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选取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正因自己一向喜爱哲学,尤其是喜爱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正因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说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用心好处。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简单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
2、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发奋。能够说,中国文化在必须程度上到达了高峰。我们此刻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个性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
3、要礼貌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礼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一样。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正因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到达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
4、学能够到达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代替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
5、人就应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就应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能够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就应不关心哲学,正因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就应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以前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必须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正因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带给了各种各样可供选取的可能方式。在
6、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
7、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联上,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
8、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这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应对外来文化时一向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坚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
9、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但是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务必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带给的最高福分。期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选取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正因自己一向喜爱哲学,尤其是喜爱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正因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
10、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说的英文书籍。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用心好处。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简单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发奋。能够说,中国文化在必须程度上到
11、达了高峰。我们此刻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组织形式),而是伦理(个性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礼貌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礼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一样。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正因中国的哲学意识(如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
12、需要宗教的滋养。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到达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实上,哲学能够到达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哲学代替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
13、。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我感觉,人就应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就应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或许能够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就应不关心哲学,正因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
14、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就应关心的问题。苏格拉底以前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必须能找到生活的目标。学习哲学就是上路。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正因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他们为后人带给了各种各样可供选取的可能方式。摘自copyright8转载请保留此来源,谢谢。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
15、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联上,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
16、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
17、,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这天。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应对外来文化时一向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我坚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只但是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
18、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务必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带给的最高福分。期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正因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务必脱离尘罗
19、世网,务必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好处,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正因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
20、死亡是除掉那个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只但是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一样,儒家重名教(把各种社会关联规范化),道家贵自然(顺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
21、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这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人有四种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透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
