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气测试技术林德杰课后答案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681954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测试技术林德杰课后答案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气测试技术林德杰课后答案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电气测试技术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 测量仪表应具有哪些基本功能? 答: 应具有变换、 选择、 比较和选择4种功能。 1-2 精密度、 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定义及其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 精密度表示指示值的分散程度, 用δ表示。δ越小, 精密度越高; 反之, δ越大, 精密度越低。准确度是指仪表指示值偏离真值得程度, 用ε表示。ε越小, 准确度越高; 反之, ε越大, 准确度越低。精确度是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综合反映, 用τ表示。再简单场合, 精密度、 准确度和精确度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 τ=δ+ε。 1-5 举例分析零位测量原理, 并分析零位测量的特点。 答: 零位测量是一种用被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测量方法。其中典型的零位测量是用电位差及测量电源电动势。其简化电路如右下图所示。图中, E为工作电源, EN为标准电源, RN为标准电阻, Ex为被测电源。 测量时, 先将S置于N位置, 调节RP1, 使电流计P读书为零, 则。然后将S置于x位置, 调节RP2, 使电流计P读书为零, 则。由于两次测量均使电流计P读书为零, 因此有 零位测量有以下特点: 1) 被测电源电动势用标准量元件来表示, 若采用高精度的标准元件, 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 2) 读数时, 流经EN、 Ex的电流等于零, 不会因为仪表的输入电阻不高而引起误差。 3) 只适用于测量缓慢变化的信号。因为在测量过程中要进行平衡操作。 1-6在微差式测量中, 为什么说微差△x的精度可能不高, 但被测量x的测量精度仍很高。请证明之。 答: 将被测量x与已知的标准量N进行比较, 获得微差△x, 然后用高灵敏度的直读史仪表测量△x, 从而求得被测量x=△x+N称为微差式测量。由于△x<N, △x<<x,故测量微差△x的精度可能不高, 但被测量x的测量精度依然很高。 第二章 题2-2 解: (1) ΔA=77.8-80=-2.2( mA) c=-ΔA=2.2( mA) (2) 故可定为s=2.5级。 题2-3 解: 采用式(2-9)计算。 ( 1) 用表①测量时, 最大示值相对误差为: ( 2) 用表②测量时, 最大示值相对误差为: 前者的示值相对误差大于后者, 故应选择后者。 题2-4 解: 五位数字电压表2个字相当于0.0002V。 题2-5 解: 已知, s=0.1级 ,, 根据式( 2-34) 即 可选择, s=2.5级电压表。 题2-6 解: ( 1) ( 2) 求剩余误差, 则 求, 说明计算是正确的。 ( 3) 求标准差估计值, 根据贝塞尔公式 ( 4) 求系统不确定度, P=99%, n=12, 查表2-3, 及=3.17, , 故无坏值。 ( 5) 判断是否含有变值系差 ① 马列科夫判据 , 故数据中无线性系差。 ② 阿卑-赫梅特判据 即 能够认为无周期性系差。 ( 6) 求算术平均值标准差 ( 7) P=99%, n=12 , 则 ( 8) 写出表示式 f=501.070.38 HZ 故0.07是不可靠数字, 可写成f=5010.38 HZ 题2-7 解: 依题意, 该表的基本误差为 题2-8 解: 上式取对数得: 然后微分得: 由于为系统不确定度, 从最大误差出发得 题2-9 解: 伏安法测得的电阻为: 由图2-14可见, 电流档内阻压降为 两端的实际电压为 因此的实际值为: 测量误差为 该方法由于电流档的内阻压降大(电流档内阻大), 误差比较大。为了减小误差, 应将电压表由B接至C点。 题2-10 解: 依图2-10用伏安法测得的电阻为 已知万用表的灵敏度, 则其内阻为 由于//即 测量误差为 由于较大, 所用电压档内阻有限, 引起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 应将电压表由C点改接至B点。 题2-11 解: ( 1) 串联总电阻 根据式( 2-48) 可得串联电阻相对误差为 ( 2) 两电阻并联总电阻 根据式( 2-50) 得 ( 3) 若两电阻的误差, 得 ①串联总电阻为R=10.2KΩ ②并联总电阻R=1/2×5.1=2.55KΩ 题2-12 解: 参考P38例2-21 题2-13 解: 依题意为幂函数, 则根据式( 2-45) 得 题2-14 解: 该电子仪表说明书指出了六项误差, 分别为: ①基本误差 ②温度附加误差 ③电压附加误差 ④频率附加误差 ⑤湿度附加误差 ⑥换集成块附加误差 由于误差项较多, 用方和根合成法比较合理, 总的误差为: 题2-15 解: 选择s=1.5 故选=50V, s=1.5电压表。 