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薀小学教师业务学习安排表膅周次芅学习内容薁地点羇主持人膈备注芅1羁新课程理念虿会羆莅莂膇螅蒅议螃衿螈薅袀室薁刘薇蚄芁聿芆螄成蚂螁2肅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语文)四个坚持腿肈4袄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数学)变化之处袇羄6薀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英语)学科特点肄羁7肀教师备课应处理好三大关系莂薈8蒇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芀芆9莃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路径有哪些羅莃10莁写作教研论文的八个步骤蒃螂11袈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五度”膃蕿12薆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肇薈
2、13螃新体制 新课程 呼唤教学新管理(一)莇袃14肁新体制 新课程 呼唤教学新管理(二)羃蒂15罿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袃蚁16羈一切教学必须始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吗?腿螃17芈如何认识教学过程既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薂薂18袈专家型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蚂艿肇莄螂蚀薄肃业务学习时间:9.5袂业务学习内容:袆新课程理念芆 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袁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羂 二、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芇 课程体制是由课程观决定的,有怎样的课程观就有怎样的课程体制。从孔子办私学算起,
3、我国学校课程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经历了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历史变革。蚄 从课程体制来看,具有普及功能的素质教育课程体制和具有筛选功能的应试教育课程体制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体制。但是直至今日,作为适宜“应试教育”的学科知识为本的课程,在教育界和课程观念领域依然严重存在,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观念似乎成为一种没有必要改革的公理。羄 因此,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体制,就必须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程体制。这个课程体制共包括四大类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肂 三、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
4、的平等观蚈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莆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蚃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完全平等。肂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教学相长。聿 2、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袄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蒂 四、改变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膁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膆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薆 五、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芁 1、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
5、得会芁 2、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只有在学生自主的活动中才能进行。薇 3、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肄 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培养健全人格、保护学生个性前提,是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芄 我们应当寻找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适合教育的儿童。莁 4、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羈 六、树立终身学习观一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螆 1、终身学习是当今学习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肃 2、终身学习要求:学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终身学习力的摇篮。蒁 3、变革学习方式,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和
6、实践能力的培养。荿 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革的显著特征。膃 单纯接受式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方式(改革的核心任务)。螂薁学习时间:9.12螀学习内容: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语文)四个坚持 羅 1、坚持课程的基本理念。 袄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蚁 全面: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各个方面。 羆 语文素养:核心是语文能力,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道德、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 蚇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薃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 蚁 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
7、文字的能力)。 莇 善于利用汉语言文字自身的特点(六书: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汉字一字一形,数量多,多音多义字多,形近字多,汉字教学要注意辨析。 肅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莂 核心:鼓励自主,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螁一些教师由于认识偏颇,过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接受性学习却受到了冷遇。其主要表现为教师不敢进行必要的讲授,怕别人说自己是穿新鞋走老路。于是乎上课一味要求学生自己读书,缺乏指导,没有具体要求,目的性差,不问读的效果,学生为读而读,可谓另类“放羊式”教学。有的教师甚至盲目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喜欢哪一段就
8、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成为典型的“自流式”教学。他们的理由是: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过去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就应该彻底抛弃,否则就不是新课程。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螈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固然好,但不管什么样的知识都让学生自己探索是不科学的,而且没这个必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完全对立起来,是对课改的一种误解,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 螇 克服“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树立教师“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学习
