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注意与此文件有关的会议、文档的时间点。非常重要!
目 录
一、专业名称···································3
二、专业代码···································3
三、学制年限···································3
四、培养规格···································3
五、就业方向···································3
六、职业资格···································3
七、典型工作任务·······························3
八、职业能力分析·······························4
九、课程体系···································6
十、课程描述···································9
十一、教学计划································19
十二、毕业条件································20
十三、教学团队································20
十四、教学条件································21
十五、质量监控································22
十六、其他说明································23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
--核心文本
一、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应用
二、专业代码
051400
三、学制年限
三年
四、培养规格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应为“学力”
者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全日制)
学历层次:中专
五、就业方向
本专业立足机械、模具等制造行业,面向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设备的操作及维护;CAD绘图员;CAD/CAM软件应用;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制造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掌握典型数控机床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与现场管理能力,获得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能在现代制造行业生产一线从事加工制造、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六、职业资格
序号
职业资格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备注
1
《数控车床操作工(四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必考
2
《加工中心操作工(四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选考
3
CAD绘图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选考
4
《数控铣床操作工(四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选考
七、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走访行业协会、调查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共确定了9个典型工作岗位及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如下表:
序号
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
1
使用手动工具加工零件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从来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都利用钳工的手段完成,需较全面了解材料的加工性质,能正确识读图纸,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钳工技法。
2
使用普通机床加工零件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从来料到成品都利用普通车床、铣床完成,需较全面了解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能正确识读图纸,能正确选用刀具,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普通车床、铣床的操作方法。
3
零件的检测与质量分析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依据图样的技术要求,对零件进行测量,判断零件是否合格,同时能对零件的误差做出正确分析。并进行有效整改。
4
使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从来料到成品都利用数控车床完成,需较全面了解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能正确识读图纸,能正确选用刀具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
5
使用加工中心(数控铣床)加工零件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从来料到成品都利用数控铣床完成,需较全面了解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能正确识读图纸,能正确选用刀具,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
6
使用特种机床加工零件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从来料到成品都利用电加工床完成,需较全面了解材料的电加工性能,能正确识读图纸,能正确选用电加工参数,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线切割、电火花成型机床的操作方法。
7
加工过程优化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选择,需全面了解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能正确识读图纸,能合理选用工艺使加工刀具路径最短。
8
数控机床维护与管理
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加工工艺进行优化选择,需全面了解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能正确识读图纸,能合理选用工艺使加工刀具路径最短。
9
生产的组织与管理
在企业过程中,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组织管理,需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同时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熟悉机械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八、职业能力分析
(一)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序号
岗位名称
岗位描述
素质与能力要求
1
数控机床操作工
能正确识读机械图纸,选择程序,按工艺流程正确操作数控机床(车、铣、加工中心),生产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1. 能熟悉零件图的识读和尺寸、形位公差、技术要求的分析。能正确使用量具进行零件检验
2. 能操作数控机床、毛坯刀具装夹,程序的识读。
3. 培养学生严格按照规章和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
4. 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保证意识。
5. 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
数控编程员或工艺员
对加工图纸编写工艺及加工流程,并进行加工程序的编制和调试
1. 能熟悉计算机应用与绘图,数控加工知识,切削参数。
2. 具备金属切削知识,工序划分能力。具备加工分析,资料查询,自我学习,计划制定能力
3. 培养学生严格按照规章和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
4. 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保证意识。
5.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专业能力。
3
产品综合制造
能手工或使用各种机床生产产品,如模具。
1、具备零件的手工制作,公差配合,机床加工、手工装配的能力。
2、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专业能力。
3、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熟练使用工具,与人协作,业务素质。
(二)能力与素质总体要求
对所有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关联的素质与能力集合,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心理健康。
(2)有竞争意识,具有强烈责任感。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2.方法能力
