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卷(含答案)大全
1.下列算式正确的是( )。
A.101×45=100×45+45 B.(57-43)×18=57×18-43
C.25×12×125=25×4+125×8 D.317-250-50=317-(250-50)
2.观察下面的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3.下列各题所给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1cm,2cm B.1cm,2cm,3cm
C.0.5cm,1.5cm,1.5cm D.0.5cm,2.5cm,3cm
4.下图从上面看到的样子是( )。
A. B. C.
5.下面各数中,与0.06相等的数是( )。
A.0.006 B.0.060 C.0.60
6.如果用一个大正方形表示1,下面哪幅图能表示2.04中“4”所表示的意义?( )
A. B. C. D.
7.马虎在计算1.39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应是( )。
A.4.5 B.6.34 C.5.89 D.5.1
8.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20个头,从下面数,有62个脚。这个笼子里有( )只鸡。
A.11 B.9 C.8
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B.王悦5次跳远的平均成绩是2米,她可能每次的成绩都是2米
C.图形平移前后,大小和形状都发生改变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26cm( )0.26m 2.8m2( )2m28dm2
5千克62克( )5.62千克 0.805( )0.81
11.1.09里面有 个0.01,0.8里面有 个0.1.
12.两个数相除商是100,若除数除以5,要想商不变,被除数要( )。
13.把0.54扩大到它的( )倍是540;把24缩小到它的( )是0.24。
14.商店开展促销活动。10元钱可以买3双袜子,买6双袜子需要( )元,50元能买( )双袜子。
15.如图,∠1=( )°。按角分,三角形ABC是( )三角形。
16.小马虎14.56减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3.39.这个一位小数是_____,正确的得数应是_____.
17.第一小组4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55cm、146cm、159cm、148cm。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cm。
18.如图,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阴影的宽为2厘米,则空白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9.直接写出得数。
20.笔算下面各题。(标▲的题目写出验算过程)
▲ ▲
2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2.一个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68.2吨,二月份生产的比一月份多4.6吨,这两个月共生产化肥多少吨?
23.王阿姨去商店购物,带了100元,买了两包糖,每包25.3元,她还想买一个51.4元北京烤鸭,她带的钱够吗?
24.工程队准备修一条长4340米的高架铁路桥,已经修了1840米。剩下的计划2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列综合算式计算)
25.下面是今年四年级四个班的植树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一班女生植树( )棵,三班男生植树( )棵。
(2)( )男、女生植树相差最多。
(3)4个班女生共植树( )棵。
(4)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6.用一根两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框架后,剩下20厘米。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分别求出各算式的值再比较即可。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A.101×45
=(100+1)×45
=100×45+45
=4500+45
=4545
B.(57-43)×18
=14×18
=252
57×18-43
=1026-43
=983
252<983
所以:(57-43)×18<57×18-43
C.25×12×125
=25×4×3×125
=100×3×125
=12500×3
=37500
25×4+125×8
=100+1000
=1100
37500>1100
所以:25×12×125>25×4+125×8
D.317-250-50
=67-50
=17
317-(250-50)
=317-200
=117
17<117
所以:317-250-50<317-(250-50)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的掌握与运用。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两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关键是找到图形的对称轴则判断这个这个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此题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
A.1厘米+1厘米=2厘米,2厘米=2厘米,因此不满足;
B.1厘米+2厘米=3厘米,3厘米=3厘米,因此不满足;
C.0.5厘米+1.5厘米=2厘米,2厘米>1.5厘米;1.5厘米-0.5厘米=1厘米,1厘米<1.5厘米,因此满足;
D.0.5厘米+2.5厘米=3厘米,3厘米=3厘米,因此不满足;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观察物体要仔细,先确定观察角度,再画出看到的图形和所给答案对比,找到正确答案。
【详解】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依此选择即可。
【详解】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0.06=0.060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4在百分位上,表示4个百分之一,据此来选择。
【详解】
A. 表示4个1,即4。
B. 表示4个十分之一,即0.4。
C. 表示4个百分之一,即0.04。
D. 表示40个百分之一,即0.4。
故答案为:C
【点睛】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1(十分之一),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0.01(百分之一)。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39本身是一个两位小数,如果计算加法时错误地与另一个一位小数的末尾对齐,就是把另一个一位小数当作两位小数来计算了,即把这个一位小数缩小了;所以可先用减法求得这个两位小数,再将其扩大10倍,就是原来算式中的那个一位小数了;最后再求得正确结果。
