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兰诗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一) 教学理念:1、美读:诗歌本来就是配乐歌唱的,教授本课时可根据自己的音乐知识给文本配上适当的音乐,带领学生一起“歌唱”,在歌唱的过程中调动联想、想像,情景再现,化无声的文字为声情并茂的吟唱和动感的画面。2、课本剧:在熟读文本并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课本剧,重点表演出征前购买征战用具时的紧张场面和战后归来的戏剧性场面。(二)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直至成诵。2、品赏诗歌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的特点及排比、反复、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效果;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3、领悟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的艺术形象
2、,感受古代人民的爱国情怀。二、教学过程(一)聆听走近文本教师活动1、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段。2、导入语: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人物长廊中,有这样一类女子,她们品行娴静、不慕荣利、勤劳善良、机智勇敢、淳朴忠厚。当国家有难的时候,她们会果断地脱掉女儿装,换上征战袍,跟男子一起并肩作战,保家卫国。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人物呢?对!穆桂英、红娘子、梁红玉,花木兰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花木兰,去感受这位替父从军、家喻户晓的传奇式女英雄的故事。3、板书文题、出处。4、课件展示相关资料解题: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
3、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于后魏。这首诗产生于民间,后经文人加工润色,为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乐府诗集现存一百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木兰诗和汉乐府诗焦仲卿妻被誉为“乐府双璧”。学生活动1、观看、感受电影花木兰片段。2、观看大屏幕,了解木兰诗相关知识。(二)朗读文本感知 教师活动 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配乐)。听读要求: 1、仔细倾听读音、节奏和重音。2、用心体会文字中蕴含的音韵美。3、布置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
4、文本内容。学生活动1、聆听教师朗读,并认真学习,用心体会。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3、请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4、以两人(同桌)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理顺文意。疑点可以生生互答,也可以师生互答解决。(三)悟读文本深入教师活动1、我们已经基本理顺了文章的大意,那么,谁来给大家复述一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2、诗歌是配乐歌唱的,这篇文章多数句子为五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会是什么效果呢?谁能选一首音乐给大家吟唱一段?(提醒大家吟唱时可以加入一些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3、文章共分三大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在安排详略时时煞费苦心的,那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给我
5、们呈现了怎样的场面?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编写课本剧并展示。4、同桌互相交流,谈谈木兰是个怎样的女子,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学生活动1、学生复述故事,教师跟学生一起补充、点评。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配上文中合适的段落进行吟唱,并互相点评。3、小组合作探究文本的两个大场面描写“出征前”和“征战归来”,编写课本剧表演,感悟文本的语言美和情节的曲折性、戏剧性。“出征前”场面要重点表现木兰的矛盾心理和准备征战用具时的紧张情景。“征战归来”场面要重点表现木兰回归故里的喜悦之情及伙伴再见到她时惊讶之极的戏剧性。4、同位精诚合作,探讨木兰的形象特点,说出自己的见解,学习木兰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纯朴无暇
6、的爱国情怀,并从文章找出相应的语句跟大家共享,其他学生可做个性点评。(四)疑读文本拓展教师活动本文虽然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可细读之下还是有些疑惑。疑点一:古代妇女要缠脚,花木兰小脚怎能行军打仗?她的“战友”没看出来吗?她是怎样掩盖这个明显的特征的?替花木兰设想几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疑点二:诗歌中有明显的矛盾:“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时间相差两年,花木兰替父从军究竟是多少年?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数字“十二”和“十”? 疑点三:花木兰家乡真的有东西南北四条街吗?为什么每处只买一样东西?应该怎样理解“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 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探究花木兰
7、掩盖大脚的方法,各抒己见,并展示探究结果。2、教师做适当点拨引导,讨论后明确。3、结合文本思考并回答,生生互相点评,教师做恰当小结。(五)笔读文本达标(分发练习纸,学生可全做,亦可选做)1、背诵全诗。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设题意图:这些句子都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本题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句意,并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题干已经简要说明“互文”的含义,教师可以明确指出并要求学生画线加以重点标示,然后通过翻译这四个句子,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互文”的内
