等。
中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 将生产性粉尘分为十三类, 对每类粉尘的定义, 其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以及接触行业举例都作了规定和说明。而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 中, 规定了47种粉尘的卫生标准。在《职业病目录》中, 尘肺及矽肺是99种职业病之一。
4.2.2生产性噪声的危害
4.2.2.1生产性噪声的概念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视为生产性噪声。例如: 生产过程中机械运转、 摩擦、 撞击发出的声音, 风机、 泵以及电动机发出的声音等。
4.2.2.2生产性噪声的分类
4.2.2.2.1生产性噪声按其声音的来源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 l) 机械性噪声由于机器转动、 摩擦、 撞击而产生的噪声。如各种车床、 轧钢机、 球磨机等机械所发出的声音。
(2) 空气动力性噪声由于气体体积突然发生变化引起压力突变或气体中有涡流, 引起气体分子扰动而产生的噪声。如鼓风机、 通风机、 空气压缩机、 燃气轮机等发出的声音。
(3) 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音。如发电机、 变压器、 电动机所发出的声音。
4.2.2.2.2生产性噪声根据持续时间和出现的形态, 可分为连续性噪声和间断性噪声; 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或脉冲噪声。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 间隔时间大于1秒, 声压变化大于40分贝的称为脉冲噪声, 如锻锤、 冲压等。声压波动小于5分贝的称为稳态噪声, 如一般环境噪声、 高速空调噪声、 电锯、 机床运转噪声等。声压变化较大的则称为非稳态噪声, 如道路噪声、 火车经过的噪声、 锻造机械的噪声、 铆枪的噪声等。
生产性噪声一般声级比较高, 且多为中高频噪声, 常与振动等不良因素联合作用于人体, 使其危害更大。
4.2.2.3生产性噪声的职业危害
影响噪声对人体危害的因素有: 噪声强度( 声压) 大小, 频率高低和噪声暴露时长短, 一般认为声压大、 频率高, 暴露时间长则危害大, 其它如噪声特性( 连续噪声或脉冲噪声) , 接触方式( 连续或间断接触) 及个体敏感性有关。脉冲噪声比连续噪声、 连续接触比间断接触危害大。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50 dB (A) 以上开始影响睡眠和休息; 70 dB (A)以上干扰交谈, 妨碍听清信号, 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影响工作效率; 90 dB (A)以上, 长期接触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耳聋, 如连续接触高强度噪声, 噪声聋进一步发展, 尚可出现神经衰弱的综合症、 脑电图异常、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4.2.3电焊烟尘及电弧光的危害
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 还有碳、 锰、 硅、 铬、 镍、 硫和磷等; 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 荧石、 金红石、 纯咸、 水玻璃、 锰铁等组成。焊接时, 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 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 产生了大量的烟尘, 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 氧化锰、 二氧化硅、 硅酸盐等, 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 极易被吸入肺内。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 即称为电焊工尘肺, 而且常伴随锰中毒、 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 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经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 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 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胆红斑症。
4.2.4高温和热辐射的危害
4.2.4.1高温作业的概念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 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 单位为℃。
4.2.4.2高温作业的职业危害
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体温调节、 水盐代谢、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泌尿系统的适应性变化, 但如超过一定限度, 机体热负荷过大, 体温升高, 可能导致高温中暑和热痉挛, 这也是《职业病目录》中99种法定职业病之一。
4.2.5丙酮的危害
4.2.5.1丙酮的性质
丙酮又称醋酮、 二甲酮。无色清澈透明、 易挥发、 易燃液体, 有薄荷气味, 密度0.7898, 能与水、 甲醇、 乙醇、 乙醚、 氯仿、 吡啶等互溶, 作为常见的有机溶剂, 能溶解油、 脂肪、 树脂和橡胶等。丙酮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丙酮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能起卤代、 加成、 缩合等反应, 是制造醋酸酐、 双丙酮醇、 氯仿、 碘仿等多种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用途十分广泛。
4.2.5.2丙酮对人体的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出现乏力、 恶心、 头痛、 头晕、 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 气急、 痉挛, 甚至昏迷。对眼、 鼻、 喉有刺激性。口服后, 先有口唇、 咽喉有烧灼感, 后出现口干、 呕吐、 昏迷、 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 灼烧感、 咽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