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理论关键问题【内容提要】第一部分 语言与阐释意义1 什么是词语 事物并不因其存在就有意义的,人类是通过象征符号来把握事物及其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物没有进入语言就没有意义。词语就是象征事物的语言符号。 亚里士多德都以不 对词语再现对象或观念的能力表示乐观。怀疑论者恩披里珂则认为词语既不能表达也不能显现事物之实际存在,词语与事物根本就是分离的。这一立场可以说是后结构主义语言观的源头。经验主义者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词语是观念的名称,而观念指向事物。同时,语言是一种使认知发生扭曲的媒介,因为词语可能只是观念之令人困惑的替代物。洛克认为,观念是被人们理解和共享的概念,而词语必须明确地体
2、现出此类概念,否则就是空洞而没有意义的东西。不能与观念相对应的词语是不科学、不可靠的。但贝克莱认为,不含观念的词语可能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影响人们的情绪、行为和情感。康德通过强调判断力的重要性来驳斥经验主义的论调。他认为,当我们运用判断力时,我们虽然仍为现象所限,却又能从中找到一种瞬间窥见实在界的方式。判断力也是词语与事物、语言与现实之间的纽带。康德的观点让我们联想起柏拉图的看法,他认为获得与现实之本真状态相符的理想名称至关重要,只有一种构造得宜、搭配得当的语言方能接近那些普通、永恒的抽象概念,从而使知识的交流成为可能。 二十世纪逻辑实证主义者艾耶尔等认为,存在两种有意义的陈述:一是能被经验证
3、实的,一是依语言规则为真的。前者是科学陈述和日常陈述,后者属于数学和逻辑。至此,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人之间的正反命题得到了合题。 2 在现实建构中如何使用语言 维特根斯坦在其逻辑哲学论中,试图在语言和现实中建立一种对应关系。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由事态而非事物本身构成的。一个命题就是一种现世事态在语言上的关联物:如果事态得到公认,命题就相应为真。他认为哲学陈述是非科学的,因此也是不可靠的,也就是无法在语言中得到令人满意的表述。结论是:凡是能说的,都能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我们就应该沉默。这也导致了一个悖论:对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们只能闭口不语。在后期着作中,维特根斯坦不再坚持一个句子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意
4、思了。意义可能是模糊的,但仍然发挥作用。在哲学研究中,他认为寻找意义本质的做法是徒劳无益的,因为语言现象并未蕴涵普遍原则。语言形式千变万化,同样的词语可能会在每一种形式当中使用,然而,同一词语的不同用法并不能使词语在所有的语言形式中保持一致。我们所进行的只是大量互异又互动的语言游戏,每个游戏都受特定规则的控制,而且依此类推,与其他游戏相连。由此看来,词语和意义最终不是根据其正确与否来判定,而是根据其有用与否来判定的,意义是偶然情势下的产物。意义的偶然性构成理查德 罗蒂着作中倍加关注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任何事物所获得的意义都不是出自于内在的天性。世界本身并无真假可言,只有句子才有真假之别。如果说真
5、理是句子的一个属性,那么真理就不会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假定。句子是在不断创造、消解、再创造的过程中形成的人造模型。人类自身也是某些词汇及其在文化中的习惯用法的产物。语言不断创造新词,这些新词并不与更为真实的现实相对应,只是由于偶然性发生变异,必须不断地对现实进行重新描述。 3 行为主义者的方法如何为意义之讨论做出贡献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j l 奥斯汀(1911-1960) 在如何以言行事中提出,为了使语言具有意义,句子必须满足某种快乐条件:必须指向真实存在的事物或人,必须诚实而又前后一致。另一位对美国现代语言学颇有影响的人物是布龙菲尔德,行为主义语言学之父。他认为意义取决于言语产生和得到反馈
6、的实际语言环境。在各种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可以假定某些词语有意义,因为它们与经过科学分类的对象联系在一起如,但是,当我们进入抽象概念的范畴,诸如爱、恨之类,我们的知识就过于模糊,远远不能精确定义它们的意思。 符号4 符号如何与意义发生联系 批判与文化理论的许多重大进展,导源于把语言当作一种符号系统来研究的做法,而对符号系统进行分析的学科就是我们熟知的符号学semiotics。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作是符号的系统:口头语言和视觉语言,各种动作、姿态和手势,建筑和家具,服装、饰物和菜单等等,都是符号学要破译的对象。符号并不包含明确的意义或观念,而只是为我们提供了某些线索,让我们能够借助解释去发现意义