8、涵。3、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设题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诗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学生只要注意到这些句子的特点即可,至于所涉及的修辞方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4、思考并回答: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爱,原因是什么?设题意图:本题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木兰的形象。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从故事情节中体察木兰的思想感情,并加以适当概括。(六)收束文本总结 木兰诗这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给我们塑造了
9、花木兰这一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天真烂漫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英勇善战的勇士,太平盛世,她足不出户奉养爹娘,国难当头,她挺身而出驰骋疆场,得胜归来,她辞官归来,高风亮节。她爱亲人更爱国家,把对国家的大爱和对小家的亲爱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一番为世人瞩目的成就,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纯朴忠诚的学习榜样,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教学实录师:(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段。)同学们,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人物长廊中,有这样一类女子,她们品行娴静、不慕荣利、勤劳善良、机智勇敢、淳朴忠厚。当国家有难的时候,她们会果断地脱掉女儿装,换上征战袍,跟男子一起并肩作战,保家卫国。谁知道我国
10、历史上有哪些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人物呢?对!穆桂英、红娘子、梁红玉,花木兰等。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花木兰,去感受这位替父从军、家喻户晓的传奇式女英雄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出处,并出示关于木兰诗出处及相关资料的课件,学生大声朗读出来。)师: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长篇叙事诗,请听老师朗诵一遍课文。一、仔细聆听读音、节奏和重音,二、用心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的美。(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师:老师读的好的地方,你试着模仿一下,你觉得处理不恰当的地方,可以改一改,然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美美地饱读一遍课文,好吗?(生自由投入,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师:刚才大家读的非常投入,有的同学甚至加入了一些动作,很好。现在咱们做
11、一个小竞赛,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各组推举一位代表为大家展示一下,好不好?(男女生推举出各组的代表,开始竞赛。分组读完,男生组给女生组做点评,女生组给男生组做点评,教师总评。)师:两位同学读的都不错,男生声音洪亮,抑扬顿挫,紧张处语速加快,舒缓处语速放慢,很好。女生感情饱满,重音突出,尤其是读到“征战归来”的时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也不错!小竞赛结果可谓旗鼓相当!俗话说,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下面全班同学齐读一遍课文。(生端坐,齐读课文。)师:两人一组,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小组内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圈点出来。(生两人一组开始译读课文。)师:大家的学习劲头非常足,从同学们脸
12、上洋溢的笑容可以感觉得到,对于文本的内容应该把握的差不多了是吗?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一同攻克难关。生1:唧唧复唧唧中的“唧唧”是指织布机的声音还是木兰的叹气声?生2:这是指木兰的叹息声,因为下句说“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生3:从文中可以看出,战事很紧张,为什么不在一个市场上买好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反而要到四个市场上去买呢?生4:我觉得这正是为了渲染战事的紧张,并不是真的从东市上买好了骏马又跑到西市上去买鞍鞯,再跑到北市买辔头,又跑到南市买长鞭。师:你理解的非常到位!作者连用四个排比句式,本意就是为了渲染战事的紧张。“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
13、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家越切。这里写木兰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不但渲染了肃杀的氛围,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生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是不是说:身经百战的将军们都死了,壮士们打了十年仗都回来了?生6:我觉得这句话不能这么理解,如果将军都死了,谁还敢当将军呢?(学生哄堂大笑。)师:呵呵,你的理解很到位,这两句诗歌的确不能理解为将军都死了,壮士都回来了,而是“经过多年征战,将军和士兵有的死了,有的回来了。”这句话也侧面反衬出木兰的骁勇善战、勇敢机智,身经
14、百战而能幸免于难,这得需要多么高超的本领和多么过人的聪明机智啊!这是一种叫做“互文”的修辞手法,理解的时候,句中的两个主语要合在一起做主语。文中还有一些类似的句子,你能找出来吗?生7:“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师:很好!就是这几句。继续咱们的质疑之旅。生8:出郭相扶将中的“郭”是什么意思?生9:郭是“外城”的意思。师补充:“郭”字有三个基本字义,一是姓氏;二是城外围着城的墙,比如城郭;三是物体的外框或外壳。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看来大家的疑难都解决了。看到大家这么积极的参与学习,真好!除了大家提出来的问题,老师还要