(1)具有通过机械设计手册、网络等手段获取信息、进行信息交流,处理信息的能力。
(2)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
(3)具有运用CAD软件绘制机械零件的能力。
3.专业能力
(1)具备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备普通车床和普通铣床的基本操作技能。
(3)具备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的操作技能。
(4)具备机械识图能力。
(5)具备选择与磨制切削刀具的能力。
(6)会选择合适的切削液准确调配切削液的浓度。
(7)具备分析和编写典型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
(8)具有编写中等难度机械零件的加工程序的能力。
(9)具备常用量具测量仪器的使用和保养能力。
(10)具有数控设备使用及日常保养和维护的能力。
(11)了解生产工艺过程与生产管理的知识,具备安全生产能力。
九、课程体系
(一)课程结构模型
(二)学习领域课程总表
序号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
学习情境3
学习情境4
学习情境5
学习情境6
学习情境7
学习情境8
1
语文
2
数学
3
英语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5
体育与健康
6
德育(心理)
7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
典型零件的图形表达
装配体测绘
机械工程图识读与产品数字建模
典型零件技术要求识读与设计
典型零件形位精度、技术要求分析设计与检测
8
安全用电与机床电气运行维护
安全用电
电工技术基础常识
电子技术基础常识
三相异步电动机控线制路的安装与调试
常用机床电路故障排除
数控机床电动机控制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排除
9
机械加工基础与钳工技能训练
钳工技术基础常
凸、凹配合件的制作
平面四杆机构的制作
汽车配气凸轮机构的制作
变速箱的拆装
10
普通车床加工零件
加工轴类(台阶轴、螺栓)零件
加工套类(联轴器、铜套)零件
加工盘类(密封盖)零件
11
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加工轴类(台阶轴、螺栓)零件
加工套类(联轴器)零件
加工盘类(法兰盘)零件
加工薄壁、异型零件
12
普通铣床加工零件
普通平面加工
较复杂面、孔、槽类加工
复杂、畸形件及高精度孔的加工
13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零件
加工内外轮廓
加工简单壳体(孔、面等))
加工规则曲面类零件
加工配合件
14
复杂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含特种加工)
二维车削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
平面、轮廓类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
孔类、曲面类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
凹凸模的自动编程与加工(含配做)
十、课程描述
(一)核心课程1:
学习领域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
学时安排
136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能够正确分析机械零部件的结构与功能,选用常规测绘工具,合理表达机械零部件;
2、能够借助计算机设备及相关软件辅助绘制机械工程图样,建立零部件的三维模型;
3、具备查阅技术标准,应用国际技术规范的能力;
4、能够正确使用量具、仪器设备;
5、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6、能够制订几何量质量要求检测方案;
7、具备识读机械零部件工程图样的能力;
方法能力
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社会能力
具备较强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严谨的工作风格。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需要完成的测绘协议,口头任务;
●工程师、技术主管、质检员、机床操作人员等;
●典型机械零部件、齿轮减速器、机用虎钳、专用夹具的测绘;
●机械零部件图样的识读;
●机械零部件的建模。
●阅读待检测零件的图纸资料及检测工单
●使用相关常用量具、工具
●使用相关检测仪器
●处理测量数据,检定零件合格性
任务驱动法
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用图样表达机械零部件的能力、识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三维建模能力和零部件检测能力。
教学材料
使用工具
教学环境
● 计算机及相应教学模型或实物
● 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 相应书籍、专业资料 方面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
●零部件测绘专用工具、量具、表面质量检验装置、仪器设备;
●相关的资料查阅工具及标准性文件
●计算机绘图和建模专用软件;
●相关的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0 环保体系标准文件
专业教室
● 理实一体教室
● 有小组活动场所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与能力准备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学习领域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中其他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
● 具有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图、三维建模、工艺分析、质量检测等
● 能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组织教学
考核与评价
备注
1.各工作小组依据本任务自我评价。
2.各工作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交流。
3.指导教师对任务实施过程综合评价
(二)核心课程2:
学习领域
普通车床加工零件
学时安排
128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具有较强的机械工程图识图能力;
2.能够正确查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选择切削用量;
3.能够熟练、安全操作机床;
4.能够根据典型零件合理选用毛坯、正确选用加工刀具,量具;
5.掌握刀具忍磨技巧;
6.能够根据工件进行质量分析;
方法能力
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心理健康。
(2)有竞争意识,具有强烈责任感。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需要完成的零件加工合同、任务工单、口头任务
●班组长、车间主任、系统设计人员、工艺员、采购人员等
●待加工的回转体类件、轴类件、套类零件毛坯
●回转体类零件的工艺制订与零件加工
●套类零件的工艺制订与零件加工
●盘类零件的工艺制订与零件加工
任务驱动法
能力训练目标
1.具有较强的机械工程图识图能力;
2.能够正确查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选择切削用量;
3.能够熟练、安全操作机床;
4.能够根据典型零件合理选用毛坯、正确选用加工刀具,量具;
5.掌握刀具忍磨技巧;
6.能够根据工件进行质量分析;
7.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教学材料
使用工具
教学环境
● 计算机及相应教学模型或实物
● 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 相应书籍、专业资料 方面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
●普通车床
●相关机床说明书、工艺手册等
●相关刀具、夹具、量具及其说明书等
●相关的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0 环保体系标准文件
●专业教室
● 理实一体教室
● 有小组活动场所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与能力准备
《普通车床加工零件》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前修课程为《机械工程图读识与绘制》、《零件检测与质量分析》等
● 具有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图、机床操作、选取刀具、刃磨刀具、工艺分析、质量检测等能力
● 能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组织教学
考核与评价
备注
采用完全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从项目实施中各主要环节的操作来进行考核
(三)核心课程3:
学习领域
普通铣床加工零件
学时安排
60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2.能够正确查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选择切削用量;
3.能够熟练、安全操作机床;文明生产, 能据工件进行质量分析;
4.能够根据典型零件合理选用毛坯、正确选用加工刀具,量具;
方法能力
1.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2.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有竞争意识,具有强烈责任感.