7、。只有当符号借助人们有意无意采用的文化惯例和规则得到破译,符号才会呈现出意义。 5 结构主义语言学以何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语言研究方法 在索绪尔之前,语言研究一直都隶属于哲学学科,其主要工作是追踪个别语言和群落语言的历时性发展,索绪尔彻底改变了语言研究,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致力于在给定的时间点上描述语言系统的状况。同时,他还区分了语言与言语,前者是整个语言系统,后者是特定的言说。最重要的是,他提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他认为符号由两个部分组成:能指或声象及所指或曰符号所指涉的概念。能指和所指之间关系是传统约定俗成的。这些约定因文化的不同而迥然有别。比如,爱斯基摩人描述雪的词语就有好几个。意义并
8、非来自于符号本身的某种品质,而是符号与符号之间差异的产物。就像国际象棋一样,每一个符号只有同语言中的其他符号建立起联系,才能获得意义。句子建构中的两种活动选择和组合可以说明这一点。句子中实际出现的词语总是暗示着所有本可替换但没有出场的词语。它们是从广大的语言系统中挑选出来的,也只有凭借与这一系统的关系才能获得意义。 6 符号系统如何为塑造文化与社会发挥作用 在皮尔士看来,只要解释者愿意把符号当作符号来感知,也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看成是符号。解释者本身也是符号,他之所以能够对符号作出解释,乃是得益于文化所提供的各种手段,也就是那些判定何者有意义的惯例和习俗。这些惯例和习俗使解释者有能力界定他们所感知
9、的东西,同时也界定了解释者。 修辞7 分析命题:所有的语言都是修辞性的。 修辞是一种以诡辩的方式使用言辞的技巧一旦有人挖掘这一表层定义下的深层含义,语言学的秘密之门就徐徐打开了。修辞确实有可能是一门表达和劝说的艺术,它最常见的形式包括言语中的修辞格、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打比方。但这些因素不仅仅是对演说家、诗人和小说家专用的日常语言的修饰。实际上,它渗透到了整个语言之中。作为一种现象,修辞不仅令意义生色,还塑造了意义。由于修辞机制遍及整个语言,所以不应该把修辞看成是语言的特殊或反常表现形式。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验证:首先,修辞手法不仅在小说和诗歌中起作用,而且在诸如广告、政治标语之类的日常符号系统中发
10、挥作用。其次,修辞必须通过形象来置换相关的意义。词语从来就没有十分明晰地指涉物体或者观念,而是通过将其转化为抽象而随意的符号,对物体或观念进行了置换。所有的词终究都是比喻。尼采认为,词语确实就是比喻,但我们倾向于忘掉这一点,所以词语才被赋予了相对的可靠性。 8 解构试图解构什么?为什么?对于德里达以及许多后结构主义者来说,万物都是文本。任何一套符号都可以当作一种语言机制来研究和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德里达认为“文本之外无一物”。文本是可以自我消解的,它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空白、不连贯性和不确定性,而这将导致文本的瓦解或失败。这是解构的主要意义。也就是说,解构的主要方式是揭示文本如何质疑自身。解构主
11、义对人文主义的人的观念,现实主义的模仿原则等都予以挑战。用德里达的话说就是“我们需要对解释进行解释,这比解释事物更重要。”9 言语以何种方式被视为一种行为的表现 古典时期和文艺复兴的修辞观都已经表明,修辞语言是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限定了并影响了人们的活动。而语言哲学的近期发展试图表明,言语其实就是一种行动。奥斯汀着眼于研究述行言语,他坚持认为,在任何语言的使用中,说话者都同时实施着多种行为。言语行为主要有三种类型:语谓行为是言说某事的行为;语用行为是言说某事时正在实施的行为;语效行为是借助言说某事来达到效果的行为。当语言建构现实的时候,如果没有修辞,可能也就没有我们可说或可写的现实了
12、。 表征10 现实主义的目标和目的是什么 通过礼仪和习俗的运用,表征被相应地自然化了,就是说,其建构性特征消除了。在西方文化中,这一自然化的过程得到了占主导地位的表征模式现实主义的一贯支持。现实主义的方法揭示了一个文本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得我们认为表征反映了世界,为认知一个可靠的世界打开了秘密之门。这一认知可由同一文化中的每个成员共享,并得到认同。现实主义的方法并不只是从事一种审美的规划,事实上,它们明显地服务于意识形态的目的。当现实主义控制了表征这一人工制品之后,世界观的主要目标,就是以稳定意识形态的名义宣称自己是对世界客观而清晰的描绘。 11 讨论观点:万事万物都是一种表征。 许多概念和符号