第四章 4.1 解: ( 1) 图4-205a为自动平衡位移测量仪表。 设左边电位器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为, 则 设右边电位器传感器的输出为, 则 设放大器的输入为。当放大器放大倍数足够高时, , 则 即 位移x与偏置电压和输入电压之比的开平方成正比。 ( 2) 图b可见, 为两个电压和经和分压后相加, 即 ( 3) 图c中, , 则 ( 4) 图d中, 上的压降为( , 忽略分母中的) , 输出与之比成正比。 题4-2 解: 电位器的电阻变化量为 图4-2a 因此可得右图4-2a, 由此图求开路电压为 根据戴维南定理求右图4-2a, 电源短路内阻 图4-2b 因此可将电路等效为右图4-2b, 则 由此可求得为 题4-3 解: 根据式( 4-43) 可计算所受应变。 ( 微应变) ( 微应变) 题 4-4 解: ( 1) 根据式( 4-55) 可得简单自感传感器三次方非线性误差为: ( 2) 根据式( 4-63) 可得差动自感传感器三次方非线性误差为: 题 4-6 解: ( 1) 波纹管将被测压力转换成力, 使杠杆绕支点作顺时针方向偏转, 衔铁靠近电感L, 经放大器转成电压V, 再经转换成输出电流。另一方面经和转换成反馈力作用于杠杆, 使杠杆绕支点作逆时针方向偏转。当作用力矩与反馈力矩相等时, 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输出电流稳定于某一数值。与成比例。 ( 2) 根据上述工作原理可画框图如下: ( 3) 由上图可见, 该系统是平衡变换型结构。可得输入与输出关系为: 当时, 忽略上式分母中的1, 则 ( 4) 已知总误差, 按系统误差相同原则分配, 则 题 4-7 解: 简单变气隙式电容传感器三次方非线性误差为 差动变气隙式电容传感器三次方非线性误差为 题 4-8 解: 由于这里所知道的和均为相对介电常数, 因此必须考虑真空介电常数。 根据式( 4-85) 可得: 即液位在原来高度基础上变化±4.178( m) 题 4-9 解: 依题意 h=0, , , E=0。此时桥路平衡USC=0, 则电桥平衡条件为: 当液位为h时, 。此时指针偏转角且E2有增量E。即 由图可见, 减速器进动指针偏转的同时, 也带动电位器动触点位移, 改变E, 使电桥重新平衡, 因此E与角成正比。即 则 题 4-10 解: 依题意热电偶测温电路见右图。此图配错热电偶补偿导线的型号。若不配错, S热电偶修正到0℃的热电偶可查分度表求得: (1000,0)=9.556 mV (1000,40)= (1000,0)- (40,0)=9.556-0.235=9.321 mV 查K热电偶分度表得(40,0)=1.61 mV 由上图可求得电路电势为 题 4-13 解: 热电偶补偿电桥在20℃时平衡, 即其产生的补偿电势为零。补偿电桥的灵敏度与被补偿的热电偶的灵敏度相同。依题意, 若不配错补偿电桥型号, 得 (700,40)=(700,20)+(40,20) =(700, 0)-(20,0)+(40,0)-(20,0) 查E热电偶分度表得: (700,40)=57.74-1.31+2.66-1.31=57.78 mV 由于配错补偿桥路型号, 则 引起的测量误差为 题 4-15 解: 30℃时引线电阻 /℃30℃ =2.821Ω 0℃时电桥平衡, U0=0, 则R3臂的电阻 ∴ RP=54Ω 查分度表, 400℃时=114.72Ω 环境为30℃, t=400℃, 接成三线制桥路输出电压Uo为 环境为30℃, t=400℃, 接成两线桥路输出电压为为 接成二线制引起的误差为 题 4-17 解: 根据式( 4-125) 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已知导线=25pF/m, 则2m电缆的分布电容为 ∴ 则 可求得灵敏度为 设传感器的输入信号为x, 依题意 用2m电缆时的显示值为 则引起的测量误差为 题 4-18 解: 已知, 仪表常数K=10 m3Hz/h, f0=3.5MHz, C=1500m/s。 管道截面积S为: S=。 ∵ ∴ ∵ ∴ 则 ∴° ∴ 因此, 最后设计参数为: D=10cm, L=20cm, N1=508, N2=536, ° 题 4-20 解: 已知: P=0~0.5MPa, 灵敏度=2kHz/MPa, , 膜片面积S=10cm2 膜片受力变化量 根据式( 4-142) 得: ∴ 取 ∵ 弦长L一般在12mm~20mm之间, 之间。 若取L=20mm, 则 ∵ ∴ 最后设计参数: , L=20mm, , 题 4-24 解: 已知S=10cm=10×10-2m, f0=4MHz, N=1×104 则 ∴ 题 4-30 解: 由图4-210可见, 当压力为0~2MPa时, 霍尔片位移为0~10µm, 磁感应强度为0~10KGS( 千高斯) 。 ∵ ∴ 压力灵敏度为: 则 题 4-31 解: 由式( 4-182) 可见 ℃=200/℃ 将和代入上式得: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