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防渗墙人工施工技术
1、前言
人们常说的防渗墙都是机械化施工,这里介绍的防渗墙是人工开凿、支护、浇筑、接缝处理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它适宜于含水量少、深度不太大(20m左右)、地形条件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的各类土层与强度较低的岩石中的防渗墙施工。它的优点在于灵活、简洁、质量看得见、节省资金,同时减少对施工环境的污染,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富流滩电航工程位于四川省岳池县罗渡镇境内,该工程是渠江梯级开发的第五级,是以发电为主,兼通航,养殖等综合利用工程。水工建筑物有闸坝,通航船闸,发电厂房等设施。设计正常水位高为213.80m,装机39兆瓦。
防渗墙位于渠江右岸坡的与右岸接头坝相连接处,防渗墙长27m,开挖深度11~19m,设计厚度1.2m,初步设计是接头坝与弱风化的粉砂质泥岩相接。由于相接处为重要的交通公路,车流量大,加又有较厚的覆盖层,大开挖将会导致公路失稳,将会中断交通要道,加之,场地有限,不能改道,因此考虑此段改为防渗墙。由于场地为一斜坡,机械设备无法施工,因此采用人工施工方案。
2、地质概况
工程区属四川沉降带川中褶带的边缘,挽近期本区地壳运动以间歇性抬升为主。历史地震资料表明,区内未发生过地震,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区域稳定性好。
工区内除分布有第四系中更新统、全新统松散堆积层外,广泛出露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中段地层砂岩与粉砂质泥岩。其中坝基为砂岩夹薄层的泥岩透镜体,坝肩为粉砂质泥岩。
场地为一斜坡,表层为人工堆积的块碎石土,厚5~8m,下伏为粉砂质泥岩与完整的砂岩。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采用将防渗墙分段、跳槽开挖,护壁、浇筑、接缝处理,其工艺流程图为:
准备 → 放样 → 成槽 → 护壁 → 待凝 → 拆模
浇筑 清基
接逢灌浆
回填
3.2施工机具
机具设备见(表1)
机具设备表
表1
机具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砼搅拌机
0.35m3
1
台
空压机
SIR10 m3/min
1
台
振捣器
3
台
手持式1支
切割机
1
台
风镐
4
台
斗车
8
辆
胶轮
卷扬机
1T
1
台
灌浆设备
1
套
导管
1
根
水泵
3
台
维修机具
1
套
人工掘进工具
10
套
3.3施工方法
3.3.1防渗墙分段
根据场地情况,将防渗墙划分为三段,跳槽施工,先施工①、③段,后施工第②段,见防渗墙平面布置图1。
3.3.2成槽:主要采用风镐,十字镐及其它辅助工具人工掘进,采用卷扬机及人工综合除渣工艺。
3.3.3护壁:它是人工开挖防渗墙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要求每往下开挖1米就护壁一次,当护壁达到一定强度后继续往下施工。护壁钢筋混凝土厚15cm,钢筋为φ8,水平方向的护壁与护壁之间的钢筋预留10cm搭接长度,上下护壁之间不搭接。壁间支撑柱采用预制边长为20cm开正方形钢筋混凝土柱,支柱钢筋与壁钢筋搭接;支撑柱横向间距为1.5m,纵向间距为1.0m。见防渗墙加固支护图2。采用三块竖向木板制成模具, 并预留支撑柱孔。施工顺序为先护壁钢筋,再搭接混凝土支撑柱,然后再关模。
3.3.4墙体浇筑:护壁混凝土采用手持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采用拌和楼集中拌制,汽车运输。用漏斗与导管法分层浇筑,分层厚度(30~50㎝)均匀振捣。
①由于基槽深度均在10~20m,为保证砼浇筑质量,采用导管法浇筑砼。导管Φ≧216㎜,(导管直径大于骨料粒径的3倍)。
②导管底部离砼面不高于2m,避免砼离析。
③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卵石粒径小于 5㎝,骨料清洁,无杂物。水泥与灌浆水泥同厂同标号,同样进行物理性能检测。
④拌合楼砼塌落度10㎝,以保证砼有足够的和易性,有利于保证导管法施工的质量。
⑤控制砼在地表临时料场堆放的时间,保证砼浇筑的质量。
⑥砼浇筑时,在槽口导管及漏斗夹具下,设置移动装置,保证砼浇筑时沿防渗墙轴向灵活移动,保证整体质量。
⑦防渗墙浇筑期间,槽壁保持稳定不掉块,保证浇筑质量。
3.3.5接逢处理:
接缝处设置两道橡胶止水带,并预埋接逢灌浆管与排气管,待砼达到一定强度(7天)后进行接逢灌浆。
3.3.6安全措施
(1)护壁砼高出地面20cm,防护地表掉块。
(2)向槽内通风换气,保持槽内空气新鲜。
4、结束语
1).经富流滩电站运行一年多以来,防渗墙防渗效果好。
2).在一些土坝整治工程与一些中小型电站防渗墙施工中可采用机械施工与人工施工相结合。
3).人工施工防渗墙要因地制宜。
作者简介:钟永明 男 (1965~)四川忠县人、工程师、兴水公司主任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