13、,我们通常以为是永恒的、客观的、常识性的,现在都要推敲。任何文化产品都可以理解为一种表征形式,这种表征形式为文化信念系统、文化的现实解释以及文化将实际情景和虚构情景转化为意象的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反过来,任何表征又可以看作一个文本或符号系统。这一文本如何表述,与它表述什么同等重要。 12 不同的表征技巧如何影响意义 表征的技巧与意义的生成直接相关。在艺术表征领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透视法的规则。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透视法指的是在二维平面上制造三维视觉效果的方法。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现象,实际上它包含着意识形态的言外之意。透视主义旨在通过建立一种正确的看的方法,助长观看者乃视觉主体的神话,根据严
14、格的数学规则处理表象。观看者被限定为空间中的一个特殊的几何视点,只要占据一个理想的观察角度,所有图像的视线都将汇集于一点。因此,在观众眼中,透视标明了表征的中心,喻示着他充当了上帝的角色。但事实上这只是主宰的幻觉。单眼主义把视觉和表征从现实的主体身上分离出来,从主体感知系统的多重性中分离出来。 阅读13 分析阅读行为与感知的关系 阅读行为无所不在,它塑造了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此世存在将不可避免地和阅读行为交织在一起。在萨特看来,人就是他自己的造物。此在就置身于世界之中,与他人同在,且无法与之分离这种不可分离威胁着它的完整性。存在主义进一步强调了感知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对梅洛庞蒂来说,对象的形式取决
15、于它如何被感知,哪怕是错误和歪曲的感知。他还强调具体呈现之重要,我们的感知不可能是纯粹的意识,因为意识难免要与血肉之躯纠缠在一起。反过来,感知也规约了我们的阅读行为:阅读什么,如何阅读,必须得到期待、驱使或允许。还有那无法阅读之物,我们无法阅读,是因为它不符合我们文化的期待。 14 讨论:文本生产者是其读者15 写作自己选择的一篇文本,提出两种二者择一的相反的意义本文性16 当代理论如何拓展了文本的概念 当代理论认为,万事万物皆为文本。文本在语源学上与编织有关。罗兰巴特和克里斯蒂娃对文本概念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首先,他们从十分广阔的领域中选取材料,并且指出,这些材料尽管不同,却都可以看作文本
16、。其次,他们为本文性问题设置了一个开阔的学科视野,因而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第三,他们都以文本形式做试验,把理论上的文本概念从陈旧的一般规范中解放出来。对他们来说,跨学科写作的依据在于互文性。 17 讨论:文本即身体,身体即文 巴特通过对本文性和身体的关注,强化了作者和读者的对立。快乐文本提供的是一种舒适的阅读和身临其境的满足;极乐文本则相反,通过形式的颠覆、语义的混乱来搅乱我们,进而激发出一种类似于性高潮的快感。读者的快乐并非源于文本的“内容甚至结构,而是强加在其完美外表上的划痕”。和巴特一样,克里斯蒂娃越来越强调身体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她尤其想要鉴别不同的语言形式以及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17、,以便说明当儿童进入成年,本文性和身体特征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如何改变的。符号体和童年的前语言时期有关,是一个流动的实体,没有任何清晰的外形或边界。反复无常的喧闹、动作和手势构成了一堆杂乱的冲动或推动力,它们使情感得以表达。这样,符号体就完全衍生出了身体文本。相反,象征指的是成人社会约定俗成的那些符号,它与主导的权力象征体连在一起,按照分离和差异的原则来努力塑造主体性,迫使身体的冲动屈从于抽象的法则。虽然符号体受到象征的压制,但它仍然凭借语言的身体特质和实验性文本残留在成人话语当中。这样,符号就在精确的意义之上制造出了一种戏谑式的过剩,从而保存了反抗象征的潜能。 18 对自我的分析与对文本的分析在
18、多大程度上相互关联 在恐怖的权力中,克里斯蒂娃改进了她在本文性和身体之间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她认为,儿童要进入成年期,就必须通过伴随着强烈情感的生理过程把自己建构成个体文本。在这个意义上,对自我的分析与对文本的分析相同。为了进入象征序列,主体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形体方式把自己同别人区别开来。主体必须通过“弃却”过程摆脱所有被文化理解为污秽、下流、紊乱、自私或反社会的事物,也就是“卑鄙”之物。当主体竭力达到自在自为的文本时,他马上意识到要完全控制卑鄙之物是不可能的。血液、精液、尿液、粪便、眼泪、乳汁、汗液等等,这些物质否认了身体的自足性。卑鄙之物对文本框架的可靠性提出挑战,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