22、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务必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带给的最高福分。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样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但是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呵呵)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
23、来能够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们大概能够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个性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一样,因此理所当然地有差别。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礼貌的一部份,
24、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到达抛砖引玉的效果!期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冯友兰,字芝生,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
25、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向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五十多年来,该书一向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论者认为,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个性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本书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不失为一本教兴丰厚的议论经典。引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汉语研究中心教授德克-布德的一句话:我们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真实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即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美
26、国人,如果请他们列举中国的主要哲学家,除非是汉学专家,大概能举出的中国哲学家只有孔子,或可能再加一个老子,这个看法,甚至对一般哲学教师来说,恐怕也不为过。德克-布德向我们反映了关于西方对中国哲学的了解状况。其实,仔细想想,就是许多中国人对自己的哲学的掌握也并非想象的那样精深,关于孔子的仁爱,老子的无为,墨子的兼爱懂得的也只是皮毛而已。我不知道其中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但我觉得现代的中国人过于现实,即使是思想的东西也要求为现实的功利服务。哲学不一样于其它理工科、经济类、医学等学科专业,它不能给人带给现实的物质的东西,不能帮忙人长生不老,也不能帮忙人发财致富,在物质面前,哲学是无用的;哲学只能给我们一
27、种观点,一种有用的观点,人们从这些观点能够寻找那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因此,哲学起的是无用之用。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陈染说过一句话:想想把自己的大好时光泡在看不见摸不着无本无质的哲学思考中,整个人就像一根泡菜,散发着文化的醇香,却失去了原有生命的新鲜,这是多么可笑。其实我也觉得这话不无道理,但也并非全然,作为一名作家,陈染是太感性了。读哲固然粗糙乏味,但哲学能够使人聪明,一样能够让人散发理性光芒的知识,它本身就没有造成生命青春的毁灭,反而更能彰显它给生命带来的万古长青。那么,以下将结合现实社会的一些现象粗略说墨子的思想,印象中墨子是许多人乐意理解的,他的核心思想兼爱,事到如今人们仍然受用不浅。看
28、看他的哲学怎样的,起的又是怎样的作用?墨子,姓墨名藋,是孔子之后的一个重要哲学家,约生活在公元前479381年间,墨家便是其创始的流派,他的思想资料主要集中在墨子一书中。在哲学思想上,现代人常常视墨子为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崇尚伦理道德建设的儒学人士被称为儒,墨子和他的追随者多来自游侠,喜好武士精神,被称为俠或游侠。需要强调的是,墨家的俠又不一样于一般的游俠,根据冯友兰先生的研究,墨家与当时的其他游侠有两点不一样:首先,其他游侠只是雇用兵,谁雇用,便为谁卖命。墨子和他的追随者们则反对任何侵略战争,他们只为防御性战争效劳。其次,通常的俠只是墨家武士的职业道德,墨子和他的追随者则对武士的职业道德进行
29、理性化的解释。作为中国古代两大著名学派,墨家和儒家在一些文化观念、民间仪礼上有截然不一样的观点。在文化观念上,孔子对古代礼貌的态度是加以理性化、合理化;墨子对孔子则持对立的态度(这一观点在下方的美学角度将作简单的说)。墨子认为,它们都不具备合理性和实用性,并力求使之简化,认为他自己的看法更为适用。在民间仪礼上,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不信有鬼神,墨家信奉鬼神,却反对丧葬和祭祀所采取的繁文缛节。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岭南一带客家人的一些民风民俗,客家人个性注重丧葬和祭祀,不仅仅在死者安葬之前需要举办几天的丧礼,还要为死者守夜、洗浴、更衣等等活动,丧礼完毕之后,死者的子女及其后裔还要守孝,准备来年举行的二
30、次葬等(这似乎与中国人一向坚持的入土为安有点出入,据一些专家论断,二次葬是古代南方蛮夷族人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他们之因此重视丧葬礼仪,不是正因信奉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这与墨家的观点并无多大出入,也是一种兼爱的表现。在美学上,墨子又是孔子的反对者,真是冤家路窄,相逢狭路,分外眼红。孔子看来,一个人的主观意识的修养,要从诗开始,要用乐来完成,孔子又认为,政治风俗的理想境界乃是一种审美的境界。而墨子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于他提出的非乐的主张,主要是反对统治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是为了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从理性的角度看,墨子是偏激的,他有深邃的洞察潜质,但是他把审美和艺术活动看作是一
31、种单纯的娱乐,盲目否定文采美饰,说明墨子他还不了解审美和艺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产生用心的作用。我们前面说过了,墨子的核心思想乃是兼爱,也是游侠们的职业道德的一种自然延伸。研究中国先秦哲学的人都一致认为,儒生来自社会上层或中层阶级,俠则更多来自下层阶级,本人认为这使墨家思想难免包内含朴素的农民思想色彩和游侠义气风度。墨子提倡兼爱,主张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主张天下所有的人不分高下,彼此相爱。爱就要淋漓尽致地去爱,在爱自己时,要延伸到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时,要延伸到爱他人的父母兄弟姐妹,以致爱所有的人,构建一个充满爱的完美的人世间。当我们被墨子兼爱的博大胸怀所感动时,实质上墨
32、子也是在为后人带给一个处世为人的道理。墨子说,仁人以利世除害为宗旨,实行兼爱是济世利人的唯一道路,人唯有实行兼爱才是一个仁人。而照以我们的现代社会,爱变得遥远,许多东西都被异化成为一种工具,或者是人宣泄的对象。正如周国平所说的:我们刚刚告别一切领域都缩减为政治的年代,一个新的缩减漩涡又更加有力地罩住了我们。在这个漩涡中,感情缩减为性,友谊缩减为交际和公共关联一切精神价值都缩减成了实用价值,永恒的怀念和追求缩减成了当下的官能感受。爱似乎变得更功利狭小了,不再单纯,我们生活在这个需要单纯单纯却很少的时代,或许回归单纯才是兼爱的最佳归宿。现实中,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认真思量。正如鲁迅先生所透析的中国人
33、的本性,中国人喜爱凑热闹胜过热闹本身。记得几年前一报刊刊登的一则新闻:湖南某市有一男子站在楼顶欲寻极端,楼下聚集着一群围观看好戏的人们,围观群众中时不时有人向那男子喊话:喂!跳啊,快跳啊,怎样不跳!兄弟,要解决就爽快一点,我在这等的不耐烦了那男子在气急败坏之下往楼下的人群抛砖头,然后耸身一跃,骤然遍地红花。还有一个例子是,2000年美国惨遭恐怖分子劫机袭击,伤亡惨重,在我身边感受最深的是人们打着V型手势沸腾叫好,人们沉浸在幸灾乐祸的狂欢中。像这样的例子能够拿出很多。我不禁要问,一个社会到了连大学教授极力要求制定见死不救罪时,作为一个人,对他身边这个充满畸形意识的社会里,是否有过一点点人性关怀的
34、色彩呢?在我们每个鲜活的人眼中,所谓的兼爱,就是这样的吗?构建和谐社会在必须好处上也是提倡兼爱,只有大众都有这么一种意识,爱他人如爱自己,怜悯他人如怜悯自己。那么,这个社会才算是和谐的、兼爱的!无论这是因为他们卓尔不群,或是由于他们卑微无能。愈是完美的人愈受人尊敬。如果他人总是遥遥领先,而你只是步其后尘,如此,即使你赢来人们的尊敬,这种尊敬也不过是残羹剩汁。月亮独挂天庭时尚可与众星争辉,而骄阳一出,它便光彩顿失不再显赫,甚至干脆消失。因此,不要接近令你黯然失色的人,而要和那些能映衬你风采的人为伴。马歇尔诗中聪明的法布拉之所以在她其貌不扬又不修边幅的女仆当中显得美丽不凡、光彩照人,也正是出于这个缘故。不要自寻烦恼,也不要贬损自己徒增他人荣光。青少年时须多结俊友高明,成年后则当与凡人为伴。即使最完美的人也有缺陷。缺陷为什么与人形影不离呢?才智有其缺陷。智力非凡的人,缺陷最多或最引人注目。不是他本人没有察觉这些缺陷,而是因为他喜欢它们。这是战胜自我的一种勇敢的方式。人们都善于看见他人的缺点。他们不会钦佩你的才华,只会注意你的缺陷,并利用它使你其它的资质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