【详解】
(1.84-1.39)×10+1.39
=0.45×10+1.39
=4.5+1.39
=5.89
故答案为:C。
【点睛】
关键是充分理解“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这句话,再结合前面的介绍“加上一个一位小数”,可知只有把这个一位小数缩小时,才可能把两个加数末尾对齐计算;所以要将求得的这个小数再扩大10倍,方可得到原式中正确的一位小数。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假设全是兔,则脚有20×4=80只,比实际多了80-62=18只,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2=2条腿,所以鸡有18÷2=9只。
【详解】
假设全是兔,则鸡有:
(20×4-62)÷(4-2)
=(80-62)÷2
=18÷2
=9(只)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问题通常采用假设法。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平均数和平移相关知识逐项进行判断,找出错误的选项。
【详解】
A.如果一个三角形只有一锐角,则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原说法对的;
B.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平均成绩是2米,可能每次的成绩都是2米,也可能不是,原说法对的;
C.根据平移的特征可知,图形平移后,大小和形状都不发生改变,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平均数和平移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 = > < <
【解析】
【分析】
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他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他们之间的进率。
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再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
26cm=26÷100=0.26m
2.8m2=2m2+0.8m2,0.8m2=0.8×100=80dm2;2.8m2=2m280dm2>2m28dm2
62克=62÷1000=0.062千克,5千克62克=5.062千克<5.62千克
0.805<0.81
【详解】
26cm(=)0.26m 2.8m2(>)2m28dm2
5千克62克(<)5.62千克 0.805(<)0.81
【点睛】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的规律: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倍;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0倍;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了1000倍…;同理,如果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倍;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0倍;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00倍…
11.109,8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数的组成,先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计数单位.
解:(1)1.09=1+0.09,1里有1个1,把1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是0.01,所以1里有100个0.01,0.09里有9个0.01,所以1.09里有109个0.01;
(2)0.8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一份是0.1,取8份就是0.8,所以0.8里有8个0.1.
故答案为109,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有几个小数单位,根据小数的组成,先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计数单位.
12.除以5
【解析】
【分析】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要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应同时除数相同的数5。
【详解】
两个数相除商是100,若除数除以5,要想商不变,被除数要除以5。
【点睛】
本题考查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不变。
13.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二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把0.54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540;把24缩小到它的是0.24。
【点睛】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
14.15
【解析】
【分析】
可将每3双袜子视为一组,6双袜子有2个3双,因此用10×2即可;
用50除以10,得到的商就是可以买的组数,最后用可以买的组数乘3即可。
【详解】
6÷3=2(组)
2×10=20(元)
50÷10=5(组)
5×3=15(双)
【点睛】
熟练掌握经济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C
解析:直角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因此用180°减去∠C的度数后,再减去90°就得到∠1的度数,然后再用∠1的度数加55°,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填空即可。
【详解】
180°-55°-90°
=125°-90°
=35°
35°+55°=90°
即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以及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应熟练掌握。
16.7 2.86
【解析】
【分析】
根据小马虎错误地把一位小数与14.56的末尾对齐,可知相当于把减数缩小了10倍,先求出错了的减数,再把它扩大10倍就是原来的小数,进而求出正确的得数.
【详
解析:7 2.86
【解析】
【分析】
根据小马虎错误地把一位小数与14.56的末尾对齐,可知相当于把减数缩小了10倍,先求出错了的减数,再把它扩大10倍就是原来的小数,进而求出正确的得数.
【详解】
错了的减数是:14.56﹣13.39=1.17,
这个一位小数是:1.17×10=11.7,
正确的得数是:14.56﹣11.7=2.86.
故答案为11.7,2.86.