2.具备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需要完成的零件加工合同、任务工单、口头任务
●班组长、车间主任、系统操作人员、工艺员、采购人员等
●待加工的平面类件、槽类件、孔类零件毛坯
●普通平面类零件的工艺制订与加工
●孔、槽类零件的工艺制订与加工
●复杂畸形零件的工艺制订与加工
任务驱动法
能力训练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2.能够正确查阅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选择切削用量;
3.能够熟练、安全操作机床, 具备安全文明生产的能力;
4.能够根据典型零件合理选用毛坯、正确选用加工刀具,量具;
5.能够根据工件进行质量分析, 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6. 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教学材料
使用工具
教学环境
● 计算机及相应教学模型或实物
● 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 相应书籍、专业资料 方面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
●普通铣床
●相关机床说明书、工艺手册等
●相关刀具、夹具、量具及其说明书等
●相关的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0 环保体系标准文件
●专业教室
● 理实一体教室
● 有小组活动场所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与能力准备
前修课程为《机械工程图读识与绘制》、《零件检测与质量分析》、《普通车床加工零件》等
● 具有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图、机床操作、选取刀具、刃磨刀具、工艺分析、质量检测等能力
● 能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组织教学
考核与评价
备注
采用完全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从项目实施中各主要环节的操作来进行考核
(四)核心课程4:
学习领域
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学时安排
132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2.能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3.能够根据制订好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手工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4.能够正确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
5.能够正确保养数控机床并排除常见故障;
方法能力
1.具备安全文明生产的能力;
2.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心理健康。
2.有竞争意识,具有强烈责任感。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待加工的零件图、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程序清单
●班组长、车间主任、工艺员、编程员、机床操作工等
●数控车加工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零件毛坯的准备
●刀、夹、量具的领用
●制定典型零件的工艺文件
●编制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
●典型零件的加工
●数控车床的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的排除
任务驱动法
能力训练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2.能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3.能够根据制订好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手工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4.能够正确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
5.能够正确保养数控机床并排除常见故障;
6.具备安全文明生产的能力;
7.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8.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教学材料
使用工具
教学环境
● 计算机及相应教学模型或实物
● 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 相应书籍、专业资料 方面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
●普通铣床
●相关机床说明书、工艺手册等
●相关刀具、夹具、量具及其说明书等
●相关的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0 环保体系标准文件
●专业教室
● 理实一体教室
● 有小组活动场所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与能力准备
前修课程为《机械制图》、《零件测绘技术》、《Pro/E应用基础与实训教程》、《AutoCAD中文版实例教程》、《Mastercam设计和制造范例解析》等
● 具有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图、机床操作、机床故障分析和排除、选取刀具、刃磨刀具、工艺分析、质量检测等能力
● 能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组织教学
考核与评价
备注
采用完全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从项目实施中各主要环节的操作来进行考核
(五)核心课程5:
学习领域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与加工零件
学时安排
144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2.能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3.能够根据制订好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手工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4.能够正确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
5.能够正确保养数控机床并排除常见故障;
方法能力
1.具备安全文明生产的能力;
2.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心理健康。
2.有竞争意识,具有强烈责任感。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待加工的零件图、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程序清单
●班组长、车间主任、工艺员、编程员、机床操作工等
●数控加工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零件毛坯的准备
●刀、夹、量具的领用
●制定典型零件的工艺文件
●编制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
●典型零件的加工
●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的排除
任务驱动法
能力训练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2.能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3.能够根据制订好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手工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4.能够正确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
