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进展张守岭 陆 峰 摘要:冠心病是一种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动脉闭塞或者梗阻导致机体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需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进行干预。近几年,中国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愈发成熟,在这种背景下,临床冠心病病死率逐渐减少,但与之相对应的,医疗费用在不断攀升,而中医药能够极大改善该疾病临床症状,不仅延缓、预防冠状动脉再狭窄,同时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认知;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章编号:()(,;,):,:;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级(山东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附属医院心病科(山东 济南)通信作者: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据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约有 亿人,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患者冠状动脉出现痉挛、狭窄、阻塞,该疾病病死率较高,约为居民总病死率的。其中有数千万患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且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作息的变化,该疾病的患病率还在逐年攀升,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患上冠心病,对该疾病进行预防与治疗是目前医疗攻克方向的重点所在,需要给予重视。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知素问 刺热记载:“心热病者热争则卒心痛”,太平圣惠方言:“邪毒之气,入于脏腑,攻击于心络,故令心腹刺痛也”。均对该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概
3、况,即与气滞、热邪、寒凝、血瘀有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先提出“胸痹”的病名。玉机微义心痛言:“然亦有病久气血虚损及素作劳羸弱之人患心痛者,皆虚痛也”。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中无气,必停留而瘀血盈则畅,血亏则迟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还有研究提出,冠心病心绞痛病机是心肝血虚,肝无法疏泄后会导致心脉出现阻滞情况,而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胸痹;患者心肾存在阳虚,则阴寒内生导致心脉凝滞,也被称之为胸痹。正虚邪恋、本虚标实属于冠心病的主
4、要病机,其中气血阴阳亏虚是为本虚,痰阻、气滞、寒凝、血瘀、瘀毒阻滞是为标实,有研究指出冠心病主要是因为虚、热、瘀所致,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主要是阴虚瘀热所致。中医辨证分型辨证论治在中医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能够帮助临床更好地分辨疾病类型,从而对疾病进行更好地处理,是研究冠心病中医治疗的基础所在。在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中,冠心病可以分为标实(痰浊、气滞、寒凝、血瘀)与本虚(阴虚、气虚、阳脱、阳虚)种。中医内科学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寒凝光明中医 年 月第 卷第 期 .心脉、心血瘀阻、心气亏虚、痰阻心脉、心肾阳虚、气滞心胸、心阴不足型。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痰阻心脉、阳气虚衰
5、、气滞血瘀、心肾阴虚、心血瘀阻、阴寒凝滞、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型。中医药治疗方法现代药理研究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虚实证,其中益气活血通络、益气养阴、温阳通络等方法是治疗虚证的主要手段;疏肝理气化瘀、活血化瘀、祛痰化瘀等是治疗实证的主要手段。.从虚证论治.益气活血法 有学者对益气活血方展开研究,药方包括党参 ,丹参,当归,川芎,地龙 ,麦冬 ,薤白 ,红花 ,黄芪 ,赤芍 ,法半夏 ,桃仁 ,生地黄 ,瓜蒌。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益气活血方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还有学者对气虚血瘀型患者展开研究,给予常规组患者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该
6、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心电图改善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益气养阴法 有研究对养心通脉方展开研究,方药组成:郁金 ,陈皮,五味子,人参,炒白术 ,川芎 ,麦冬 ,当归 ,丹参,炙甘草 ,木香 ,茯苓 ,黄芪 。煎熬成药剂,对气阴两虚挟血瘀型患者展开治疗,常规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效率,.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而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有效率,.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还有学者通过益气养阴法治疗该疾病患者,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温阳通络法有学者使用桂枝
7、,白术,红花 ,桃仁 ,茯苓 ,川芎 ,白芍,延胡索 ,丹参 ,黄芪 药方组成的温阳益气活血方以及体外反搏对难治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其结果显示,治疗组心绞痛稳定状态、步行距离、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分级、心绞痛发作频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心电图改善率也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实证论治.祛痰化瘀法 有学者对 例冠心病心绞痛展开研究,患者通过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 周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粥样斑块在经过痰瘀同治方治疗后,是能够有效抑制其发展,并且能够改善患者斑块负荷、管腔狭窄等情况,而且该药方还能够多靶
8、点抑制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效应。.疏肝理气化瘀法患者血液黏稠度与疾病有着密切联系,而疏肝、理气、活血药物是能够将其降低,不仅能够对斑块进行稳定,同时能够对血栓形成进行有效抑制,并且能够将临床疗效提高,对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有着积极作用。有研究对血府逐瘀汤展开研究,在给予观察组患者加减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同时血液黏稠度与胆固醇有着较大改善幅度,且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活血化瘀法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血管扩张属于重要手段,而活血化瘀药物是能够实现该治疗目标,并且对患者的血液流动性的增强有着积极作用,同时还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与血管痉挛发生率,并减少患者血小