9、。 膁 鼓励自由阅读,激励自由表达,适当开展合作探究的形式,确立有价值的内容、问题,有明确的任务,有具体的指导,人人有事做,人人动起来。 袀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腿 核心:三级课程管理。实施好中央课程;开发好地方课程;建设好校本课程。 芅 语文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 膄 2、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羀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构建语文的目标体系。 芆 3、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羇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允许出现“杂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羃 4、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肀 学习语文正如吕叔
10、湘说的:“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激发阅读兴趣,加强阅读的指导、交流、展示。 蚇 蒅蚂膀学习时间:9.26肈学习内容: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数学)变化之处 膆 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等特点。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螅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芀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葿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11、薄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薃 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芀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衿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莆 “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1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节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莀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羆 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螄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
13、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肁 五、“双基”变“四基”蒀 2001年版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莇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蒆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肄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蕿 强化“德育为先”教材中将九章算术列为教学内容,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
14、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财时容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并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示,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螈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羄 实施建议的变化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袃学习时间:10.10虿学习内容:解读2011版课程标准(英语)学科特点艿 蚆 根据全国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以及2001年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小学阶段词汇表、语法项目没有分别列出;对小学英语
15、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和案例,等等问题,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如下特点:蚂 一、理念更先进 蝿 1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蚀 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膄 2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蚅 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16、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衿 二、目标更清晰螇 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423个基本词汇,这些也是以往教学中老师们感到比较模糊或困惑的地方,这次课标的修订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袅 三
17、、方法更具体蒄 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看了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例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再如修订稿中的课堂教学用语更具体、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语言也更具有时代气息。衿膈薇膂罿薈羅羁聿罿螇羄腿肆膅学习时间:10.17螃学习内容:教师备课应处理好三大关系芈 (一)个人教案与成品教案的关系蒇 所谓成品教案主要是指现成的书本教案或网上可查阅的电子教案。毋庸置疑,它是作者领会和理解教材的智慧之果,
18、但其毕竟是作者从自身研究的实际出发的。因此,要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我们就必须首先闭门独立思考,以排除成品教案对自己思维的干扰,并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想象。待个人教案初稿完成后,再去借鉴、学习他人的教案及其相关信息,以检测自己的定位是否科学、精当,为此再进行二次、三次的备课,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袇 (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薂 优秀的、高效率的课堂来自于集体的智慧,因此备课中应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加强集体备课,但必须先进行个人备课,找出疑点,再进行集体备课,寻求突破点,最后再回到个人备课,整理知识点,突出能力点。薂 (三)整体备课和要素备课的关系袈 个人备课时,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把握教
19、材体系。教师首先既要看到本堂课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看到它在本章节、乃至在全书中的地位;其次在要素备课时,目标上应始终围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等素质教育方面的教学要求进行设计,方法上尽管教无定法,但心中应始终想着学生这个主体,更多地思考学生是否参与了,最难点的突破上应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莅“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要使这40分钟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教师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时间和精力。一位教师在成功执教了一堂课之后,当别人问及他准备了多久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用我的一生来准备我的教学,而就这一堂课而言,我只花了15分钟