5.能够正确保养数控机床并排除常见故障;
6.具备安全文明生产的能力;
7.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8.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教学材料
使用工具
教学环境
● 计算机及相应教学模型或实物
● 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 相应书籍、专业资料 方面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
●普通铣床
●相关机床说明书、工艺手册等
●相关刀具、夹具、量具及其说明书等
●相关的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0 环保体系标准文件
●专业教室
● 理实一体教室
● 有小组活动场所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与能力准备
前修课程为《机械工程图读识与绘制》、《使用手动工具的零件加工》、《零件检测与质量分析》、《普通车床加工零件》、《计算机辅助造型与编程》 等
● 具有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图、机床操作、机床故障分析和排除、选取刀具、刃磨刀具、工艺分析、熟练掌握CAM软件、质量检测等能力
● 能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组织教学
考核与评价
备注
采用完全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从项目实施中各主要环节的操作来进行考核
(六)核心课程6:
学习领域
复杂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
学时安排
32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2.能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3.能够根据制订好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自动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4. 毛坯的选择、半成品的形成;产品的造型、自动编程与后置处理;
方法能力
1.具备安全文明生产的能力;
2.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有竞争意识,具有强烈责任感。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具备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零件工程图纸 ,毛坯、半成品
●工艺文件(工序卡、工艺过程卡、毛坯图)
●编程资料 ,产品的造型、自动编程与后置处理
任务驱动法
能力训练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2.能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3.能够根据制订好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自动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4. 毛坯的选择、半成品的形成;
5. 产品的造型、自动编程与后置处理;
6.具备安全文明生产的能力,具有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7. 具有工作记录、技术文件存档与评价反馈能力
教学材料
使用工具
教学环境
● 计算机及相应教学模型或实物
● 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 相应书籍、专业资料 方面的工程技术实践能力
●普通铣床
●相关机床说明书、工艺手册等
●相关刀具、夹具、量具及其说明书等
●相关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0 环保体系标准文件
●专业教室
● 理实一体教室
● 有小组活动场所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与能力准备
前修课程为《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零件检测与质量分析》、《普通车床加工零件》等。
● 具有机械工程领域设计制图、机床操作、机床故障分析和排除、选取刀具、刃磨刀具、工艺分析、熟练掌握CAM软件、质量检测等能力
● 能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并组织教学
考核与评价
备注
采用完全过程考核的考核方式,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从项目实施中各主要环节的操作来进行考核
十一、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类型
课 程
总学时
学分
各学期周学时及实训周数安排
第1学年
第2学年
第3学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序号
名称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顶岗
顶岗
17
17
18
18
19
19
必 修 课
公
共
基
础
课
1
德育
124
7
2
2
2
2
2
语文
136
8
2
2
3
英语
136
8
2
2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68
4
2
2
5
体育与健康
124
7
2
2
1
1
6
数学
136
8
2
2
7
心理健康
34
2
1
1
小计(占总学时23.5 %)
758
44
13
13
3
3
专
业
基
础
课
8
机械加工基础与钳工技能训练
68
4
4
4
9
安全用电与机床电气运行维护
40
2
4
4
10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
136
8
4
4
4
小计(占总学时7.6 %)
244
14
12
12
4
专
业
核
心
课
11
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132
8
6
6
12
普通铣床加工零件
60
3.5
6
13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零件
144
8.5
8
14
普通车床加工零件
128
7.5
6
15
复杂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
144
8.5
8
16
专业技能考证
36
2
2W
小计(占总学时20 %)
644
38
18
20+2W
实
践
课
17
入学教育及国防教育
30
1
1W
18
企业岗位实习
1380
46
1W
8W
19W
19w
19
毕业教育
30
1
1W
小计(占总学时 44.7 %)
1440
48
1W
1W
9W
19W
19w
限
选
课
技
能
方
向
课
20
机床电气控制
34
2
2
21
数控机床
34
2
2
小计(占总学时 2.1 %)
68
4
2
2
拓
展
课
22
演讲与口才
34
2
2
23
应用文写作
34
2
2
小计 (占总学时 2.1 %)
68
4
2
2
各学期课堂教学周学时数
27
27
27
27
合 计
十二、毕业条件
(一)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 15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 46 学分,专业基础课26学分,专业核心课32学分,专业拓展课程8学分,生产性实践10学分,顶岗实习40学分。专业拓展课程为选修学分,不做统一要求。
(二)证书要求
1.毕业证书。毕业生在修满最低学分的同时,必须达到所规定之操作水平并获取“国家职业标准《数控车床操作工(四级)》”证书,方可办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
2.其他证书。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学生可根据个人需求最少选考一个并获得证书。主要证书如下:
序号
职业资格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备注
1
《数控车床操作工(四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必考
2
《加工中心操作工(四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选考
