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低碳城市的调查与思考市发展改革委综合科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的”五个坚持”。其中第四个”坚持”就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而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低碳城市无疑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 下面就低碳和循环经济发展, 结合科室职能及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谈几点想法与思考: 一 、 我市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低碳经济是在高排放发展模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提出的, 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
2、式, 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 清洁能源开发和追求绿色GDP。中国于 6月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从 起, 国家将选择部分城市和企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具体到我市来说, 就是在认真组织实施好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基础上, 强化低碳发展意识, 坚持走低碳、 减碳和汇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实自1988年池州地区复建以来, 围绕池州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原池州地委、 行署和各级党委、 政府就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在广泛集中民智, 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从发展生态经济入手( 从当前看, 低碳经济实际上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特征, 本质是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 ,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3、济优势, 努力探索一条人口、 资源、 环境与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 同时富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并为此进行了大胆实践。1996年12月26日, 池州被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试点地区; 1997年11月11日, 池州又被列为开展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地区; 1998年5月, 池州又被列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援助项目地方试点地区; 1999年12月, 池州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池州市历届党委、 政府坚持”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 明确提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把生态市建设作为发展方向上的高起点定位、 发展方式上
4、的战略性转变、 发展时空上的跨世纪工程来着力实施, 这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发展取得成效的首要因素。特别是近几年, 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 以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为抓手, 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 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 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取得了较好成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 以沼气建设为纽带,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为切入点, 积极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2868口、 乡村沼气服务网点174个, 全市已建成”三结合”沼气池7万
5、余口, 入户率达18%以上, 建池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入户率位居全省首位。全年新获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认证10个, ”富达”大米获全国第八届稻博会金奖, ”润思祁红”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十大名茶。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新增4个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16个, 辐射带动农户17.8万人, 全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955元, 增长10.7%。( 二)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制定政策扶持企业自主创新, 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对污染减排、 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优先审批, 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亿元
6、, 增长28.5%, 全部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0%。在优化产业布局和循环型园区培育方面: 累计投入15亿元支持九大百亿元特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全市工业集中布局, 园区主导产业集中度达80%。积极推广东至香隅化工产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提高全市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贵池高新技术产业园成功挂牌。成功跻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铜池枞承接产业集中区先行先试。在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方面: 安排专项资金对工业技改项目进行贴息补助, 鼓励高能耗、 高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企业 完成技改投资56.1亿元, 增长73.6%。全年淘汰小水泥生产线6条,
7、淘汰落后生产能力56.8万吨, 淘汰小轮窑18家, 根治小煤矿2对。在培育新兴主导产业方面: 制定出台九大产业振兴纲要, 发布新型工业化产品目录。铅锌、 铜、 特钢等八大主导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 光伏太阳能、 LED光电等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取得突破。在推进自主创新, 扶持高新技术发展方面: 投入1.2亿元, 重点扶持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 高档数控机床等20家创新企业; 成功举办自主创新产学研对接会。全年新增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25个省高新技术产品。( 三) 以跻身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利用
8、我市日渐完善的集”公、 铁、 水、 空”于一体的区位交通优势, 加强区域合作联动, 积极推进以九华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 休闲度假旅游、 文化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04万人次, 增长32.3%, 实现旅游总收入108.8亿元, 增长36%。 我市成功入选”中国十大特色魅力品牌旅游城市”和”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行列。九华山风景区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 中国十大特色休闲胜地”称号。青阳九子岩景区、 杏花村旅游文化园被批准为国家4A旅游景区。当前, 全市拥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 安徽省旅游乡镇18个, 安徽省星级农家乐41个,
9、安徽省农家乐示范户7个。( 四) 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 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监查监管和综合整治。 , 全市单位GDP能耗实际下降5.1%, 超目标任务的18.6%; 全年COD排放量削减幅度达1.38%, 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幅度达9.83%。对全市20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采取了限期技改、 限制用电、 关闭停产等综合措施。对污水处理厂实行了重点监管, 重点企业督查面达100%。 以来, 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533人次, 检查企业631家, 立案企业35
10、家, 对8家违法情节严重的企业实行了市级挂牌督办, 并顺利经过省级验收。当前, 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6.8%, 废气排放达标率为94.4%。据初步统计, 我市城区已关停燃煤锅炉浴室、 宾馆20余家, 改造使用电厂热水企业8家。关停、 改造后, 可节约燃煤8000余吨, 减排二氧化硫90吨。突出抓好建材、 矿山、 电力等高耗材、 高耗能行业”四新”(新能源、 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推广工作, 积极推进各项综合利用技术在我市工业领域的应用, 组织实施了一批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示范项目。同时, 大力开展城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试点工作, 鼓励有关企业开展废弃物资回收利用, 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