20、。”寥寥数语,道出了备课的真谛。学习时间:5.2薅学习内容:新体制 新课程 呼唤教学新管理(二)蚂艿肇莄螂蚀薄肃袂袆芆袁羂芇蚄羄肂蚈莆蚃肂聿学习时间:10.24袄学习内容: 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蒂一堂好课不应该是死记ABC或硬背三字经,不应该是两手放后、两脚放平地坐45分钟,不应该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猜着老师的脸色行事,不应该是坐在角落的一隅观看其他学生的表演,不应该是度课如年地期待着下课、期待着放学的厌烦心态,不应该是充满了不快、反抗、矛盾和敌意。一堂好课是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生成、智慧碰撞、情趣横生、心灵融合、共同发展的课堂。膁 一堂好课,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能关注学生的
21、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空;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意义的问题与情境;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维有效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实施个别化的差异教学。一堂好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呵护自尊,培育自信,激励自强。膆 一堂好课,是闪耀智慧光芒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化、活动化、情趣化。依靠知识本身内在的魅力或者创设童趣化的课堂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学生
22、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灵活地处置好生成性教学资源,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一堂好课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薆 一堂好课,是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在课堂中学生受教师的启发与鼓励,满怀兴趣和探究热情,主动地参与智慧性、挑战性的学习活动,通过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创造力,将外在的知识进行选择、重组,以个性化方式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个性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活动教学,使自我价值不断得以实现,并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与学相长的过程。芁 一堂好课,应该成
23、为学生激情燃烧的广场。课堂就是亲历生活,体验着由服从、沉默、竞争、合作、展示、成功、失败等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课堂上,人类的美好情感、大自然的瑰丽风光,历史的风云变幻,伟人的沉浮拼搏精神等一一展现,学生的思想得以共鸣,充分地燃烧着自己的思想激情,或痛恨,或赞美,或抒怀,或感慨,或悔恨课堂理应成为学生精神世界成长的场所。芁 一堂好课,应该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原野。课堂上几十个精神世界共聚一起,该有多大的精神能量。教师要激活这一个个沉睡的精神原子弹,让他们的思想体验在课堂上尽情交流、碰撞,辨别人世间的真善美,欢呼理想与美好,让学生学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即使眼光有些短浅,思想有些幼稚,但
24、决不能熄灭他们心中涌动的思想之火,应像呵护叶尖上的露珠一样呵护学生的个性体验,给他们的思想之火添薪加柴,等待有一天燎原成他们成长中的精神原野。薇一堂好课,成为应该学生放飞梦想的天堂。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最美好的精神之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科学文化的殿堂里尽情游乐。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不断地生长梦想,满怀激情地与书本拥抱,与大师对话,与人类崇高的精神交流,不断地积淀着文化的底蕴。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学会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兴趣广泛,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赢得效率。肄芄学习时间:10.31莁学习内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25、路径有哪些羈(一)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螆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尤其是教师,教师职业和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命状态。有学者指出:“教师是真正的课程,是学生成长的标杆。教师不读书,不思考,教书育人就易出偏差;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学习者。活到老学到老,方可为师教师读书是关系国家教育成败的大事。大面积的教师不读书、尤其不读教育科学著作,意味着教育的运转肯定出了偏差。不读书,就意味着没有科研,就意味着非专业状态。”肃就教师学习的方式来说,当然最为主要的还是读书。现在教师不爱读书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是
26、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蒁(二)反思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荿反思是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增强教育能力、生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反思不只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或活动的简单回顾和再思考,而且是一个用新的理论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是一个用社会的、他人的认识与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做比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求他人对自己认识、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站在他人的角度反过来认识分析自己的过程,是一个在解构之后又重构的过程,是一个在重构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行动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也包括对与之相应的潜在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还包括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反思。膃 (三)交流尊重同行教
27、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螂在学校,教师问的交流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本来是教师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智慧的最主要、最便利也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可是目前在学校里听课评课通常变为单纯的学校检查教师、管理教师的一种手段。基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听课评课,着力点应该是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行为的改善、反思意识的增强、思维方式的改变。薁(四)研究投身教育研究,在把握规律中超越自己螀一般来说,作为一项研究,研究者一定要思考并解决好如下的几个问题:为什么研究?谁来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何时研究?何地研究?研究得怎样?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研究的类型,主要有如下三种:(1)“行动