3
CAD绘图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选考
4
《数控铣床操作工(四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级
选考
十三、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需建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教师要与示范校建设的名称对应,
、企业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企业指导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其人员结构见下表:
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一般教师
企业技术专家和企业指导教师
2人
5人
14人
4人
专业带头人
需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此同时还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对职业教育有深入研究,能够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方面起到领军的作用。其主要工作有:
组织行业、企业调研,进行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组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主持课程体系构建工作,组织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统筹规划教学团队建设; 主持满足教学实施的教学条件建设; 主持建立保障教学运行的机制、制度。
骨干教师
需具有较丰富的专业任务,有着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善于将企业先进的技术任务与教学相结合;对职业教育有一定的研究,具有职业课程开发能力; 能够运用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治学严谨教学效果良好。其主要工作有: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相关工作;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编写相关教学文件;进行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参与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
一般教师
需具有一定的专业任务和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其主要工作有:
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以及相关教学文件编写;对专业一般课程进行课程开发及建设;参与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通过下厂锻炼、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及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企业技术专家与能工巧匠
需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专业技能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能够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善于沟通与表达。其主要工作有: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实训;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参与相关教学文件的编写;参与理实一体专业教室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参加教学培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企业指导教师
需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企业的相应岗位独挡一面;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其主要工作有: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在本企业指导学生的岗位实习,具体负责学生在岗实习期间的岗位教育和技术指导工作;反馈学生的在岗情况,发现问题与学校指导教师一同及时解决;负责学生顶岗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等。
对于专业核心主干课,授课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还应有相应的企业、相关行业的实践经历,有比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应该具有机械类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
十四、教学条件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内实训中心由数控车工实训室等11个场室组成。具体如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设备及说明
1
钳工实训室
8台钻床、26张钳工台、108台台虎钳、2张划线平台、成套工量具若干套。
2
普通车实训室
50台C6130普通车床、8台砂轮机、20台工具车、4张检测平台、1套多媒体教学设施、成套工量具刀具若干。
3
数控车实训室
31台数控车床、8台砂轮机、20台工具车、2张检测平台、1套多媒体教学设施、成套工量具刀具若干。
4
普通机加工实训室
15台普通铣床、4台平面磨床、2台刨床、成套工量具刀具若干。
5
数控铣实训室
10台数控铣床、10台工具车、10台计算机、成套工量具刀具若干。
6
电加工实训室
8台线切割机床、8台电火花成型机机。
7
零件测绘实训室
绘图架台、板及成套绘图工具60套、常用测量工具40套、各类零件、机构若干、 多媒体教学设施 1 套。
8
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
电力拖动考证试验台25套、机床电气控制柜6套、计算机6台、配套工量具若干、多媒体教学设施 1 套
9
室内线路照明实训室
电脑56台、服务器1台、软件3套、多媒体教学设施 1 套
10
CAD/CAM实训室
三室各有电脑50台、服务器1台、软件3套、多媒体教学设施 1 套
11
数控系统维修实训室
数控系统实验台23套、计算机23台、实验车床1台、实验铣床1台。
十五、质量监控
为了圆满完成理实一体化课程、顶岗实习等各项教学任务,培养出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规范教学过程,建立相应的机制制度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一)“一二六”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专业分析和岗位工作特征,结合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组织为适应维修行业特点,推行“一二六”社会实践模式。即第一学年学生下企业见习一周,第二学年实习两个月,第三学年顶岗实习六个月。
(二)完善的管理制度
把课程作为核心,根据理实一体课程、顶岗实习的需要,推进机制与制度建设,在教学运行与质量管理、企业见习实训与顶岗实习管理、教学团队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等方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制定和完善了工作学期、课程考核、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制度,保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主要的机制与制度见下表:
序号
主要机制制度
主要内容
1
双证书制度
规定学生毕业时持有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从制度层面促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