11、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 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一是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构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天然生态屏障。全年造林5.57万亩。二是开展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 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全年完成水利投资4.8亿元。三是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 创新开采方式, 促进重点区域的生态恢复。整合减少矿山50个, 整顿规范工作获国家十部委表彰。四是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改进人居环境。 共完成30项城市绿化、 美化、 亮化工程和污水管网改建25公里, 城东和各县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全面完工。创立国家园林城市取得实质性进展, 经过国家考核验收。五是积极创
12、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生态文明村。创立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 4个乡镇、 40个村新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点。( 六) 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积极培育示范基地。围绕节能减排、 资源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等领域, 整合申报一批重大项目, 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以来, 共争取城镇污水垃圾和资源综合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个, 累计资金达6500万元。今年我市还争取了三家单位被列为安徽省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继续深入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点建设, 积极争取省级引导资金支持。自省政府提出”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打造生态安徽”以来, 经过我们认真筛选和努力申报, 共争取了30
13、0余万元生态省建设引导资金, 推进了40余户省级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建设, 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二、 我市发展低碳循环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市虽然在生态建设、 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主要表现在: 一是能源结构单一, 清洁能源资源不足。在我市能源结构中, 煤炭及火力发电的生产和利用占80%以上。清洁能源资源匮乏。无海洋能资源, 地热能没有得到勘探和开发, 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也不具有明显优势。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节能减排压力较大。钢铁、 冶金、 有色、 建材、 电力等高耗能、 高污染、 高排放的产业比重大, 当前这些产业面临严峻的
14、产业转型和节能减排形势。今年上半年, 全市单位万元GDP能耗仅下降2.05%, 完成全年5%的目标任务艰巨。三是投入不足, 资金技术瓶颈制约严重。我市财力有限, 在生态建设、 节能改造和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等方面还没设立专项扶持资金, 金融支撑有限。另外, 相关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缺少相关科研机构及智力支持。四、 软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体制机制建设不完善。发展低碳经济涉及到经济、 社会、 人口、 资源、 环境等各个领域,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是长期战略任务, 又是紧迫和现实的经济要求, 我市在政策机制、 市场机制、 创新机制、 激励机制、 人才机制等方面仍亟待完善。三、 下步对策措施( 一)
15、 以规划为龙头, 引领低碳循环经济健康发展。认真组织实施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 池州市循环经济规划, 加快编制”十二五”节能规划, 尽快启动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明确低碳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始终把规划作为引领我市”十二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指挥棒, 加强引导, 分阶段、 有重点、 循序渐进地全面推进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二)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推动能源原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按照”保增量、 调存量、
16、上大压小、 扶优汰劣”的思路, 加大调控力度; 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 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批问责制, 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对于有色、 建材、 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 要在千方百计扩大规模的同时, 切实把发展重点放改造升级上, 引导骨干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提高加工深度、 延伸产业链条。如建材行业, 鼓励池州海螺等骨干企业建设大型水泥熟料基地; 化工行业, 鼓励东至香隅化工园区打造全国知名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能源行业, 加快推进吉阳核电项当前期工作, 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同时积极发展生物质、 光伏等新能源。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着力培育战略性新
17、兴产业。结合我市实际, 重点围绕节能环保、 新材料、 生物、 新能源、 文化旅游创意等新兴产业, 扶持和培育一批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深加工的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推进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造和低碳技术应用。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新能源汽车、 低温余热发电, 城市垃圾焚烧等节能环保产业, 积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工业相比, 服务业具有附加值高、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完全符合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据测算, 服务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仅为工业的1/5, 服务业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可
18、降低一个百分点。因此, 在”十二五”期间要把服务业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优先发展为工业强市战略提供支撑的现代物流、 金融保险、 商务会展、 中介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培育为改进民生提供保障的餐饮、 文化旅游、 创意、 健身、 社区服务等消费性和公益性服务业; 全面提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保证的公共服务业; 继续强化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支持的农村服务业。( 三) 加快技术进步和资金投入, 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降耗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态建设、 循环经济
19、、 低碳经济、 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建立政府引导、 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降耗的投入机制。始终把项目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抓手, 按照”规划为龙头, 项目为支撑”的思路, 加强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重大项目库建设, 规范示范基地管理, 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 着力抓好燃煤工业锅炉改造、 区域热电联产、 节约和替代石油、 电机系统节能、 余热利用、 能量系统优化、 建筑节能、 绿色照明、 政府机构节能、 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等十大重点节能项目建设,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资金支持。( 四) 加快开展循环经济和低碳城市示范
20、试点, 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以争创国家低碳经济试点城市为抓手, 突出抓好我市现有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和推进循环经济工作方案实施, 重点推进东至香隅化工产业园区开展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申报工作, 经过示范试点, 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总结经验, 逐步推广, 促进全市企业自觉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降低污染排放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完善资源综合利用鼓励政策, 抓好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大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 提高全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五) 健全低碳循环经济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 加强绩效考核, 严格奖惩。将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评价考核体系, 作为县区政府领导班子、 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目标明确、 责任落实、 措施到位、 奖惩分明”的要求, 进一步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 建立健全评价、 考核和奖惩机制, 完善统计监测体系。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大好机遇, 先行先试, 勇于探索制定和完善地方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新途径、 新举措、 新机制, 不断创新, 努力开创我市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