28、研究”。这种研究的问题来自教育实践,目的是为了改善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实施研究。(2)“叙事研究”。它是以讲故事或类似讲故事的方式,陈述自己在教育活动或教育经历中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件,逐步展开剖析、反思,揭示内隐于这些事件背后的意义和观念,并提出改进措施,寻求教育规律。其特征是通过故事叙事来描述人们在自然状况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个体化的实践性知识,促进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3)“案例研究”。其特指以“问题或任务比较典型、教育过程曲折多样、取得显著效果或经验教训、发人深省的课堂教学实例或学生教育实例或管理实例”作为“案例”,展开分析、讨论、研究。羅(五)实践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
29、展自己袄这里所说的实践指的是教师所实施的教育活动或教育过程。这种实践活动,既有主客体间的对象性活动,也有主体间的交往性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象性活动中,学生对教师所实施的教育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不仅加深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把握,而且提升了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性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者,也都是学习者。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蚁羆蚇学习时间:11.7薃学习内容:写作教研论文的八个步骤蚁第一步:确立研究范围莇在进行论文写作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也就是写作的范围是什么。是研究教材的呢,还是研究课堂的呢?是研究教学工作的呢,还是研究
30、班主任工作的呢?在这些大的范围内还要进一步缩小范围,以研究教材为例,是研究教材的历史的呢,还是研究教材的现状的呢?是研究教材的的编制的呢,还是研究教材的评价的呢?这些范围仍然很大,以研究教材的现状为例,是进行新课程整体教材的比较研究的呢,还是进行某一套教材的研究的呢?是进行教材的体系研究的呢,还是进行教材的某一部分研究的呢?总之,教师要不断地缩小自己的研究范围,范围界定得越小,就越容易研究得深入。肅第二步:查阅文献资料莂查阅文献是论文准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目的是了解有关专题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结论,对已有的同类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过程,也是研究的实质性步骤。螁
31、第三步:敲定文章题目螈在明确写作范围和充分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最终敲定论文的题目。教育科研论文的标题是主题的直接反映,是文章的眼睛。因此,论文的标题必须准确、简明、要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标题的拟法一般有三种:(1)从文章的主题里思考拟标题;(2)从论点中思考拟标题;(3)从文章里的各个层次(或要点)里思考拟标题。螇第四步:选择论文形式膁中小学教师撰写的论文形式主要有可分为专题论文、教育随笔、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擅长选择相应的论文形式。袀第五步:拟定论文提纲腿提纲是为论文撰写搭建的间架结构,是作者写作思路的蓝图。论文提纲,至
32、少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容方面,要解决主旨是什么,包括怎样列题目,写哪几个问题,分观点有哪些,每个观点使用什么材料。结构方面,包括全文内容分几部分写,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分几段,每个段落的要点是什么。拟定写作提纲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句子式提纲。即以句子的形式出现,每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每句都是文稿里某一个段落的要点。(2)标题式提纲。即用标题这种形式引出每一节或每一段中所讨沦的主要内容。(3)段落式提纲。即论文段落的内容提要。在实际内容层次上列出要点和事例,最后在提纲的大小项目下标明要使用的具体材料,以备写作时采用。芅第六步:撰写论文初稿膄论文提纲拟定好后,可以围绕提纲
33、进行论文的初稿写作。在撰写初稿的过程中,作者要始终抓住主题,围绕中心,每个层次段落都要紧紧围绕确立的中心去写,还要注意表达方式的得体、用语的准确、简明和朴实。起草论文时要根据每一类论文的格式和行文关系,按照提纲的布局谋篇,尽可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羀第七步:论文修改润色芆修改是论文撰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修改教育科研论文主要应从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考虑。修改的顺序应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逐层地进行,每次修改都应有侧重。羇第八步:选定刊物投稿羃论文定稿后可选择合适的刊物投稿。投稿前要研究期刊,看自己的文章投到哪个期刊比较合适,期刊选准后,还要搞清楚所投期刊有哪些要求,比如格式规范
34、、字数要求、所投栏目、投递方式。投稿时,最好电子稿和打印稿同时投递,但不要一稿多投。肀蚇学习时间:11.14蒅学习内容: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五度”蚂教学内容的难度膀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不仅要吃透教材、透彻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拟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及结果检测,而且要准确把握本节教学内容的难度及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因为,教学内容的难易直接关系到教师讲课的速度与学生接受的快慢。肈 分析讲解的深度膆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讲解时,一定要清醒地了解自己教学的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知识基础、认识特点和思想、情感、意志、性格等特征,找到教学目标与学生知识、智力水平之间的矛盾所在,抓住学生认识上的难点
35、、疑点,对症下药确定教学时分析讲解的层次、深度。通过恰如其分地剖析、解释、类比、辨异等,使学生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例如:教学对象是高中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如不注意分析讲解的深度问题,一时兴致所至,引伸扩展面太大,波及到大学的知识内容,学生便会觉得如听天书、不知所云,反之,用学生早已熟悉的初中知识讲解,学生便会觉感到毫无兴趣,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螅教学语言的精度芀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高度的语言修养是教师职业的特殊需要。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表达的精度。这里所说的“精度”主要是指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有严密的科学性,不仅发音正确,吐字清晰,合乎语言规范,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其
36、次,教学语言要纯洁文明、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既活泼有趣、幽默诙谐,又庄重亲切、浅显易懂,且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鲜明的教育性。再次,教学语言要有切实的针对性和有效的自控性。葿课堂气氛的紧张度薄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练习,对问题、习题要精心选择和安排,既要照顾学生的知识状态和智力水平,又要有助于揭示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规律和系统性,使学生通过答问、练习、讨论等,扩大、加深对概念、原理、法则等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分配适度薃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时间结构是否合理,无疑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结构因素之一。实践证明,正确分配时间、合理使用时间,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
