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危重程度评分评价制度
1. 目的
评价ICU治疗效能、护理质量、预测死亡风险的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
3. 使用范围
危重症学科(ICU)
4. 职责
4.1 住院医师:在24小时内应对入住ICU 病房的病人实施危重程度评分(APACHEⅡ评分),转出ICU病房前实施危重程度评分,同时将评分结果保存在病人病例中。
4.2 主治医师:负责对其主管的病人的危重程度评分进行检查,保证其准确性。
4.3 副主任医师:不定期抽查。
5. 内容
5.1 选用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系统,每天对病人进行危重程度的评分;新入监护室病人24小时内进行。
5.2 APACHEⅡ由急性生理参数、慢性健康状况、年龄等组成。分值范围为0~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5.3 评分工作在科主任领导下实施,每一个病人都应进行评分,定期将评分结果报告医务部和医院ICU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用于医院ICU资源利用状况及对危重症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5.4 每天由主治医师检查评分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修改;同时将评分表放人病史进行保存。
危重程度评分评价制度关键环节示意图
相关人员职责
关键环节
相关要求
科主任、值班医师:协调
病人入室
入室:尽量保证危重病人入ICU。
住院医师:执行
评分
评分:选用APACHE Ⅱ评分系统,每天对病人进行危重程度的评分;新人监护室病人24小时内进行;转出ICU 病房前及时进行危重程度评分,同时将评分结果保存在病人病例中。
主治医师:检查
主任医师:抽查
检查
检查:主治医师每天对评分结果进行检查,确保评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修改。
抽查:副主任以上医师抽查APACHE Ⅱ评分的及时性及客观性。
科主任:上报
定期上报
上报:每月将评分结果,报告医务部和医院ICU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医务科:利用、反馈
持续改进
改进:利用医院ICU资源状况,对危重症治疗质量进行持续改进。
反馈:发现间题及时反馈到科室,用于科室医疗质量改进。
危重程度评分评价制度工作评分表
项目
项目
总分
评估要求
评估
方法
分值
得分
评分
系统
15
危重程度评分系统内容全面、合理、项目完善
查病史
10
入住ICU 24小时内完成评分
5
检查
20
入室评分时间是否在24小时内
查病史
5
是否每天对每位病人进行评分
5
评分内容是否客观真实
5
评分表是否保存
现场检查
5
抽查
20
评分是否及时、客观
查病史
10
主任医师抽查修改有记录
10
定期
上报
15
是否进行统计分析
查记录
5
定期将评分结果,报告医务部和医院ICU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查记录
10
反馈
更改
30
定期与医院相关部门联系,有备案
查资料
15
利用ICU统计资源,对危重病人监护治疗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有改进措施
现场抽查
15
总分
1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