9、板的聚集。相关研究指出,丹参素的使用是能够对 转录活性进行抑制,而且能够对 开放程度、含量进行降低,有助于抗氧化、保护心肌。丹红注射液不仅能够起到降脂、抗血栓形成作用,同时还能够减轻缺血、改善血液流变学。.中成药治疗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是能够对患者心绞痛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同时还能够降低血脂,并提高异常心电图改善率。复方丹参滴丸是能够保护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主要是该药物成分能够起到抗炎、抗氧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对氧化应激起到抑制效果,并且能够对冠状动脉进行扩张,有助于患者将斑块破裂的风险降低,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血流进行有效改善。.中医外治疗法有研究将针刺内关穴与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应用,其结果提示该治疗有
10、着积极作用,能够提高疗效。穴位贴敷属于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中药研磨后调成糊状,然后在穴位上贴敷,能够对患者的经络、气血、脏腑起到良好作用,从而起到提高机能、祛除疾患的作用。总结近年来,中国临床上不断出现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同时辨证分型与病因病机也在不断增多,而且对于穴位贴敷、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等中医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并逐渐实现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但依旧存在问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参考文献 幸珍珍 穴位贴敷联合分级运动图像训练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黑龙江医药,():.倪菲,于游,张欢,等 基于“调脾安心”理论探讨 信号通路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分子机制
11、 辽宁中医杂志,():,.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上海:上海光明中医 年 月第 卷第 期 .科学技术出版社,:.宋 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东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陈静,王晓燕 瓜蒌夏苓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阻心脉证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的影响 贵州医药,():.明 徐彦纯 玉机微义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山西中医研究所革委会 医林改错评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黎清秀,王明月 活血通络方结合延续性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光明中医,():.王芳,陈洁,刘宇涵,等 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对
12、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世界中医药,():.仇卫锋,雒军强 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微炎性反应的影响 海南医学,():.白丽娜,张虹,严萍,等 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实用药物与临床,():.王朔,刘畅,赵佳,等 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 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影响的临床观察天津中医药,():.张秀丽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贵州医药,():.杨泽,苟筱雯,赵林华,等 态靶辨证在痰瘀互阻心绞
13、痛中的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降香、三七、蜈蚣粉 辽宁中医杂志,():.王文灵 丹蒌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 响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王莹威,王静,姜晖 化痰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阻血瘀证)的疗效及对、的影响 中国中医急症,():.王震,郑波,张方霞,等 通心络胶囊结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 、水平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秦艳 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编辑:孙俊俊 收稿日期:)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研究进展谢晓宇 周
14、 朋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压力加大,儿童抽动障碍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因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更有甚者明显异于常人而成为困扰家长的难题之一,影响患儿学习及心理健康。中医在治疗抽动障碍方面效果良好,且方法多样,如口服汤药、针刺、推拿、灸法、贴敷等,其疗效日益得到认可。此文综述了近十年相关文献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治疗提供新思路。关键词:抽动障碍;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章编号:()基金 项 目:北 京 市 儿 科 抽 动 疾 病 组 循 证 能 力 提 升 项 目()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级(山东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山东 济南)通信作者: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
15、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男孩发病率大于女孩,临床表现为一组或多组肌肉快速、重复、无节律的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常可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等,如干预不及时,随病程延长症状加重、反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阻碍其社会交往,损害身心健康。该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是遗传、生化、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疗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硫必利)、多巴胺系统稳定剂(阿立哌唑)、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利培酮)、中枢性 受体激动剂(可乐定)、抗癫痫药物,也有应用大麻类药物、肉毒杆菌毒素、尼古丁类药物治疗难治性 的报道。此外,辅之以心理疏导、神经调控,大多预后良好,但因长期服西药存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如嗜睡、恶心等,且无法从根本上阻止疾病发生,使患儿及家长服药依从性较差。中医立足整体,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加深对该病认识,完善治法方药,且因治疗方法多样、不良作用小等优势得到广泛家长认可。现将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病因病机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对该病病名的直接记载,但对其发病症状不乏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小儿药证直诀云:“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肝风入于光明中医 年 月第 卷第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