37、保证。因此,要求教师强化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科学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可以避免施教过程中讲授失控超时,挤占学生练习(学习活动)时间。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必须符合教学实际,教师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前提下,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要求作出安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和认识方式进行分配,根据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风格及本堂课的重点、难点作出相应地调整。做到讲与练的恰当结合,不使教师的讲授或组织学生活动过于冗长,而准时地在下课前结束一切活动。芀教书育人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一个教师能否在这个主阵地上赢得赫赫战
38、绩,与其能否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五度”有密切关系。衿莆学习时间:11.21节学习内容: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是一种双边和多边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一种沟通,是合作,是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它的主要形式是交流对话,沟通心灵。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师生互动,旨在信息交流中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突出师生关系这一侧面,这不仅因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痼疾,也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正像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39、所指出的那样:“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孩子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超成功首先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事实上,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什么教学过程的优化,什么有效的教学,什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一种奢谈。所以在课堂上应努力构建互动的良好师生关系。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这个交往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课程为中介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它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的进行的交往。交往意味着平等,可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
40、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控制者、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这种领导的权威性表现的还十分严重。不管是课堂上,还是一对一的谈话中,教师往往拥有谈话的主动权,对学生的辩解严加训斥。学生似乎只有听的权利。汪风雄认为,新课程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强调教师的地位由主导地位转变为指导地位,师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师生共同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要由传统的教学让位于学生的互教互学,应当把说话的权利让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真正的立场
41、和对事物的分析和看法,在彼此的交谈中,形成共识。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我觉的是这样的,你觉的这样?”或者是“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很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也不轻易否定。而是耐心的解答,并注意自己的语速,语态,尽量做到亲切、自然,直到学生满意为此。让每一位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遗憾坐下。让乐意发言的学生满意坐下,让胆小的学生能够发言。保护他们的创新火花。肯定他们的发言,鼓励他们的发言。肯定他们的胆识和勇气。只要有学生主动、积极发言,教师只作简单的提示与引导,或者参其中,或者成为活动中的首席。这样的课程才会有生机,才会有创新与发现,才能成为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学成了师
42、生的交流合作,这种交流合作建立在教师的角色转变上,同时也对教师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学习时间:11.28学习内容:新体制 新课程 呼唤教学新管理(一)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要重组成部分。小学教学、教研两个“五认真”常规管理办法,在建立良好教学秩序、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标新理念的不断贯彻落实,一些原有的管理模式和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为此,在近两年来对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一、更新教育观念,走出管理误区在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同时
43、,还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教育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在实施农村联办完小、创办寄宿制学校、区校合一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新课标”提供了良好的办学条件。但是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又出现了一些相对滞后的问题。为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新体制、新课标的要求,采取了一些既有创新性,又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管理改革措施。 1变重数量管理为重质量管理 “量化管理”曾一度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也在呼唤“有质、优质”的管理。其主要做法是:变重备课改作量的检查为重课堂教学过程的
44、检查和教学质量的抽查,要求学校天天安排行政人员进课堂听课;要求局校职能股处人员和兼职教研员有计划、有组织地到基层学校听课检查指导;上好示范课和帮扶指导培养一批青年教师。 2变只重管理“教”为也重管理“学” 受“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等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管理重“教”不重“学”,在课堂教学中存在 “帮、办、替、代”的现象。而新课程下的学校教学管理呼唤加强对学生“学”的管理,它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和民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学”的管理研究,要求管理者在教学检查时,查“教”更查“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管理者和执教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时间:12.5学习内容:新体制 新课程 呼唤教学新管理(二)3变重“务实”管理为重“虚实”结合 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呼唤学习型管理。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并保持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