15、给大家提个醒:文中牵扯到好多处数字,例如策勋十二转、愿驰千里足等等,其中的“十二”“千里”都是虚指,并非实数。大家再找找看,还有哪些地方的数字是虚指?生10:军书十二卷。生11:万里赴戎机。生1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生13:同行十二年。生14:我觉得“同行十二年”中的“十二”不是虚指,而是实数。师:你真棒!这句诗中的十二,的确是个实数,实指木兰从军的真实时间。我们已经基本理顺了文章的大意,那么,谁来给大家复述一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生15:复述木兰从军的故事。(学生点评。)师:诗歌是配乐歌唱的,这篇文章多数句子为五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会是什么效果呢?谁能选一首音乐给大家吟唱一段?(
16、提醒大家吟唱时可以加入一些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生16:用蜀绣的曲调吟唱诗歌第二自然段。生17:用枉凝眉的调子吟唱“东市买骏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生18:用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的调子吟唱“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师:(满面笑容地)太美啦!你们的吟唱,让我尽情地享受了一番古代诗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这首诗写的棒,你们吟唱的更棒!通过大家的歌唱,我发现文章有详有略,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场面?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编写课本剧并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文本的两个大场面描写“出征前”和“征战归来”,编写课本剧表演,感悟文本的语言美和情节的曲折性、戏剧性。“出征前”
17、场面要重点表现木兰的矛盾心理和准备征战用具时的紧张情景。“征战归来”场面要重点表现木兰回归故里的喜悦之情及伙伴再见到她时惊讶之极的戏剧性。)师:同学们表演的太精彩啦(鼓掌)!刚才大家又唱又演,学习气氛非常浓厚,令人感动!现在同位之间精诚合作,探讨一下木兰的形象特点,说出自己的见解,并学习木兰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纯朴忠厚的爱国情怀,记得要从文章找出相应的语句跟大家共享哦。(同位互相合作探讨。)生19:我觉得花木兰是个很孝顺爹娘的人,从文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句可以看出来。生20:我觉得木兰是个很爱美的女孩子,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中看得出来。生21:我认为木兰是个不贪图荣华富贵、高
18、风亮节的人,从“木兰不用尚书郎”可以看出来。生22:木兰还是个机智勇敢、很有军事才能的人,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可以看出。生23:木兰是个很勤劳的女孩子,她会织布,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看得出来。生24:我觉得花木兰是个不畏困难的人,从“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中看得出来作战环境非常恶劣,而木兰却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师:看来大家对课文把握的非常细致了,对木兰形象的概括很到位。是的,木兰的确是一个勤劳善良、孝顺爹娘、机智勇敢、不畏困难的巾帼英雄!不过,我在读课文的时候,还发现文中有一些疑点,请同学们为我解答。一是古代妇女要缠脚,花木兰小脚怎能行军打仗?她的“战友”没看出来吗?
19、她是怎样掩盖这个明显的特征的?替花木兰设想几个合适的解决办法。二是诗歌中有明显的矛盾:“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时间相差两年,花木兰替父从军究竟是多少年?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数字“十二”和“十”?三是花木兰家乡真的有东西南北四条街吗?为什么每处只买一样东西?应该怎样理解“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 生2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十”是虚数,是说明战争持续的时间长,“同行十二年”中的“十二”才是实数,是具体点名木兰征战的年头。生26:如果我是花木兰,为了掩盖小脚,我会穿一双男人的大鞋子,里面的空隙用棉花塞满!生27:如果我是花木兰,我会做一双大些的木
20、屐套在脚上,然后再穿上战靴。生28:花木兰的家乡有没有四个市场不能确定,每处买一样东西是为了渲染战事的紧张,而不能说明她故乡的确有东西南北四个市场。师鼓掌:解答的太精彩啦!有了你们的解答,我的心中豁然开朗!谢谢你们!看来大家对文本的确掌握的很好了,不过,我这里还有几道习题,想考考大家,有兴趣吗?(生跃跃欲试,齐声回答“有兴趣!”师分发习题纸。)1、背诵全诗。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3、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句式特点,从诗中再找出
21、一些类似的句子。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4、思考并回答: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爱,原因是什么?师:这些题目由同学们任选两道来做,当然全做的话会更棒!(做完后师生共同明确答案。)师:大家做的棒极了!木兰诗这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给我们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天真烂漫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英勇善战的勇士,太平盛世,她足不出户奉养爹娘,国难当头,她挺身而出驰骋疆场,得胜归来,她辞官归来,高风亮节。她爱亲人更爱国家,把对国家的大爱和对小家的亲爱融合在一起,成
22、就了一番为世人瞩目的成就,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勤劳善良、机智勇敢、纯朴忠诚的学习榜样,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