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径管检修焊接作业程序、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点
序
号
作业
名称
作业程序
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点
1
焊接前准
备
1、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掌握所焊设备的规格、材质、工作压力、工作温度以及工作环境。
2、焊接前经技术人员交底后方可施焊。施焊人员严格按照措施中要求进行焊接,不得随意更改。
3、打开疏水放器阀门,释放管道内残余的压力。
焊接前焊工要经过技术人员交底,要掌握工作要领及工作的危险点。
一、焊丝、焊条的准备
1、根据所焊母材的不同材质选用不同的焊条和焊丝。焊丝焊条的选用见“焊接材料使用见对应的焊接工艺卡”
2、焊丝要打磨干净,表面不准有油污、锈迹。
3、焊条要在3〜350C下烘培2小时,对于药皮脱落、铁芯生锈的焊条严禁使用。
4、对不同型号、牌号和批号的合金焊丝、焊条要进行光谱抽检,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使用的焊条必须合格,检查是否存在烘烤过度或没有烘烤的现象
焊条用保温桶带如现场
二、焊接设备的准备
1、使用的电焊机外壳要可靠接地。
2、不得私自接电焊机的一次线。
3、电焊机电流表、电压表准确无误.
4、氩气在使用前,应检查瓶体上有无出厂合格标签,以验证其纯度是否符合99.95%以上的要求,并检查瓶阀有无漏气或失灵现象。
使用的电焊机必须符合标准,一二次线要无裸漏处,一次线要由电工接设,电焊机外壳接地可靠
三、焊接所需要的工器具要准备齐全,并符合标准。
四、焊接所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
1、碳素钢:-20C
2、低合金、普通低合金钢:T0C
3、中高合金钢:0C
五、工作票、动火票(在一二级动火区域内要办理动火作业票)办理完毕。
在一二及动火区域内办理动火作业票后方可焊接
在一二及动火区域内焊接办理动火作业票
2
焊接前检查
一、坡检查
1、将坡及其内外边缘10-15mm范围的油、漆、锈、垢和水分等污物清理干净,使其露出金属光泽,并检查有无重皮、裂纹等缺陷,如有必须消除。
2
焊接前检查
2、管子对接坡形式如右图所示。对时局部错不应超过壁厚10%,且不大于1mm。
3、内壁的错值《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4、对时,两管中心线弯折值a <Lmmo 如下图所示。
5、当对间距较大时(>4mm )可采用接短管或烤弯管的方式解决并按照相应工艺进行,禁止使用烘烤直管使管子膨胀的方法对。所有受热面管子应避免强力对,以防引起附加应力。
6、两道对接焊间距离不得小于150 mm。
6 士
1
101
/1
±0.5
\ i
一、焊前预热
I.
-3
t
3
焊前预抗小、
1、壁厚> 6mm的合金钢管子、管件需要进行焊前预热。
2、壁厚< 6mm的低合金钢管子及壁厚〉15mm的碳素钢管在负温下焊接亦应适当预热。
3、异种钢焊接时,预热温度应按焊接性能较差或合金成分较高的一侧选择。
严格按热处理标准进行预热,预热过程中不得过于形式。
4
正
式施
一、点焊
1、点固焊时,焊接材料、施焊工艺、焊工和预热温度等的要求与正式施焊时相同,同时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2、点固焊后应仔细检查焊点的质量,如发现有缺陷,应将该焊点清除,重新进行点焊。不得使用重复熔化的方法消除缺陷。
3、点固焊直接直接在坡内进行,点固2〜4点。
点固焊与正式焊接相同,在点焊过程中发现缺陷,必须打磨后重新焊接。
点焊的
缺陷处
理
a
二、打底焊
1、打底采用氩弧焊打底的焊接方法,根据母材的不同,选用不同的焊丝。
2、焊丝的选用见“对应的焊接工艺卡”。
3、打底焊与正式施焊相同,为保持管道内清洁,打底焊全部采用氩弧焊的焊接方法。
4、打底结束后及时进行电焊的焊接,(根据壁厚的不同可以选用全氩弧焊的焊接方法)当天点固好的焊必当天须完成,不得隔夜再焊。若被迫中断,应采取后热处理,继续焊时,应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并进行预热处理后方可再焊。
5、焊接母材材质为不锈钢的焊时,要进行冲氩保护。
打底焊的厚度不得低于3mm,焊接过程中管子不允许撬动,防止发生裂纹
三、电焊盖面的焊接
1、多层焊的接头相互错开10-15mm。
2、焊接层间温度为:150°C》T》4C
3、焊缝收头熔坑应填满,以免出现裂纹。
4、从点焊开始到焊接结束(需要热处理的到热处理结束后)的过程中管子严禁碰撞撬动。
5、对于打磨后当天不能焊接的焊,应抹上黄油,以免生锈。
6、隔夜焊焊前应用丙酮擦干净后方可对施焊。
注意焊接起弧和收弧点,多层焊相互错开10-15mm 在焊接的过程中管道严禁碰撞和撬动。
严禁将焊条头乱仍乱放,更不准遗留在管道内。
5
清理自
检
1、使用扁铲、尖铲、钢丝刷等专用工具将焊缝周围的飞溅物清理干净。
2、表面不允许有气孔、裂纹、弧坑、咬边、夹渣等缺陷。
3、焊缝成型良好,焊缝过渡圆滑、匀直,接头良好。焊缝余高0-2 mm、宽窄差<2 mm、错外壁<0.16,弯折<1/1.
4、自检合格后按《标识样本》规定打上本人的钢印代号,并填写自检记录。
要求焊缝表面成型良好,表面不准有焊接缺陷,余高、宽窄、错要符合要求,自检合格后在焊缝的规定位置打上钢印。
焊工要认真的清理自检,不得过于形式。
6
焊
后
执八\、
处
理
1、为了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按照《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 5 0 0 7-的有关规定对焊进行)后热处理。
2、焊后热处理使用远红外线加热器、微电脑自动控制柜控制温度。
3、升降温速度一般可按250*25/壁厚(°C/h)计算,且不大于3C/h。降温过程中,温度在3C以下可不控制。
旱
严格按热处理规定的参数进行热处理,控制好、升降温速度,热处理曲线要认真记录,不得手画或找其他的曲线来代替。
严格按照热处理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热处理,如有异常,及时与技术负责人联系
4、异种钢焊的焊后热处理,按两侧钢材及所使用的焊接材料综合考虑,热处理温度一般不超过合金钢成分低侧钢材的下临界点。
5、热处理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线算起,每侧不得小于管子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60mm。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得小于管子壁厚的5倍,以减少温度梯度。
7
金
属
检
验
1、焊接完成并经自检合格后委托金属实验室进行无损检验。根据工作参数的不同选择检验比例。
2、对合金焊缝进行1%光谱抽检
3、有超标缺陷时可采取挖补返修,但在同一位置上挖补不超过三次,返修焊重作热处理。
对金属检验不合格的焊要及时进行返修,但在同一位置不得返修三次。
8
工作
结束
返回工作票
办理签
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