17.152
【解析】
【分析】
要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就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本题中的总数量为4位同学的身高总和,份数为4,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155+146+159+148)÷4
=(301+1
解析:152
【解析】
【分析】
要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就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本题中的总数量为4位同学的身高总和,份数为4,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155+146+159+148)÷4
=(301+159+148)÷4
=(460+148)÷4
=608÷4
=152(cm)
【点睛】
本田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意义与求法,计算出总身高是关键。
18.48
【解析】
【分析】
将阴影部分分别平移到长方形的边上,然后再求出空白部分的长和宽,再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空白部分的宽:8-2=6(厘米)
空白部分的长:10-2=8(厘米
解析:48
【解析】
【分析】
将阴影部分分别平移到长方形的边上,然后再求出空白部分的长和宽,再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空白部分的宽:8-2=6(厘米)
空白部分的长:10-2=8(厘米)
空白部分的面积:6×8=48(平方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把阴影部分平移到长方形的边上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500;2.4;5.5;54;
30;10.46;4200;360
【解析】
略
解析:500;2.4;5.5;54;
30;10.46;4200;360
【解析】
略
20.8;5.35;34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
解析:8;5.35;34
【解析】
【分析】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
▲21.78+6.02=27.8 11.7-6.35=5.35 ▲884÷26=34
验算: 验算:
21.3300;3.14
【解析】
【分析】
第一小题,根据乘法交换律把原式变为:25×4×33,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即可简算;
第二小题,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可以简算。
【详解】
25×33×4
=(25×4
解析:3300;3.14
【解析】
【分析】
第一小题,根据乘法交换律把原式变为:25×4×33,再利用乘法结合律即可简算;
第二小题,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可以简算。
【详解】
25×33×4
=(25×4)×33
=100×33
=3300
9.14-1.43-4.57
=9.14-(1.43+4.57)
=9.14-6
=3.14
22.141吨
【解析】
【分析】
先用一月份生产的数量加4.6计算出二月份生产的数量,然后用2月份生产的数量加一月份生产的数量即可。
【详解】
68.2+4.6=72.8(吨)
72.8+68.2=14
解析:141吨
【解析】
【分析】
先用一月份生产的数量加4.6计算出二月份生产的数量,然后用2月份生产的数量加一月份生产的数量即可。
【详解】
68.2+4.6=72.8(吨)
72.8+68.2=141(吨)
答:这两个月共生产化肥141吨。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不够
【解析】
【分析】
先计算出两包糖果的价钱,用25.3元+25.3元即可,然后用带的钱减去两包糖果的价钱后,再与51.4元比较即可。
【详解】
25.3+25.3=50.6(元)
100-50
解析:不够
【解析】
【分析】
先计算出两包糖果的价钱,用25.3元+25.3元即可,然后用带的钱减去两包糖果的价钱后,再与51.4元比较即可。
【详解】
25.3+25.3=50.6(元)
100-50.6=49.4(元)
49.4元<51.4元,不够
答:她带的钱不够。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00米
【解析】
【分析】
高架铁路桥总长度减去已修的长度,再除以25天,得出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详解】
(4340-1840)÷25
=2500÷25
=100(米)
答:平均每天修100米。
解析:100米
【解析】
【分析】
高架铁路桥总长度减去已修的长度,再除以25天,得出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详解】
(4340-1840)÷25
=2500÷25
=100(米)
答:平均每天修100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工程问题运用知识。
25.(1)25;35;(2)四;(3)123;(4)一班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几棵?5棵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直条末端标的数字,可知一班女生和三班男生植树多少棵。
(2)每个班男、女生
解析:(1)25;35;(2)四;(3)123;(4)一班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几棵?5棵
【解析】
【分析】
(1)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直条末端标的数字,可知一班女生和三班男生植树多少棵。
(2)每个班男、女生植树棵数相减,可知哪个班男、女生植树相差最多。
一班:30-25=5(棵)
二班:34-34=0(棵)
三班:35-30=5(棵)
四班:34-28=6(棵)
(3)把四个班女生植数棵数相加即可。
25+34+30+34
=59+30+34
=89+34
=123(棵)
(4)一班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几棵?(答案不唯一)
用一班男生植数棵数一女生棵树棵数即可。
【详解】
(1)一班女生植树(25)棵,三班男生植树(35)棵。
(2)(四)男、女生植树相差最多。
(3)4个班女生共植树(123)棵。
(4)一班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几棵?
30-25=5(棵)
答:一班男生比女生多植树5棵。
【点睛】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26.60厘米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用去铁丝的长度,再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
2米=200厘米
(200-20)÷3
=180÷3
=60(厘米)
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0厘米。
【点睛】
解析:60厘米
【解析】
【分析】
先求出用去铁丝的长度,再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
2米=200厘米
(200-20)÷3
=180÷3
=60(厘米)
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0厘米。
【点睛】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