19、失败。但失败不等于完全绝望。事实上,失败通常会刺激我们去做出最大努力:承认自我分裂和不尽完美,可以激励我们不断重新界定本文性的自我,而这一过程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确实,它是可以和艺术创造媲美的。克里斯蒂娃认为,真正的爱是具有渗透力的,它意味着对他人敞开,意味着一种消解个体自我之边界的能力。 第二部分 社会身份意识形态1 分析命题:意识形态是了解世界的方式 个体之所以认同自身的身份,是由于意识形态的询唤。人文主义理念中的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的身份事实上是种种文化实践所造成的短暂的结果。但个体却只能通过虚幻的身份、通过意识形态去了解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努力助长人们的这种错觉以维护自身稳定的秩序。意象
20、支撑着一种文化的意识形态。现实中的意象是被赋予合法性和使其主体性获得某种身份的文化所创造出来的。通过消除身份和意象的可建构性,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宣扬一种建基于“现实不可改变”这一观念之上的意识形态。 2 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文本的生产 各种文本比如小说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实体,因为它们总是公开面对意识形态的操纵。按照雷蒙德 威廉姆斯的说法,文学不只是与那些普泛的和永恒的美,或高尚的准则有关,更与产生它的意识形态的环境有着实际的纠缠不清的联系。这一点对其他文本来说也是如此。 3 讨论:意识形态为其主体建构意义 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主张意识形态不仅仅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作为
21、一种生产实践和活动,它也有自己的物质存在。它的主要产物就是人的主体。通过它的机构和仪式,意识形态将个体询唤为社会存在。这样一个存在其实是一种社会建构,然而它鼓励遗忘这个社会存在,并且把这一存在视作可信的和自主的。 主体性1 自我和主体的关系是什么 在探索个人与集体之身份的文化建构的过程中,批判和文化理论逐渐从自我这个词中偏移了出来,而用主体这个词代替了它。这是因为自我这个词在习惯上会产生把身份看成是一个私有物的想法,或者是把它视作一种独特的、自主的个体的观念。主体这个词更模糊,它既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比如在被动句中的主语。后结构主义强调,主体不是一种自由的意识或某种稳定的人的本质,而是一
22、种语言、政治和文化的建构。 2 最新的理论如何界定主体和权利的关系 福柯通过知识/权力的系谱学的研究,表明知识和权力是互相依存的,是相互支持的管理和控制主体性的手段和形式。 3 讨论:语言建构了主体性 拉康通过把语言放在性心理发展的中心对弗洛伊德进行了重读。他主张主体是语言的产物,在语言之外别无他物。孩童的早期先于语言的获得的那个阶段被称为想象界,以不能辨别为特点。在六到十八个月时,婴儿经过所谓的镜像阶段,通过镜像获得一致性和完满性的幻觉。进入象征阶段,自我和他者的统一体婴儿和母亲被突然出现的第三者父亲打破了。在假想和象征阶段之外,是真实阶段,也就是语言和文化都不能命名和表现的阶段。在假想和象
23、征阶段,主体性的出现取决于四个要素:分隔、疏远、虚构和误识。在象征阶段,主体的融合同样标志着性的差异的出现。性的差异,并不是生理上的根深蒂固,而是由一套把主体指定为男性或女性的符号系统的语言所建构的。 身体1 科学发展如何重新定义身体 科学显示,身体可以拆卸和重组。哲学通过强调肉体的存在是我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和知识的中枢,对传统的精神优越于身体的观念进行了挑战。身体已被重新定义,身体的形式不仅是一个自然的实体,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这是一套通过它的外观、尺寸和装饰的属性对一个社会的价值观进行编码的手段。 2 分析身体和语言的关系 身体形象也可以视为一种语言系统,它产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并不断重
24、复,对那种将社会归之于某种特定的含义的身体形象进行编码。 3 有多少种身体 在作生物学和解剖学的术语时,肌体指身体的器官,它包括一整套的组织及其相关的功能,用作比喻时,这个词带有复杂的意识形态的内涵。作为身体的政治,它可以作为个体来考虑,即作为个体的身份的显现;也可以作为集体而思考,即作为共同的身份的显现。 社会性别和性征1 讨论:社会性别和性征取决于文化 朱迪思 巴特勒认为社会性别是被演示出来的。这意味着一个人的社会性别身份是通过表演和角色扮演生产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重复起着重要的作用。重复也被某种特别的文化期望及其相关的东西所限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组织性行为的方法。因此,一个性别角
25、色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实际上,它是由各种文化的话语,尤其是语言建构而成的。 2 女权主义理论如何重新定义传统的社会性别和性征概念 女权主义理论分为两种:本质女权主义和反本质女权主义。前者认为女性的气质中有一种天然的本质性的东西,后者则认为女权主义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本质的,而是文化和政治的产物。 3 分析观点:社会性别和性征有很多种 由于性差异探索运动的出现,例如酷儿理论的出现,这个争论也已达到了更为复杂的水平。对于多样化性征的愉悦的强调,也集中于这个方面,意欲消解传统的身份类型和鼓励对过去所不了解的愉悦的一种认知。就像凯特 沃尔夫指出的,一个复数化性取向的个体可能根本不会“费
26、心于去弄明白吸引了她/他的人们的性别”。 他者1 文化如何建构各种形式的他性 有许多围绕他者的假设和偏见正是由于没有能力把握他们如何工作而产生的。而且,这种无能常导致压抑策略的集中。在整体和无限中伊曼纽尔 列维纳斯指出了这一点。如果他人的行为因为有点陌生而冲撞了我们,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假设他们的思想感情与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是不一致的。各种主人、统治者和殖民者习惯上就是依赖这种假设,并据此得出这样一个恶意的结论:他者的思想和感情不仅是有差别的,而且还是粗鄙的和低级的。 2 分析他性和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之间的关联 在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讨论的背景下,他异性的论述正显示了其所有的复杂性。至少
27、是从文艺复兴以来,依靠把自己化装成被赋予了文化与种族优越感的文明的代表,帝国主义已经证明了它的压迫行为的合理性。为了维护一个民族的优越地位,别的东西一个他者必须首先被作为低等的打上标签。 3 他者在何处 我们不应忘记,当我们有差别地对待,或事实上谴责他人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拒绝我们自己视为与我们对完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不协调的那些方面。克里斯蒂娃认为,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我们所不知道或不了解的东西,而不是把他者理解为一种威胁,或是一种讨厌的东西,而尽力不予接近。 凝视1 权力与眼睛的关系是什么 凝视的权力是古老的,这已被民间传说和神话所证实。在大众传统的领域中,它常以邪恶的眼睛来显示自己:它有使人着迷
28、的力量,甚至只要看一看就可以杀人。根据福柯的说法,对权力的运作是和凝视的动力学分不开的。在前现代社会,掌权者通过展示他们自己为其权力做宣传,以使那些无力的大众敬畏并屈服。而在现代社会,权力是相对隐蔽的,通过看见一切而又保持自己不可见来控制我们。现代制度的中心意象是全景监狱。在西方,视觉的社会化传统上是依赖于意图统一视觉的实践的。象透视法一样,照相机的暗箱依靠的是单眼主义和去肉欲原理。这些原理被认为有助于一个理性的、知识化的主体的形成,并按照共有的文化价值观来将视觉社会化。 2 西方文化何以在传统上认为视觉优先于其他感觉 在西方观念中,视觉常被推崇为五种感觉中最为高级的感觉,这可能是因为它被假定
29、为与精神而不是身体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3 分析凝视和社会性别政治之间的关系 几个具有精神分析倾向的批评家探讨了就性别关系而言的凝视,这来自这样的假定,即它的活动在性权力结构的建构和维持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性征不可避免地与权力缠绕在一起,而权力又和眼睛不可分离。劳拉 马尔维通过对好莱坞主流电影中的视觉政治的探讨,认为把妇女刻画为一种偶像,男人作为观看的承担者的权力分配,是不公正的。克里斯蒂安 梅茨认为观众对电影中的男主人公的身份认同建立在同拉康所谓婴儿的镜像阶段的类似的体验上,是一种误识。林达 尼德在她对西方艺术中的女性裸体的研究中强调说,通过凝视的权力,男性竭力希望控制在想象中危险的女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